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人來說,食器不過只是餐食的道具,堪用就好。
瑪黑家居設計總監余汶杰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器皿即是每個人家裡最小的生活空間。
余汶杰與食器的緣分,來自於奶奶家販售尋常杯盤碗筷的食器店鋪。「小時候,我常跟著奶奶在基隆巷弄中販賣桌巾碗盤,日子久了,也漸漸了解食器,開始跟客人介紹。」先後在 IKEA 和 Crate and Barrel 等國際傢俱品牌服務,許多人以為余汶杰對於食器與生活工藝的偏愛來自其工作經驗,沒想到他其實是摸著臺灣傳統食器長大的孩子。
余汶杰收藏了不少奶奶留下的古老食器,這些食器充滿了大量使用痕跡,甚至有些從日治時期至今都保存良好。有些食器是奶奶店鋪沒有賣出的商品,也有些食器已深深嵌入余汶杰的日常,直到現在還會使用。
文化不會過期,時代會賦予其價值
在余汶杰奶奶食器鋪的那個時代,當時臺灣的食器生產還沒有太多標準化的流程。同樣是在盤子裡畫上一隻蝦,但每隻蝦都是女工一筆一筆填畫,看起來雖然很像,但每一隻卻又有著各自造型或筆觸深淺的差異。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這些年過七十歲的古早食器一點也不舊,它永遠能成為新的整體:同樣一個器皿,只放上新菜色就能煥然一新;只要懂得搭配,西方的餐盤與東方小吃同樣可以搭配如新。
回顧國內食器生產的歷程,余汶杰感嘆,臺灣的工藝技術很棒,但工藝消費者的市場似乎無法做大。對於一般消費者,鶯歌等地的工作坊只要價格稍微提高,就會流失客群。有些業者改以文創名義提出作品,但價格與品質又參差不齊,長久下來反而容易影響消費者對於工藝品的價值感。
工藝是一門產業,市場可以愈來愈大
早期女工們一筆一筆手繪的食器,在過去不被視為工藝,那麼有沒有可能,今日大量生產的食器,在未來會成為某一種工藝呢?
機器生產的優點在於能夠維持品質良率,幫助人們完善有效率的使用體驗。國外已有不少兼具大量生產與工藝性的品牌案例。回到國內,余汶杰認為,當代生活工藝最重要的元素其實是「承襲」,承襲自哪一種傳統的工法、承襲自從何而來的文化、承襲於為何而生的設計邏輯?兼容技術、文化與設計,搭配新的產能跟產線,臺灣一定可以生長出自己的影響力。
「我們要先讓消費者根植文化、故事與品牌概念,市場才能養成。」余汶杰以自家品牌瑪黑家居為例,瑪黑家居之所以從電商轉向開立實體店鋪,目的是提供消費者實際接觸商品的機會,實體店的陳列就是一種生活氛圍的示範,刺激消費者想像在家如何搭配這些器物。
器皿本該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實用性,工藝生產者更要關心的,是使用的體驗。當愈來愈多人跳脫 CP 值、量化與低價的思維,從量化轉向質化,生活工藝的市場才會愈來愈大。
後疫情時代的風格餐聚器物選
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大幅減少了外出用餐的機會,但親朋好友的聚餐的需求仍在。餐聚行為從餐廳轉移到了住宅,若想在自家來場好友餐聚,余汶杰分享了三個選購食器的小技巧。
點心碗
聚餐時,通常會搭配量體小、數量多的拼盤或派對食物。這類小食往往需要醬料佐拌,余汶杰建議家裡可以添購一個,可以裝盛2 ~ 3人份料理,結合盤與皿的「點心碗」。點心碗通常有兩種器型,一種是醬汁處在外圍,另種則是醬汁處在中心,使用起來很方便,只要一個就同時可以盛放料理與醬料,是實用的聚餐基本食器。
Serving Plate
相較於台灣便利的外食環境,西方家庭在家用餐的頻率高,精緻工藝食器的需求更高。聚餐時用漂亮的實感食器,不僅讓人心情愉悅,某種程度也是對於好友的款待與個人品味的展現。
自家聚餐時準備一些Serving Plate(上菜盤),在其上再放一個盤子盛裝食物,最下面的盤子不會更換。Serving Plate通常是 28-32 公分的大圓盤,作用像是餐墊,可以視情況挑選不同材質不同顏色,就像party的dress code,每次聚餐都可以變化餐桌的氛圍。
去品牌
因工作需求,余汶杰時常去世界各地挖掘生活器物,「打破價格藩籬是很重要的,多看多體驗,想像買回家的使用情境,其實也是對於自己的反思。」作為家居品牌的經營者,余汶杰提供的第三個建議,是不要陷入品牌迷思。生活工藝的本質,應該是透過器物的使用,摸索最舒適的生活方式,若陷入「非某某品牌不用」的限制,反而是受到消費主義的束縛了。
文字|曹馭博
攝影|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