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2023年全線通車的阿里山林鐵,在過去3年的「阿里山軸帶重塑」計畫中,透過官方、民間共同協力,以阿里山自然及文化資產為核心,持續推動設計美學、地方建設以及組織文化等多面向改變。隨著計畫逐漸完整,新一代檜木列車「Formosensis 福森號」終於亮相,由林鐵文資處攜手煜翔機械及好立設計,打造一列不只是交通工具、更可闡述自身精神與故事的文化載體。「Formosensis 福森號」預計3月開始試車。
「Formosensis 福森號」命名源自其建材之一的紅檜(學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取其諧音寓意福氣的森林,同時也期待旅客能在此偷得「浮生」半日閒。
承載阿里山文化的列車
「阿里山」是一個寬闊而深邃的概念,從雲海、日出、森林,再到多樣的動植物、原民文化,以及悠久的產業歷史,而林鐵不懈地穿梭其中,便有如織布機,織就阿里山獨特的文化記憶。為誠摯地邀請大眾前來感受,設計團隊將此心意化為車廂設計,希望透過乘坐體驗,傳遞阿里山的故事。
「Formosensis 福森號」由煜翔機械負責列車運行及安全性、好立設計操刀車身及內裝設計,再結合林鐵文資處過去營運火車的經驗,在工程功能性與美學體驗中取得平衡。而初次從無到有打造列車,對三方而言都是嶄新的挑戰,也因此傾盡全力,只為帶給旅客深刻的體驗。
讓檜木紋理訴說自己的故事
全世界僅在台灣、日本及美國可生長6種檜木品種,其中紅檜與台灣扁柏是台灣特有種,它們細緻強韌、耐腐防蟲且富含芬多精,是建造房屋、船舶車輛的之選之材。本次車體捨去所有主觀的精工雕琢,僅使用國產紅檜及台灣扁柏打造,其中甚至包含曾流浪日本的上世紀台灣檜木;外觀根據結構設計,運用40cm的「枚板」搭建出大氣的立面,以呈現最少的垂直分割。天然的檜木紋理,勝過一切綴飾,為六節車廂賦予獨一無二的特性,穿梭於林間,也呼應著當地的產業及歷史。
打造移動的美術館
「景觀」無疑是乘坐林鐵最關鍵的一環,為了盡可能將景緻呈現給乘客,車廂頂部化為宛如美術館建築的弧形穹頂,兩側加大景觀窗以黑色烤漆窗框搭配林鐵經典的紅色金屬窗台,宛如飄揚於林間的紅絲帶。車廂內部則搭配多段式情境燈光,可依不同環境變換設定,創造溫馨、柔和的空間氛圍。陽光與綠意自然滲入車內,隨著滿盈的檜木香氣,觸動著訪客的五感,進而留下深刻的旅途記憶。
為確保乘坐的舒適,列車座椅更依據人體工學製作,從椅背斜度到縫線立體度均經過多次打樣及試坐方能定案,淺色的進口皮革亦帶來溫潤觸感以及輕盈的視覺感受。此外,好立設計為車廂預留了掛畫及賞畫的空間,期待未來可納入阿里山相關的經典畫作,與窗外美景形成自然及人文藝術的對話。
資料|林鐵文資處
圖|林鐵文資處 吳明翰、林鐵文資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