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鐵終於要告別近20年來風雨飄搖的經營歷程,就在今年,即將全線通車,以嶄新的軸帶概念、跨領域整合的品牌化內容,向世人展現豐美的山林底蘊。
阿里山林鐵過去數年來,經營主體幾經轉換;地震、風災與水患衝擊又造成全線多處毀損,使「阿里山」明明是經典的國民記憶,在生態、文化與旅遊等相關體驗上卻總帶著幾分缺憾。為籌謀一個華麗轉身,以2023年阿里山全線通車為目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先於2018年成立專責機構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接著規劃以阿里山林鐵連結起嘉義市區的製材所,直至林鐵終點站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形成一個貫串首尾的文化與生態旅遊軸帶。
從2020年起,林務局、林鐵文資處與嘉義林區管理處等三方公部門就聯手啟動了三階段的「阿里山軸帶重塑」系列計畫,透過眾多跨域關係者的努力,讓這條軸帶藉由設計轉譯,逐步邁向品牌化。時至2022年底,設計導入專案有了階段性成果,林務局辦理了「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專家交流座談會」,邀請各界專業者再度齊聚,探討發展願景。在阿里山全線通車的前夕,新年的開始,我們摘錄會中專家們的精彩發言,對於一個文化旅運品牌的誕生,提出3大方向的願景與祝福。
願景一:以森林生態做為阿里山軸帶的起源與核心
試圖以當代手法展現阿里山內涵時,不能忘記,自然與文化的發展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研究台灣山林近50年的知名生態學者陳玉峯應林鐵處委託,仔細踏查林鐵全線後,對這段軸帶的意義提出動人的詮釋。
台灣面積僅3.6萬平方公里,卻因地理位置而坐擁近300座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大山,在中海拔山區形成終年雲霧潮濕、年降水超過4,000公釐的霧林帶。這個霧林帶正是環太平洋日本、美國、台灣三個國家的大山山腹(山腰),也是檜木的生育地。「紅檜在此從小苗到千歲,成為連續性的生態景觀,是台灣穩定地被的護國神樹,還蘊含著百萬年來的生態故事。」
他提醒,好的規劃「既要照顧人類的善,也要照顧所有生命。」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林鐵沿線的植栽地景發展可以有3階段目標。近期是建立沿線植栽、植被變遷的永久性紀錄,並且提供永續環境監測的系統資料;中期是在嘉義至大塔山地區,要復育4個以上的在地原始森林或天然林區;最終,則是要能復返台灣自然8大生態帶的天賦生態系景觀。
願景二:以歷史文化做為阿里山軸帶的走讀脈絡
自然美景看得見,文化底蘊則相當抽象。博物館學者黃貞燕指出,要讓人們對美景蘊藏的文化價值有感,「林鐵的脈絡,無疑是翻轉阿里山景觀價值的關鍵」,阿里山林鐵全線,就是一座博物館。
要了解阿里山林鐵文化,林業村便是一個入口,林鐵沿線各站更可視為博物館基地,既是生態場域也是歷史場域。更重要的是,展演並非只靠硬體空間,她認為,「走讀」更能有意識地呼應文化景觀價值。
黃貞燕建議以文化景觀的概念,擬定與山同行的走讀策略,例如林業鐵道,搭乘鐵路能閱讀林鐵的歷史,得到文化景觀的知識;若是走山路,可以看小火車如何在山間盤旋,在山中行走的體驗就具有博物館價值。此外,日治時期皇族與學生上山的路線、檜木運輸到山下的路線等等,皆有不同的文化視角,值得重現。
願景三:實現最後一哩路,讓在地產業與阿里山軸帶創造雙贏
在理想上,阿里山林鐵軸帶要如林務局局長林華慶的期許,「像魚骨一樣,每個車站可以是深入到當地,旅客可以在每個站下車去體驗周邊的產業與生態與人文歷史。」但座談會上,許多與會者也指出「最後一哩路的關鍵其實是商業經營」。
旅行社業者也想推出精緻有深度的生態與文化體驗,但營運者永遠都必須考慮成本,在地廠商面臨著根本上的經營難題。薰衣草森林董事長王村煌舉例,在阿里山地區,「採茶的工作人員,也大部分是山下上來的,不是薪資的問題,而是環境。」山上的居住與旅宿環境若無法與時俱進,便很難吸引工作人力與遊客。然而房舍的開發程度與規模,又與林務局的法令有關。法令如何解開,或解開到何種程度?有待林務局權衡。
帶動周邊社區的榮耀感,也很重要。展現阿里山軸帶在自然與文化上的精彩,是一件必須走出學者、專業工作者同溫層的長遠運動,要能令在地居民、攤商也對此有感,願意認同環境,珍惜環境。有了在地人的真心支持,才能提供遊客更深度的文化內容體驗,創造新一代的阿里山記憶與經驗。
最後編輯時間:2023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