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蕊柯林頓將每年12月4日訂為「世界野生動物保育日」,藉此提升全民對於動物的保育意識。在這個特別的日子, La Vie編輯部想邀請讀者,透過《世界最美的動物圖鑑》這本書,跟我們一起認識三種重要的瀕危動物,發現這些動物獨特的生物之美,及其不為人知的自然秘密。
鯨頭鸛
鯨頭鸛(學名:Balaeniceps rex)是一種大型鳥類,它是「鯨頭鸛科」和「鯨頭鸛屬」唯一的一個物種。屬名源自拉丁語「balaena」鯨以及「-ceps」頭之義;種名「rex」在拉丁語中意為「帝王」,來自它強大的喙。
靈活的顎與精巧的喙
在演化過程中,鳥類失去了一項賦予其爬蟲類祖先強大咬合力的特徵—牙齒。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的角質喙,能用來當作銳利的武器,或是能壓碎種子或探測花蜜的精巧工具。也多虧了靈活的顎,鳥類不僅能將下頜骨往下放,也能將上頜骨往上拉,使牠們能張嘴控制食物。
世界上最寬的鳥喙
鯨頭鸛的喙寬大而粗壯,寬12釐米,嘴端下彎成鉤狀。上喙因中央的骨質隆脊而變得更堅固;寬闊的前緣能夠夾斷大型獵物的頭;鉤狀的頂端能夠順利困住扭動的魚。深喙能攜帶足夠的水,在炎熱的天氣裡潑濕牠的蛋或替幼鳥降溫。用特大的喙捕捉大型獵物,例如長達75公分(2英呎6英吋)的肺魚,對鯨頭鸛而言是簡單不過的日常。
鯨頭鸛生活在非洲東部熱帶地區的巨大沼澤地區,數量預估在5000至8000隻之間。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將其定為易危物種,危害的主要來源是農業灌溉造成棲息地遭破壞、干擾和捕獵。由於十分少見,非洲的許多國家都把鯨頭鸛當作國寶贈送給世界各國的動物園,併發行郵票、貨幣來彰顯本國獨有的動物。
犀牛
犀牛是犀科(學名:Rhinocerotidae)動物的總稱,主要分布於非洲和東南亞,體型僅次於大象的大型陸地動物。犀牛用頭上的角進行攻擊和防禦,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犀牛無角),犀牛角可是真皮,即使脫落仍能復生!
由皮膚衍生而成的犀牛角
犀牛的英文 rhinoceros 源自希臘文,字義是「鼻角」。犀牛角之所以獨特,不僅是因為坐落於顱骨上,也因為形成的方式有所不同。其他動物的洞角是由骨頭與一層包覆在外的硬化皮膚所組成,而犀牛角的主要成分則是角蛋白(爪子與毛髮也是由同一種蛋白質所構成),壓縮後形成了防禦武器,在戰鬥時也很管用。
世界最長的犀牛角
非洲常見的白犀牛以及黑犀牛通常都具有兩根犀牛角,前角形成於鼻骨上方,平均長度為90公分(3英呎),而白犀牛的犀牛角長度可達1.5公尺(5英呎)。
現存4屬5種的犀牛中,除白犀牛外,都瀕臨絕種,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數目最少,約50頭左右;而黑犀牛也只有約1萬至3萬頭。儘管白犀牛數量較其他種類來得多,但白犀牛中的北白犀目前僅剩2頭(皆雌性),而所謂數量最多的南白犀,現存也不過約1.8萬頭。這些居住於亞洲與非洲的犀牛面臨原生棲地破壞,東亞的犀牛角買家與歐美狩獵觀光者的威脅。
曲紋唇魚
曲紋唇魚(學名:Cheilinus undulatus,又稱波紋鸚鯛、波紋唇魚),有拿破崙魚、龍王鯛、海哥龍王及大片仔等別名,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主要棲息區域分布於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台灣以及南海諸島等。
奇妙的色素
許多動物身體的醒目顏色皆來自色素,由皮膚細胞內的化學過程所產生,是生物體內等同於顏料與染料的物質。曲紋唇魚身上的藍、綠、紫色是便由皮膚細胞反射與分散光線所致。
曲紋唇魚為觀賞魚,但因撈捕過度,許多海域已難見蹤影,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且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其管理及貿易時,均受到管制。基於《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此魚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禁止捕殺,亦禁止水族館飼養,目前全台灣只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海洋中心」因在修法前飼養,成為國內唯一能夠公開展示的機構。
科技發展不應優先於生態保護
人類文明現代化之後,隨著人口擴張、土地開發、人類中心主義等思維的影響,調查顯示自1970年以來,地球上哺乳類、魚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生物,平均數量已減少60%,眾多野生動物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野生動物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他們的存亡對於生態環境的變化,其實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當世界快速運轉,科技日新月異起飛,我們更應該提醒自己、同時教育下一代,地球同時也是許多動物的家,認識動物的獨特之美,更能理解動物保育的意義與價值。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世界最美的動物圖鑑:微距×動態×深海攝影,用科學觀察360+動物的特徵及演化過程》
文字編輯|Amber 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