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紅館」的臺北體育館,座落於臺北市心臟地帶,是過去許多重要賽事的舉辦場館,如2009臺北聽奧、2017臺北世大運等,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也預計在此登場。作為全國競技運動的最高殿堂,同時許多優秀運動員的發跡之地,建設至今已近30年的臺北體育館,正面臨設備老化、指標系統破碎等問題,為了提供選手與民眾更好的使用體驗,「臺北體育館品牌空間再設計」計畫就此誕生。
一座理想的大型體育館,除了滿足競賽或觀賽的需求外,好的動線、指標和空間體驗也扮演著隱藏的關鍵角色,然而隨著場館老化,設備往往難以整合性地與時俱進,單以零星的加裝補強,基礎功能雖齊全了,體驗卻是破碎的。
為此,由經濟部工業局領頭,台灣設計研究院、臺北市體育局攜手沛肯品牌視覺與無有設計,回頭挖掘場館創立概念與精神,由此發想嶄新的視覺形象與空間整合服務。
This is my House! 從家到主場的精神
在許多運動員成為職業選手、甚至是國手前,多半都會經歷在臺北體育館競賽的時光,於此拔得頭籌,就像踩在職業生涯的起跑點,也因此,臺北體育館可以說是陪伴選手及其親友、觀眾一起成長的存在。
以此精神為基礎,設計團隊決定將「家」作為新視覺形象的核心,呼應場館對選手的溫暖守護,以及他們在此留下的青澀回憶,並延伸至籃球員「This is my House!」宣示主場、守衛禁區的態度,透過活用這些元素,以同心圓象徵萬眾同心、方形象徵運動場域,以及圖形層層交疊後創造出的萬花筒碎形,傳遞運動賽事振奮人心的意象。
老舊硬體造成體驗破碎
在改造落實之前,臺北體育館入口大廳充斥著宣傳賽事的易拉展,近年又為防疫需求而增設許多消毒與體溫偵測設備,加上服務櫃檯傳統老舊,整體空間顯得相當凌亂,甚至有初來乍到的民眾誤以為自己走到了警察局。
此外,因動線規劃不佳,每每遇到賽事舉辦,都會需要額外人力在入口引導分流,既阻礙出入口通行,亦是人力資源的浪費。
以同心圓為主體的入口空間再造
在團隊實地踏訪之後,得知在硬體設施的先天不良下,仍不減選手與民眾對臺北體育館服務的青睞,這個小發現也演變成整合入口空間的契機。
場館服務人員的親切溫暖,值得一個更好的舞台,因此櫃檯的整建成為首要任務。在整合服務流程的大前提下,以同心圓結構為空間主體,打造無障礙櫃檯,並同步配置數位面板,播放經統一設計的視覺、場館形象動畫、現場賽事資訊,善用溝通設計,使訊息一目瞭然。主視覺亮眼的色調,也為整體空間帶來活力的印象。
透過視覺形象與空間的整合優化,讓充滿歷史的老體育館得以重新出發,奠基智慧場館的基礎,強化品牌形象並再次打開空間美感。臺北體育館入口優化僅是整體計畫的第一步,未來也預計拓展至館內的各個空間,並帶動更多運動產業與場域發展的跨領域整合,讓居民健康以及城市治理皆更上一層樓。
文|Carol Chien
資料、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