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讓人腦洞大開的奇異身體宣言!專訪「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策展人,解構身而為人的本質!

一場讓人腦洞大開的奇異身體宣言!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開放定義身而為人的本質!

以身體為對話、雕塑為轉譯,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展覽,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館長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與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共同策畫;集結23位國際藝術家,從不同面向,開放向後人類時代提問。

北美館拼2302240002
(左)派翠西亞・佩奇尼尼,《幼苗》。 /(右)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葛拉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直截以視覺挑戰觀者思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用生而為人的肉體,拼接環境、科技等複雜訊息,在圍繞強烈氛圍的作品場域,推進未來生存樣貌的可能性。如果說ChatGPT的議題已成為顛覆科技與人類發展史的炙熱引信?那麼,北美館的未來身體展覽,更將讓你深入反思全球80億人類的生猛未來式!

至聖,《體內(M1)》,2013,矽膠雕塑、塑膠玻璃、各種材質,197 × 76 × 47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至聖,《體內(M1)》。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以「人」為關係,思考未來

歷經翻騰世界的疫情,這幾年,關注未來風向的各式議題的確騷動著。3年後,登入後疫情時代的我們,除了明顯感受到自然環境劇烈震盪,也意識到人類生活框架的不堪一擊及身體的脆弱;於此同時,由元宇宙到AI科技介入日常生活的普及性,更在在持續顛覆人類世界。甫於北美館登場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試圖歸納梳理出「混種人」、「後自然」、「藝術家4.0」、「科技 人類 變體」四個主題,以新創肉體的形式,陳述身體的解構與重構、人與環境及機器之間的關係、與當中隱含的欲望與倫理議題。這些主題,不是個別上的分類或架構,而是總結過去60年的超寫實及寫實雕塑作品,窺探生態與人類的處境、使人體成為一種運用科技介面的未來總觀。

北美館拼2302240001
(左)安娜・杜米楚與艾力克斯・梅伊,《古菌機器人:後奇異點與後氣候變化時代的生命形式》。(右上)伊薩・根澤肯,《演員III之3》。(右下)法比安・梅勒,《蝴蝶》。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共同策展人之一的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在專訪中,更如此說道:「我們並不是企圖透過展覽來回應任何問題,而是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讓觀眾產生反思、並對未來提問。就連規劃觀展路線時,我們也考慮著每件作品之間的訊息與互動,期望觀者從場域中,就能直覺生成一種對作品的感知。雖然說展場分為四個主題,但其實大部分的作品都已經帶著強烈訊息,甚至比四個主題還要強大。」

超活力,《西方神明》,2019,陶瓷、飛機座椅、紡織品,104 × 60 × 130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超活力,《西方神明》。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寫實或荒誕?端看你怎麼解讀!

直觀縫合其他物種、談論人類棲地變化、基因演化、重塑生態系等議題現象,「混種人」展區,以探究混種生命體的奇異概念,揭開意味悠遠的推論波濤;像是澳洲雕塑藝術家山姆・詹克斯(Sam Jinks)在作品《犬頭》中,就以一副蘊含精微肌理細節的狐狸頭與男子混合身軀,闡述人類不只是人類、也是動物的寓意,進而帶出人類脆弱、老化的生存處境與自然本能。進入「後自然」主題展區,作品不僅著眼大自然如何在基因轉殖與人工科技中被交互挪用,亦傳達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性變化及物種的極限。策展人麥斯米蘭.雷澤推薦的伊山・貝哈達(Hicham Macuga)作品《預兆 2019年5月9日10時15分》,也以化學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微生態宇宙,藉此探討所謂的能動性(Agency),「他刻意把『人』從當中抹除,讓人去思考到底這件作品的創造者是藝術家、還是化學物質?並探討所謂的創作或創造,是不是一定要產生什麼?還是它是可以被避免的?這些論點很有趣,也呈現出一種正面意義。」麥斯米蘭.雷澤這麼說道。

伊山・貝哈達,《預兆2019年5月9日10時15分》
伊山・貝哈達,《預兆2019年5月9日10時15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山姆・詹克斯,《犬頭》(1)
山姆・詹克斯,《犬頭》。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的《輓歌》,則是以男人捧著似魚的奇異物種,平實描繪人與自然間的溫柔時刻;麥斯米蘭.雷澤說:「我很欣賞派翠西亞・佩奇尼尼作品中對於人生的思辨,她能訴諸觀眾感官、使其產生同情共感的情緒;在她的作品中,亦提出許多對於社會道德觀的思考及一些睿智想法,訴說一種人類同舟共濟、同為一體的正面能量。」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輓歌》,2011,矽膠、玻璃纖維、人類毛髮、衣服,110 × 65 × 60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輓歌》。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科技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力

進入「藝術家4.0」展區,觀者也似乎貼近一種未來身體對於完美不朽的想望。我們該如何與所謂的未來機器人共處、交流或同理?AI是否最終能付諸人類獨有的幻想、直覺或創造性?這些作品,都是讓寓意無限延伸的子題。安德羅・韋庫亞(Andro Wekua)的《無題》以沒有靈魂的半機器人作品,闡述未來人類與科技裝置的共存方式;作品中女孩右手的抖動,是唯一看得出生命跳動的指標,藝術家也藉由作品中不安與詭異的氛圍,強化觀者對科技與人類並存的提問。

而反詰各種科技和數位轉型發展交合對人類內在、外在、心理、生理層面影響力的「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彼特・蘭德(Peter Land)和喬許・克萊恩(Josh Kline)的《神童》、《不用找錢了》兩樣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對話;「來自以社會福利著稱的丹麥藝術家彼特・蘭德和來自美國制度、勞工受到保護相對比較少的喬許・克萊恩,能從生長背景及作品上,輕易看到兩者之間的不同觀念。不管是社會壓力還是科技對於就業市場或社會結構有什麼樣的影響,這都是藝術家想要探討的課題。」麥斯米蘭.雷澤繼續說道。

彼得・蘭德,《神童》
彼得・蘭德,《神童》。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喬許・克萊恩,《不用找錢了(德州路邊餐廳服務生的手臂握著開瓶器)》
喬許・克萊恩,《不用找錢了(德州路邊餐廳服務生的手臂握著開瓶器)》。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第9屆柏林雙年展的瑞典籍參展藝術家安娜・烏登伯格(Anna Uddenberg),則是將扭曲的女性雕塑與行李箱融為一體,她在作品《野蠻人 #7(零重力)》中,分別以不同物件、呼應當代對於女性的不同要求,進而扭曲地陳述社群媒體上網紅們對於「理想形象」的荒誕追求。麥斯米蘭.雷澤說:「安娜・烏登伯格談論女性形象的這個作品,我覺得是觀眾很容易能夠看懂的;她的身體變得扭曲、然後有各式各樣的衝突,讓作品產生共感的劇烈效果。」

安娜・烏登伯格,《野蠻人 #7(零重力)》
安娜・烏登伯格,《野蠻人 #7(零重力)》。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採訪中,我們問策展人麥斯米蘭.雷澤認為現代科技是如何影響或形塑雕塑的未來?他回答:「當科技加入雕塑,藝術家才能開始創作以前沒辦法完成的形體或量體,這些利用數位、電腦演算法等新穎科技發展的藝術作品,不僅顛覆著藝術家,對於觀者來說,也同時能用新的方式去體驗,所以我認為對於未來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

未來人類的生存演變是什麼樣的路徑,我們也許無法預知,但透過本次北美館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你也許能先行在心中伏流對未來的不同提問;在走逛展覽時,再次回望何謂你心中的人類本質,更可親自感受麥斯米蘭.雷澤所說的,「用全新方式體驗雕塑及藝術」。

______________

策展人: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

2015年起,麥斯米蘭.雷澤擔任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總監,專注當代藝術領域的國際展覽。他曾在美國波士頓愛默生學院、義大利馬蘭的路易吉·博科尼商業大學學習文科與商業管理。隨後於2011年獲得萊比錫大學、倫敦商學院和佛羅茨瓦夫大學頒發的伊拉斯莫世界聯盟(Erasmus Mundus Consortium)全球研究文學碩士學位。他在全球策劃和監督了40多個展覽,包括在澳洲國家美術館舉辦的《重塑現實—超寫實雕塑50年》(Reshaped Reality. 50 Years of Hyperrealistic sculpture)、在維也納利奧波德博物館展出的《回到天堂—波西米亞表現主義大師》(Back to Paradise. Masterspieces of Expressionism)和在德國莫里茨堡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圖盧茲·羅特列克和蒙馬特大師》(Toulouse-Lautrec and the Masters of Montmartre)。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展期:2023.02.18-2023.06.0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展覽概念:德國圖賓根藝術館 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

共同策展人: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 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

本展預計將於4月15日推出展覽漫遊活動,後續活動報名及展覽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www.tfam.museum)或追蹤臉書粉絲專頁(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關注。

「微型藝術博物館」展將登陸台北華山!集結全球20位藝術家、超過160件作品

「微型藝術博物館」展將登陸台北華山!集結全球20位藝術家、超過160件作品

風靡巴黎、紐約、布魯塞爾與米蘭,《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Small Is Beautiful:The Miniature Art Museum)2025 首度登陸亞洲,於1月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展出,邀集全球超過 20 位微型藝術家,集結超過 160 件作品、50 件藝術微噴,帶觀眾走進一場超現實的奇幻旅程。

「微型藝術博物館」首度登陸亞洲

微型藝術 (Miniature art) 不僅只是「小」而已,在不同藝術家的創意巧思下,透過物體本身或情境,發展重塑出截然不同的意涵與風格。此次展覽規劃了「迷你就是美」、「奇幻烏托邦」、「小藝術大思維」、「重塑真實」與「超越極限」5大主題,有輕鬆詼諧的趣味惡搞,也網羅了對當代社會中環保、暴力、消費主義等議題的反思,透過繪畫、攝影、雕塑、編織等創作手法,建構起一個風格多元而千變萬化的異次元宇宙。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展將於2025/1/10至2025/4/6登場。(圖片提供:KKLIVE  )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展將於2025/1/10至2025/4/6登場。(圖片提供:KKLIVE)
過去展場照(圖片提供:KKLIVE)
過去展場照(圖片提供:KKLIVE)

日常物件化為微型奇趣作品

包羅萬象的創作媒材,也是《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最引人入勝的焦點之一,將日常生活中的甜甜圈、西瓜、壽司、鉛筆、紙鈔,甚至廢棄紙箱、荒野隨地散落的枯枝等,都在經過藝術家異於常人的腦波處理後,變形幻化為幽默詼諧而怪誕奇趣的作品,甚至藉此轉譯大眾娛樂或經典藝術,讓觀眾在展場中也能驚喜巧遇蝙蝠俠、披頭四樂團 (The Beatles)、索爾的「雷神之鎚」、電影《追殺比爾》(Kill Bill),甚至梵谷 (Vincent Van Gogh)、達利 (Salvador Dalí) 與馬奈 (Édouard Manet) 等大師名畫。

Minimiam《slice》(圖片提供:KKLIVE)
Minimiam《slice》(圖片提供:KKLIVE)
Minimiam《sushi race》(圖片提供:KKLIVE)
Minimiam《sushi race》(圖片提供:KKLIVE)
Samsofy《Kill the bill》(電影《追殺比爾》致敬作品)(圖片提供:KKLIVE)
Samsofy《Kill the bill》(電影《追殺比爾》致敬作品)(圖片提供:KKLIVE)
Ana Sofia Casaverde《La noche estrellada》(梵谷《星夜》致敬作品)(圖片提供:KKLIVE)
Ana Sofia Casaverde《La noche estrellada》(梵谷《星夜》致敬作品)(圖片提供:KKLIVE)
Gaspard Mitz《A Well Deserved Break》(達利《記憶的堅持》致敬作品)(圖片提供:KKLIVE)
Gaspard Mitz《A Well Deserved Break》(達利《記憶的堅持》致敬作品)(圖片提供:KKLIVE)

影子藝術家Vincent Bal將訪台

除此之外,獨樹一幟的比利時影子藝術家 Vincent Bal,除了設立《影子工作坊》讓觀眾探索影子創作的魔幻趣味外,更將於展覽期間驚喜訪台;而擅長將作品融入生活日常場景與社會議題結合英國鬼才藝術家 Slinkachu,亦特別為台北站設計了「尋寶遊戲」,將5件令人莞爾的趣味創作,隱藏在展場神秘的角落,靜靜等待被發掘,挑戰觀眾的觀察力與眼力。

Slinkachu《The Last Resort》(圖片提供:KKLIVE)
Slinkachu《The Last Resort》(圖片提供:KKLIVE)
Vincent Bal《Concerto for Piano Peeler》(圖片提供:KKLIVE)
Vincent Bal《Concerto for Piano Peeler》(圖片提供:KKLIVE)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
Small Is Beautiful:The Miniature Art Museum

▸ 展覽日期 ▸ 2025/1/10 (五) - 2025/4/6 (日) [ 僅除夕休館 ]
▸ 開放時間 ▸ 10:00 - 18:00
▸ 展覽地點 ▸ 華山文創園區 紅磚六合院西 1 館(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1 號)
購票連結請點此

資料提供|KKLIVE、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探索街頭攝影創作思維與街景的內外交界! 《IN & OUT 內外之間》攝影展呈現3 種街頭攝影的詮釋思考

《IN & OUT 內外之間》攝影展主視覺

 攝影是一場不斷穿梭於內外的旅程,既是對外在人事物的觀察,也反應創作者內心思考的探索過程。以街頭攝影為核心出發的《IN & OUT 內外之間》攝影展,集結陳尚平、李威辰、Emily Hsieh 等三位台灣當代影像的作品,以多樣的創作手法探討街頭攝影的轉化歷程,由傳統方式拍攝至AI共創,直到室內情境的物化詮釋,更展現內外交界的思考。12/6(五)至12/15(日)於鬧空間 NOW space、鬧房間 NOW room 展出!

內外交錯與穿梭的街頭攝影旅程

《IN & OUT 內外之間》攝影展探究街頭攝影的本質,聚焦攝影師與觀者在內外之間的交融過程,主視覺以「隧道」為隱喻,不只象徵著鏡頭的通道,更表達由外在景物通往內在意識的過渡,因為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旅程,始終體現於攝影師與觀者的思考行為之中。簡言之,街頭攝影應非僅是將外在現實捕捉入鏡,而是拍攝者經由篩選和內化的創作過程,將街景透過內在理解後,經由影像輸出為藝術語言;觀者凝視作品時,也猶如進入影像構成的隧道,交揉個人經驗與情感,最終轉化為近身思索與回應。從外部街景,到攝影師的內在視角,再到觀者接收後之意識游移,可說是一個內外穿梭、交互反饋的多重轉換歷程。《IN & OUT 內外之間》便呈現了三位影像藝術家對此歷程的各自辯證。

兩層樓共計逾 50 幅作品,帶來三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創作,首先以傳統街頭攝影的形式,細膩觀察街頭外部環境,進而跨度至以街頭攝影實驗創作 AI 生成藝術,嘗試擴增內外跨界之間的維度,最後則進入室內情境,探究拍與被拍的物化歷程與主從哲學。亦以展覽動線規劃、子主題策展與別出心裁的作品演繹形式,一步步引領觀者游移於內外邊界之間,嘗試置身交會、過渡與對話的可能。

三大子題翻玩街頭攝影的創作形式 陳尚平《內外同框》

位於 3 樓鬧空間展出動線開端的是街頭攝影家陳尚平的作品,其創作方式最接近於傳統意義的街拍。陳尚平長期在台北街頭進行拍攝,並從事都市觀察,著有攝影書《我在台北放框框》等,也於新活水網站撰寫「毛邊意識」專欄。本次帶來超過 20張作品,以《內外同框》為題,從中可見對台灣都市環境的細膩觀察與其自身狀態的交織融合。

《IN & OUT 內外之間》
陳尚平《浮沫》。魚池表面薄薄的一層水沫,卻主導了我們的視覺。人們所眼見為憑的世界,往往亦只是景象內外間的那層浮沫。

「我在街頭拍攝時,會不斷在兩種身分間切換:一是偏重於解析外境的城市觀察者,另一則是尋求影像內在意味的攝影者。這兩種視角初時各自獨立,但隨著時間推移卻也逐漸融合,難以分割」。因此,此次展出作品既呈現台北人的環境態度,也滲透了攝影師的內在,表達出內外同框的交疊。

《IN & OUT 內外之間》
陳尚平《紫外線》。為了抵抗紫外線,我們習於覆蓋寶愛的汽車與商品;同樣為了迎接紫外線,也經常沿街晾曬衣物。迎拒之間,成就了我們的亞熱帶美妙街景。

李威辰《虛實之間》

李威辰則以城市與鄉村的生活經歷為靈感,帶來了具實驗性的嘗試。將自身街頭攝影的作品與 AI 生成影像逐步結合,提出「在虛擬世界中街拍」的概念,擴展街頭攝影的可能性。在本次展覽子題《虛實之間》中,11幅作品從原始街拍逐漸過渡至AI生成的街景、模特兒外拍圖像對比,呈現真實、虛擬至超現實的模糊邊界,賦予街拍攝影新的敘事與審美維度,進一步顛覆觀眾對影像的認知與詮釋。

《IN & OUT 內外之間》
李威辰《慈悲的外送員》。
《IN & OUT 內外之間》
李威辰《再看扁你ㄛ》。

Emily Hsieh《主從關係》

展覽由外而內的探索,也於展覽空間、動線與作品內涵中體現。策展人 Emily Hsieh 於 4 樓鬧房間再由挑戰性的方式切入街頭攝影,藉《主從關係》提出攝影行為與模特之間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並將身體自主權作為創作的核心議題,呈現出影像創作中權力交替的微妙瞬間。「模特兒的身體在商業攝影中通常被視為展示商品的道具,攝影師也往往居於主導角色。但在這個創作過程中,我們希望透過交替與互換的關係變化,共同完成此系列作品。」

《IN & OUT 內外之間》
Emily Hsieh《視.線 一》。將空間角落的深度的三維線條與軀體有機的背部曲線彼此交錯,以影像中的線條呼應被攝物與空間的關係。

在本次展覽 18 件作品中,Emily Hsieh 邀請街頭攝影師林國喬 KC Lin進入室內情境合作拍攝,她既將身體化為物件,全權交付給攝影師的視角,而在拍攝後保有討論、挑選、認定作品等主導權,藉此形式挑戰傳統人像拍攝之主從關係的意圖,並於創作的基礎上深入探討身體、意志與視覺再現的邊界。

《IN & OUT 內外之間》
Emily Hsieh《視.線 二》。將軀體背部的肋骨突起的線條與窗簾線條連結,讓物體與物體產生關係,透過刻意捕捉光影的對比,展現另一種線條的對話。

空間裡外、意識內外的反覆交錯

《IN & OUT 內外之間》藉由三位創作者的作品,引領觀者從外部的街頭世界進入攝影師的內在視野,並在觀看過程中完成個人化的詮釋。展覽選址於台北相機街廓,地點與攝影創作媒材間的互動成為意外的彩蛋,也可說是場域與影像的一場對話。不妨通過影像的「隧道」,進入攝影師的內在視角,並與自身經驗相互交織,感受由外到內再由內而外的深層共鳴!

《IN & OUT 內外之間》
鬧工作室大樓外觀。攝影/ 張藝霖。

《IN & OUT 內外之間》攝影展 

時間:2024.12.6(五)-12.15(日) 

地點:鬧空間 NOW space & 鬧房間 NOW room 

(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58號 3樓&4樓) 

開幕座談:12.7(六))14:00-15:00 《創作者三方對談》 

展覽講座:12.14(六)14:00-16:00  
演講主題:陳尚平《內外同框》、李威辰《AI中的街頭攝影》 

贊助單位:鬧工作室 NOW studio @nowstudio.tw 

主辦單位:Emily Liu of Art 工作室 @emilyliu_of_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