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微縮住宅生活!川島範久與自然相繫的家宅設計

日本微縮住宅_川島範久_01

家宅是最貼近大眾的建築類型,適宜的經濟規模與尺度,也經常成為建築師們設計生涯早期的實驗場。2021年被《日經建築》雜誌選為「即將改變建築設計50人」之一,日本建築新銳川島範久親身分享他的最新住宅設計「豐田立體極簡住宅」,並解密日本為何超常出現超微縮住宅。

在窄仄的基地、僅高6公尺的建體中,川島範久爭取出三層空間的極致利用。
在窄仄的基地、僅高6公尺的建體中,川島範久爭取出三層空間的極致利用。

打造「與自然相繫、令人愉悅(delightful)的建築」,是川島範久始終貫徹理念。這位日本新銳建築師,由十數年建築家宅的設計經驗開始,逐步展開各色大小尺度的挑戰。他為一對夫妻與兩個孩子打造的新作品「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在今年春季終於竣工。由小見大,觀察他對空間的極致利用,從中能一覽他的實驗精神與信念。這棟微住宅位處日本島中段的愛知縣豐田市,寬3.6公尺、深度13.6公尺,總高度只約為6公尺的3層獨棟建築,窄仄且逼近鄰房的基地實在考驗他的設計巧思。「對我來說,面對『小型建築』就意味著必須考量『建築設計中什麼是不可妥協的部分』。」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後疫情時代讓家宅親近自然 

「自然」的元素顯然是川島範久不願妥協的堅持。他所設計的家宅中經常引入大量的自然光線和風,並採用來自大地的土石、木料等建材,「若生活中能充分感受到自身與自然、與他者之間的連結關係,對身心健康或創造力的提升都將產生正向的影響,而這也是感覺愉悅的根源。」他深信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和世間萬物息息相關,因此透過環境永續的設計,「希望居住者即便在大城市中,也不忘這份連結,從中獲得時時反身檢視自己與環境共處關係的機會。」住宅的通透性讓自然光的導入保持室內通年明亮,而通風平衡室溫變化,除了提升空間舒適度也達到節能的效果。「COVID-19前我就實踐著這份理念,現在再次確信導入自然光與通風設計的重要性。」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在機能上,川島範久不因預算及量體限制而犧牲耐震、永續、安全等需求,於是反覆思量材料、施工方法和設備,以最少的材料打造此宅。整體木結構、地基、配管等多採開放式設計,不只讓建築內外統一為溫潤的木質空間,也讓居住者能輕易掌握並加工改修自家宅邸,建築即能隨居住者的需求而變化,可持續性的設計可視為對全球環境變遷下,為城市住宅提出的新方案。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一側的半透明牆壁,可以充分透入不斷變化的光線,同時保持與社區的適度距離感。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一側的半透明牆壁,可以充分透入不斷變化的光線,同時保持與社區的適度距離感。

日本小宅空間的進化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在限制中爭取空間利用的極致,那為什麼日本盛行這種超微住宅?川島範久說明這獨樹一格的發展,不只是因為島國的地窄人稠,而可追溯到他的老師難波和彦與再上一代的池邊陽。日本傳統家屋格局多是單間榻榻米的「均質空間」,全家人無論是吃飯、休憩或睡覺等等都在同一空間度過,池邊陽的「立體最狹窄住宅」完成於1950年代戰後復興時期,進一步挑高中庭格局,同一開放空間開始產生客廳、餐廳、寢室等「機能分化」。自此之後,當日本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房屋規模開始擴大,更加強調分化,家庭成員保有各自房廳的格局成為主流,取代象徵封建父權、以榻榻米為中心的空間,轉型為以椅子為中心、符合民主想像的核心家庭模式。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半透明牆面與金屬網格圍籬設計,可看見川島範久對建築通透性的堅持。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半透明牆面與金屬網格圍籬設計,可看見川島範久對建築通透性的堅持。

但隨經濟泡沫化,可支配的預算與空間縮水,核心家庭的理想逐漸崩潰,池邊陽的單間格局設計再度受重視。難波和彦的「箱之家-1」隨即問世,其面向道路立面的大開口讓室內保持通透,箱型的單純格局平衡了預算與空間機能,期待居住者調配住居空間的使用方式,達到「動態的舒適感」。川島範久說明:「兩種小宅設計面對的時代背景和課題各不相同,但本質上如池邊所說的『住宅設計的社會意義』並沒太大變化,他們積極發掘空間與建材可能性的設計,在充斥全球環境危機的當下更應該被重新重視。」這樣的空間哲學融會到川島範久的設計中。「住宅並非單一的私領域空間,裡面存在著各種個人與他者之間的關係。」若追求光與空氣的通透性,勢必要與外部環境保有開放性的交界,但住宅內的隱私也必須兼顧。川島範久運用空間的留白作為緩衝,首先是維繫家族成員間的關係,通透大空間中採取漸進而曖昧的分節隔間,家人即便身處各處仍能感覺到彼此的存在;再來是保持家宅與街區間的連繫,利用露台或平地留空,加上視覺通透的半透明與金屬網格圍籬,形成私空間中的漸層交界,從內可安心一窺街區風景,從外也能隱約感受到宅內的氛圍。

SDGs博士的家在朝北處大量開口與設計高側窗,接收來自北方的穩定日光的同時,去除來自南方的風。
SDGs博士的家在朝北處大量開口與設計高側窗,接收來自北方的穩定日光的同時,去除來自南方的風。
落成於2020年的作品SDGs博士的家,是為一位專注研究環境政策的博士客戶打造的可持續性家宅。
落成於2020年的作品SDGs博士的家,是為一位專注研究環境政策的博士客戶打造的可持續性家宅。

公與私交界,小與大的轉換

「在重視個人價值觀及行為,必須與時俱進的當代社會中,像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這樣對內(家族)、對外(城市)、對自然(太陽、風)都保持開放性的連結關係,是不可或缺的。」如他的其他住宅作品「一宮市的鋸齒屋頂」(2017),以在地老紡織廠鋸齒形屋頂天窗為靈感,斜頂朝北、採光面朝南以提供全年充足的陽光;而三代家宅「Diagonal Boxes」(2016)同樣注重隔熱保溫與空間通透性,客廳向南取光的開口設置半戶外的緩衝空間,半透明的牆壁和穿孔屋頂調節與城市的距離感。他總在人造與自然空間之中、在隱私與開放性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Diagonal Boxes內部空間。
Diagonal Boxes內部空間。
Diagonal Boxes由兩個方形量體交錯疊合,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在鄰家的陰影,與周遭環境形成良好互動。
Diagonal Boxes由兩個方形量體交錯疊合,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在鄰家的陰影,與周遭環境形成良好互動。

「人的尺寸是相同的,所以即便是建築量體較大的案子,也能將設計小住宅案時的一些巧思運用進去。」由小尺度操作奠基的理念,也被川島範久實踐在更大尺度的建築上。以他近年經手的中型規模商辦「REVZO虎之門」(2020)為例,面向街道一側的寬敞開口,讓自然光線完全穿透17公尺深的租戶工作空間,並讓陽台種滿植物;此外,商辦大樓「GOOD CYCLE BUILDING 001」(2021)則是將已有30年歷史的舊建築翻新,以「循環」的結構設計改善老建構,增加對自然光和風的獲取,並盡可能使用天然材料,以便建築用戶可以容易修改建設與維護,入圍Dezeen Awards2022建築再生項目。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造型與採光設計參考在地的老紡織廠。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造型與採光設計參考在地的老紡織廠。

日本小住宅設計不斷進化,在有限的條件下滿足居住的基本需求,而川島範久透過設計,當居住者體感自身與周遭環境、與自然、與他人的相繫關係中時,或能找到真正的愜意生活。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的屋頂、拱腹、牆壁和地板採大量白色紋理表面,讓採光得以在室內漫射和放大,展現光線隨時間的變化。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的屋頂、拱腹、牆壁和地板採大量白色紋理表面,讓採光得以在室內漫射和放大,展現光線隨時間的變化。

川島範久

1982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建築師,川島典久建築設計事務所所長,明治大學理工學院建築系高級助理教授。201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2016年獲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受日本建築學會獎(作品)、第7屆可持續住宅獎國土交通大臣獎、住宅環境設計獎2017年大獎、2020JIA環境大獎、Good Design Best 100、第25屆前田工程獎等眾多獎項肯定。

文|高綺韓

攝影|Jumpei Suzuki

圖片提供|Nori Architects

更多精彩建築專題請見 La Vie 2022/11月號《小建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中「勤美術館」落成:隈研吾打造一座與自然融合的建築,同步盤點7件海外作品

台中「勤美術館」落成:隈研吾打造一座與自然融合的建築,同步盤點7件海外作品

2024年底,由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的台中「勤美術館」啟用。而隈研吾除親臨開幕記者會,也在分享會上,特別介紹了多件與勤美術館設計理念相近、融合自然景觀與環境的建築作品。

位於台中草悟道上的勤美術館,於12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其為隈研吾在台的首座美術館作品。考量到周圍有酒店、住宅、商場、教堂等建築環繞,因此,隈研吾建築團隊賦予場館猶如「掀開大地」般薄而輕透的視覺外觀,並以「唐草」圖騰為設計靈感,運用繁而多變的捲曲弧線,圈起建築及四周的互動動線,使其和諧地與街區、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隈研吾在記者會上提到,「在許多大型開放案中,美術館經常被設置於建築大樓裡,但是勤美術館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美術館,以相當低調的樣態隱身於環境之中,這是相當特別的。」(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隈研吾在記者會上提到,「在許多大型開放案中,美術館經常被設置於建築大樓裡,但是勤美術館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美術館,以相當低調的樣態隱身於環境之中,這是相當特別的。」(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國際建築師隈研吾(圖片提供:勤美術館
建築師隈研吾(圖片提供:勤美術館)

而在曲面綠屋頂上,也建置了能灌溉植物的水源循環系統,之後人們也能順著階梯、踏上休憩駐足,欣賞不一樣的城市生態風景。走進勤美術館,也可見隈研吾大量運用木、水、岩或等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在室內也有如置身於森林裡面的體驗;高低起伏的地面設計,也營造出彷彿行走於山谷之間的律動感。

➔ 台中勤美術館12/13開幕!隈研吾在台首座美術館,以自然為本,隱身環境的地景式建築

建築師隈研吾表示,在場館設計上最重視也是最辛苦的一點就是將整面屋頂進行綠化,並將城市與建築、草悟道融為一體,整體設計是一個連動狀態。(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建築師隈研吾表示,在場館設計上最重視也是最辛苦的一點就是將整面屋頂進行綠化,並將城市與建築、草悟道融為一體,整體設計是一個連動狀態。(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勤美術館室內也運用大量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進入美術館時會感受到,即使走進室內美術館也有置身森林裡面的自然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勤美術館室內也運用大量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進入美術館時會感受到,即使走進室內美術館也有置身森林裡面的自然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一探隈研吾7件海外建築作品

龜老山展望台(日本,1994)

1994年完工的龜老山展望台,與勤美術館有著相似的設計理念——「幾乎看不見建築本身」,實現了建築與景觀融為一體的概念。隈研吾也特別強調屋頂的設計,在建築的中間打造一個開口,使建築本身與周圍的山坡及城市連結起來。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國立競技場(日本,2019)

有別於大家多對體育場是厚重的印象,隈研吾以木頭材料及綠化來柔和建築外觀。他從奈良法隆寺屋簷底下的木頭組合排列汲取靈感,並透過精密計算,讓風能容易穿透每個木格柵,使體育場不用開空調,也能保有舒適感。

而在室內,隈研吾希望營造出在森林裡觀賽的氛圍,因此,在座椅設計上,便以落葉為整體意象,透過這些不同色調的座椅,使場內即便沒有太多觀眾時,背景也不會顯得過於孤單。

UCCA 陶美術館(中國,2024)

由於中國宜興素有「陶瓷之都」之稱,隈研吾將建築打造成猶如一座陶器山的形態,並在不同方向結合開洞的設計,呈現通透感,也營造出人與環境融為一體之感。而與當地工匠合作完成的立面,使用當地陶土燒製而成,凹凸不平的紋理與釉藥漸變的色彩,將隨著時間與季節變化,展現出不同的建築表情。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Fangfang Tian)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Fangfang Tian)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Eiichi Kano)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Eiichi Kano)

建國先賢紀念園(新加坡,施工中)

多數人聽到「紀念園」多會聯想到厚重莊嚴的氛圍,而隈研吾提出一個更加柔軟、像是公園般,可以與周圍綠意融合的設計。另外,隈研吾也補充,新加坡雖然高樓大廈林立,但綠化做得非常好,他認為每個城市未來都會朝著與綠色環境融合為主軸來發展。

V&A Dundee(蘇格蘭,2018)

隈研吾以蘇格蘭群島壯麗的懸崖中汲取靈感,打造出具有動態感的立面,也將自然的有機感融入建築設計中;建築中央如洞穴般的巨大「孔洞」,連接起人們與建築面向的泰河(River Tay),將都市與自然重新串連起來。隈研吾也在室內大量運用了木頭材質,營造出如自然地形般的溫暖氛圍,期盼這裡成為「城市裡的客廳」。

安徒生博物館(丹麥,2022)

為紀念童話作家安徒生所打造的安徒生博物館,正位於安徒生的出生地——奧登斯(Odense)市中心。而隈研吾設計出一處被大量綠意包圍,同時與周圍社區融為一體、像是公園般的博物館;不同的建築配置與庭園規劃,象徵安徒生筆下的故事,歡迎人們沿著庭園慢慢散步,走進他的童話世界。

古爾本基安現代藝術中心(Centro de Arte Moderna Gulbenkian)(葡萄牙,2024)

這座位於里斯本的新落成現代藝術中心,由隈研吾建築團隊在原有的建築進行增建,其以日本建築中的「緣側」為靈感,並選用葡萄牙的白瓷與木頭為材料,打造一個連結室內與室外的公共廣場,讓人們能在此進行各式活動,使美術館不再是封閉的方盒子,而是能向城市開放的空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於臺博館登場的《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建築特展,與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合作策劃,探索「台灣第一女性建築師」修澤蘭的生命歷程,透過經典作品如陽明山中山樓、景美女中校園規劃、新店花園新城等,從照片、建築圖、建築模型等各類檔案,重建並認識修澤蘭的建築現場,也看見其在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史上的特殊性。

修澤蘭:突破時代背景的建築先驅

修澤蘭於1949年進入臺灣鐵路局工作,任職期間規劃設計舊板橋車站等相關建築。辭去公職後,在國家建設時期投入全台各項計畫,如克服陽明山硫磺地熱建造的「中山樓」、景美女中行政大樓與圖書館、台中衛道中學教堂,更在新店山林開創住宅社區「花園新城」,推出之際引發一陣熱議。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陽明山中山樓(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新店花園新城(圖片來源:打開台北)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景美女中圖書館(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當時,在男性從業者為大宗的建築界,多數建築師採取理性、方正的現代主義風格,而修澤蘭的作品則偏向復古主義,其設計重視美感與實用兼具,並著重與大自然環境的結合。修澤蘭堅韌、執著的性格,讓她的建築在經過時代的洗禮,至今仍能被看見並啟發當代的建築人。

6大主題展區,縱覽修澤蘭的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涵蓋「初到.出道」、「獨樹一格的校園建築」、「大屯火山群中的傳奇建築」、「新店溪畔的理想家園」、「相遇.相惜」、「我與修澤蘭-集體記憶累積的現場」等六大主題,縱覽修澤蘭從求學、臺灣鐵路局時期、與伴侶傅積寬共同創辦「澤群建築師事務所」,再到經手各項校園建築案、完成陽明山「中山樓」、新店「花園新城」等代表建築的歷程。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修澤蘭的建築師事務所曾遭祝融,導致其設計的建築書圖全數損毀,僅能從業主(學校、機關)的契約、檔案等進行資料回溯,也令其所留下的建築遺產格外珍貴。本次展覽呈現修澤蘭如何運用建築設計與工程技術達到建築的流動性,同時也首次公開展出景美女中原始建築設計圖檔,從其中可見建築師追求建築細節的用心,也透過修澤蘭的作品,帶領觀眾共同回顧臺灣建築的歷史與發展。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

展覽期間|2024/12/03至2025/11/02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2樓特展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