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ch最新藝術聯名錶!8件名作躍上錶盤:葛飾北齋浮世繪狂浪、文藝復興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等

Swatch最新藝術聯名錶!8件名作躍上錶盤:葛飾北齋浮世繪狂浪、文藝復興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等

隨著跨界漸興,藝術不再遙不可及,反倒以多元形式進入生活,像是Swatch進行多年的「Swatch Art Journey」計畫,便將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濃縮於錶款之中,讓藝術躍上每人的手腕之間!繼2022年與巴黎龐畢度中心合作,將蒙德里安、芙烈達·卡蘿等人名作融入錶款,今年Swatch更攜手紐約MoMA、阿布達比羅浮宮等共5間博物館,讓葛飾北齋浮世繪中的狂浪、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筆下「遮臉男子」等經典意象,成為錶款的趣味設計元素。

FotoJet (7)
2023 Swatch Art Journey藝術聯名錶款即將於3月16日起分批啟售

一趟穿越藝術史的旅程

2023 Swatch Art Journey預計推出5個膠囊系列,自3月、4月(也就是本篇介紹的新品)至5月陸續曝光,全系列宛如一場穿越藝術史各個重要時刻的冒險旅程,從文藝復興時期以寫實手法描繪神話之美,到超現實主義的奇想與幽默、普普藝術時期的反抗精神與反諷性格,一同為Swatch經典的「GENT」和「NEW GENT」注入藝術靈魂。

FotoJet (13)
LE FILS DE L’HOMME by RENÉ MAGRITTE錶款互動體驗空間

Swatch X MoMA|李奇登斯坦漫畫風格、班戴點躍上錶款

常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齊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是全球最為出名的藝文場館之一,館藏堪稱是世界上最為傑出的現代藝術陣容,除坐擁梵谷、畢卡索、高更、莫內等傳奇畫家之作,對攝影藝術的經營也極為專精。有趣的是,這回合作MoMA選中的並非現代主義之作,而是美國傳奇普普藝術家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兩件帶有金髮少女意象的趣味作品——《Reverie》與《Girl》,為紀念藝術家誕辰100週年。

FotoJet (2)
Swatch X MoMA聯名系列

兩款手錶的錶盤皆以漫畫風格的金髮少女形象表現,這是李奇登斯坦極具代表性的創作識別,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向他致敬!其中,以亮黃色錶帶呈現的《Reverie》乘載了藝術家早年對爵士樂的熱愛,從作品中唱著歌的少女與從她口中流出的話語: “The melody haunts my reverie.”(這旋律縈繞著我的白日夢)皆能看出端倪。當作品化為錶款,少女躍上錶盤,這句話則濃縮於迷你的泡泡對話框錶環當中,點綴於金絲雀黃錶帶之上。

FotoJet (12)
REVERIE by ROY LICHTENSTEIN, THE WATCH

對應著《Girl》的寶藍色錶款則呼應藝術家另一標誌性手法——單色班戴點(Benday dots)躍上錶帶背面,與正面的飽和單色形成有趣的視覺對比,也如錶盤中央笑著的女孩一樣開朗而明媚。

FotoJet (1)
GIRL by ROY LICHTENSTEIN, THE WATCH

Swatch X 馬格利特基金會|還原馬格利特幽默的藝術思辨

顧名思義,馬格利特基金會是為紀念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而生的組織,由一群欣賞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作品的愛好者所組成,負責監督藝術家流傳於世的作品在比利時與世界各地的活動情形。2023年適逢馬格利特125週年誕辰,基金會與Swatch共推聯名錶款更具意義。

FotoJet (8)
Swatch X 馬格利特基金會聯名系列

馬格利特以夢幻帶點神秘、充滿想像力的美學著稱,其作品中也時常出現圓頂禮帽、煙斗等意蘊深遠的象徵符碼,這些符碼甚至會遮住人物的面容與臉孔,令觀者摸不著頭緒,忍不住駐足於作品之前反覆思考,比如繪於1964年的畫作《Le fils de l'homme》,畫中站著一名戴著圓頂禮帽的男子,看似是這幅人物肖像的主角,但他的臉卻被一顆青蘋果擋住。

Swatch巧妙將男子的禮帽、看不清的臉龐與青蘋果一同置於錶盤,他胸前打上的領帶向下延伸,與 “Ceci est une Swatch avec une pomme.”(這是一支有一顆蘋果的Swatch)字樣一同呈現錶帶。

FotoJet (4)
LE FILS DE L’HOMME by RENÉ MAGRITTE

這句話乍看無厘頭,但看過另一支錶款所對應到的畫作《La trahison des images》(形象的叛逆)就能理解其中幽默意趣!這件作品創作於1929年,馬格利特在一只精心繪製的「菸斗」圖樣下方,偏偏寫上了 “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一支菸斗),自此展開無數人對藝術家所指為何的探討,每個人的解讀不盡相同,看似簡單的油畫作品卻展現了圖像與文字遊戲的力量。

而這支聞名世界的煙斗,這回也躍上Swatch錶盤中央,不過這次搭配的文字不是馬格利特的原話,而是 “Ceci est une Swatch.”(這是一支Swatch),究竟它是煙斗?是Swatch?還是一幅畫?或以上皆非?

FotoJet (3)
LA TRAHISON DES IMAGES by RENÉ MAGRITTE

Swatch X 烏菲茲美術館|女神現身錶款,文藝復興名作的新演繹

坐落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e degli Uffizi),匯集了從中世紀至現代的傑出雕塑、繪畫藏品,文藝復興時期代表藝術家如波提切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作品皆可見於此。

此外,這裡還有座舊歐洲獨一無二的空中走廊——瓦薩里走廊(Vasari Corridor),它連接了美術館與碧提宮(Pitti Palace),這座宮殿在文藝復興時期到20世紀皆為統治者的私人居所,是旅人造訪佛羅倫斯不能錯過的人文地標。

FotoJet (9)
Swatch X 烏菲茲美術館聯名系列

這回與Swatch合作,烏菲茲美術館搬出了當家經典,兩幅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由波提切利創作的《春》以及《維納斯的誕生》,兩者皆描繪著女神在場的詩意場景。

其中,波提切利在《春》當中描繪了至少138種不同的植物,以藝術回饋大自然賦予他的豐沛靈感,而畫中點綴柑橘樹叢的紫羅蘭、 矢車菊、 野草莓、香桃木,紛紛躍上錶盤與上方錶帶,表達對自然與美麗的永恆敬意;畫中主角鮮花女神弗洛拉(Flora)則優雅現身於下方錶帶,彷彿靜靜守候著大自然的生機。

FotoJet (6)
ALLEGORIA DELLA PRIMAVERA by SANDRO BOTTICELLI

另一只錶款的藍本為美術、歷史課本總會介紹的《維納斯的誕生》,其最初是為了懸掛在婚床上方而創作,但由於爭議太大,因此隱藏在大眾視野之外長達半個世紀,但仍成為舉世聞名的經典畫作。

Swatch在錶盤上細膩繪出風之神仄費洛斯(Zephyr)和微風女神奧拉(Aura)輕輕將維納斯推向岸邊的景況,而維納斯無暇的臉龐、身旁隨風飄逸的粉紅玫瑰,則佈滿了整條錶帶,充滿詩意的古典氣息。

FotoJet (5)
NASCITA DI VENERE by SANDRO BOTTICELLI

Swatch X 阿布達比羅浮宮|葛飾北齋筆下大浪、夜空與星象盤相呼應

早在2019年,Swatch就曾與巴黎羅浮宮合作推出藝術聯名錶款,將《蒙娜麗莎》、愛神邱比特入畫的《誘拐海倫》等4件名畫融入錶款,掀起一陣搶購風潮。時隔3年再與阿布達比羅浮宮合作,僅以一款手錶就涵融了兩個時代、兩種風格、兩位大師的經典作品,分別是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以及穆罕默德・伊本・阿曼德(Muhammad ibn Ahmad al-Battûtî)的精緻星象盤。

FotoJet (10)
Swatch X 阿布達比羅浮宮聯名系列

縱使已離世將近300年,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仍為人所津津樂道,其中《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更是許多品牌再創的靈感良藥,前陣子樂高推出的《神奈川沖浪裏》盒組掀起熱議,這回Swatch也以同件作品為靈感推出錶款!腕錶設計汲取葛飾北齋畫筆下的普魯士藍色調,展現人類對海洋的好奇以及敢於探索的冒險精神,錶盤與錶帶正面為波浪的特寫圖樣,並巧妙運用透視法,讓富士山在海浪之中只如一座小三角形山丘。

錶款背面則融入穆罕默德・伊本・阿曼德作品中的星象盤元素,夜空的平面投影幫助人們計算星星的位置,並測量出一天中的準確時間,巧妙呼應著《神奈川沖浪裏》中的神秘夜空,以及Swatch作為手錶品牌為人們提醒時序的任務。

FotoJet
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BY KATSUSHIKA HOKUSAI & THE ASTROLABE

2023 Swatch Art Journey

販售通路|

Swatch門市與swatch.com官方網站

販售日程|

4月13日:烏菲茲美術館、阿布達比羅浮宮聯名系列

3月16日:MoMA、馬格利特基金會聯名系列

資料、圖片|Swatch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請登入《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的想像如何落實?專訪台通何A、涅所未來馮涵宇、見本生物盧翊軒

請登入《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的想像如何落實?專訪台通何A、涅所未來馮涵宇、見本生物盧翊軒

2023年誕生的《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2025年以全新主題「燒胎祭」迎來第2屆。觀眾將化身「鎮民」登島, 不僅可欣賞林強、吳赫、竇靖童等30組音樂人演出,還能參與賽車,輸贏將改變故事發展。在線下活動復甦、線上展演不再稀有的時刻,《夕陽小鎮》要怎麼做出區隔?好玩的背後又有哪些策略?

由落日飛車主唱國國(曾國宏)主理的夕陽音樂,聯手新媒體藝術團隊涅所未來(NAXS STUDIO),於2023年打造《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在小鎮的虛擬世界裡,國國化身鎮長「曾國勇」,許光漢、ØZI、9m88等30組音樂人以虛擬替身面貌示人,更有NPC任務供玩家觸發。結合遊戲與音樂的嶄新體驗,4天的活動共吸引近2,100位「鎮民」登島。

泰國歌手Phum Viphurit在A咖舞台表演。(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泰國歌手Phum Viphurit在A咖舞台表演。(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平衡後的遊戲設計,未可知的怪異美學

回溯小鎮的創立契機,涅所未來藝術總監馮涵宇說,最早是在2021年中下旬,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主辦的台日交流展演《Taiwan NOW》因疫情取消,後決定改製線上版,其中國國與音樂人張洪泰合作「虛擬戲劇廳」,將歌仔戲作品轉成虛擬版本,而虛擬展演的技術面就由涅所未來負責。之後疫情加劇,落日飛車巡演停擺,為了讓公司保持能量,也藉機做實驗性嘗試,國國找上馮涵宇討論創辦虛擬音樂節的可能。

海豚刑警登上龍宮舞台。(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海豚刑警登上龍宮舞台。(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當時虛擬音樂節仍為稀少,馮涵宇看過比較類似的案例,是遊戲《Fortnite》與美國歌手Travis Scott合作,在遊戲裡辦了一場《Astroworld》虛擬演唱會,「我覺得它開啟很多人對虛擬音樂節的想像。」但這場演出的作法,是在本來就存在且成熟的遊戲裡加入一個新的內容,和《夕陽小鎮》得從零打造、不依附在某個平台裡截然不同。

馮涵宇說:「第1屆花最多心力的是在『平衡』,想辦法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裡,做到一個還不錯的程度。」例如將《夕陽小鎮》做成復古遊戲的原因,除了落日飛車的音樂本就有復古元素,在成本有限的狀況下,復古遊戲也是個好選擇。遊戲的操作方法亦然,最簡單的使用者體驗不外乎「用滑鼠直接點擊」,但欠缺遊戲感;於是進一步隱藏滑鼠,以鍵盤上的WSAD按鍵移動、空白鍵則可跳躍,取大眾「最簡單可上手」的平均值。

玩家將從夕陽車站開始登島。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玩家將從夕陽車站開始登島。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美學定調也花了一段時間,由「見本生物」盧翊軒設計標準字和各種「貼圖」(覆蓋到立體模型上的平面圖像),再由涅所未來延伸成3D遊戲裡的場景與人物。「其實我一開始有點抓錯方向。」盧翊軒說,原本想往「醜」或「kiang」的方向走,但途中發現更應該是一種「未可知的迥異」,也有點Low-Poly的味道,「那個感覺像是,你要講一個笑話, 其實笑話並沒有設計得多精巧,只是因為你很勇敢,真的把它講出來了, 所以你最厲害。」

2023年第1屆《夕陽小鎮》主視覺。(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2023年第1屆《夕陽小鎮》主視覺。(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視覺充滿著不精緻的稜角和剪貼般的效果,還將音樂人真實頭像與3D角色結合,當時仍是玩家的《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何A此刻真心話大公開,「我心裡面真的有一個心情:現在是流行這種前衛的設計?原來設計要做成這樣才屌是不是?」但他後來發現許多曾經認為好看的設計,時間久了反而顯得有點「糗」,反倒《夕陽小鎮》的設計「意外地耐看」。馮涵宇笑說:「我們走一個『雋永』的風格。」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賽車的操作方式簡單,何A透露目前玩過的音樂人們,幾乎1分鐘內就可上手。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遊戲性+故事 給予玩家目的與歸屬感

第1屆結束後,其實原本國國並沒有續辦的打算,但馮涵宇希望能繼續嘗試,加上觀眾迴響不錯,雙方討論後決定續開第2屆,更將賽車的「遊戲性」導入小鎮。馮涵宇說,舉辦虛擬音樂節不是為了取代或代替實體,兩者本質本就不同,因此有必要做出差異化,而遊戲就是很大的關鍵。他說,發想階段的遊戲候補還有《模擬市民》或射擊遊戲等等,最終定案賽車其實來自一連串巧合,一來賽車本就在提案裡,二來何A剛好在《台通》講到想在現實中舉辦賽車的野望,國國便順勢邀請何A參加,並擔任「代理鎮長」的重任。

原鎮長曾國勇(右)目前因不明原因消失,「何代理」本來是國勇鎮長辦公室特助,在曾國勇消失後自封鎮長。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原鎮長曾國勇(右)目前因不明原因消失,「何代理」本來是國勇鎮長辦公室特助,在曾國勇消失後自封鎮長。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何A首先以玩家身分重新審視,「參加過的人一定會有一些疑問,這個小鎮到底在玩什麼?它在講什麼故事?然後接下來就是,要怎麼跟其他 線上音樂節做區分?」他發現,講到「線上音樂節」每一個人的畫面都不同,因此有必要解釋清楚《夕陽小鎮》的故事和畫面,觀眾才知道花錢能得到什麼。他以電玩用語「破台」解釋,電玩會在開頭與結尾播放動畫,讓玩家明瞭自己「完成了一件事」,「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回饋感。」加上《夕陽小鎮》僅開放4天,並非可以在線上逛好幾個月,必需快速讓觀眾感受到「開始」與「結束」且有所收穫。

《夕陽小鎮》世界觀由導演林毛創立,此次因應賽車有車隊需求,加入「A咖家族」、「龍宮一族」、「熱炒捌拾玖」3大家族,玩家可選擇要加入哪個家族,透過賽車或解鎖NPC任務獲得積分,最終在家族與個人都會選出贏家,並觸發新劇情。而何A則在此基礎上,協助讓故事更簡潔、清晰易懂。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何代理與音樂人們在鎮長辦公室合影。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3大家族也都各自擁有專屬logo與車款,「一開始就知道這些東西會很龐大,所以決定用模組化的概念,但擴充性和延展性又是足夠的。」盧翊軒解釋,設計從「四驅車」的方向發想,也參考動漫《爆走兄弟》。 四驅車結構包括輪子、輪軸、車架、馬達等等,且會附上一張對稱的貼紙,於是他針對3大家族設計了3款賽車貼紙,且每款貼紙都包含多張圖像,讓涅所未來去做延伸。他從林毛撰寫的故事大綱發想,分別讓「A咖家族」、「龍宮一族」、「熱炒捌拾玖」對應到「光」、「水」、「火」的形象,武器也依照家族特性,依序搭配雷射槍、三叉戟、菜刀。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設計的賽車貼紙,由左到右依序為「熱炒捌拾玖」、「A咖家族」、「龍宮一族」。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為每個家族設計專屬logo。(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為每個家族設計專屬logo。(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我後來寫故事線的時候,就是看了你的圖,想說很有fu啊!」何A接過話,為了讓大眾快速認識3大家族,他分別發想了punchline,來自社會底層的熱炒捌拾玖「一起苦過就是兄弟」,如今是權貴的龍宮一族其實是「富過三代才懂吃穿」,靠房地產致富的A咖家族自然是「有實力就是可以大聲」。「故事真的是這一次的骨幹。」馮涵宇說,線上體驗需要目標感,賽車之外再加入故事,會讓玩家更有歸屬感。且3大家族不僅是故事設定,每位參加的音樂人也都依照何A「心中認為的形象」,分別為不同家族站台,而玩家也可在競賽中為自己選定的家族車隊而戰。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左)「龍宮一族」車款,(右)「A咖家族」車款。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虛擬音樂節能有商業模式嗎?

除了賽車,第2屆很重要的是導入更多商業模式。馮涵宇解釋,《夕陽小鎮》的商業模式可分為兩大塊,第一比照線下音樂節,透過售票、贊助、廣告版位、攤位費等營收;第二則是IP延伸,有別於其他音樂節,《夕陽小鎮》針對世界觀、角色、空間著力不少,因此就有各種變現潛力,且能突破音樂節期間限定的營收模式。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林強在魁星舞台演出。馮涵宇透露,林強很積極參與《夕陽小鎮》,甚至主動提議自己的虛擬替身要長什麼樣子。(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將主視覺做成遊戲卡帶的樣子,團隊也希望能發行實體音樂原聲帶。(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將主視覺做成遊戲卡帶的樣子,團隊也希望能發行實體音樂原聲帶。(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而每屆《夕陽小鎮》皆會將主視覺做成遊戲卡帶的樣子,其實馮涵宇也希望可以發行實體音樂原聲帶,因為小鎮裡的背景音樂皆是國國的創作,這次還與王希文合作,為3大家族編寫弦樂主題曲。 此外,馮涵宇還想過可以玩「雙鎮長」,邀請一位海外音樂人擔任聯合鎮長,負責策劃主題概念與部分lineup,藉此拓展國際能見度與多元受眾,讓音樂節持續保持新鮮感。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第2屆卡司豪華,包括Phum Viphurit、竇靖童等人。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也因為第2屆多了商業模式的考量,第1屆的遊戲系統並不適用,必須砍掉重練。馮涵宇說,第1屆其實是用「網頁」在玩,透過「雲端渲染」(Cloud Rendering)技術,在雲端上的伺服器進行遊戲運算,並即時串流至玩家的網頁中,雖能大幅降低玩家電腦裝置的性能需求,但因技術尚未普及,服務成本高昂。因此這屆改為和一般遊戲一樣,需要先下載遊戲檔,雖然主要是商業模式上的考量,但也很符合復古遊戲的設定。「安裝的時候一定要有一些很奇妙的畫面,端茶給客人喝之類的。」何A突然許願。「有想要做啦,但是現階段⋯⋯會有畫面啦,但應該不是倒茶。」馮涵宇回應。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夕陽小鎮》與品牌合作聯名商店。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聊到這裡何A接著說,每每想到有趣的點子,就會經常收到馮涵宇以「現階段有點困難」回應,「他也是很會溝通,他會說:我覺得你這個建議真的很棒,我們也很想實現,可是現階段有點困難。」至於何A提過什麼?像是VIP可以搭直升機看表演、坐空氣船睥睨群雄,或是潮州土狗表演時螢幕會有大群山豬跑出來、拍謝少年的舞台會噴射出酒瓶⋯⋯。「那這次採訪標題就是,現階段有點困難。」盧翊軒提案。「這標題怎麼賣票?」馮涵宇提問。這題顯然難不倒何A:「沒有你(觀眾)的話,現階段有點困難。」其實打造一場虛擬音樂節,早就不只是有點困難,但正因為現階段還很困難,才有更新更多的創意值得期待。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盧翊軒認為《夕陽小鎮》相當具有「打卡性質」,且場地比第1屆更大,值得花時間去探索。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2025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燒胎祭」

04.19∼20、04.26∼27
「夕陽小鎮 SUNSET TOWN」線上體驗平台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涅所未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4月號《從器物開始的理想生活》

【2025米蘭設計週】Aesop將護手霜化為塗料,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2025米蘭設計週於4月8日至13日舉行,Aesop二度以「感官合作夥伴」的身份共襄盛舉。繼2024年用香皂搭起一間店,向1970年代的「貧窮藝術」(Arte Povera)運動及激進派團體Superstudio致敬後,Aesop這次在米蘭端出什麼樣的體驗?

今年Aesop同樣將自家產品融入作品,將「厄勒俄斯芳香護手霜」化為塗料融入互動裝置,並結合當代舞蹈表演、手部按摩儀式等,邀訪客穿梭米蘭聖卡蜜內教堂(Chiesa del Carmine),展開一場滋養感官的旅程,並從中探索建築、文化與感官的交會。設計週期間,Aesop位於米蘭的4間店舖也將共同化身敘事舞台,透過陳列與視覺故事,將教堂內的敘事延伸至城市各處。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護手霜融入塗料,構築「第二層肌膚」

設於教堂祭衣間內的大型裝置《第二層肌膚 The Second Skin》,是Aesop此次創作的最大亮點。對Aesop來說,肌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既是邊界、也是介面,更像是一張圖譜,承載了生命經驗的點滴,而《第二層肌膚》正是向肌膚的三重功能——保護、感知、調節——致意之作。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第二層肌膚》造型呼應米蘭建築中典型的優雅入口意象,在教堂中既是空間內外的分界,也成為肌膚的象徵,歡迎訪客入內遊走探索。有趣的是,Aesop巧妙在裝置的建築語彙中融入護膚哲學,將2024年新推出的「厄勒俄斯芳香護手霜」化為芳香砂漿,包覆於牆體構面之上。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芳香牆面、水滴聲響、當代舞作,打開多重感官

步入《第二層肌膚》,映入眼簾的是覆滿牆面的砂質有機紋理,不時有水波般的光影映照在牆上,像是濕潤肌膚上的細閃光澤;溫柔佔領嗅覺的是厄勒俄斯迷人的丁香氣息;耳邊聽見的是水珠墜落的清脆聲響,在靜謐空間中串起引導前行的節奏。

路徑的終點是一座隱密的內殿,展示由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舞者金娜榮(Nayoung Kim)帶來的舞作,演繹一場關於身體與沐浴的詩意儀式。

重啟五感的庇護之境

為了讓人們暫時放下展會的喧囂與人潮,Aesop也以美國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的著作《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為靈感,縝密安排從教堂入口、穿越迴廊、祭衣間到戶外庭院的一系列感官體驗,牽引訪客進入靜謐、冥想與專注的內在狀態,喚醒源於身體意識的本體感知(proprioception)。體驗以「芳香休憩膠囊」作結,受邀來賓將能在此體驗米蘭設計週獨家的「厄勒俄斯手臂按摩」儀式,帶著被滋養的感官重回展會的熱鬧當中。

【2025米蘭家具展】Aesop用護手霜構築「第二層肌膚」!散發丁香氣息、融入當代舞作的感官體驗
(圖片提供:Aesop)

Aesop《第二層肌膚 The Second Skin》

展期|2025.04.08-04.13,米蘭設計週期間

地點|Chiesa del Carmine, Milan, It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