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微縮住宅生活!川島範久與自然相繫的家宅設計

日本微縮住宅_川島範久_01

家宅是最貼近大眾的建築類型,適宜的經濟規模與尺度,也經常成為建築師們設計生涯早期的實驗場。2021年被《日經建築》雜誌選為「即將改變建築設計50人」之一,日本建築新銳川島範久親身分享他的最新住宅設計「豐田立體極簡住宅」,並解密日本為何超常出現超微縮住宅。

在窄仄的基地、僅高6公尺的建體中,川島範久爭取出三層空間的極致利用。
在窄仄的基地、僅高6公尺的建體中,川島範久爭取出三層空間的極致利用。

打造「與自然相繫、令人愉悅(delightful)的建築」,是川島範久始終貫徹理念。這位日本新銳建築師,由十數年建築家宅的設計經驗開始,逐步展開各色大小尺度的挑戰。他為一對夫妻與兩個孩子打造的新作品「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在今年春季終於竣工。由小見大,觀察他對空間的極致利用,從中能一覽他的實驗精神與信念。這棟微住宅位處日本島中段的愛知縣豐田市,寬3.6公尺、深度13.6公尺,總高度只約為6公尺的3層獨棟建築,窄仄且逼近鄰房的基地實在考驗他的設計巧思。「對我來說,面對『小型建築』就意味著必須考量『建築設計中什麼是不可妥協的部分』。」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後疫情時代讓家宅親近自然 

「自然」的元素顯然是川島範久不願妥協的堅持。他所設計的家宅中經常引入大量的自然光線和風,並採用來自大地的土石、木料等建材,「若生活中能充分感受到自身與自然、與他者之間的連結關係,對身心健康或創造力的提升都將產生正向的影響,而這也是感覺愉悅的根源。」他深信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和世間萬物息息相關,因此透過環境永續的設計,「希望居住者即便在大城市中,也不忘這份連結,從中獲得時時反身檢視自己與環境共處關係的機會。」住宅的通透性讓自然光的導入保持室內通年明亮,而通風平衡室溫變化,除了提升空間舒適度也達到節能的效果。「COVID-19前我就實踐著這份理念,現在再次確信導入自然光與通風設計的重要性。」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今年甫落成的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開放式設計直接裸露出木質結構,在這為一家四口打造的精緻空間透出一股暖意。

在機能上,川島範久不因預算及量體限制而犧牲耐震、永續、安全等需求,於是反覆思量材料、施工方法和設備,以最少的材料打造此宅。整體木結構、地基、配管等多採開放式設計,不只讓建築內外統一為溫潤的木質空間,也讓居住者能輕易掌握並加工改修自家宅邸,建築即能隨居住者的需求而變化,可持續性的設計可視為對全球環境變遷下,為城市住宅提出的新方案。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一側的半透明牆壁,可以充分透入不斷變化的光線,同時保持與社區的適度距離感。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一側的半透明牆壁,可以充分透入不斷變化的光線,同時保持與社區的適度距離感。

日本小宅空間的進化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在限制中爭取空間利用的極致,那為什麼日本盛行這種超微住宅?川島範久說明這獨樹一格的發展,不只是因為島國的地窄人稠,而可追溯到他的老師難波和彦與再上一代的池邊陽。日本傳統家屋格局多是單間榻榻米的「均質空間」,全家人無論是吃飯、休憩或睡覺等等都在同一空間度過,池邊陽的「立體最狹窄住宅」完成於1950年代戰後復興時期,進一步挑高中庭格局,同一開放空間開始產生客廳、餐廳、寢室等「機能分化」。自此之後,當日本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房屋規模開始擴大,更加強調分化,家庭成員保有各自房廳的格局成為主流,取代象徵封建父權、以榻榻米為中心的空間,轉型為以椅子為中心、符合民主想像的核心家庭模式。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半透明牆面與金屬網格圍籬設計,可看見川島範久對建築通透性的堅持。
豐田立體極簡住宅半透明牆面與金屬網格圍籬設計,可看見川島範久對建築通透性的堅持。

但隨經濟泡沫化,可支配的預算與空間縮水,核心家庭的理想逐漸崩潰,池邊陽的單間格局設計再度受重視。難波和彦的「箱之家-1」隨即問世,其面向道路立面的大開口讓室內保持通透,箱型的單純格局平衡了預算與空間機能,期待居住者調配住居空間的使用方式,達到「動態的舒適感」。川島範久說明:「兩種小宅設計面對的時代背景和課題各不相同,但本質上如池邊所說的『住宅設計的社會意義』並沒太大變化,他們積極發掘空間與建材可能性的設計,在充斥全球環境危機的當下更應該被重新重視。」這樣的空間哲學融會到川島範久的設計中。「住宅並非單一的私領域空間,裡面存在著各種個人與他者之間的關係。」若追求光與空氣的通透性,勢必要與外部環境保有開放性的交界,但住宅內的隱私也必須兼顧。川島範久運用空間的留白作為緩衝,首先是維繫家族成員間的關係,通透大空間中採取漸進而曖昧的分節隔間,家人即便身處各處仍能感覺到彼此的存在;再來是保持家宅與街區間的連繫,利用露台或平地留空,加上視覺通透的半透明與金屬網格圍籬,形成私空間中的漸層交界,從內可安心一窺街區風景,從外也能隱約感受到宅內的氛圍。

SDGs博士的家在朝北處大量開口與設計高側窗,接收來自北方的穩定日光的同時,去除來自南方的風。
SDGs博士的家在朝北處大量開口與設計高側窗,接收來自北方的穩定日光的同時,去除來自南方的風。
落成於2020年的作品SDGs博士的家,是為一位專注研究環境政策的博士客戶打造的可持續性家宅。
落成於2020年的作品SDGs博士的家,是為一位專注研究環境政策的博士客戶打造的可持續性家宅。

公與私交界,小與大的轉換

「在重視個人價值觀及行為,必須與時俱進的當代社會中,像豐田立體極簡住宅這樣對內(家族)、對外(城市)、對自然(太陽、風)都保持開放性的連結關係,是不可或缺的。」如他的其他住宅作品「一宮市的鋸齒屋頂」(2017),以在地老紡織廠鋸齒形屋頂天窗為靈感,斜頂朝北、採光面朝南以提供全年充足的陽光;而三代家宅「Diagonal Boxes」(2016)同樣注重隔熱保溫與空間通透性,客廳向南取光的開口設置半戶外的緩衝空間,半透明的牆壁和穿孔屋頂調節與城市的距離感。他總在人造與自然空間之中、在隱私與開放性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Diagonal Boxes內部空間。
Diagonal Boxes內部空間。
Diagonal Boxes由兩個方形量體交錯疊合,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在鄰家的陰影,與周遭環境形成良好互動。
Diagonal Boxes由兩個方形量體交錯疊合,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在鄰家的陰影,與周遭環境形成良好互動。

「人的尺寸是相同的,所以即便是建築量體較大的案子,也能將設計小住宅案時的一些巧思運用進去。」由小尺度操作奠基的理念,也被川島範久實踐在更大尺度的建築上。以他近年經手的中型規模商辦「REVZO虎之門」(2020)為例,面向街道一側的寬敞開口,讓自然光線完全穿透17公尺深的租戶工作空間,並讓陽台種滿植物;此外,商辦大樓「GOOD CYCLE BUILDING 001」(2021)則是將已有30年歷史的舊建築翻新,以「循環」的結構設計改善老建構,增加對自然光和風的獲取,並盡可能使用天然材料,以便建築用戶可以容易修改建設與維護,入圍Dezeen Awards2022建築再生項目。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造型與採光設計參考在地的老紡織廠。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造型與採光設計參考在地的老紡織廠。

日本小住宅設計不斷進化,在有限的條件下滿足居住的基本需求,而川島範久透過設計,當居住者體感自身與周遭環境、與自然、與他人的相繫關係中時,或能找到真正的愜意生活。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的屋頂、拱腹、牆壁和地板採大量白色紋理表面,讓採光得以在室內漫射和放大,展現光線隨時間的變化。
一宮市的鋸齒屋頂的屋頂、拱腹、牆壁和地板採大量白色紋理表面,讓採光得以在室內漫射和放大,展現光線隨時間的變化。

川島範久

1982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建築師,川島典久建築設計事務所所長,明治大學理工學院建築系高級助理教授。201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2016年獲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受日本建築學會獎(作品)、第7屆可持續住宅獎國土交通大臣獎、住宅環境設計獎2017年大獎、2020JIA環境大獎、Good Design Best 100、第25屆前田工程獎等眾多獎項肯定。

文|高綺韓

攝影|Jumpei Suzuki

圖片提供|Nori Architects

更多精彩建築專題請見 La Vie 2022/11月號《小建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帶來兩個核心建築概念「纏繞」與「迴響」,透過近40件珍貴草稿與模型,深入分享近年創作,同時展現其理論的延續與突破。本展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