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回頭〉唱出無畏前行的澎湃、〈天天想你〉蘊藏無盡思念,〈我的未來不是夢〉則獻給把握每時每刻的人們,你心中烙有哪一首張雨生曾唱過的歌?適逢張雨生逝世25週年,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推動《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邀請格式設計展策擔任計畫總指揮,與五月天瑪莎、數位藝術家王宗欣、作家陳德政攜手策劃一場「登月計劃」,帶人們走過以太空艦艇、月球、音樂之河等意象打造的7大展間,了解張雨生的人生與音樂生涯的重要節點,聆聽當代音樂人如何重新詮釋他的經典作品,展開一場音樂宇宙的無邊壯遊。
帶觀眾漫步太空,展開跨維度音樂旅程
開展兩個月前,一支時有斷訊感的15秒影片——飄進太空艙的太空人、紋有TOM字樣並結合了收音機的太空噴氣背包、一卷卡帶、一把吉他,及滿是坑洞的月球表面,伴隨著〈帶我去月球〉的音樂旋律,向地球發射出不尋常的訊號,暗示著登月計劃即將展開。
也許你會好奇,為何張雨生特展與登月有關?策展人王耀邦(格子)解釋,特展名稱從〈天天想你〉和〈帶我去月球〉這兩首歌名衍伸而來,前者的想念代表「時間」的維度,後者則指涉「空間」的維度,寄託了更遠的想像;兩者結合成「想你到月球」後,除了蘊含對張雨生的強烈情感,也意味著他所帶來的影響力已跨越時空,進而催生「宇宙航行」的策展概念。展覽中,張雨生化身音樂太空人,觀者則是宇宙旅人,無論觀者與張雨生在地球的時空是否曾經交疊過,進到展場後,都能跟著他的創作軌跡,感知他音樂宇宙的無遠弗屆。
聚焦於音樂,打造好的閱聽條件與空間
這是一場在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的展覽,也是一回以音樂為號召的體驗,所以策展團隊很有默契地讓音樂說故事。展覽現場除了前段梳理張雨生生平、音樂生涯的年表外,沒有過多的文字訊息與註釋,正如音樂總監瑪莎所說:「音樂是一個很直覺的東西。」也如格子所言:「音樂跟許多類型的創作有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具有立即呼喚人到某個時空的本領。」因此捨棄文字展板滿佈的策展模式,轉而聚焦於音樂本身,創造出優良的閱聽條件與空間,讓觀眾可以盡情與張雨生做交流。若到現場觀展,別忘了將聽覺舒張。
《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7大展區亮點整理!
本展7大展區幻化為從地球前往月球的音樂旅程,策展團隊透過田調、訪談與研究,展陳張雨生的個人魅力與音樂成就,同時回歸流行音樂的創作與聆聽本質,邀請陳綺貞、韋禮安、夜貓組、告五人、9m88共5組當代音樂人,重新詮釋張雨生的音樂。
⭔ 展區01〈帶你去月球〉|領取神秘卡帶,準備登艙
進入航行的首站,是設置於北流文化館二樓的登月櫃檯,每位宇宙旅人將在此領到一卷神秘卡帶,戴上耳機、按下開關後,便能隨著耳畔響起的「走 帶我走 走出空氣汙染的地球;走 帶我走 走出紛爭喧擾的生活⋯⋯」這段音樂,逐步深入被銀色錫箔紙圍繞的航站甬道,準備登艙。
格子分享,要製作這卷錄音帶非常困難,必須讓所有音樂廠牌同意將持有的作品放到同一卷卡帶裡,行政程序十分複雜,但當中收錄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沒有煙抽的日子〉、〈妹妹晚安〉⋯⋯等五首歌,正是帶觀眾回到張雨生過往的聽覺線索,而這卷卡帶也是樂迷與「寶哥」之間的信物。
⭔ 展區02〈烈火青春〉|一覽張雨生人生故事、音樂生涯
步入登月艦艙後,右側呈現〈烈火青春〉展區,本區以編年形式記載了1966年至今與張雨生有關的重要記事,涵納了他短暫而絢爛的31年生命旅程與10年音樂生涯,從澎湖舉家搬遷至台中、聯考失利輾轉進入政大,後因大妹不幸溺水早逝,下定決心參與木船西餐廳舉辦的民謠歌唱大賽,首次在公開場合登台演出就獲得優勝;收穫信心後,接續加入政大吉他社、與朋友共組「金屬小子 Metal Kids」樂團,開啟了音樂創作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張雨生的生命歷程不斷進行,年表底下也附註了當年台灣歌壇、社會上所發生的重要事件,讓觀眾得以兩相對照,召喚時代回憶。
⭔ 展區03〈聽你聽我〉|資深音樂人談張雨生
與〈烈火青春〉互望的則是〈聽你聽我〉展區,此區訪談張雨生十餘位工作夥伴與好友,包括音樂製作人陳子鴻、專職鼓手姜永正、作詞人黃婷、音樂製作人暨編曲家黃中岳、音樂工程師「K哥」王俊傑、作曲家陳復明、民歌歌手王新蓮等人,從五大面向——搖滾啟蒙、時代性、人文規劃、音樂實驗、藝術理想為出發點,聊聊自己心目中的張雨生。這些出現在艦艙螢幕上的音樂人,彷彿化身為來自其他行星的艦長,帶領觀眾踏上登月之旅。
登月船艦中央15個打上聚光燈的圓桌,則以張雨生人生重要座標為索引,展出報章雜誌、創作手稿、獎座獎牌、專輯與黑膠唱片,以及策展團隊在梨山張雨生之家所翻出的老照片等,帶領曾經歷八、九零年代的觀眾重返時代,也讓沒經歷過的觀者稍微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 展區04〈雨生的河〉|原音音軌化為數位巨流
離開船艦,觀者將穿越〈雨生的河〉展區,張雨生經典歌曲〈河〉與〈口是心非〉的原音分軌將在這首次現身。本區由五月天瑪莎、張雨生長年合作的御用錄音師K哥,以及王宗欣率領的三金視覺團隊「dosomething studio」聯手打造,讓影像、音樂的律動化為數位巨流,解密音樂人在器樂、編曲、節奏、配唱上的細節。
王宗欣分享,策展過程中發現K哥還留有這兩首曲子的原音分軌,因此決定以張雨生的原版創作為藍本,並由瑪莎重新編排過,讓各音色細節的聽感更為鮮明,如此一來,觀眾更能聽見張雨生編曲的精要之處;同時,dosomething studio將每一道音軌分別演算出不同的視覺符號,讓樂音視覺化為圓形、長方形、聲波頻率等各式各樣的符碼,在畫面中活潑躍動,讓觀眾透過聽覺與視覺的引導,聽懂也看懂解張雨生在音樂創作上的編排巧思。
⭔ 展區05〈想你到月球〉|5組當代音樂人再創張雨生經典歌曲
登陸月球區,九台螢幕自頂部垂吊而下,連成22米長的耿耿星河,觀眾將在此卸下鞋子、躺上眠豆腐,聆聽張雨生與當代音樂人的跨世代交流。這次,五組音樂人以各自的生命視角,解構再創張雨生的歌曲,包含陳綺貞 X〈天天想你〉、韋禮安 X〈大海〉、9m88 X〈若我告訴你其實我愛的只是你〉、夜貓組 X〈我期待〉、告五人 X〈口是心非〉,各具特色的翻唱版本將與原版輪替播放。
五首翻唱、五首原唱,恰好是聽完一張唱片所需要的時間,不妨藉此回想,自己上次這麼認真、完整地聽完一張專輯是什麼時候?將近40分鐘的過程,以許多人的觀展經驗來說或許會覺得長,但閉上眼、靜下心來細細聽完,更能感受到旋律與歌聲所蘊涵的飽滿生命力。而躺在柔軟眠豆腐上聽歌的時光,或許也能參透張雨生〈帶我去月球〉歌詞中「虛步玲瓏躡星空」,那乘著音符在宇宙徜徉的詩意。
⭔ 展區06〈月球電台〉|寫信到月球
旅程接近終章,策展團隊邀請觀者在〈月球電台〉停駐,看張雨生過往寫給家人、粉絲與工作夥伴的信件,也進入小隔間聆聽他對音樂的創作自述、心境轉折,聽完後更能寫信回應,這是音樂之外,橫跨千禧年前與後、跨越地球與月球,觀眾與張雨生之間以文字為媒介的私密交流。
⭔ 展區07〈太空旅行日誌〉|策展紀實
最後,一段策展紀錄片將在展場末端播映,片中記載了從田調、訪談到展覽製作的精彩片段,猶如一篇篇太空旅行日誌,滿載這場登月旅途中的啟發與感動。
針對《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策展人格子總結道:「音樂可以被感受的維度極其寬廣,從好聽的歌,到認識一位歌手,然後他的編曲,以至於認識他所認識的人,這些都讓音樂變得厚實。而特展的體驗順著音樂人的脈絡推移,漸次走入音樂創作的核心,並用創作專輯賦予經典新意,總合了忠實扣連展覽訴求的數位手段,既豐富了閱聽方式,也延展了張雨生的文化記憶。」
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 FLY ME TO THE MOON & BACK
展覽日期|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28日
展覽時間|每日10:00~18:00(最晚入場17:30;每週一、除夕、初一休館)
展覽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2樓特展廳
門票資訊|全票350元/優待票320元/敬老票175元/20人以上團體票250元/活動票280元(僅文化館現場櫃台販售)
資料、圖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格式設計展策(攝影:汪德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