至 2025 年,高齡化社會的目標由現今的「在地老化(在長久居住的地方安老)」變為「在宅老化(Aging at Home,在自宅也能舒適地養老)」,將全齡友善的居住空間重要性提升至社會層級。帶給人們安全、安定、安心感受的空間,或許才是成就居家養老的關鍵。而居住多年的房屋如何透過改造設計,注入符合全家人需求的機能,成為全齡友善的住宅,考驗著設計師的智慧。
全齡友善的居住環境要點
家是承載著多年的生活故事以及互動痕跡,讓屋子裡的人倍感凝聚與溫暖。然而時光的推移,家庭有著新成員的加入,或許從嬰孩兒童到高齡年長者全齡涵蓋,生活型態也將有所轉換,更凸顯了住宅環境與時俱進的必要性。有著超過 30 年空間設計經驗的圓境設計室內裝修設計總監劉易鑫表示,人在不同的年紀,身高、身體動作所需的空間尺寸就不一樣,不管心態服不服老,身體的需求絕對與年輕世代不同,因此重新打造一座適宜當代的「全齡健康宅」概念,一直是劉設計師所倡議。
設計總監劉易鑫
「長者與幼兒的天生特質就截然不同,長者的空間大小需求較高、大,幼兒的則較低矮,生活步調一慢一快,但共通的是,皆需要柔軟的材質、流暢的動線與安全的環境,因此首重『安全通用設計』。在家具、牆壁邊緣可使用圓角,選用抗菌與無化學味的塗料、軟硬適當的地板建材也很重要,隔音降噪設備也是老小共同生活時的必須。」多年來接觸各式家庭,熟稔各年齡層生活需求的設計師,以三代同堂作為家庭成員的想像,提出在空間中通用的特質。
高齡友善設備與功能的加入
相較快速的孩童學習與成長,步入高齡的長者更需要居家空間的改造與長期規劃,才有機會在家安心地活動、養老。高齡者身體動作如:轉身、起身所需的居家空間更大,「此時還需考量輪椅、看護照護的角色的加入。」因此輪椅、生活輔具的迴轉空間範圍拿捏就需特別注意,扶助設備的加裝與預留也須考慮。「進行老屋改造施工時,或許長輩還身心健康、行動自如,但預留裝設扶助設備的空間與前置作業可以優先納入需求,比如在臥室、浴室裡的牆壁中先裝設金屬片,能夠在未來用以固定扶手;又或者預想年長者起床不易的情況,預留電動床所需的插座位置;就連開關位置也需微調,因為高齡也會有自然的身體變化;廚房或櫥櫃的半自動、全自動設備也能預先導入。」劉設計師以生活情境比喻,細緻地由實際需求出發,一一點出高齡友善功能的具體作法。
浴廁修改為翻新首要定位
如何以功能適用的設備友善高齡者,從中也要透過溝通與訪談,根據長者的行為以進行人因工學設計,譬如了解長者的身高及身體能力,「廚房檯面的高低取決於主要使用者的身高;浴室地板除了講求止滑之外,馬桶有升降功能、降板式浴缸也能為長者帶來如廁與沐浴時的自主性。」設計師特別強調,在老屋改造中,浴廁的翻新是最為困難,但也最重要的一環,「首先一定要確定馬桶位置,因為馬桶的管線安排影響到地板的高低,若是規劃得早,才有機會在與衛浴相連的空間走道上減少對長者不便的階梯、門檻設計,更影響後續扶手位置、夜間照明、臥室動線上的安排。浴廁的無障礙性與自主便利性,大大影響著居住體驗。」
面對老宅的改造,其中需注意的細節可不少,需求因人而異,設計師仍須透過深入的訪談了解後,才有辦法為業主客製出最佳解法。劉設計師也特別強調,彼此真誠溝通,在任何面向都不勉強接受,坦然交流想法,才有辦法促成一座成功的老屋翻修改造,而這也是房屋裝修最為重要的元素。
【 衛浴改修票選活動 】
有感於台灣屋齡老化的現況,超過五成比例為逾 30 年屋齡的老屋,日本第一衛浴品牌台灣東陶 TOTO 與室裝全聯會(NAID)因而聯手舉辦「衛浴改修票選活動」,試圖傳遞老屋衛浴改修的重要性,並期望藉由精選改修案例,提供消費者更多衛浴改修的靈感。
文字 | Diane Tang
攝影 | 啦嘟嘟工作室
圖片提供 | T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