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23 M&O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編輯帶逛重點展區,一探春季現場趨勢

Signiture展區紙家具設計品牌molo。(攝影:吳哲夫)

擁有近30年的歷史,法國M&O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t)作為歐洲三大著名博覽會之一,一年春、秋季各舉辦一次,可說是國際家居裝飾領域最新潮流風向球。這次開春的M&O設計展以「Take Care!」(關心彼此)為大主題,希冀在在疫情後紛亂的世界中,人們可以藉機重新建立內、外的連結。關心可以是與自我的對話,許多設計都在鼓勵大眾在過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尋找放鬆、舒心的機會,照顧好自己。

同時,關心自身外也要重新與他人、與外界世界建立聯繫。永續設計及環保循環概念的實踐早也不是新話題,但隨著極端氣候加劇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此外,許多品牌對於在地化愈加注重,根基於傳統知識和文化並加以轉化,對話當代與未來的同時,也搭起不同文化間的溝通橋樑。這次M&O設計展帶來15+大型設計與藝術裝置,而La Vie編輯親身帶你從重點展區發掘最新潮流,揭開空間與家居設計魔法。

內文0207總-2
M&O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春季展會「Take Care!」舉辦於1月19~23日。(圖:AETHION)

秒懂M&O設計展兩大主軸

 Maison 

中、大尺度,主攻家具、家飾與室內設計,按照不同風格區分為4+2大主題,從中可以洞見家居設計大趨勢。其中Craft(巧匠藝心)著重在特殊藝術工藝與手工製作技術的展現;Unique & Eclectic(獨一無二與兼容並蓄)匯集來自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設計靈感與獨特工藝;Today(當代設計)是當代生活風格指標,著重在各品牌的大膽創新上;Forever(永恆經典)以歷久不衰的經典風格為根基,看見出色的製造商與奢華品牌如何做出新詮釋。到了Hall 7則是2大不限風格的ProjectsSigniture(指標設計)展區,後者號稱是頂尖設計的一級戰場,眾多大型品牌在此爭奪設計迷的目光。

La Vie網站內文-6
Today展區與Unique & Eclectic展區。(左圖,攝影:吳哲夫;右圖,圖:AETHION)

內文0207補-1
Signiture展區紙家具設計品牌molo。(攝影:吳哲夫)

  Objet 精品

相對小尺度,主攻生活用品、時尚配飾與居家裝飾,若你想知道現在最流行的商品設計可以從這裡挖寶!依商品品項細分為7大主題,依序為:Cook & Share(烹飪與享食)、Smart Gift(創意伴手禮)、Fashion Accessories (時尚配飾)、Kids & Family(孩童與家庭)、Home Accessoires(居家配飾)、Fragrances(香氛)、Home Linen(居家織品)、Pattern Lab(織品圖樣)。

La Vie網站內文-1
Objet單元的Home Accessoires展區和Fragrances展區一隅。(左圖,攝影:吳哲夫;右圖,圖:AETHION) 

What’s New? 在忙亂的世界中要尋找放鬆

What’s New?(新鮮貨展區)年年匯集當次設計展焦點選品,讓觀眾與買手能迅速跟上最新潮流。這次由3位專家各在不同館策劃一個區塊,對於M&O設計展主題「Take Care!」進行進一步詮釋。設計專家François Bernard在Hall 2的「Grounded」(根植土地),藉由原始、樸實的設計彰顯材料的物質特性,喚起人們對自然的想像與感知聯繫;在Hall 4,François Delclaux則邀請大家搭上「Slow Hospitality」(慢熱款待)列車,不同車廂對應熱帶現代主義、森林露營和海岸三個小主題,希望邀請人們在過度快節奏的生活中放慢腳步,感受生活的可能。

內文0207總-22
Slow Hospitality展區。(攝影:吳哲夫) 

La Vie網站內文-2
Grounded與Slow Hospitality展區。(圖:AETHION) 

而在Hall 7,由Elisabeth Leriche設計策劃的「In the Air」(空氣中),不同展間共有3階段體驗:首先天藍色調的展間讓人感覺透明而輕盈,彷彿在其中正呼吸最新鮮、純淨的空氣;再來以竹、籐造用品布置,自然淺色的竹質色調引人沉靜心思;最後的整體瑰紅而明亮,像是要邀請展者進入一場繽紛幻夢。她要邀請大家一起深呼吸,感受世界萬千面貌。

內文0207總-12
In the Air展區。(攝影:吳哲夫)  

La Vie網站內文-3
In the Air展區。(圖:AETHION) 

從丹麥看見循環設計進行式

走入「Circularity In Action」(循環設計進行式)展間,隨著動線視覺由幽暗而明亮。打造展間的知名設計師Laurence Carr說明,近代丹麥設計擅於利用柔和的自然光創造空間與視覺的通透感,經常為物件營造出彷彿「漂浮」於地面上的輕盈錯覺。12個丹麥設計品牌多承襲這樣悠久的設計語彙,回應世界對於環境永續、循環設計的渴求。

內文0207總-11
前來致詞與參觀的丹麥王儲妃瑪麗(圖中)與Laurence Carr(圖右),前者因對時尚永續性的注重經常上媒體,是循環設計的最好代言人。(攝影:吳哲夫) 

內文0207總-28
Circularity In Action展間。(攝影:吳哲夫) 

地方傳統 ✕ 當代設計 烏克蘭柔韌的創作能量

儘管烏克蘭依然深陷延綿戰火之中,烏克蘭設計師的創作腳步沒有停下。這次6位設計師、7位工藝師共13位創作者合作展出「Art of Resilience 韌性的藝術」,由烏克蘭傳統汲取靈感,重新探索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從編織椅子、手工木櫃和頗具民俗元素的燈飾,傳統工藝與當代的設計形式、理念相會,這些設計品更隱然映現這片土地的美。

內文0207總-20
由左至右依序為Natura Ceramica品牌的花瓶、Smith & Winken品牌的燈飾和Yuri Ryntovt設計的TERRA櫥櫃、SolomArt品牌的稻草裝飾、Victoria Yakusha為FAINA品牌設計的SONIAH系列與Dmitry Kozinenko設計的沙發 。(攝影:吳哲夫) 

La Vie網站內文-4
左圖靠牆的為SVOYA工作室的RAFT沙發,右圖則是Hochu Rayu工作室的GUCULIYA陶器,採用百年煙燻古法製作。(圖:AETHION)

2023 M&O 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

展期|2023年1月19日~1月23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你的房間裡一定有這麼一張椅子——上面堆滿了「半髒」的衣服,曾經穿去樓下的便利商店、穿去巷口買午餐,既不能將它們掛回乾淨的衣櫃裡,卻也沒有髒到需要丟進洗衣籃。於是,這些衣服理所當然地「暫放」在椅子上,久而久之「椅子」成為了另類的「衣架」。

雖然多數人對於堆滿衣物的椅子已經習以為常,但偶爾還是會因為椅子太重拉不動、衣服太多無法坐下而感到困擾。瑞典設計師兼發明家Simone Giertz以這樣的日常現象為靈感,設計出了專門解決此一問題的旋轉椅,用巧思將功能與美感結合,重新思考如何讓家具更貼近生活。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Simone Giertz以日常現象為靈感,設計出專門「堆衣服」的旋轉椅(圖片來源:Simone Giertz)

既然都用來放衣服,就把它做成掛衣架吧

Simone Giertz表示:「如果一張椅子十天有九天都用來放衣服,那麼它應該被設計得更適合這個用途。」她將椅子的扶手設計為可360度旋轉的機關,無論使用者堆上外套、牛仔褲或是毛衣,看起來就像是椅子的一部分。想取用衣物時,就可以將扶手轉到正面,方便挑選;想坐下時,也能將扶手轉至背後,椅墊始終保持完整。這樣巧妙的設計,將堆積成山的衣服重新整理,卻又保持「可以再拿出來穿」的使用彈性,並讓房間恢復整潔秩序。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想取用衣物時,就可以將扶手轉到正面,方便挑選;想坐下時,也能將扶手轉至背後(圖片來源:Simone Giertz)

整個設計過程從紙板模型開始,到選用不同材料打樣多次,最終決定以橡木製成。Simone Giertz以影片紀錄發想、製作過程,發布在社群平台後獲得廣大的迴響,許多觀眾更許願,希望這張椅子能量產發售。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Simone Giertz的設計手稿(圖片來源:Simone Giertz)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整個設計過程從紙板模型開始,到選用不同材料打樣多次,最終決定以橡木製成(圖片來源:Simone Giertz)

她專門發明「你從沒想過會需要」的東西

Simone Giertz自多年前便開始她的創作生涯,並以「無用發明女王」自居活躍於Youtube,前後更參與許多電視節目製作。她擅長洞察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結合技術與幽默,製作出趣味十足又富有創意的小發明,如「螺絲起子戒指」、「故意少一片的白色拼圖」「可以對折的衣架」等,令人會心一笑。Simone Giertz的眾多作品,可於她成立的品牌商店「Yetch Store」購買。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SCREWDRIVER RING(圖片來源:Yetch Store)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INCOMPLETE WHITE PUZZLE(圖片來源:Yetch Store)
如何解決椅子上的衣服山?瑞典設計師發明「專門掛衣服的旋轉椅」,用巧思解決生活困擾
SMALL COAT HINGER BRACKET KIT(圖片來源:Yetch Stor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台灣街頭扶手、欄杆展開的家具實驗!楊水源《railing》設計展呈現「萬向球形接頭」多種可能

楊水源《railing》特展在朋丁,以台灣扶手、欄杆「萬向球形接頭」展開設計實驗

如果你也是「路上觀察」的愛好者,那生活在台灣,是否曾留意四處可見的欄杆、扶手,常使用一種靈活的「萬向球形接頭」?設計師楊水源注意到了,更以此為起點,展開對台灣街頭欄杆構造的深度探索,挖掘萬向球形接頭多樣的結構及運用方式,並將其進一步轉化為家具的設計語言,發表單椅、吧檯椅、矮凳等作,並收錄於首本創作專書《railing》當中,同名個展111日將於朋丁登場,此次展覽不僅是對萬向球形接頭的致敬,更是一場重新審視與詮釋五金工藝的旅程。

楊水源《railing》特展在朋丁,以台灣扶手、欄杆「萬向球形接頭」展開設計實驗
(圖片提供:楊水源、朋丁)

低調卻必要,生活無處不在的「五金」

作為一位邏輯先決的工業設計師,楊水源的創作形式橫跨在實驗與量產之間,特別專注於材質特性與物件製程。過去他大量研究隱身在生活百貨、材料行內各種名不見經傳的五金料件,試圖開發出每個五金單一用途之外的潛力,同時深入產業製程並轉化傳統的製造工法。他挖掘五金的場景包含大小鄉鎮、漁港,甚至橫跨至歐洲城市。

「每當我仔細探討生活周遭經過深思熟慮才誕生的物件,總會產生許多靈感,它們既合理又能確實執行,並且容許我很紳士地去介入物件原有的生產鏈。將平時的生活經驗與實驗轉譯成新的物件,這是發展過程中最迷人的感受。」——楊水源

楊水源《railing》特展在朋丁,以台灣扶手、欄杆「萬向球形接頭」展開設計實驗
(圖片提供:楊水源、朋丁)

你肯定見過、卻不曾留意的「萬向球形接頭」

楊水源創作專書《railing》聚焦於台灣街頭常見的五金——從公園、運動中心、人行道、私人機關到機場,台灣各地的欄杆或扶手常使用一種靈活的「萬向球形接頭」,形成了在地既尋常又豐富的公共場景。在這些看似平凡的扶手與欄杆中,球形接頭事實上是一項巧妙的發明。

楊水源《railing》特展在朋丁,以台灣扶手、欄杆「萬向球形接頭」展開設計實驗
(圖片提供:楊水源、朋丁)
楊水源《railing》特展在朋丁,以台灣扶手、欄杆「萬向球形接頭」展開設計實驗
(圖片提供:楊水源、朋丁)

楊水源發現這個不起眼的金屬組件具備高度的適應性,能夠讓各地的鐵工師傅們因地制宜地做出各種充滿彈性的變化,輕鬆地將結構與美感整合在同一水平線上。這種適應性和靈活性,成為楊水源創作的靈感來源,並將其轉化為家具設計中的創新語言。「我慢慢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在地的材料、師傅們對它相當熟悉,所有的材料與規格也都很齊全,更完美地融入了街景。最啟發我的地方是,每當我在街頭散步,就可以持續挖掘出新的結構、新的應用方法。」

楊水源《railing》特展在朋丁,以台灣扶手、欄杆「萬向球形接頭」展開設計實驗
(圖片提供:楊水源、朋丁)

街頭扶手、欄杆化為家具設計語言

楊水源以設計的語言解析此無名金屬件(萬向球形接頭),對其用途與形式提出嚴謹且實驗性的視角,並以實作的方式,將這些技術與思考帶入家具設計。設計在此被視為一個「達成形態」的方法,球形接頭既是限制、也是可能性,替過程與結果都創造了新的期待。《railing》展覽現場將首度發表正式批次量產的〈The Railing Collection系列,包含單椅、吧台椅與矮凳,並同步呈現多件全新訂製物件與實驗性結構。

楊水源《railing》特展在朋丁,以台灣扶手、欄杆「萬向球形接頭」展開設計實驗
(圖片提供:楊水源、朋丁)

如果說,綜合世界上的五金去組成一個家族系譜,能夠具體而微地呈現其背後所代表的不同庶民文化與經濟體系樣貌,那麼,楊水源腦內已建構了一套轉譯系統,親近他的創作彷彿也在親近我們熟悉卻未曾仔細端詳的生活樣貌。不妨走進朋丁《railing》現場,展開一場重新審視五金工藝的旅程。

Railing》楊水源個展與新書發表

展期|2025.01.1102.09

時間|12:0019:00

地點|朋 丁 pon ding(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