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即將於5月登場,本屆臺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參展計畫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美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將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本展透過在臺灣不同高度、緯度的農業地景踏查,呈現人們運用各自的科學知識,為馴服環境所帶來的多元建築風貌,試圖藉此重構「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之間的對話,引領人們重新向鄉村學習。
回望過去,從真實的日常找尋面對未來的養分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邁入第18屆,本屆大會主題訂為「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邀請世界各地的專業團隊拋出對未來的見解;其中,台灣館由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以及何炯德與蘇孟宗領導的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團隊一同構思。
闡述未來,難道只能腳步不停地向前遠望?策展團隊轉而回望過去,認為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人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生活中因時代進步而被遺忘的事物;因此,策展團隊步入臺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
走入田野,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農業地景
臺灣以農立國,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先人必須運用有限的資源克服地形、氣候等限制,產出滿足生理與經濟需求的作物,從而累積出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若仔細推敲,其實能從中找到許多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的作法。於是,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
展覽六大關鍵字解析
以「改裝」延伸,策展團隊提出六大關鍵字:「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回應這些發生在臺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臺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他們如何將田野調查中的發現歸納為關鍵字?背後的思維與邏輯為何?以下一一解析:
01. 協調者
工寮與碼頭是工作場所的同時,更成為農閒時的重要社交場所。我們在蚵農的勞動場域中,觀察到透過工具形成陸地與海洋的轉換、工作與社交行為的交錯,透露一種定著與非定著相互交纏的關係,並將此現象稱為一種協調機制。
02. 二元性
養蚵用廢棄竹子搭建的「棚架」,簡易的涼棚在農忙時成為蚵民的休憩場所;但在蚵收成時節卻轉變成為造訪者燒烤生蚵的場域。為了適應高灘地的地質與潮汐而改裝的三輪車,除了是生產系統的一環,同時作為載送造訪者的載具用來參與當地的特殊景觀。
03. 義肢
義肢是蓄積各種鐵公路、灌溉溝渠等使生活得以機能化的基盤建設。這些基盤建設如同兩面刃般,在提供農產品產銷協助的同時,也在無心之中割裂田地與外界的關係。
04. 內在性
鄉村地區林立的溫網室的構築思考也蔓延出生產範疇,與農人勞動環境開始對話。在非網室空間的農地上,我們更是目擊農人利用類似構築的方式,製作可移動遮陽棚來達到工作區域內的日照改善。這些內部性也創造了地景中的居家內在特質。
05. 中介
乾燥農作物的過程中發生一些有趣的空間:曬水柿的構架形成特殊紋理的陰影,成為一種臨時 性的社交空間;金針花的處理過程則多利用屋頂作為乾燥的場所,讓屋頂變成一個具生產性的空間元素。
06. 濾器
呼應著高山果園中,人的工作尺度與植物生長特性相互結合的虛空間。高山茶園為預防收成時遇到霜害,而由蘭花網完全覆蓋;茶葉收成時採栽後須進行日光萎凋,以增加茶葉香氣的作業,也由蘭花網構築的覆蓋物調節日光的強度。
策展串連臺灣各大建築學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策展方式上,本屆策展團隊從學院出發,首度採取「教學聯盟」(Teaching Alliance)的共同參與模式,除了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劃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的重要作品,同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的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臺灣館展出。
4大展區帶觀者感受臺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臺灣館現場將如何呈現?展覽所在的普里奇歐尼宮,是座前身為古老監獄的特色古蹟建築,策展團隊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4個展區:「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各區由展場內的主要垂直牆面和一道粗黑線來區分邊界,再由跨越空間的大桌子構成的水平面整合為一。展場也將結合聲音、策展紀錄影像,搭配臺灣環境音採集與新編音樂,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臺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重新閱讀臺灣建築
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正式亮相之前,國美館與策展團隊也特別在台中搶先發表作品的一比一試組裝。現場,策展人曾瑋總結本次展覽強調價值說:「企圖拋棄後殖民、全球化與後現代的論述方式,從台灣教育紮根,以『from garden to field』的角度出發,除了展現建築的生猛與柔軟,使有機物與無機物成為共生體,隨著這些不確定性不斷演化,變成一種重新閱讀臺灣建築的機會。」
資料、圖片|國立臺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