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米蘭家具展的「SaloneSatellite」衛星展,是無數家具設計新星角逐與獲取能見度的重要平台,而於今(2023)年奪下首獎殊榮的,正是來自日本的「Tatami ReFab Project」系列,其以榻榻米廢料為基底,重新製成符合現代美感的設計家具,於文化傳承或永續上皆有著深刻意義。
從傳統、設計到科技的跨界合作
「Tatami ReFab Project」的亮眼成績,可歸功於三方團隊的共同合作——於設計面,由多位設計師組成的HONOKA工作室操刀;製造面則仰賴3D列印與材料開發公司ExtraBold的獨門技術;而榻榻米廢料均來自專注生產燈心草編織品的百年大廠IKEHIKO,在環環相扣的緊密協作下,催生了產品的成功。
經過多次實驗與試做之後,團隊如願找到可行的生產方式——首先,將廢棄的燈心草絞碎後,混入生物可分解樹脂,經專業機械生成顆粒狀材料,再投入3D列印的製程,在ExtraBold先進的技術支援下,將設計師們的設計從虛擬帶到現實世界中。
將民生文化經由轉譯傳承予下一代
隨著時代推移、生活型態改變,日常道具的更迭也是無法避免的走向。在傳統和式房屋中有扮演關鍵角色的榻榻米,其表面以燈心草編織而成,有著清新的香氣、親膚的觸感,同時具備良好的溫濕度調節功能,幾乎可以說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性物件之一,但在西式家具成為主流的現今,榻榻米與多數人的日常脫鉤。為了不讓這項傳統之美獨自凋零,HONOKA從材料研究下手,將榻榻米的靈魂「燈心草」化作西式家具,期待能將其魅力持續傳承予新世代。
深入「Tatami ReFab Project」作品細節
▎SORI/MUKURI|設計師:RYO SUZUKI(鈴木僚)
SORI/MUKURI源自日本刀弧線的傳統意象,分別代表著內凹的「反」與外凸的「起」,設計師透過獨創的3D編織結構賦予嶄新的詮釋,每當變換觀看角度,家具皆會呈現半透明的漸層美感。
▎CHIGUSA|設計師:SHOICHI YOKOYAMA
CHIGUSA靈感源自日本傳統織品紋樣的「千筋」樣式(類似直條紋),其由數條單元向中心的主結構匯集組裝而成,加上燈心草複合式材料堅韌的特性,創造富有彈性的乘坐體驗。
▎TABA|設計師:SHINNOSUKE HARADA(原田真之介)
TABA以燈芯草捆為發想,其宛如真正草枝的長條外型,乃透過「滴」的手法逐漸堆積而成。光線從半透的質地以及枝枒縫隙傾洩而出,營造溫潤的照明氛圍。
▎TACHIWAKI|設計師:JAMES KAORU BURY
TACHIWAKI,寫作日文漢字為「立涌」,原指一種特定的和服花紋,設計師擷取其幾何特色,透過控制3D列印噴嘴的吐出量,轉化為此洗手台的立面造型。
▎YOCELL|設計師:MORITAKA TOCHIGI(栃木盛宇)
YOCELL外型則以傳統紋樣「麻の葉」為依據,藉由3D列印層層堆疊的特性,以交錯的編織方向創造出富有律動感的表面紋理。
▎AMI|設計師:KAZUKI FUJIWARA
設計師將日本平面的編織工藝,重新以3D手法表現,其自然下垂的弧度,同樣為懸空滴製、牽引的成果,而此特殊的結構以及衍生的漸層色澤,也帶來觀賞角度變化的樂趣。
▎KOHSHI|設計師:SHINNOSUKE HARADA / MORITAKA TOCHIGI
呼應傳統花道、可從各個方向置入植物的格狀花器KOHSHI,背後隱藏的是日式建築結構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