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校園土地中,一個公共空間往往得身兼多職——從集會、表演、教學到玩樂——是否能透過設計,找到滿足各種需求的平衡點呢?新竹市陽光國小嶄新的活動空間「今天我想搬塊大積木!」或許正是偶然設計對上述提問的回應。
BEFORE|雜物們的喧賓奪主
位於山坡地的新竹市陽光國小,因獨特的高地落差,形成了擁有獨特挑高空間以及良好採光的室內活動中庭,然而此優異的先天條件,卻被過多不必要的系統櫃、裝潢物件所蒙蔽。同時,曲縮於角落的表演舞台,更只能容納10人上台,無法滿足團體表演的需求。本欲提供親、師、生交流的開放場域,如今卻是雜物們的地盤。
AFTER|以數學改變世界
為解決上述窘境,本次改由偶然設計團隊出馬,運用數學的力量,還給陽光國小一個寬敞、靈活的新活動空間。
固定物件X移動家具——動靜態皆宜
由於改造基地位於校園動線的樞紐地帶,不論動、靜態活動皆可能在此舉行,因此團隊將策略鎖定於「空間不可動的基礎型態」以及「附加的移動家具物件」,透過兩者的靈活拆解、合體與變化,創造使用者們能自由組合、進而產生不同機能的彈性空間。
幾何美學X數學布林——倍增空間可能性
為保有彈性空間的基礎運作規則,團隊運用數學邏輯來製作其中元件——各物件單元以60 X 60公分為發展基礎,並讓所有可動家具進行布林運算,即以60的因數或倍數進行疊加或削減,以創造出具規律與契合性的堆疊系統。
藉由這樣的設計原理,孩童可藉由組合家具的過程,探索量體之於自身的尺度,感受其中的幾何美學,甚至拓展至空間組構的啟發。
圖、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