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先揭示謎底,你可能很難相信,這宛如藝廊般明亮、洗鍊的空間,竟是國小校園的一角——彰化縣湖東國小的韻律教室。在學美・美學計畫的輔導下,由永哲制作+跨時代設計操刀改造,以「光棚計畫」為主題,將陰暗封閉的老舊教室,轉化為動靜皆宜、窗明几淨的多功能場域,而其空間細節可謂一絲不苟,絕對禁得起細細檢視。
BEFORE|等待發掘的潛力之地
本次改造的標的——韻律教室——位於活動中心一樓的川堂旁,由於該建築起初便是專為各式動、靜態活動所建造,故具有特殊挑高的先天優勢,然而,隨後裝設的鋁門窗卻將空間圍成一座封閉的暗室,不僅阻絕了和川堂的來往,窗外的自然風光也被被拒於千里之外,讓徒有寬闊格局的教室,成為被埋沒的璞玉。
AFTER|以細節堆砌而成的洗鍊場域
以「光」作為最有效的裝飾
光,可謂空間的靈魂,而「光棚計畫」之所以成功,採光和照明的巧思扮演著關鍵角色。
設計團隊將原有的鋁門窗、矮牆統統撤除,改以落地玻璃替代,重新牽起與川堂的連結,對外側則採用特殊的直立式百葉窗,輕輕推動即可調節自然光的亮度;另一方面,軌道燈與長型燈條構成了照明的點與線,既能照亮整個空間,亦可單點強調,滿足校方對動態活動與靜態展出的複合需求;而覆蓋整個天花的帶狀白色金屬網,則創造了乾淨劃一的「光棚」意象。
魔鬼藏在細節處
要打造一件極簡大氣的作品,絕不只是留白這麼簡單,唯有悉心處理好每一絲細節,才能彰顯事物最美麗的本質。「光棚計畫」無疑實踐了這一點,即使在風格上偏向成熟簡約,設計團隊始終將孩子的使用習慣與安全擺在第一順位。
以一座座小型展台為例,看似平凡的方塊造型,底部其實安裝了滾輪,方便學生們推移,而另一巧思則在於天花上的照明燈,不僅每一條線皆切齊著立面拼接處,每一個軌道燈的安裝位置,也是為展櫃安排的最佳定位點,即使是幼小的學童,只要依循空間線索的提示,也可以佈置出有如藝廊的觀展韻律。
此外,在全身鏡背後亦裝設了隱藏式收納櫃體,另一頭的扶手牆,也配備了連通至隔壁教室的暗門,在不影響美感的前提下,滿足機能性需求。
圖、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