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擁有臃腫上半身、可承受劇烈衝擊的奇特人體,或是捧著水滴魚的悲傷男子,這些曾於網路上掀起話題、擁有深刻記憶點的雕塑作品,現在在北美館都能見到本尊!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館長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發想、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共同策劃之《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匯聚23位(組)國際藝術家、共33件超寫實及寫實雕塑作品,即將衝擊你對後人類時代的人體想像,展期2023年2月18日至6月4日。
什麼是「超寫實」?
超寫實主義興起於1970年代,多見於繪畫以及雕塑領域,包括起源於紐約、以攝影為基礎的照相寫實主義繪畫,以及能精準複製人體的超寫實雕塑。本展主要聚焦超寫實雕塑領域,透過直觀、貼近現實的擬像,將議題思考包裹進觀者的認知錯覺中,藉以帶動更多的投射和沉浸思考。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著眼於人類世時代的科技發展,如機械義體、擴增實境、人工智慧、基因改造等數位演進與遺傳學工程,將人的身體與科技技術相互結合的「後人類」現象。不僅人體「自然」的定義逐漸模糊,過去僅能在藝術或影視創作中看見的未來想像,也正逐漸實現。藉由展出藝術家所演繹虛實交錯的科幻情境,提出問題——未來的人類會是「誰」或「什麼」?我們將如何定義自身與他者、如何面對嶄新的道德議題?
跟隨四大展區引導,探索人類未來樣貌
本次的四個主題皆有理念重疊而相互對話之處,透過精選展品一起感受吧:
混種人
在〈混種人〉展區,主要探討科技(如基因工程技術等)對人體帶來的可塑性,甚至包含混種生命體的演化概念。
《犬頭》|山姆・詹克斯(Sam Jinks)
一位將右手置於心上、有著狐狸頭的男子,以毫無防備的姿勢倒臥著,藝術家透過人類和動物的混合形貌以及其肢體語言,細膩捕捉生命百態的脆弱以及共同性。
《幼苗》|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
與男子互動彷彿親子的「生物」,為人體與樹苗的混合體,藝術家透過既親暱又古怪的氛圍,挑起大眾對基因改造倫理、自然環境的反思與敬意。
後自然
著眼於大自然如何在基因轉殖與人工科技中被交互挪用,亦傳達人類所帶給環境的破壞性變化及物種的極限。
《古菌機器人:後奇異點與後氣候變化時代的生命形式》|安娜・杜米楚與艾力克斯・梅伊(Anna Dumitriu & Alex May)
仿作古生菌的微生物樣態,反思若生態系走向崩塌,還有哪些物種可以存活至最後。其創作採用3D列印、微型電腦和感應器等新技術,和展區〈藝術家4.0〉談論科技如何介入創作的概念遙相呼應。
《輓歌》|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
水滴魚來自深海,我們所看見的樣貌,其實是因其無法適應劇烈水壓變化而轉變而成的,藝術家藉由男子悲痛地捧著水滴魚,表達人類過度捕撈的環境悲歌。
藝術家4.0
未來的機器人是否得以擁有幻想、直覺等人類獨有的創造性特質,而我們又該如何與之共處與同理?
《無題》|安德羅・韋庫亞(Andro Wekua)
鋪著粉紅色地毯的房間裡,懸掛著一位面無表情的半機器人女孩,被數位科技淹沒的她,只剩右手稍微抖動,尚存一絲活著的氣息。科技讓我們喪失對環境的感知能力,究竟是機器人像我們?還是我們更像機器人?
《邏輯癱瘓人心》|林恩・何許曼・雷森(Lynn Hershman Leeson)
由生化人女性輕聲闡述,她如何在數位調控的時代中,於渴望更貼近人類與畏懼化為數據流中擺盪。藝術家甫獲得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特別獎,而這項受提名的作品也是首次於台灣亮相。
科技、人類、變體
反詰各種科技和數位轉型的發展交合之間、對於人類生活內在—外在、心理—生理層面的影響。
《葛拉姆》|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
由藝術家與墨爾本醫院的創傷外科醫生共同創作,模擬能承受車禍等致命衝擊的人類構造,例如結構加大的頭骨結構、類似安全氣囊的軀幹、粗糙化的皮膚和去除頸部等特徵,試圖以科技重塑我們存在,卻也反映人體在無常中的脆弱程度。
《演員III之3》|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
本作品由一系列身穿日常配件、服飾與電子音樂等次文化元素的假人雕塑組成,觀眾可把自己想像為其中一員,思索當代消費社會下的片段化身分認同。
《野蠻人#7(零重力)》|安娜・烏登伯格(Anna Uddenberg)
扭曲的女性雕塑與行李箱融為一體,誇張變形的人物姿態,呼應社群媒體對於女性「理想形象」的荒誕追求。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展期:2023.02.18-2023.06.0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2A、2B展覽室
更多展覽及活動資訊歡迎至北美館官網查看。
資料、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