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燈會睽違23年再度回到台北盛大舉行,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源展區」特別規劃了「新住民燈組」,以〈我們在這 │ 新住民 x 台北大小事〉為題,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和新移民朋友們,以自己的生活觀察、來台生活經驗與感觸、來自故鄉的傳統文化,一同創作不同的燈組作品。更有期間限定快閃演出,為大家帶來不同文化的精彩表演,呈現臺灣多元文化的面貌,並將在2月1日至2月19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展出。
7大精彩作品搶先看
01 〈我們在這〉— 王文志
新住民因不同原因而移動著,紛紛落腳在臺北。竹材的編織代表著各式文化的融合,竹材的堆積與延展,更象徵各種生活的挑戰磨練,但新住民們仍以堅定的溫柔,抵抗這些風風雨雨,讓彼此照護的力量更篤定地守護家園的未來!
02 〈人人 Hito Bito〉— 長友大輔(日本)、詹明旎
Hito Bito 為日文的眾人之意,擁有不同文化血緣背景的人們,聚在這土地上漸漸生根、成長且傳承。 作品「人人 Hito Bito」以人字型結構設計,兩個小型的人字匯成一個大型人字,象徵人與人間相互依靠扶持。
03 〈種下台北味道〉— 成若涵
松山菸廠曾有個鍋爐房,通過管線運送製煙、澡堂、廚房所需熱能,像是員工們午餐時會聚集在大食堂,等待一道道美味料理上桌。時隔已久,這次,我們與新住民們一同通過對過去的記憶想像,再次以鍋爐房的熱能,端上文化融合後的臺北餐桌料理。
04 〈屬於一個自己的所在〉— 莫珊嵐(法國)、邱杰森
「A Home of One's Own 讓更多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地方的城市探索。」- Hashi Mohamed。 以行李箱組成的「家屋」,象徵每位新住民遠離家鄉移居臺灣的心境感受,「家屋」外頭Led燈條構成12個行政區輪廓,形成強烈地家在臺北的意象。
05 〈記憶之河〉— Reyes, Mark Lester Lugay(菲律賓)、光試所
作品如同一座流動於城市的河流,承載著新住民來到臺北的點滴故事,菲律賓藝術家Reyes, Mark Lester Lugay以「協力搬屋」 (Bayanihan)的傳統文化,分享人與人之間團結與互助精神,一張張人物剪影演繹著故事情節,只要有光,故事就會繼續。
06 〈關於台北〉— 光試所
關於台北,是幸福、是感謝、是家鄉、是開始…。台北這片土地,有來自許多國家,說著不同語言的朋友,以燈光藝術結合文字、數字雕刻,在串串文化符碼中,訴說著、感受著,關於台北的文化感動。
07 〈星空下的我們〉— 流寓工作室
在臺北這片星空下,彼此相遇,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星空下的我們」是新住民參與的共創作品,每一顆星空燈都是一個精彩故事,在彼此生活中懷抱著未來的夢想及歸屬,一起對話、一起創作,一起點亮臺北的星空。
除了燈會的精彩作品之外,燈會期間的每週(五)、(六)、(日)的18:30、19:30、20:30都有定時快閃演出,有新二代表演者帶來的「新·年菜大比拼」,透過美食道出屬於自己的新文化,還有接著跟著記憶之河的流動,由「水水嘉年華」將帶領大家遊覽東南亞的特色水上市集。雙人現代舞團體結合作品「人人 Hito Bito」帶來的舞蹈演出,呈現新住民來到台灣的心境轉變。以及菲律賓「協力搬屋」 (Bayanihan)的傳統文化,還有來自緬甸的檀娜咔舞團結合「星空下的我們」帶來點點星光;皆在展現新住民間團結、互助的精神的作品「我們在這」處定時進行演出。〈我們在這 │ 新住民 x 台北大小事〉以不同文化疆界連結成燈組作品,展現新住民的文化魅力與感動,期待與大家相遇在松菸。

【光源台北・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源展區〈我們在這•台北〉】
試營運 |02.01 - 02.04
展 期 |02.05 - 02.19
時 間 |17:00~22:00 點燈
地 點 |松山文創園區(110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