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住進溫馨好感宅,卻在預算和舒適度之間左右為難嗎?軟裝顧問Carol Li(李佩芳)在《微裝潢》一書中,將教大家「如何以最少的錢,做到最大的效果?」,而在本篇文章中,Carol Li也不藏私分享,硬裝完成後,如何從空屋變成有「家」的味道,讓讀者跟著打造溫馨且具有美感的家屋。
大部分的人在裝修尾聲,就開始會進入一陣恐慌期:「怎麼辦,感覺還是好空喔?要趕快買很多軟件來裝飾、填滿」。但我都是反其道而行,建議屋主不要急。空間真的不需要那麼多的「裝飾品」,你要慎選每一個擺進屋子裡的物件。好看的生活用品本身就是裝飾的一環,所以杯盤、器皿、毛巾、漱口杯、寢具被套、收納容器或垃圾桶,不要隨便亂買才是真諦。
除非你期望的風格是極繁複風格、古典路線,那麼滿滿的裝飾品確實是必要的。但如果你對空間的期待,是偏向「溫馨、大方、簡約」,更重要的是「好打理」,那麼所需要的軟件類,除了家具之外,只需要按順序鎖定三大項:綠植花卉、氣氛燈、壁面裝飾,便足矣。
家的氛圍基本三大元素:植栽、燈光、壁飾
POINT1:植栽
植栽、花草類,往往是我為一個空間所添入的第一筆。很多客戶找我時,都不免會有一種慌張感,希望在入厝宴客的時候,家裡看起來能夠很美,請我給予建議,該買些什麼東西來擺放。通常我會先從中大型的落地植物開始,客廳、陽台有一到兩盆高度落在160~180公分高的植物,你會發現,很神奇的,空間突然有了生意盎然的活力。
POINT2:燈光
我會再判斷,哪裡適合增加輔助光源,也就是除了天花板燈光、壁燈之外,另外再藉由桌燈或落地燈畫龍點睛、注入靈魂。落地燈最常放在沙發旁、三人座或是單人沙發旁。主要原因在於美化,燈具本身造型會讓空間多一些表情,大於機能性。玄關進來處可以放一盞桌燈,桌燈的運用比落地燈更多元,機能性也更高。這些都屬於輔助光源,一般房子不能都以天花板的燈為主,只要高度不同,光線才會產生高、中、低的層次變化。
POINT3:掛飾
牆面上沒有任何裝飾會看起來很單調,因為缺少聚焦的重點。假設你現在正面對著沙發牆,目光很可能落在沙發上,但如果有壁畫,目光就會停留在壁畫上。讓目光遊走在不同高度,會很自然讓人感覺這個空間在視覺上是相當豐富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加上層板,放上自己的收藏品、掛鐘或植栽,訣竅就是盡量不要讓牆壁全白。
一般來說,一個區域只要有了植栽、燈光的點綴,就會瞬間升級。如果這樣還不夠,我才會繼續下第三筆,在牆上多增加幾幅裝飾畫。最後,假設想讓空間看起來更精緻,那麼大坪數空間我會加入大塊的地毯;小空間則會選擇放置抱枕,藉由織品的溫暖,來增加空間的柔美之氣。
真正宴客當天,可以額外在桌上、玄關擺放鮮花,整個空間就又更上一層樓,最後放點些音樂、燃上薰香,飲品茶點端上來,大家談笑風生,這個空間是不是令人印象深刻又嚮往呢?
發現了嗎?美化空間時,我是一點、一點,慢慢加進去的。就像化妝一樣。以前我的化妝技巧很拙劣,每一道手續都要做足、做滿,化完妝以後,確實看得出來「你化妝了」,可是美嗎?往往都是太濃、太厚,像個假面具反而有了距離感。化妝真正的目的,是修飾缺點、放大優點,讓人覺得你仿若天生麗質,好像沒有化什麼妝但就很清秀、很迷人,這才是最高境界。
回歸到空間也是一樣,如果擺放了很多的裝飾品,但卻沒有分配整體的比例,只是一昧的擺放,就會很容易看起來很雜、很膩。
美化空間,就跟美化自己的外貌道理相同。調整妝容、穿搭,是一點、一點慢慢的增加,適量就好,別人的妝不一定適合你,別人穿起來好看的衣服,也不一定適合你。比起盲目購買,不如挑戰如何用最精簡的方式,就能展現出最美的成果。不僅省錢、省時又省力。
可可‧香奈兒女士曾說:「打扮完出門前會再減少身上的一樣配件,是最剛好的」。這個概念我也很有共鳴,當我們在鏡前裝扮時,通常都還沒搭上鞋子、包包,所以就會覺得似乎「還不夠」,就不斷的加上耳環、項鍊、別針、腰帶或手環,甚至是髮飾。所以慢慢地,當你越來越懂得「適可而止」,不論是空間或外貌,藉由分析自己、認識自己,進而揚長補短,就能信手拈來的展現個人特色,如何發展獨一無二的魅力,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課題。
資料提供|悅知文化
本文節錄自悅知文化出版《微裝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