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由黑白無聲影像、過渡至二十四位合聲鳴唱的入口作品,比利時當代藝術家大衛.克拉耶伯(David Claerbout)的「片刻冥想」展覽,從一開始,就打算從不同元素的對立與共存,掀起看似冷靜平和卻伏流深刻撞擊性的思索巨浪,帶領觀者在獨特挑高的沉浸場域,穿越六件不同時期、潜匿事物歧義性的影像作品。
曾於2004年參與第4屆台北雙年展,這次比利時當代藝術家大衛.克拉耶伯在北美館的首次個展,也以他擅長平和靜心的影像表象,轉化歷史與文明背後的深切議題;在墜入靜觀冥想的時空之際,挑起觀者不同面向的提問。從1996年藝術家早期、隱藏在展場最深處梯間的《安然共處的貓與鳥》作品,到去年創作、也是本次唯一一件有配樂的作品《巷弄內》,皆重建了藝術家過去25年藝術創作生涯最重要的本質。
所謂的「歷時性」
具備深厚繪畫底蘊的大衛.克拉耶伯,以精細手繪稿為基礎,結合攝影、電影、聲音、數位技術及電腦影像生成(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為聞名,擁有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德國漢堡車站美術館、美國密爾沃基美術博物館等豐富國際參展經歷。大衛.克拉耶伯說:「在我放棄這些紙上作畫的作品後,我才真正找到救贖,利用影像及它的『歷時性』(diachronic)來雕塑作品。」這也是為什麼大衛的創作,從不僅止於攝影和電影之間,而是運用動態模擬技術,創造時間的可塑性,以歷時性改變觀者感知。
正因為這層對歷時性的思辯,藝術家在視覺畫面操控影像的靜與動、連續與靜滯或聲音的有無,都反饋出一種無限的感知張力,消弭觀者對於時空、記憶及現實的既定視角。我們問大衛如何在作品中拿捏電腦特效的比例或完成度?他回答:「一般來說,我們看到商業裡蔚為奇觀的影像,其實是昂貴也需要人力與時間的;因為成本高,所以也需要考慮投資報酬率;可是我做的事,卻是完全相反。我創造的這些影像雖然也投入大量金錢,卻沒有要它充滿戲劇效果或湧現某種奇觀、故事。我想要呈現的,是時間創作出來的作品。」他更說道:「在我的影像裡,不需要有開頭與結尾;時間並不是像箭頭一樣,要一直往前;時間應該是循環週期性的,這也是我作品一直在陳述的重點。」
用六件作品窺探大衛.克拉耶伯
而在諾大展間呈現的六件影像作品,不僅以「聲音」扣合「片刻冥想」的主軸,更呼應著藝術家大衛.克拉耶伯的不同創作時期。從1996年拍攝自家貓與鳥開始的《安然共處的貓與鳥》,直截帶出大衛對於對立與共處的創作核心概念;曾經於台北雙年展登台的《越南,1967年,德富縣臨近地區〈以峯弘道拍的照片修相而成〉》和介於2015~2021年完成的《飛機(最終組裝產線)》,則是以大衛喜愛的創作主題「飛機」作為詮釋。前者挪用真正在越戰中失速、失重下的墜機拍攝照片,以處理後的隱約光影,撫摸著機身、機翼和周圍山谷,用看似靜止卻有變化的美感,撫慰過去傷痛;後者則是以1950年代的黑白照片為靈感,在實景舊工廠裡,以精密3D建模數位技術混合出全新飛機,通過守衛迴盪場域的腳步聲,帶出虛實的感知體驗。採訪中,大衛更引用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對於飛機的釋義,認為飛機在空中,既沒有到達目的地、也不在出發點,僅是懸浮於那樣的狀態,沒到未來、也沒在過去。這些哲思,呼應著他建構虛擬影像的感受—雖然在真實世界並不存在,但就像在空中的飛機一樣,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
另外,展場中高高豎立的《野火(觀火冥想)》與《純粹的必要性》,則是分別運用3D動畫、電腦計算和拍攝技術構築戲劇性的森林大火,以及移用1967年經典迪士尼動畫電影《森林王子》,協力與動畫師讓角色們卸下擬人化個性、回歸原始習性。而以1910年電影萌芽年代作為黑白無聲序幕的《巷弄內》,亦在畫面刻意鋪陳當時沒有話語權的市井小民,以影像技術將紀錄影片的歷史街景、與實景片場拍攝的演員影像相容,帶出第二段環繞拍攝虛擬建模的孩童,以極具天使之籟的六聲道合聲鳴唱《請賜平安》(Da Pacem Domine),疏解凝聚情感與感官的獨特體驗。
由影像鋪陳、佐上歷時性,再使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大衛.克拉耶伯嘗試發展影像哲學與作品親近度的兩個端點。誠如藝術家所說的:「電影講的第四道牆,通常指的是製作過程或團隊;對我來說,我的第四道牆就是觀眾。」在虛實幻變、打開觀「影」感受的創作裡,大衛鬆動傳統視覺媒介的界線,並且試圖消除敘事表現,讓觀者一次次跨越時序藩籬,在多層次的時間裡,跳躍提問。
–「大衛.克拉耶伯:片刻冥想」–
展期:2023.03.31-2023.06.25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1B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