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策動的實驗性藝術計畫——X-site計畫,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徵選空間提案,首獎作品將進行為期約3個月的展出。2023年X-site計畫首獎由「途中」團隊的同名作品《途中》(Find your way out)拿下,將在廣場上建構一座高達8公尺的網格裝置,中央夾置可供穿越的「蹺蹺板」通道,配合觀者的行走行為、廊道內的聲響、高牆網格的視覺干擾,帶領人們在後疫情時代,找回人與人、人與實體世界之間的有機連結。
X-site計畫:激發人們對空間「再想像」的藝術實驗
2014年,北美館發起X-site計畫並延續至今。九年來,入選作品橫跨多領域和學科,涵蓋建築構築、當代藝術、環境研究、觀眾參與⋯⋯等多元視角,透過為期約一季的慢閃式展出,進行一場探討臨時結構裝置、形塑廣場公共性精神的實驗計畫,同時鼓勵跨領域、多元的創作對話與參與,讓廣場成為一種靈感,激發人們對空間的再想像。
所謂空間的再想像,從近年的首獎作品看起,或許更能深入了解其義:2020年《膜》利用67片偏光片形構一座環形裝置,搭載觀者所配戴的偏光片眼鏡,成就一場遊走於邊界曖昧、真實與幻境交疊的超感體驗;2022年《藍屋》則以一座橫跨廣場上兩段階梯的全木構建築呈現,其斜面屋架、曲面地板全都披上幽謐的「藍屋藍」色彩,而屋簷間的縫隙、斜屋頂上的幾何開孔,則為建築物帶來穿透性,當觀眾漫遊其中,彷彿能感覺到真實、虛構的邊界被霧化至消弭。
「跨域」成為2023 X-site計畫的評選重點
來到2023年,本屆徵件著重於「跨域」形式的創作計畫,期盼以空間/環境實驗性的臨時建築提案,呈現結構工法、媒介運用、美學表現的突破與實踐。而本次獲獎團隊「途中」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裝置設計郭仲輔所組成,具備動力藝術、聲音或燈光裝置設計經驗,呼應當代藝術與建築、技術交融的創作型態。
2023 X-site計畫首獎《途中》:創造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連結
《途中》預計於今年5月中展出,作品看似超現實的外觀,其實蘊含深化人際連結的想望。創作團隊認為,在疫情時代下,雖促進虛擬世界的發展,卻也因而減少真實感官的感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連結。因此,《途中》的每個細節的創作發想,其實都藏著呼應大疫肆虐時或後疫情時代下,人們所表現出的想法、行為以及面對疫情態度的轉變。
8公尺高牆 X 裝載鋼珠的蹺蹺板通道
團隊預計在北美館的戶外廣場,立起兩道8公尺的高牆,並夾縫出寬約1公尺、可供穿越的走道。中間的構造為一大型「蹺蹺板」通道,配合頭尾兩側的阻尼器減緩震動,觀眾腳下的地板會隨著重心轉移,以±4°的傾角平緩地落下或抬升;更有趣的是,蹺蹺板的地板內裝載5000顆鋼珠,將隨觀者的腳步、裝置的傾斜而流瀉出聲浪。
撥動繩索的觸感 X 摩爾紋的視覺擾動
步入《途中》,除了體感與聽覺的刺激,其他感官也將有所享受。通道兩側的壁面呼應觸覺,其以繩索密接構成,觀者行走時,可感受指尖撥動繩索的觸感;視覺刺激則反映在8公尺高牆與陽光的互動上——隨著蹺蹺板的擺盪、陽光照射角度的變化,亦或觀者挪移身軀時改變了觀看視角,那包覆高牆的雙層網格將出現「摩爾紋」的條紋干擾現象,其有趣之處在於,儘管牆面看似動態,實則紋風不動,為觀者帶來視覺上的動感和閃爍。
喚起因疫情而遭受限的體感經驗
《途中》彰顯了創作者企圖回歸視覺、聽覺、觸覺等當下的跨域身體感知,以藉此改變觀眾與場域的關係,團隊透過本作在環境尺度上的巨大量體、顏色與材質,以及如何行走、人的重量如何改變地表狀態、與聲響變化等動態性的行為介入,重新喚起因疫情而遭受框限的「體感」經驗。
關於《途中》如何呼應疫情之下人的心境轉換,評審團也提出精準的比喻:「作品打破原本在空曠的廣場中,人身體的距離無法被界定的狀態。透過創造兩座高牆與相挾而成的通道,呈現對疫情中的未知、不確定性的態度與回應:每個不確定性取決於人們所邁出步伐的連鎖效應,就如同蹺蹺板的作動;唯一的通道,則說明直面疫情的不二態度,能從困境中找到出口。」
2023 X-site計畫《途中》
預定展出日期|2023年5月20日(六)~ 2023年7月30日(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首獎團隊簡介|途中
「途中」團隊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以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所組成,團員皆在各自的領域中活躍著,在創作途中因X-site而相聚。成員各自帶來對於建築、空間裝置的理解和想像,激盪出跨域的火花,只為了呈現給民眾最難忘的體驗。
資料、圖片|途中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