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月津港燈節以「城裡的月光」為主題,1月14日至2月12日登場!Groupe LAPS、有用主張、禹禹藝術工作室、大聲光電⋯⋯等國內外超過50組藝術家,將透過4大展區共75件聲光作品,點亮月津港水域和周邊水岸空間,將聲光藝術融入城鎮巷弄,讓整座鹽水小鎮變成一座美術館;其中,主展區「藝術燈區」又以3種不同月相:「蝕月」、「藍月」及「新月」為子題,以聲光藝術表達古今中外關於月亮的故事與想像。
「城裡的月光」演繹關於月的各種想像
從朔月、新月、弦月到飽滿的望月,月相變化萬千,也衍伸出各式不同的故事與想像,也許是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的民俗禁忌、神話中因吞下仙藥而奔月的嫦娥,或是大眾文化裡在滿月下變身的狼人、象徵愛與正義的月光仙子。
而對策展團隊「都市藝術工作室」來說,近幾年疫情籠罩全球,人們的情緒隨之上下擺晃的動盪,正體現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的箇中道理;而人們走到可以稍事喘息的現在,或許月光的能量一直默默守護著世界。因此,2023月津港燈節以「城裡的月光」為發想,邀請藝術家演繹各種源自月亮的靈感與想法。
1/15開幕活動:南藝大B群 X 身知島製作 & 艾怡良
1月15日晚上6點,2023月津港燈節開幕活動將於水月橋舞台區舉行,透過南藝大B群作品《夜市蜃樓》如超現實樓房般的特殊結構與燈光設計,結合身知島製作的現代舞表演,以光影變化與靈動水面呼應舞者舞姿。當天,金曲歌后艾怡良也將呼應「城裡的月光」主題,演唱與月光相關的組曲,讓音樂、舞蹈、藝術裝置共同為燈節揭開序幕。
4大展區亮點整理!
主展區|以蝕月、藍月、新月意象演繹月亮奇想
主展區3大區塊分別對應3個透過月相發想的子題:「浪漫蝕月」、 「超現實藍月」與「希望能量新月」,各區也被賦予相異的世界觀,營造出詩意、奇幻等多變的場域氛圍,期盼每個人都能在現場找到呼應心中所想的月亮想像。
⭔ 浪漫蝕月區|禹禹藝術工作室《無盡光在》
禹禹藝術工作室《無盡光在》是一座位於水岸邊的竹編大型藝術裝置,以竹子形構彎繞曲折的路徑,邀請人們走進光影與樂音流動之中探索;竹材質樸的有機氣息和諧融入樹林,裝置在燈光的照耀下,在水面形成優美的倒影,近看、遠看各有美感。
⭔ 浪漫蝕月區|林書瑜《水月銀灣》
出自藝術家林書瑜之手的《水月銀灣》,由一系列大小星體構成,挨著水岸邊的大樹漂浮於月津港水域上。球體上的光點映射於水面,彷彿在水面形成一抹銀河,緩緩閃爍光芒;光亮同時也反射到岸上的觀者身上,如同天上的明月與星空相互輝映,映照著彼此。
⭔ 超現實藍月區|Groupe LAPS《Giant Spider》
來自法國的藝術團體Groupe LAPS,曾多次來台灣參與聲光藝術節如月津港燈節、台東光祭等,這次他們讓巨型蜘蛛燈光雕塑《Giant Spider》躍上水月橋,環抱整個橋身,讓60多隻組成巨型蜘蛛的燈管小蜘蛛,隨著燈光的明與滅,展現出相遇、追逐等動感姿態。
⭔ 希望能量新月區|大聲光電《空間樂團#1-新月》
當太陽、月亮、地球的相對位置改變,我們所見的月相便會隨之變動,月亮消失於天空稱為「朔」,朔之後出現如彎鉤的月光則是「新月」,開啟又一輪的月相輪轉。《空間樂團#1-新月》由藝術家姚仲涵領軍的大聲光電創作,以透著綠色光暈的圓象徵新月,並巧妙透過綠光新月、樹林、人行步道旁的光噪機共3種層次的光源,重新演繹太陽、月亮、地球3個天體之間的關係;每隔5分鐘展開的聲光展演,讓月津港水域彷彿化身宇宙劇場。
有趣的是,作為主角的綠色新月並非自體發光,而是透過螢光感光元素,留下聲光展演時強烈的照射光源,並轉化為屬於自身的發光量能,就如朔與新月輪替之間的能量轉換。
⭔ 希望能量新月區|莊志維《夜裏有光》
月亮反射了太陽,成為我們眼中的月光。藝術家莊志維《夜裏有光》以反射、折射等手法,在河道周圍特別漆黑的場域中,讓一束又一束的綠色光線透過鏡面反射、水面折射指向四方,形成一個可見卻不可觸及的虛空間,巧妙比擬月亮間接發光的特性,也呼應月的遙不可及。
⭔ 希望能量新月區|詹維欣《片刻》
由藝術家詹維欣創作,以數百張雪白色紙牌形成矩陣所呈現的《片刻》,呼應著占星術中的紙牌元素,令人想起占卜家時常透過感知月之能量預言的神秘畫面。藉由間接光與微風吹拂,構成《片刻》的紙牌們將會輕輕飄動,每片彷彿都散發著自己的頻率,尋找著磁場相應的某人;又或正在與月亮對頻,捕捉來自朔月、新月、望月不同的神秘力量。
⭔ 希望能量新月區|黑川互動媒體藝術《Tzolk’in Light》
在時鐘、手錶等現代報時工具尚未發明時,先人總透過日昇月落感受時間的流動。有感於月亮與時間的連結關係,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以馬雅古文明曆法中的基本週期「Tzolk’in」為作品命名,並以馬雅月曆圖形標為主要意象,借助水幕投影技術,透過點、線、面在三維空間中的展現,比喻銀河之門正要開啟,正如月亮所象徵的能量——在無盡的黑之後,新的光亮正蓄勢待發。
《Tzolk’in Light》視覺效果變換節奏緊湊,每5分鐘一次的展演看起來非常滿足。作品乍看只有一個光源、忽現空中的水霧支撐,看似單薄,卻能呈現經複雜演算而成的動態圖像,天空中、水面上的成像如在比賽誰表現得更精彩般,激烈地翻攪著。
新創展區|用虛實交錯的觀景窗,打看受限時代中的可能
以「見山仍是山 見水仍是水」為主題,共展出4件作品,試圖表現出在受限的時代下,創作者如何開啟現實與虛構的觀景窗,打開嶄新視角。其中,404 N.F布置尺幅約77公尺的《乾燥的山和水》成為亮點,展現微縮地景般的禪意;藝術家李承亮《休息中站》利用金屬工業製品組合成一座小山,成為讓旅人精神停歇的中繼點;陳婉宜、吳聯吟的《爆炸、折射、發散》再現鹽水蜂炮視覺意象;廖昭豪則透過《消波塊與後石頭》,在現代地景中融入與消弭的人造物,帶來衝突與融合的反思。
徵件燈區|探尋光的可能性
以「傳說-光譜邊界」為策展主題,透過22件水域作品以及橫跨立體裝置、多媒體影像、表演藝術⋯⋯等領域共8艘「藝方舟」,探尋光的樣貌與可能性。
巷弄燈區|以光引領民眾走入城鎮角落
19件作品則遍布月津港鄰近的小徑,以光線為引,邀請人們走入巷弄探索城鎮角落,比如設於連成巷的《月之流域-星河》引領民眾步入浩瀚星河,造月工坊則有從綠地竄向天際的《苗木林森》以及以鏡面反射小屋呈現的《一個屋簷下》,引導觀眾探索周遭場域。
帶一顆月亮回家!
來到燈節現場,不只能沿著水岸欣賞各式月亮想像,策展團隊更特別設計「城裡的月光」造型提燈,讓民眾可以自行組裝,把一顆月亮帶回家。提燈點亮後,將顯影台南知名古蹟與地標堆疊出的城市意象,「月津八景」之一的赤兔望月、鹽水煙火則在一旁點綴,訴說著府城400年來的變化。若想了解後續提燈發放、購買資訊,請關注月津港燈節Facebook粉絲專頁。
2023月津港燈節「城裡的月光」
展期|2023年1月14日~2月12日
展區|台南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與周邊水岸空間
資料、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