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千畦種子博物館」:藏身鬧區裡的秘境,走進種子的大千世界

台南「千畦種子博物館」:藏身鬧區裡的秘境,走進種子的大千世界

位於臺南北區的千畦種子博物館,是臺灣少數以「種子」為主題的私人博物館。眾人跟著導航走進東豐路,住宅樓房櫛比鱗次,巷底那片乍然相逢的靜謐綠意便是深藏在繁華鬧區的目的地。

為了維護場地的環境承載力,園區採用事前的電話預約,特意將群眾分散至不同的入場時間,同梯次的遊客先在門口集合等候,統一由園區人員帶領入場,把持好參觀者與植物之間最適切的共處距離。

千畦種子博物館妥善運用廢棄建材親手打造園區空間。(攝影:下港女子
千畦種子博物館妥善運用廢棄建材親手打造園區空間。(攝影:下港女子)

一家人齊力打造的種子資料庫

千畦種子博物館由從事園藝工程背景的梁崑將、趙英伶夫婦與其兒子梁朝勛共同維護營運。遊客入園後,先由父親梁崑將引導園區導覽,約半小時的解說逐步構建一般民眾對種子的基本認知;遊覽一圈後便可隨意走動參觀,拍照留念。

出身務農家庭的梁崑將愛花護草,認為了解植物就是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的友誼之道。他表示:「就跟人類認識朋友一樣,當我們用心了解一個人,自然會想要與對方好好友善相處,植物也是一樣。」就是這樣的敦厚性情,他長期翻閱大大小小的圖鑑與植物叢書,逐年累積腦袋裡的種子資料庫。

千畦種子博物館將不同種子延伸創作成造型多變的文創商品。(攝影:下港女子)
千畦種子博物館將不同種子延伸創作成造型多變的文創商品。(攝影:下港女子)

園區原本是囤放植栽的倉庫,據說有次夫妻倆至學校進行綠色環境工程,發現孩子明明離校園裡的鬱鬱蔥蔥如此靠近,學生卻對植物相當陌生,讓梁崑將與妻子趙英伶興起將長年收藏的植物整理成公共性的接觸媒介,一點一滴築造豐富的展示場館。

妥善運用廢棄建材,依著樹木生長的間隙搭建室內空間,逐步串接觀看動線。因此走晃在千畦種子博物館,各個展示空間宛如俄羅斯方塊遊戲高高低低,石階小徑同樣曲折蜿蜒,全是尊重自然而長成的樣態。現場各式各樣的展示櫃與器皿陳列至少五百種以上的種子種類,抬頭張望也能輕易看見一袋袋自然風乾的種子,如此盛大的種子嘉年華是累積三十多年的心血成果。

抬頭張望也能輕易看見一袋袋自然風乾的種子。(攝影:下港女子)
抬頭張望也能輕易看見一袋袋自然風乾的種子。(攝影:下港女子)

收藏的行徑足跡主要是北回歸線以南、恆春半島以北和中央山脈以西的範圍,他們分享,與臺灣相同緯度的國家,許多地方屬於沙漠氣候,但臺灣的地理環境卻孕育出種類豐碩的自然資源,這麼多年來始終令人驚歎這塊土地得天獨厚的魅力。

大葉桃花心木(攝影:下港女子)
大葉桃花心木(攝影:下港女子)

千姿百態的種子世界

新生的植物會藉由風吹、溪河漂流、動物搬運、附著人或動物等方式遠離母樹,避免與親代植物爭奪陽光、露水和養分,離去的種子得適應環境變化,達到物種延續的目標。例如:種子尾端有白絹質叢毛的華他卡藤,雪花般的輕盈姿態時常與蒲公英混淆,成熟時一樣隨風飄曳,將生命接續在遙遠的彼方;也有像是擁有爆爆果之稱的鳳仙花,植物果莢成熟後彷彿一把彈弓爆開彈射,壯烈地將種子傳播至他處繁衍。

時常與蒲公英混淆的華他卡藤(攝影:下港女子)
時常與蒲公英混淆的華他卡藤(攝影:下港女子)

種子顏色豔麗紛繁,藍、白、紅、褐、黑各個顏色堆集入罐。大自然裡鮮少看見藍色的動植物,因此褐色種子外面被豔藍色苞膜包覆的旅人蕉特顯珍貴,亮麗的色彩常讓遊客盯得目不轉睛。另外還有應用廣泛的胭脂樹,古人用來作為口紅或腮紅的化妝染料,今日經常作為天然食用色素妝點食材,只要沾一點水後用手搓揉種皮,即可搓出一染紅暈。好動的果實也是有,臺灣原生植物猿尾藤的褐色翅果,形狀像是直升機的螺旋槳,輕輕一拋,便會順勢旋轉下降,逗得遊客直呼神奇。

擁有藍色外衣的旅人蕉種子是自然界裡鮮見的顏色。(攝影:下港女子)
擁有藍色外衣的旅人蕉種子是自然界裡鮮見的顏色。(攝影:下港女子)

擁有深厚知識含量的梁崑將,也擅長指出種子與日常生活的連結案例。每年五到六月是阿勃勒盛開的季節,滿街盡是黃金雨裡隱約能看到懸掛在樹枝間一條條細長如乾癟茄子的筒形果實,那是阿勃勒成熟的果莢:「阿勃勒原產印度和斯里蘭卡,十七世紀由荷蘭人引進臺灣,果實含有皂素,所以別名又稱波斯皂夾,可以當作洗滌劑使用。但因臺灣本來就有同樣具有清潔能力的原生樹種無患子,因此花朵特別燦爛豔麗的阿勃勒在臺灣主要就成為行道樹的觀賞功能。」導覽結束後,若對種子具有濃厚興趣的參觀者可以多與館方交流,他們如同一座移動式的種子寶庫,信手拈來都是故事。

生活四處皆是種子的蹤跡(攝影:下港女子)
生活四處皆是種子的蹤跡(攝影:下港女子)

若想帶些禮物紀念旅程,除了蘇木種子果莢製成的門票可帶回家珍藏外,館方嘗試將不同種子延伸創作成造型多變的文創商品,甚至萃取園區的植物精華製成多款純露,每張門票皆可折抵現場商品,鼓勵民眾透過多元的方式靠近種子這門若即若離的自然範疇,逐步體悟風土裡的奧妙絮語。

千畦種子博物館的門票(攝影:下港女子)
千畦種子博物館的門票(攝影:下港女子)

千畦種子博物館

台南市北區東豐路451巷29-1號

電話:(06)236-0035,每日10:00-18:00 專人接聽以確認預約時段

門票:200/人(可折抵園區消費)

備註:自然環境蚊蟲多,建議做好防蚊措施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黑白大廚》學餐名家降臨高雄下酒祭!親自烹飪經典韓食,現場台韓美食與音樂陣容一次看

《黑白大廚》學餐名家降臨高雄下酒祭!親自烹飪經典韓食,現場台韓美食與音樂陣容一次看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每年12月主辦的下酒祭活動,今年首度與韓國合作,日前已公布5組韓國樂團演出精彩卡司,而近期在《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中引發熱烈討論的「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也將首度親臨2024高雄下酒祭,預計現場將烹飪韓國經典韓食。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主辦的下酒祭主題企劃活動,結合異國料理下酒美食與樂團演出,已是南台灣入冬最受歡迎的戶外特色市集盛會。而今年下酒祭活動將於12月7、8兩日在高流海風廣場舉辦,活動時間為每日下午3時至晚間10時,此次首度與韓國觀光公社合作,主打韓國原創物產及質感台韓下酒菜品牌,除有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烹飪經典韓食,且現場開放限量免費試吃,還有人氣餐車美食及韓國文化體驗,更將重現韓國路邊美食布帳馬車場景,還有10組台韓樂團的演出,活動免費參加。

2024下酒祭活動12月7、8兩日於高流海風廣場舉辦,活動免費參加。(圖片提供:高流)
2024下酒祭活動12月7、8兩日於高流海風廣場舉辦,活動免費參加。(圖片提供:高流)

《黑白大廚》學餐名家李美英降臨高雄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上週演出卡司一公布引發廣泛回響,今宣布「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將蒞臨現場展現她獨特的廚藝,由於李美英是素人,與其他晉級參賽者不同並沒有經營餐廳,很難得有機會吃到她的美味料理,這次她來高雄並將當場烹煮美味韓國料理,限時限量提供民眾嚐鮮,機會難得,為今年下酒祭活動另一亮點。

韓國觀光公社指出,李美英廚師曾在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地區的下北小學服務了 15 年,在 廚師生涯中,用心對待每一道料理,讓她的料理充滿溫度。在《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節目中則以「回憶起童年的味道」獲得評審的高度評價。在韓國也連續出演了由劉在石主持的人氣綜藝節目《玩什麼好呢?》,以及同為節目評審之一白種元老師的youtube頻道,觀看人數已突破400萬人,展現了火熱的關注與人氣。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引發熱議的「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將首度親臨今年下酒祭。(圖片提供:高流)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引發熱議的「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將首度親臨今年下酒祭。(圖片提供:高流)

50個台、韓下酒美食品牌出攤

而今年下酒祭市集美食,目前已確定包括來自人氣台式酒吧純愛小吃部、巷宮刈包、來自釜山道地的熟成烤五花肉料韓男、春日糖餅,宜蘭的路邊烤肉wildbbq、雲林的瓜吃泡菜、嘉義的嘉憶香炭烤玉米、台南的花生人Peanut bread及韓式燒酒館KiDo等各地品牌,加上嚴選的多間高雄韓式料理代表都將出攤,總計會有超過50個品牌在下酒祭活動現場為民眾送上最道地的台、韓下酒美食料理。

10組台、韓樂團接力演出

今年下酒祭延續「下酒的音樂、下酒的食物、下酒的朋友」活動主軸,特邀適合本次活動主題與海風廣場場地氛圍為主的樂團,包括與台灣有相似海島氛圍的濟州島樂團Staypuller스테이플러,還有standing egg 스탠딩 에그、9001나인티오원、MGFF맥거핀、及 jisury club지소쿠리클럽共5組韓國樂團,此外邀請擊沈女孩DESTROYERS、粗大Band Thick Big Band、男子漢樂團及SAX MACHINE、旺福 WONFU共5組台灣代表性樂團。

今年下酒祭與韓國觀光公社合作,邀請台、韓超過50個美食品牌與10組樂團演出。(圖片提供:高流)
今年下酒祭與韓國觀光公社合作,邀請台、韓超過50個美食品牌與10組樂團演出。(圖片提供:高流)

《2024 下酒祭:音樂、啤酒、下酒菜 feat.韓國》
時間:2024/12/7(六)、12/8(日)15:00~22:00
地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風廣場
交通:鹽埕區真愛路1號 | 輕軌C11真愛碼頭站

資料提供|高流、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電宿舍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當代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坐落於台北潮州街的老房餐飲空間「貳房苑LivinGreen」,在雙好設計及台電文創攜手策劃下,曾於2022年化身結合文創設計和音樂的「潮電」快閃店,時隔兩年「潮電」再升級,搖身一變為唱片行 X 黑膠唱片聆賞空間「潮電Bar&RecordStore」,其專注於當代電子音樂、環境音樂,並將鎖定國內外電子樂趨勢脈動,於城南為樂迷再添一理想去處。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人孔蓋杯墊」開啟的「潮電」計畫

雙好設計與台電文創的合作契機,源於後者長期推動的循環再製計畫,其與台灣在地職人品牌攜手,將台電退役設備如電桿木橫擔、變電箱、封水銅條等,再製為燈具、文具等,為廢棄材料賦予新生。雙好則是以日月潭清淤底泥為材,結合台灣精湛陶瓷燒製技術,為台電文創人氣商品「人孔蓋杯墊」打造3.0版本,其粉橘色調既保有原料特色,也呈現出淤泥而不染的獨特美感。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台電宿舍化身電子音樂聆賞空間

雙方更將「人孔蓋杯墊」企劃延伸至貳房苑,為老屋空間注入霓虹色調,呼應台電人員工作現場的色彩意象,更特別選擇與台電有最直接連結的音樂曲風——電子樂——融入其中,聯手打造「潮電」快閃店。值得一提的是,貳房苑建築前身為台電保警宿舍與檔案室舊址,與「潮電」兩相對照,彷彿體現了台灣電力發展的時空遞嬗。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在老屋新生風靡全球的浪潮下,雙好將「潮電」從快閃延伸為長期計畫,以「設計師與DJ的理想空間」為概念改造場域,同時推出結合音樂、設計、社交活動的新品牌「潮電Bar&RecordStore」。來到這裡,訪客可以挑選唱片、請DJ播放,體驗來自歐洲與日本的黑膠收藏和選樂;另一空間則可閱覽設計團隊的書籍和雜誌收藏;店中餐點也以音樂類型為靈感規劃,搭配台電文創杯墊、閃電杯上桌。未來,「潮電Bar&RecordStore」將不定期舉辦以當代電子音樂為題的系列活動,包括室內演出、DJ派對和音樂展覽,勾勒一處台北電子音樂愛好者與文化創意聚集的動態場域。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潮電 Bar&RecordStore

地址|臺北市潮州街762

試營運營業時間|每週三、週六、週日 15: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