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EL巴黎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以當代建築、藝術語彙演譯品牌探索精神

CHANEL巴黎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_01

高級珠寶始終是特殊的存在,它們歷久彌新、代代傳承,當人們談論其背後的設計故事, 尤為引人入勝。如同巴黎芳登廣場有種難以名狀的魅力,儘管是已廣受旅人遊歷分享的景點勝地,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絲毫不減損它的雋永。步入CHANEL 芳登廣場18 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 建築物內處處彰顯香奈兒女士的精神,體現她如何在熱愛的事業中傾盡畢生地投入, 讓自由與創意永遠凌駕於世俗,這位傳奇設計師的創作旅程,至今仍令我們心馳神往。

chanel_2022-05-cc-18-vendome-boutique-joaillerie13043-1-LD
CHANEL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高級珠寶暨頂級珠寶展示空間。

見證悠遠歷史 刻劃時代印記

近百年前,日暮降臨芳登廣場,也許,那時的香奈兒女士尚未想像,芳登廣場18號會成為香奈兒的靈感之源,而身為首位涉足珠寶創作的服裝設計師的她,在日後以大膽前衛的創作風格,徹底顛覆了以芳登廣場為核心的巴黎珠寶界,掀起一場真正的革命。

10_CHANELPATRIMOINE.tif_JPEG HAUTE DEFINITION
CHANEL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品牌歷史典藏區。

今年5月,位於芳登廣場 18 號的CHANEL腕錶暨珠寶旗艦店重新盛大開幕,其時機也相當特別,是為歡慶香奈兒女士唯一親手打造的頂級珠寶「 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九十週年紀念。當時,香奈兒女士打破常規,選擇半身蠟像模特展示高級珠寶,而非以往陳列方式一樣放在首飾盒裡,以女性視角,為女人設計了真正能襯托風華並展現內在品味的高級珠寶作品,宣告了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CHANEL_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_02
「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首創以半身蠟像模特,展示珠寶服貼於女性身體之美。

芳登廣場與香奈兒女士的不解之緣,可回溯至1686年,一手打造凡爾賽宮的建築師曼薩爾(Mansart)負責設計坐落著教育學院以及皇家圖書館等設施的廣場,而廣場中央矗立著描繪路易十四騎馬英姿的雕像。幾世紀以來,經手此棟建築的多位主人裡也包括國民西敏銀行,奇妙地連結起香奈兒女士與第二代西敏公爵(Hugh Richard Arthur Grosvenor)過往那段戀情。

CHANEL Première腕錶_05
芳登廣場俯瞰圖。

CHANEL於1990年在芳登廣場開設首間腕錶專門店,隨後在1997年買下18號的建築,成為當時首個進駐此頂級珠寶聖殿的精品品牌,一切天馬行空的想像都在這裡實現。腕錶創意工作室總監Arnaud Chastaingt設計腕錶之美、而珠寶創意工作室總監Patrice Leguéreau 則將綺麗夢想嵌入珠寶工藝的世界,正如當年的「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一舉躍升為現代頂級珠寶的傳奇典範,CHANEL的進駐同樣有著時代先驅意義。

SELECT_PHOTO_clean_0000.tif_JPEG HAUTE DEFINITION
CHANEL珠寶創意工作室總監 Patrice Languereau。

20_CHANEL0120.01093910.tif_JPEG HAUTE DEFINITION
CHANEL腕錶創意工作室總監Arnaud Chastaingt。

收藏光影、凝聚情感 CHANEL之藝術宅邸

經過長年工程施作,美國知名建築師Peter Marino繼2007年後,重新形塑此三層樓空間,他擅長透過光感的變化來體現內部與外部結構千絲萬縷的聯繫,以當代觀點絕妙演繹香奈兒女士的奇思妙想,地毯與地墊採用斜紋軟呢紋路,為整座建築物更添一股舒適、溫暖又私密的風格。

chanel_2022-05-cc-18-vendome-boutique-joaillerie12907_2-LD
CHANEL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前廳展示空間,畫面左側為藝術品《Eternal Movement》。

「從踏入店門開始的CHANEL創作巡禮,首先映入眼簾是一樓的高級珠寶與頂級珠寶,接著二樓展示腕錶與高級製錶精采之作,然後前往三樓探索品牌歷史典藏(Patrimoine)頂級珠寶與 N˚5項鍊。最後是面向麗池酒店的大沙龍(Grand Salon),裡面高掛 Nicolas de Staël 傑出油畫作品,與CHANEL在芳登的軌跡巧妙呼應。」CHANEL腕錶暨珠寶部總裁 Frédéric Grangié 如此介紹。

chanel_2022-05-cc-18-vendome-boutique-joaillerie12983-LD
CHANEL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高級珠寶暨頂級珠寶展示空間。

走進店內的訪客,一進門便會看到由Idris Khan所打造、以數位彩染印刷呈現自由流動的線條的作品《Eternal Movement》。建築師Peter Marino透露:「我覺得這個作品很浪漫、流淌著詩意。它所呈現出的現代情懷,也是我從香奈兒創作中感受到的。很多人說香奈兒女士極度嚴謹,但她將緞帶裝飾在頸項或是打造為珠寶作品,都展現出一種浪漫情懷。」

chanel_2022-05-cc-18-vendome-boutique-joaillerie13229-LD
CHANEL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經典腕錶暨高級製錶展示空間。

樓梯最下方則放置了具現代風格的銀色精鋼雕像《Coco Chandelier》,是由加州雕塑家 Joel Morrison 特別打造的香奈兒女士肖像。雕塑家本人曾在摩托車店工作過,Peter Marino很喜歡經典線條和那種能量間的串聯和融合,並提供康朋街 31 號寓所裡的水晶燈做為創作元素,而 Joel 則重新設計了鍛鐵燈臂,從肖像頭上穿出、並在末端掛上大顆的水晶球墜飾,多種靈感的結合,精湛呈現水晶燈意象。

chanel_2022-05-cc-18-vendome-boutique-joaillerie13775-LD
CHANEL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前往一樓展示空間樓梯一景,樓梯正下方為銀色精鋼雕像《Coco Chandelier》。

貴賓鑑賞沙龍內右側牆上高掛著Nicolas de Staël 宏偉的帆布油畫作品《Composition》,深邃又靈動的筆觸與廣場的線條及礦石萬象遙相呼應。畫作的對側放置了一面擁有相同寬度的鏡子,讓訪客無論從任何角度都能欣賞這幅藝術作品。點綴了細膩浮雕圖樣的霧白色牆面能完美捕捉光線,讓自然光在室內流露更顯柔和。

chanel_2022-05-cc-18-vendome-boutique-joaillerie13070-LD
CHANEL芳登廣場18號腕錶暨珠寶旗艦店–貴賓鑑賞沙龍,牆上畫作即為《Composition》。

「二十多年前我曾代表一位客戶,在倫敦的蘇富比買下了《Composition》,該客戶後來將畫作售出。當CHANEL提到正在考慮買下那幅畫時,我心想這真是太瘋狂了。而品牌認為,這個作品詮釋出與其一脈相承的奢華現代主義和前瞻思考,同時卻承載著亙古流傳的永恆性,精確反映了CHANEL的價值。」建築師Peter Marino對此感到無比的激動。

動靜有形 世紀璀璨

為歡慶歷史悠久的巴黎芳登廣場 18 號珠寶暨腕錶旗艦店重新開幕,CHANEL推出《Les Bijoux de Mademoiselle》頂級珠寶限定系列第二章,包括以一顆重約 8.02 克拉的紅寶石為核心的Rouge Gabrielle 戒指,是此限定系列中最大型的寶石。戒指的整體造型忠實保留了紅寶石的水滴形狀,在沙弗萊石(tsavorite)與祖母綠的陪襯下,創造出與紅寶石晶瑩剔透的對比。

Capsule Vendôme 04.tif_JPEG HAUTE DEFINITION
Rouge Gabrielle 戒指。

「Talisman Vénitien指間戒」的設計靈感,則汲取自香奈兒女士造訪威尼斯時發現的華麗拜占庭風格,四顆長方形的枕形切割藍寶石,與另一側鑲嵌一顆重約 8.64 克拉橢圓形藍寶石完美揉合,蘊含飽滿藍色光澤。「Talisman Graphique項鍊」以馬爾他十字(Maltese cross)造型打造,在十字正中央,鑲飾一顆重約4.99克拉祖母綠切割藍寶石,墜飾可轉換作為胸針,頸鍊則可在扣環上搭配單顆珍珠獨立佩戴。

Capsule Vendôme 02.tif_JPEG HAUTE DEFINITION
(左)Talisman Vénitien指間戒、(右)Talisman Graphique項鍊。

「時尚易逝,風格永存。」當巴黎芳登廣場18號,嶄新的CHANEL珠寶世界再次亮相,我們彷彿走進了香奈兒女士的人生旅程,踏進了她的世界和其夢想之境。尤其在高級珠寶世界裡,創意語彙流經漫漫時間長河,被反覆演繹,滿載著女性故事的印記擁有了更深刻的意義。

文|Weihan Chang

圖片提供|CHANEL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溯源東西方文化,探尋珠寶中的藝術靈魂!專訪梵克雅寶台灣董事總經理劉大玲

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3方共同呈獻的典藏藝術展《大美不言》,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創下50萬人次造訪紀錄,由嘉義故宮南院於近日正式接棒續展。梵克雅寶始終堅守「將藝術融入珠寶」的精神,台灣董事總經理劉大玲接受專訪,闡述世家與《大美不言》特展之間的深刻連結,並分享了梵克雅寶如何在藝術與珠寶之間,搭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

《大美不言》特展以「無界之美」為核心主題,打破時空與地域的限制,相對過往大型展覽鎖焦台北,由於故宮博物院即將在今年迎來百歲生日,南院也在去年成立屆滿10週年,加以裝飾藝術博覽會亦將在今年歡慶百年紀念,觀眾有機會於嘉義深入領略高達260餘件涵蓋陶瓷、玉石、玻璃、銅器、銀器、金飾、傢飾、服飾、雕塑、平面藝術、珠寶與鐘錶等展件,見證傳統工藝的豐富內蘊。

嘉義新增展品,為南部觀眾帶來美學共鳴

「《大美不言》特展在嘉義,除了少數展品的更動,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移師,期待觀眾自己去體會,感受物件間的交流與對話,與策展團隊的精心安排。建議不要受限於既有的評價或想法,花1~2個鐘頭,在博物館裡好好品味每一件展品。」談及「大美不言」這一展覽名稱,劉大玲指出,世家致力於創造超越時間的經典之美,每一件作品皆是以極致工藝、優雅設計和豐富創意為基礎,讓珠寶成為一種不言而喻的藝術對話。

(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梵克雅寶台灣董事總經理劉大玲。(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世家作品中常融入大自然的靈感與詩意表達,這種「低調卻深邃」的美學態度,無疑體現了「大美不言」的真諦,此次《大美不言》的策展合作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最特別之處在於3者的文化背景、歷史底蘊與藝術視野的交融。世家以卓越的珠寶工藝和法式美學聞名,故宮博物院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歷史,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則象徵著西方設計與裝飾藝術的巔峰。無論是從展品的選擇、策展理念,還是空間設計,都彰顯了中西方藝術和美學的相互輝映。」劉大玲認為,這樣的合作模式將對台灣的藝術及文化圈產生深遠影響,不僅能提升國際間的藝術交流,更能引領台灣民眾重新審視藝術與工藝的價值,啟發在地藝術家與設計師的創作靈感。

(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CURL百寶匣,1935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事實上,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始終是互動而非單向的,劉大玲舉例,在「自然萬物」主題展區中,世家的一款琺瑯孔雀造型桌上型菸盒便是最佳例證。「中國文化視孔雀為優雅象徵,並具有強大的權力和影響力,因此經常出現在朝廷官服以及聖物上。梵克雅寶世家的孔雀菸盒,禮讚孔雀開屏的絕代風華。綠色和藍色琺瑯圖案交織在盒蓋之上,生動描繪孔雀獨有千秋的燦亮艷羽。」

賦予珠寶獨特詩意及情感

在談及梵克雅寶如何將藝術融入珠寶設計時,她解釋,梵克雅寶的設計靈感往往來自大自然、文學、音樂、 繪畫等多元藝術形式,其設計風格融合了裝飾藝術與經典美學,強調對稱性、幾何線條和華麗色彩的運用。無論是精美的琺瑯技術還是隱密式鑲嵌工藝,都代表著一段跨越時代的藝術傳承,「梵克雅寶也經常與當代藝術家和文化機構合作,推動藝術與設計的對話,並藉由展示工坊製作過程、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向消費者傳達珠寶背後的藝術精神,讓每一件作品成為情感與文化的載體。」

(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包括這次《大美不言》特展,梵克雅寶不僅重新認識了自身的藝術根基,也對如何將東西方文化巧妙融合、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有了全新的理解。」在描述策展過程點滴時,劉大玲回憶,從展覽規劃到每一個細節的設計,3方團隊都展現出高度默契和豐富創意,建築師田根剛及策展團隊運用透明水晶展示櫃、懸浮式陳列等創新手法,營造出一種沉浸式的觀展體驗,使觀眾彷彿穿越時空,親歷一場無界限的藝術對話。

工藝、文化、藝術的完美交匯

她也觀察到,台灣消費者對藝術與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獨到的見解,這為梵克雅寶與本地市場建立更深的品牌連結提供了極大契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水準的審美能力,正符合梵克雅寶追求藝術與珠寶結合的核心價值。隨著展覽移師嘉義故宮南院,為了增強與南部觀眾的互動,梵克雅寶在嘉義展覽期間特別安排了大師講座、專題研討和親子工作坊等活動,並透過官方LINE平台進行報名,為觀眾提供多元參與的機會。

梵克雅寶自2012年創立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以來,便致力於傳播珠寶文化與藝術的最佳實踐,並透過如Dance Reflections by Van Cleef & Arpels等計畫支持當代藝術創作。劉大玲分享, 隨著《大美不言》展覽的成功舉辦,期望未來梵克雅寶將在台灣推出更多富有文化深度和藝術價值的活動,讓更多人能夠從中感受到珠寶背後所蘊藏的歷史與情感。

(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大美不言》特展邀請觀者踏上穿越時間的沉浸式旅程,探索裝飾藝術的複雜工藝與創新。(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大美不言——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梵克雅寶典藏精粹特展》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S101展廳
展期|即日起~04.20

文|張瑋涵 圖片提供|Van Cleef & Arpels、《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3月號《建築還能怎麼觀看?》

Tiffany亞洲最大旗艦店銀座登場!青木淳打造建築外觀,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

Tiffany亞洲最大旗艦店銀座登場!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打造外觀,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

Tiffany & Co.亞洲最大的旗艦店「Tiffany 銀座」,將於2025年7月11日開幕。而這家旗艦店外觀由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打造,搭配當代建築巨匠Peter Marino設計的內部空間,將帶領人們沉浸於Tiffany獨一無二的世界之中。

Tiffany & Co.與日本的緊密連結,可追溯至19世紀以來,日本的藝術與文化為品牌帶來深厚的靈感,並創作出無數的經典之作。而自1972年Tiffany & Co.進入日本市場,已經歷了53年,如今隨著「Tiffany 銀座」全新旗艦店的誕生,也意味著品牌將邁向下一個半世紀、開啟嶄新篇章。

Tiffany & Co.將於7月11日在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六丁目開設全新旗艦店「Tiffany 銀座」。(圖片來源:Tiffany & Co.)
Tiffany & Co.將於7月11日在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六丁目開設全新旗艦店「Tiffany 銀座」。(圖片來源:Tiffany & Co.)

日本建築大師青木淳打造外觀

坐落東京都中央區銀座六丁目的Tiffany & Co.全新旗艦店,由日本建築大師青木淳打造外觀,內部空間則由美國建築師Peter Marino設計,將透過完美融合工藝、藝術與品牌精神,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深刻感受Tiffany & Co.的獨特世界。這座旗艦店的設計,展現著對日本文化的敬意,除是傳統與創新的交融,同時象徵著Tiffany & Co.與日本之間的深厚情誼。

Tiffany & Co.在銀座的全新旗艦店,將由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操刀。(圖片來源:Tiffany & Co.)
Tiffany & Co.在銀座的全新旗艦店外觀,由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操刀。(圖片來源:Tiffany & Co.)

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

另外,店內也將展出珍稀的歷史典藏系列及豐富的藝術收藏,並將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成為Tiffany & Co.傳遞品牌文化的重要據點。

「Tiffany 銀座」將以亞洲最大旗艦店之姿華麗誕生。(圖片來源:Tiffany & Co.)
「Tiffany 銀座」將以亞洲最大旗艦店之姿華麗誕生。(圖片來源:Tiffany & Co.)

同場加映:路易威登 銀座並木通店

在2021年3月以嶄新風貌再現的Louis Vuitton銀座並木通店,同樣由建築大師青木淳與Peter Marino攜手打造,設計出不論外觀或內部空間都讓人驚豔的建築之作。其以東京是座港灣城市為靈感,同時巧妙融合銀座過去曾是海上沙洲的歷史,透過流動感十足的玻璃帷幕,呈現「水的反射」之美,賦予這座建築詩意與律動感;內部獨特的階梯、內裝,也營造出水波流動般的視覺效果。

路易威登銀座並木通店由建築大師青木淳與Peter Marino攜手打造。(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銀座並木通店由建築大師青木淳與Peter Marino攜手打造。(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資料來源|Tiffany & Co.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