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台東,不只能在山海的包覆間忘卻煩憂,也不妨走入深山裡、縱谷間、大洋邊的原住民部落,領會族人們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智慧,聆聽來自多化文化的生活故事。布農族永康部落坐落於台東延平鄉,居住於此的族人都有著靈感汲取自花草樹木的美麗姓氏,他們的祖先曾居住於中央山脈,後逐漸向下遷徙,選擇在此地紮根。來到這裡,不妨跟著在地的「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體驗一日「獵人餐桌」行程,跟隨布農族獵人與耆老的腳步,走訪部落、認識神木,也步入獵徑、體驗射箭與擲茅,再跟著族人的吟唱上山,來一場燒烤與原住民料理饗宴,最後以八部合音結束旅程。
走訪部落|認識小米年曆、顧村神木
旅程從走訪部落開始,族人將帶著訪客走過以「小米」為刻度的布農族年曆,上頭記載著一年四季的重要時令與節慶,如打耳祭。走過一小段上坡路,眼前映入曾陪伴部落度過1968年洪災的「顧村神木」,一棵已屹立百年的茄苳樹;一旁則擺上昔日獵人所捕獲獵物的骨牌,導覽員特別解釋,它們並不是戰利品,而是獵人們在獲得所需的食物後,對大自然與生命萬物表達敬意的方式。
步行獵徑|隨布農族獵人入山,體驗射箭、擲茅
接著,訪客將隨車一路攀升至海拔約930公尺的山林裡,路途顛簸難行、途經許多一旁就是山崖的髮夾彎,行進間必須由熟悉山路的族人帶路,並透過無線電向後方的車隊提供指引;抵達入山處,布農族獵人們將帶領訪客進行祈福儀式,既表達對土地的尊重,也祈願今日旅途一路平安。
祈福語畢,隊伍將依循獵徑前進,耆老沿路介紹山林中的各種植物,如「薯榔」被布農族人當作染料使用,部落傳統服飾多為黑、天藍與紅色,其中紅色便是藉薯榔呈現;途經「石板陷阱」,耆老說早期布農族家庭孩子多,當爸媽不在家時,年紀大的孩子必須幫忙照顧弟妹,學習如何設陷阱捕食。
中途將在山林中的一塊空地停駐,可選擇在此歇息片刻,或參與射箭、擲茅,模擬獵人們平時狩獵的情景。看獵人們示範時總覺得簡單,但親身下場嘗試時,會發現其實不容易,射箭時光是把弓舉穩、成功放箭就需要一些時間摸索,擲茅也考驗著擲者如何拿捏力道,才發現原來獵人們的得心應手,都是來自於多年的經驗累積。
山林食宴|縱谷間的燒烤派對、原住民料理饗宴
一般來說,一趟狩獵會歷經四至五天,獵人們結束狩獵、起身返家時,會沿路高聲吟唱與呼喚,告訴山下等候的家人們「我要回家了」,這時等候的人們便會開始準備食物迎接。雖然未能到布農族家屋中用餐,但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很用心地在山上搭了座亭子,精巧的座位繞著中央的火堆呈方形排列,一旁還設有廚房與煙燻屋,邀遠道而來的訪客們來場燒烤與原住民料理饗宴。
在等待料理上桌時,不妨先拿著肉串到火堆前慢烤,邊和同行的友人們聊天、喝幾杯小米酒,或眺望亭子旁一望無際的縱谷美景,放鬆身心。接著一道又一道接連上桌的特色菜,皆蘊含永康部落奶奶的手藝,食材多為在地耕種,或與其他部落交換而來,更乘載著許多與部落有關的有趣故事。
鹽烤豬肉搭配紅色火龍果、柴燒鳳梨,沾上以原住民重要的香料作物「刺蔥」製成的鹽與辣椒醬,鹹、甜與辛香交織;在布農族傳統中帶有「添丁」寓意的地瓜、南瓜、芋頭一同上桌,佐以桑椹、洛神帶來的甜味與果香;小米鹹魚中的魚隻則是和阿美族交換來的,並以番茄、馬告提香;時蔬則是自日治時期流傳至今的「飛機菜」,源自當時在台日本人對家鄉菜的思念;主食「煙燻雞腿排」則經過了醃製12小時、煙燻4小時的漫長製程,肉質鮮嫩、入口後不油膩,還帶有濃厚的迷人燻香。
一頓飯吃下來,會發現永康部落的布農族人時常以煙燻手法烹調料理,用餐的亭子旁就設有一座小小的煙燻屋,事實上這源自獵人的生活智慧,平時捕獲獵物時,獵人會先在山上做煙燻,一來是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二來是為大型動物脫水、方便扛下山與家人們一同享用。
八部合音|感受布農族勇士們的祈福之音
下山後,再次回到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前方空地,布農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八部合音」將在此登場,耆老們特別解釋道,許多人或誤以為八部合音是音樂、樂曲、帶有旋律,事實上不然,這是由布農族勇士們在祭典上共同成就的、極為純粹的「祈福之音」,訪客們也有機會在此與族人們一同體驗,閉上眼感受聲響與心意的共振。
跟外國朋友一起走進部落
若想前往台東來趟部落慢遊,或帶著對台灣原住民文化有興趣的外國朋友走訪部落,不妨參考台東縣政府與津和堂推出的「跨世代共學雙語培力計畫」,其透過挖掘台東境內的體驗據點,攜手有意發展國際化深度旅行體驗的部落族人、景點業者,一同策劃台東文化遊程,並培力據點夥伴將導覽內容雙語化,用世界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家鄉與文化。本篇介紹的「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獵人餐桌」正是計畫中的其中一項遊程,下回到台東,就讓永康部落的族人們親自帶你逛部落、走獵徑,述說屬於布農族的故事。
烏尼囊獵人餐桌
國旅費用|NT2,200元/1人,15人成行(含烏尼囊工作坊上下山接駁、午餐、體驗費用)
國際費用|NT4,500元/1人,5人成行(含烏尼囊工作坊上下山接駁、午餐、體驗、雙語導覽費用)
註|費用、遊程內容、舉辦日期⋯⋯等詳細介紹請見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FB
資料、圖片|津和堂、台東縣政府
部分攝影|izzie p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