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主辦之第十屆華文朗讀節即將於12月2日至12月11日於華山盛大開展。自2013年起,「華文朗讀節」以華文出版為核心,創造出跨界的交流平台,開啟了閱讀的新面貌,在即將邁入第十年之際,策展團隊企圖打破過往以出版為導向的思考脈絡,以「朗讀」為媒介,透過主題策展的方式,重新詮釋朗讀節的意義,邀請您深入華山,行走、傾聽,細細感受華山從未說出口的淺台詞,並透過展覽、藝術創作與聲音的介入,共同體驗在華山、在這座城市的曾經與感動。
四大展區 回應華山百年的聲音脈動
對於生活記憶的片段,往往不僅止於腦海中的殘影,更是當下對於環境感知的集合,策展團隊試圖以聲音作為切入點,遙想華山的百年樣貌。
自1910年代開始,鐵道縱貫線在台北城拉出一道產業集貨的路徑,產線運作的機器、人聲與火車行經的聲響,共譜出樺山町的生活節奏。1960年尾聲,台北市道路計畫影響華山周邊地景的變化,伴隨著台北酒廠的遷出,讓原本隨著產業躍動的旋律嘎然而止,直至90年代末期,藝文界發起了一系列酒廠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運動,讓今日華山園區內的歷史建築群得以保全。2007年,「華山1914文創園區」正式成立,並以「一種風景、一所學校、一座舞台、一本大書」的定位與期許,為這個重生的場域注入新的能量,打開了屬於華山樂章的新篇。
展覽即伴隨著華山百年的聲音脈動,並扣合著園區最初的願景展開,「相逢,一種風景」透過藝術轉譯,呈現華山地景及今昔樣貌的變化;「Playing in,一所學校」象徵著知識的封存,透過主題選書傳遞台北都市觀察的多元視角;「Twinkle Stars,一座舞台」透過互動展示,擷取十五年華山的精彩片段;展覽的最後,「走進,一本大書」展區化身為有聲書現場,用聲音與文本感動相遇。
藝術介入,透過聲音及裝置封存記憶
本次展覽的核心內容除了以華山作為文本,梳理華山過往的歲月精華以外,也特別邀請到聲音藝術家吳燦政及地衣荒物團隊分別以聲音和物件,封存華山的百年時光。
擅長聲音及影像創作的藝術家吳燦政,以多重的環境音聲響、地圖及影響,搭配相呼應的歷史文本朗讀,刻印出層疊的城市記憶,其作品更延伸至園區戶外由的五處聆聽點,並結合地衣荒物所打造,以門作為通道,以書頁傳遞訊號的「記憶放送時空門」進行聲音的播送,透過有趣的地景裝置吸引民眾進行園區走讀,同時也藉此認識華山各個角落的歷史故事與真實的樣貌。
朗讀行動,傳唱你我心底的時光歲月
「聽見百年聲音」做為重新定義華文朗讀節的起點,邀請朗讀節的創辦人王文榮董事長,及七位身處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與共同參與計畫,帶著一本書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詮釋「時光」,並以朗讀的形式分享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遇見文本後,所帶來的改變與感觸。
地衣荒物團隊則透過聆聽裝置,創造出跳脫日常的聽覺想像,以聽診器作為聆聽聲音的媒介,除了創造出與文本驚喜相遇的機會,更象徵著用心傾聽朗讀者的生命故事。
精彩活動,聆聽分享文本帶來的感動
除了展覽與藝術裝置以外,朗讀節期間更帶來朗讀沙龍與聲音劇場等豐富的周邊活動:十年來沒有缺席的馮翊綱,為朗讀節帶來「華山上,我們學獨孤九劍」;洪愛珠、李明璁、可樂王、李清志、林立青等也到來分享創作者的心情;每一天午後的繪本小時光,說故事人分享著繪本世界;歌詩唱作人羅思容邀請手風琴/蔡偉靖以及鋼琴/周意紋,在聲音劇場譜唱吳濁流、林亨泰、羅浪、杜潘芳格、陳育虹等人作品,聽見迷人多彩的台灣詩歌風景。
第十屆華文朗讀節以聲音做為媒介,以華山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場域為文本
詮釋朗讀的意義。華山或許在時間的洪流中,曾經短暫歇息,但這片場域的脈動卻也印證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並累積各種各樣的人文記憶。「華文朗讀節 — 聽見百年時光」重新邀請您親自走訪,把我們每個人對閱讀的想像、對靜態的文字與閱讀,轉換成為動態的風景。
2022華文朗讀節《聽見百年時光》
展期|2022.12.02(五)-2022.12.11(日)
展覽地點|華山中一A館(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及園區內周邊區域、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基地 (100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
參觀資訊|免費入場
更多詳細資訊請至華文朗讀節官網或Facebook粉絲專頁
Text & Photo | 合方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