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三星主廚全球唯一餐廳於大直NOKE開幕!專訪德國名廚Thomas Bühner

由全球知名米其林三星主廚 Thomas Bühner開設的「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在台北大直 「NOKE 忠泰樂生活」時尚商場隆重開幕

作為 2018 全球百大最佳名廚排行 69、歐洲最佳百大餐廳排行 24 的米其林三星主廚,Thomas Bühner 無庸置疑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明星廚師之一,他的創意與技藝除了在廚房中展現,亦受邀作為許多國際知名餐廳及飯店的營運顧問。這次攜手「風味睿麗餐飲」歷時 2 年共同籌備的「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在眾所矚目下於 NOKE 忠泰樂生活揭幕,他如何以獨有的三維料理哲學,將自然、農民和物產融入創作,為台灣 Fine Dining 市場帶來全新的味蕾衝擊與感官享受?

心之所愛 無懼窒礙

「第一個維度,著重於食材各自的純粹天然風味;第二個維度,講究並調整烹調料理手法的過程;第三個維度,旨在全方位延伸連貫每道料理的風味,呈現最完美的一餐。」名列全世界 130 位三星主廚之一,Thomas Bühner 開設的德國 La Vie 餐廳於 2012 年起連續 7 年蟬連米其林三星級殊榮,他解釋何謂「三維料理哲學」,同時指出「La Vie睿麗餐廳」將喚醒屬於烹飪的記憶,同時創造新的記憶點,「我認為菜色是沒有分界的,我們融合了台灣的山林、田野、河川及海洋所帶來最好的餽贈,並賦予其都會的風味。」

餐廳空間_11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空間。(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想更進一步認識 Thomas Bühner 的料理風格,我們不禁好奇位於德國奧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小鎮的「La Vie」餐廳在 2018 年歇業前,是間什麼樣的餐廳?「座落在市政廳正對面,在逾 600 年的古典主義宅邸中,將古老建築與現代裝潢完美融合的兩層樓空間,一樓是用餐區及品酒雪茄室,二樓則為沙龍空間。」不同於台北朝氣蓬勃的商業氣息,奧斯納布魯克是一座擁有和平之城美譽的歷史名城,你可以想像漫步於城中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包括羅馬式彼得大教堂、巴洛克宮殿、哥特式市政廳之間,再踏入這間被譽為富有創意的料理界先驅餐廳,在悠然閒適的氛圍中,Thomas Bühner 凸顯各食材的天然風味,並務求每道菜式之間在滋味和口感的和諧平衡,將乾淨、純粹及簡潔的品質忠實呈現,如鋒利之刃,力透紙背。

collageccc
Thomas Bühner 及米其林一星行政主廚楊展浩 Xavier Yeung。(攝影:林科呈)

「2022 年德國新增了 17 家米其林星級餐廳,總數創歷史新高,單就漢堡這個城市來看,米其林餐廳從一星到三星共有 12 家,而台北就有 31 家,這亦說明了為什麼我們看好未來台北在亞洲地區餐飲市場的影響力及商業潛力。」Thomas Bühner 指出,比起在高級餐廳請客,德國人更偏好請朋友到家裡吃飯聚會,「當然,基本上不會有經營者想把 Fine Dining 餐廳開在購物商場裡面。」也笑言即使餐飲閱歷豐富,對於風味睿麗餐飲執行長吳睿弘要以此為台灣頂級餐飲揭開新篇章,他起初仍認為是大膽之舉。然而,受疫情劇烈影響,以往被精緻餐飲視為亞洲兵家必爭之地的上海及香港,在這兩年趨於保守且缺乏新資源挹注,反倒在持續高速發展的新加坡和東京之後,台北的發展性相當可期。

餐廳空間_10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空間。(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匠人精神 大師風範

La Vie 睿麗餐廳旨在透過 Thomas Bühner 及團隊不斷交換想法、嘗試各種可能性,以打造出最美味的珍饈佳餚,並在米其林一星行政主廚楊展浩 Xavier Yeung 精湛的廚藝詮釋下,呈現出多樣化的當代歐陸料理 Fine Dining 體驗。「如同一場有著許多不同樂器共同演奏的音樂會,每一個味道都是重要的,而組合起來卻是如此獨特。」以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為例,完整曲目長約一個小時,有時低迴、有時激昂,皆是為了呈現不懈追求藝術表現的過程,而 Thomas 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參與執行,並如首席指揮家,引導廚房及外場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

R62P8983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團隊。(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兩人合作始於 Thomas 擔任顧問的高雄萬豪酒店 Majesty 美享地餐廳,提及 Xavier 他讚譽不絕,「無論是烹飪理念、經營觀點,以至對團隊夥伴的訓練和管理方式,我們的想法都十分契合,他是非常有條理的主廚,能悉心照顧、打理所有大小事,且始終保持高度專注。」另一方面,18 歲便進入香港半島酒店 Gaddi's 法國餐廳,Xavier 經歷澳門米其林三星餐廳 Robuchon au Dôme、香港米其林二星餐廳 Amber Restaurant、米其林一星餐廳 ÉPURE 等洗禮,竟以「反差萌」來形容 Thomas,「過去我的工作經歷告訴我,和三星主廚一起工作不可能有太多自由度,往往只能參照制定的既定食譜依樣畫葫蘆,當初 Thomas 在自己的IG上為美享地徵才,我毛遂自薦後,來台灣做的每一道菜,他卻從來沒有給過我任何指令或作法。」

Thomas Bühner _ Xavier Yeung_02
Thomas Bühner 及米其林一星行政主廚楊展浩 Xavier Yeung。(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採訪前,透過半開放廚房的玻璃窗口,匆匆一瞥看到 La Vie 睿麗餐廳工作現場,Thomas 與 Xavier 正在討論為這次拍攝而準備的菜色,顛覆了我們印象裡所有美食影集中地獄廚房的高壓肅殺氣氛,反而顯得溫馨和諧,如Thomas形容——他們默契好得像異父異母的兄弟。執行長吳睿弘透露,Thomas 自兩年前的遠端會議,直到親自飛來台北坐鎮,不曾發過任何脾氣,面對大家的疑難雜症,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再三分析,直到問題獲得解決。「討論是進步必經之路,我不認為展現專業等同於需要高聲講話,只有當我開始變得沉默、不再分享意見的時候,表示我想中止合作或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Thomas Bühner 甚至全程參與廚房設備的規劃及配置,審慎考量廚房整體的工作動線、效率和節能等方面的要求。

La Vie睿麗餐廳-米其林廚師夢幻廚房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高規格廚房。(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重新定義行業標準 形塑當代美食價值

「同仁們工作時數很長,我們的設計必須符合人體工學,確保大家的舒適,另外,即使廚房與中島長期使用,若定期保養清潔,就能維持接近全新的使用狀態也很重要。」針對工作檯面高度、檯面下踢腳板材質與角度、和外場齊平的廚房地板、無壓迫感的一體式全區照明、具導流正負壓平衡的專業煙罩設計、冷凍櫃不同溫度的需求及容量大小規畫等,Thomas 專程前往德國頂級商用廚具設備製造商 MKN 總部,當面溝通所需頂級規格,讓內場團隊可以在廚房內更加高效地工作,提供零妥協的餐飲服務。同時,為了展現台灣城市和自然風貌的多樣性,他也委託認識多年的老友、德國知名設計師 Olaf Kitzig 替L a Vie 睿麗餐廳規劃整體空間,以綠色、岩石和藍色等大地色為基調,搭配宛如台灣北部金瓜石的低調璨金色,映照島嶼歷史,及包容性和靈活性。

La Vie睿麗餐廳廚師團隊高效地工作_01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廚房內工作過程。(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對我而言,生活中任何微小事物都可能成為靈感,而顧客賦予這一切重大的意義,他們的好奇心與期待之心,都讓我們開心並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走進 La Vie 睿麗餐廳,可以驚喜發現比利時藝術家 Pieter Stockmans 的瓷器作品,其工作室專注於製作高品質純手工瓷器,經過 17 道縝密工序後,作品完全沒有孔隙,不用上釉就可以輕鬆使用和清洗,深受許多世界知名米其林大廚喜愛。而餐廳獨家引進的土耳其手工玻璃傢飾品牌 NUDE Glass 頂級酒杯,則採用獨特的離子鍍層製作技術,最大化地傳遞葡萄酒的層次風味,讓賓客可以更明確感受到酒的香氣層次及前所未有的品嚐風味。

全台獨家引進-NUDE 頂級紅白酒香檳杯_01
NUDE 頂級紅白酒香檳杯。(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另外,鶯歌的餐瓷團隊在 NAKNAK 設計總監曾彥文及 ADC STUDIO 創意總監 Karen 的帶領下,成員們共同思考如何將代表大自然景致的感性自由曲面線條,以不同形式「融合」代表烹飪科學技藝的理性幾何元素,La Vie 睿麗餐廳每款餐瓷都設定成不同層次的白色,搭配局部上釉的平滑觸感與不平滑手感,Thomas Bühner 指出:「『融合』象徵來自歐洲的 Fine Dining 與台灣飲食,兩種文化碰撞後的新樣貌,同時也是豐沛奔放的大自然食材與精準掌控的廚藝疊加。」

摩納哥皇室御用Pieter Stockmans _ 鶯歌窯廠二代團隊餐具_02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的餐具。(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在地化敘事、國際化展示 發揮積極影響

既然提到了大自然,我們看到首季菜單中,有台灣的美濃綠胡椒、枋山芒果、山當歸葉、澎湖海菜、旗山檸檬等元素,Thomas Bühner 還語帶興奮地與我們分享,前陣子在高雄海產店吃到的「豆豉鮮蚵」令他回味無窮,並在 Xavier 協助安排之下,兩人也共同前往台南紅蘿蔔農場、新竹竹地雞牧業、基隆崁仔頂漁市等產地走訪,「如果我們用的花椰菜需要搭飛機,那它必定不是最好的,就像法國生蠔落地台灣的時候,也早就不新鮮了。」

bouillabaisse, scallop, sea urchin 馬賽魚湯 干貝 海膽
bouillabaisse, scallop, sea urchin 馬賽魚湯/干貝/海膽。(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強調季節是大自然給主廚的限制,但 La Vie 睿麗餐廳並不會以只用本地食材作為唯一準則,Thomas 在德國只要遇到媒體詢問自己多久更換一次菜單,「雋永的菜色,能讓顧客離開後,持續傳述在這裡發現的食材魅力。此外,最好的創意並非得完全依賴新食材,從日常食材中探索出截然不同的口味和質感,同樣迷人。」他總如此從容回應,並補充:「就我所知,許多義大利餐廳50年都未曾換過菜單,非但沒有流失顧客,顧客還很樂意每次去都點一樣的!」

collagellcollagellbeetroot, yogurt, coconut 甜菜根/優格/椰子(左)canapés 開胃小點(右)。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collagellcollagellbeetroot, yogurt, coconut 甜菜根/優格/椰子(左)canapés 開胃小點(右)。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從業逾30年,至今仍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和太太一起喝咖啡、讀報的 Thomas Bühner,去年在肯亞、印度、越南、泰國等旅途中,浸潤於異域文化激發飛揚思緒;今年,則更期待聚焦台灣,不僅頻繁與在地農夫和供應商交流,也藉由睿麗餐廳的開幕,得以讓全球餐飲業目光投向台北,成為國際饕客們品味鑑賞 Fine Dining 的必訪之地。

Profile/Thomas Bühner

1962年出生於德國里森伯格,1989年成為傳奇廚師 Harald Wohlfahrt於德國拜爾斯布龍的米其林三星餐廳Schwarzwaldstube主廚,2001年獲法國高特米魯美食指南(Gault Millau)評為「年度最佳新銳廚師」,僅僅五年後即獲評為「年度最佳廚師」。2006年至2018年在奧斯納布魯克經營La Vie餐廳,獲高特米魯19高分和米其林三星。餐廳歇業後,持續以客座主廚、演講者、精緻飲食顧問等身分受邀,活躍於全球餐飲業,2023年在台北開設「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

全球知名米其林三星主廚Thomas Bühner
Thomas Bühner。(照片提供: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改寫台菜未來!專訪米其林三星主廚何順凱,如何重新詮釋經典牛肉麵?

在精緻繁複的Fine Dining料理之外,其實在星級主廚們凡常的家庭餐桌上,蘊藏了更溫暖動人的私房料理。主廚何順凱的「暖心牛肉麵」,透過一碗充滿台灣味的香醇湯麵,完美詮釋了他對街邊小吃的深刻情感。私房料理承載的不僅是主廚的精湛技藝,還有對記憶與情感的真摯寄託,更是與親友共享的溫馨時刻。簡單樸實的家常菜背後,是主廚對食材和品質的不可妥協,及渴望傳遞純粹美味如何觸動人心的體會。

去年台灣米其林三星榜單發生重大變動,Taïrroir態芮自2016年開業以來,兩年內一舉摘星,此後連續蟬聯二星寶座,更於2023年憑藉經典台菜與法餐技法的巧妙融合,成功晉升三星餐廳,向世人傳達台灣新一代飲食文化。主廚何順凱(Kai)這次與我們分享他的私房牛肉麵,展現對經典台灣味的深情演繹,同時精闢指出:「人們對於食物的認識就是從小吃開始,這是生活中第一堂的風味體驗課。而小吃最迷人的地方,是其承載了當地生命力、人文、歷史,也濃縮了日常,越簡單、越純粹!」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當同學的志向是醫師、律師、會計師時,我在小學便決定 要當廚師。」這份決心,源於何順凱從小對食物的熱愛,以及祖父帶他走訪台中各大餐廳的影響。他笑言,「舉凡雞肉飯、黑白切、蚵仔煎,甚至巷弄中的小吃店,都是我後來創作料理的靈感庫。」出身於台中市南屯區的他,成長於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祖父交友廣泛,家裡三天一小酌、五天一大宴,自小便沉浸在豐富的飲食場景中,宴客餐桌上的菜餚五花八門,他時常鑽進廚房,觀察長輩們如何「煮出好料」。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自童年記憶開展的味蕾記憶

台灣常見的街頭小吃如鹽酥雞、滷肉飯、蚵仔煎,對何順凱而言代表了生活的純粹快樂。何順凱分享:「每次站在攤位前,看著老闆快手料理、隨口閒聊,等待中就能感受到熟悉的人情味。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對食物的理解,也成為我想透過料理重現的感動。」在主廚眼中,小吃不僅是童年飲食的基石,更是「溫暖」的代名詞。

他回憶道:「像一碗牛肉麵被端上桌時,那熱燙燙、冒著煙的湯,以及濃郁香氣,會先勾起我的期待,接著一口麵、一口肉、一口湯的品嚐過程,和家人一起邊吃飯邊講話,對我來說是非常快樂的記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何順凱進一步說明:「牛肉麵不僅僅是一道料理,而是一種情感連結。」他感性說道,牛肉麵的魅力在於其簡單卻深刻的味道,從湯頭到麵條,每個細節都蘊含著豐富的技術與用心。談及印象深刻的牛肉麵,他想起小時候家附近的一家店:「那是一家只有表現好時才能被帶去的店,對我來說,那份記憶與味道是無可取代的。」作為一位追求精緻與創新的主廚,何順凱認為牛肉麵雖是平凡的台灣經典,但其背後蘊藏著無限可能性。「表面看起來簡單的湯頭、牛肉、麵條,實際上是對細節的極致追求。這種兼具包容性與創造力的料理,為我提供了無數詮釋的機會。」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湯、肉、麵的極致追求?何順凱的牛肉麵之魂

何順凱坦言,街頭小吃與星級料理看似截然不同,但本質上卻能相輔相成。他解釋:「小吃是生活的濃縮,承載了人情與文化。而星級料理則追求細節與深度。只要用心研究與創新,小吃完全能躍升至星級料理的高度,同時保留原始的靈魂與魅力。」談到製作一碗完美牛肉麵的關鍵時,何順凱強調:「最重要的是『心』。湯頭、牛肉、麵條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用心的展現,這份用心才能讓人記住味道。」他詳盡地分享了態芮牛肉麵的製作過程,除了選用當地新鮮食材,精心熬製湯頭,層層堆疊出味道的深度與層次,牛肉也經過多重處理,既保有柔嫩口感,又融入了濃厚的醬香,而麵條的挑選與烹煮時間更是一絲不苟,確保每一口都能帶來絕佳的口感體驗。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小吃是直觀、大塊、直率的展現;而高級料理,會透過外顯性的細節堆疊,創造五感更深入的體驗。」台灣多元的飲食文化深深影響了何順凱的烹飪風格,並還在持續進化、演變中。早期接受的台菜與中菜訓練,奠定了他對味道的敏銳度與技術的扎實基礎,後來接觸法國料理的嚴謹體系,進一步拓展了他的料理視野。「我的核心理念是用料理向世界述說台灣。」何順凱始終希望透過現代的烹調技法,結合台灣食材與味道,傳遞這片土地的故事與生命力。

米其林三星的完美公式

何順凱在國外歷經多年的磨練,先後於匹茲堡、上海、新加坡等地汲取經驗,並在米其林三星餐廳Guy Savoy擔任重要職位,2023年態芮更以創意台菜斬獲米其林三星,成為全球首家以台菜為主題的三星餐廳。「我從法國菜中學到了技術,但我更想用自己的菜,證明台灣不只有小吃。」何順凱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態芮的菜單如「迷魂香芋泥鴨」、「不哞而何」等,融合了台菜與法餐的精髓,既保留家鄉的味道,又呈現國際化的格局。

何順凱認為,台灣Fine Dining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我們開始注重自己的文化與特色,不再只是模仿外國模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然而,他也指出當前的挑戰,如市場教育、資源限制以及頂級食材的取得等。不過,他也認為:「只要我們持續努力,Fine Dining在台灣不僅能成為國際舞台上的一股力量,還能代表我們的文化與價值觀。」他說每一道菜都承載著文化、情感與價值觀,他欲透過態芮,讓顧客感受到台灣的土地與生活的溫度,並建立更深的文化連結。甚至,每一道菜裡用到的食材,他都希望能夠表現出自己的最好狀態,這極其需要耐心和專注,「『誠實』也是不可妥協的,只要是真心的故事與料理,就能打動人心,這才是Fine Dining最迷人的地方。」

街頭小吃昇華星級料理

認為料理的本質是溝通與傳遞,而自己的使命正是用台灣的味道在國際舞台上講述獨特的故事,何順凱指出:「我希望台灣的飲食文化能更廣泛地被世界了解,並且透過我們的創意,讓人們看到台灣味道的新面貌。」他也特別提到「永續性」與「在地化」將是餐飲行業的核心趨勢,作為一名廚師,不僅要呈現出美味佳餚,更需要承擔起對環境的責任。他計劃在態芮的料理中融入更多各地的季節食材,並支持相關的的農業供應鏈。「用來自季節的大地滋味,講述這片土地的故事,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此外,他也強調「人味」才是餐飲的靈魂所在,「無論科技如何進步,餐桌上的情感與記憶是無法被取代的。」希望用態芮作為平台,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飲食文化,何順凱計劃參與更多國際美食活動,並持續挑戰自我,開發更具創意與深度的菜品。「態芮的目標是成為世界認識台灣的一扇窗。」儘管各地的饕客、廚師都各有口味、口感、食材的個 人偏好,但何順凱認為,餐飲體驗的多元化已成關鍵,好好吃一頓飯,必須讓顧客融入到一場故事、一個情境,甚至一種文化中,「如今消費者期待的不只是美味而已,而是與品牌理念產生更深的共鳴。」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Chef Kai 的暖心牛肉麵

 材 料 

.牛骨湯底:牛骨、牛尾、牛碎肉、甜味蔬菜(洋蔥、胡蘿蔔、薑、蔥、捲心菜)

.滷牛腱心:牛腱心(金錢腱),醬油、辣豆瓣醬、蒜頭、洋蔥、蔥、薑、冰糖、陳年豆瓣醬

.配料:紅白蘿蔔、滷蛋、酸菜

.麵條:手工麵或喜好的麵條

.湯底:滷汁與牛骨湯混合

 作 法 

  1. 熬牛骨湯:將牛骨、牛尾、牛碎肉與甜味蔬菜放入鍋中,加水慢煮2~3小時,熬製出濃郁的湯底,過濾備用。
  2. 處理牛腱心:將牛腱心修剪多餘的油脂與筋膜,均勻抹上醬油醃製。用熱鍋煎至表面金黃,取出備用。
  3. 滷牛腱心:熱鍋加入少量油,放入辣豆瓣醬、洋蔥、蒜頭、蔥、薑炒香。加入冰糖與少許陳年豆瓣醬(增添深層味道),繼續翻炒。將牛腱心放入,倒入適量水,滾煮後轉小火慢燉1~2小時,直到牛腱軟嫩入味。
  4. 滷配料:取滷牛腱的滷汁,分別滷紅白蘿蔔與滷蛋,讓配料吸收醬汁風味。
  5. 湯底:將滷牛腱的滷汁與熬好的牛骨湯混合調味,即為牛肉麵的湯底。
  6. 煮熟麵條,放入碗中,加入切塊的牛腱心、紅白蘿蔔與滷蛋,淋上熱騰騰的湯頭,可依喜好加入酸菜與辣油增添風味。

主廚不藏私 Tips

滷好的牛腱心可用保鮮膜覆蓋,靜置一晚,風味更加濃郁。

(圖片提供:Taïrroir 態芮)
(圖片提供:Taïrroir 態芮)

何順凱 Kai Ho

1984年生於台中,畢業於明道中學餐飲科及明道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系。曾於新加坡法式餐廳Guy Savoy和JAAN任職,累積了豐富法餐經驗。2016年在台北創立態芮Taïrroir,以季節食材、中式/台式料理元素、融合西式烹飪技巧,創造出獨有的料理風格,於2018年獲得米其林一星,2019年晉升二星,並於2023年成為全球首家以台灣料理為主題的米其林三星餐廳。致力於透過料理詮釋這塊土地上的人文風土,將生活中熟悉的味道轉化為精緻餐桌上的佳餚,展現台灣飲食文化的深度與魅力。

文|張瑋涵 攝影|干智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1月號《2025餐飲新浪潮》

融合法式傳統工藝和現代美學:巴黎星級甜點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主廚創作理念、5款經典作品一次看

法式甜點

在世界最知名的甜點一級戰區,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是巴黎最著名的法式甜點店之一,由全方位的星級主廚希里爾‧黎涅克(Cyril Lignac)所創立。黎涅克將法式傳統工藝與當代審美相融合,他的甜點造型簡潔優雅、色彩和諧、且極具藝術感,完美詮釋「美味即是視覺藝術」的理念。《Le Figaro》曾將其評為「巴黎最佳甜點店」,也被《Vogue》讚譽為「將巴黎甜點提升至全新高度的創新者」。本文精選5款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的招牌甜點食譜,帶你深入理解現代法式甜點的精隨。

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店鋪。(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店鋪。(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店鋪。(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店鋪。(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經典甜點,重新詮釋

多年下來,甜點多少迷失在技法實驗、極為複雜的結構、慕斯、乳化……為了讓櫥窗能令人印象深刻,甜點師有點忽略了單純事物的滋味,更重要的是,忽略了追求愉悅感的消費者喜好!隨著新生代到來,這股對根本的重視重新回歸。回應眾望,同時也是黎涅克喜愛的事,就是回到甜點的根源,製作巴黎-布列斯特、蘭姆巴巴或黃檸檬塔等不再需要證明自身美味卻深植人心的作品,同時也是能不斷重新詮釋與再創造的經典。對黎涅克而言,讓基本款甜點改頭換面,帶給人們驚喜,這既是樂趣,也是一項真正的挑戰。

法國國民主廚希里爾‧黎涅克。(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法國國民主廚希里爾‧黎涅克。(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巴黎—布列斯特

可製作6人份

準備時間:1小時30分鐘

烘烤時間:45分鐘

製作步驟

泡芙麵糊

食材:鮮乳190公克、無鹽奶油75公克、細白砂糖3公克、細鹽2公克、T55麵粉90公克、全蛋140公克

牛奶、切小塊的奶油、糖和鹽放入鍋中煮至沸騰。沸騰時,鍋子離火,加入過篩的麵粉。麵粉充分混合後,鍋子放回火上,以小火加熱。現在要不斷攪拌麵糊,加熱3 分鐘至收乾糊化,使麵糊不再沾黏刮刀,形成與鍋子內壁輕鬆分離的球狀。麵糊「收乾」後,倒入調理盆,少量多次加入蛋液混合,直到麵糊變得光滑均勻。以保鮮膜蓋起以免乾燥,放置室溫備用。

上色用蛋液

食材:蛋1顆、蛋黃1個、水1大匙

所有材料放入碗裡混合。冷藏備用。

烘烤

食材:杏仁片15公克

烘烤烤箱預熱至210℃(溫度7)。烤盤鋪烘焙紙,依照喜好擠出泡芙麵糊的形狀。用刷子沾取蛋液塗刷麵糊,撒上杏仁片。烘烤35分鐘。

帕林內

食材:烤香的榛果190公克、細白砂糖120公克、水35公克、細鹽1小撮

烤箱預熱至210℃(溫度7)。烤盤鋪烘焙紙,平放榛果,放入烤箱烘烤約8分鐘至滿意。水和糖放入鍋中,加熱至117℃。倒入烤香的榛果和鹽。用橡膠刮刀一邊拌勻一邊冷卻。混合均勻後,焦糖堅果放回火上加熱,直到顏色轉為褐色。迅速倒出鋪平。靜置冷卻後打成榛果醬。備用。

帕林內奶霜

食材:牛奶220公克、香草莢1根、細白砂糖40公克、蛋黃40公克、卡士達粉20公克、無鹽奶油165公克、帕林內150公克

吉利丁放入裝冰水的碗中,浸泡20分鐘。牛奶和縱剖刮出籽的香草莢與籽放入鍋中,加熱至微沸。浸泡10分鐘。另取一個容器,依序放入:糖、蛋黃、卡士達粉。熱牛奶過篩,倒入蛋糖糊攪拌均勻,整體到回鍋中加熱,沸騰後續煮3分鐘。離火,加入15公克奶油。放入充分瀝乾的吉利丁片。接著加入帕林內。混合至整體呈滑順均勻的奶霜。倒出冷藏1小時。桌上型攪拌機裝攪拌球,將其餘的奶油(150公克)略微打發,加入帕林內奶霜。

牛奶巧克力圓片

食材:牛奶巧克力200公克

以鍋子隔水加熱融化巧克力,進行調溫:在矽膠墊或巧克力膠片上,用抹刀將巧克力塗抹至0.1公分。靜置冷卻數分鐘。切出直徑3公分的圓片。室溫備用。

組合

食材:防潮糖粉、金箔

泡芙橫剖,切成上蓋和底部。在底部泡芙上擠少許帕林內。擠花袋裝擠花嘴,在底部擠上球狀帕林內奶霜。每顆球狀奶霜中填入剩下的帕林內。放上泡芙上蓋。擠數球帕林內奶霜做為裝飾,撒防潮糖粉。以少許金箔和牛奶巧克力圓片裝飾。

巴黎—布列斯特。(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巴黎—布列斯特。(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蘭姆巴巴

可製作6人份

準備時間:2小時30分鐘

烘烤時間:30分鐘

製作步驟

巴巴麵團

食材:T45麵粉180公克、細白砂糖20公克、細鹽4公克、麵包酵母10公克、牛奶8公克、全蛋120公克、無鹽奶油60公克+烤模防沾

桌上型攪拌機裝攪拌勾,攪拌盆放入麵粉、糖和鹽。酵母用牛奶拌開,倒入麵粉中以1段速攪拌。打散蛋液,少量多次加入麵團。攪打至麵團不再沾黏攪拌盆內壁。混合均勻後,分三次加入軟化奶油。將麵團攪打至有彈性的麵糊。麵團放在溫暖的房間,靜置發酵45分鐘。巴巴烤模塗奶油,將巴巴麵團裝入烤模至三分之二的高度。再度發酵30分鐘。烤箱預熱至180℃(溫度6),烘烤20分鐘,同時注意烘烤程度。

亮面杏桃果膠

食材:杏桃果泥250公克、細白砂糖60公克、吉利丁3片

吉利丁放入裝冰水的碗中浸泡20分鐘。杏桃果泥和糖放入鍋中加熱。離火,加入充分瀝乾的吉利丁。靜

置冷卻,冷藏備用。

香草香緹鮮奶油

食材:液態鮮奶油300公克(乳脂肪含量30%以上)、香草莢½根糖粉20公克

以電動打蛋器打發冰涼的液態鮮奶油。為了讓打發香緹鮮奶油更順利,可將調理盆和打蛋器事先冷藏。鮮奶油打發後,加入半根香草莢的籽,加入糖粉攪打至硬挺。冷藏備用。

糖漿

食材:細白砂糖230公克、水520公克、有機黃檸檬皮刨屑1顆份、有機柳橙皮刨屑1顆份、香草莢6公克(1根)、蘭姆酒120公克

糖和水放入鍋中煮至沸騰。加入黃檸檬和柳橙皮刨屑,接著放入縱剖刮出籽的香草莢與籽。轉小火,加蓋浸泡30分鐘。糖漿過篩,溫熱備用。

組合

巴巴浸入熱糖漿,取出放在網架上瀝乾。以45℃融化杏桃果膠。巴巴冷卻後,刷上亮面杏桃果膠,擠花袋裝擠花嘴,在中央填入香草香緹鮮奶油。

蘭姆巴巴。(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蘭姆巴巴。(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浸泡熱糖漿。(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浸泡熱糖漿。(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招牌甜點——蘭姆巴巴。(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招牌甜點——蘭姆巴巴。(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檸檬塔

可製作6人份

準備時間:前一天30分鐘,當天1小時30分鐘

烘烤時間:30分鐘

工具:甜點專用噴槍1個

製作步驟

榛果沙布雷

食材:無鹽奶油70公克、榛果粉70公克、糖粉70公克、T55麵粉70公克

烤箱預熱至165℃(溫度5/6)。桌上型攪拌機裝攪拌球,將奶油攪拌至偏硬的膏狀。同時間,混合榛果粉和糖粉。倒入膏狀奶油混合。攪拌均勻後,少量多次倒入麵粉。麵團擀至0.3公分厚,切出邊長16公分的正方形塔皮。烤盤鋪烘焙紙,放上塔皮,烘烤25分鐘。靜置冷卻。

黃檸檬奶霜

食材:(前一天製作)全蛋150公克、細白砂糖150公克、有機黃檸檬皮刨屑1顆份、黃檸檬汁120公克、吉利丁1片、無鹽奶油225公克

吉利丁放入一碗冰水中浸泡20分鐘。鍋中放入蛋液、糖、黃檸檬皮和黃檸檬汁混合,加熱至85℃。離火,加入用手充分瀝乾的吉利丁。靜置降溫至60℃。最後加入切丁的冰涼奶油,攪打3分鐘,冷藏備用。

黃檸檬醬

食材:黃檸檬果泥200公克、細白砂糖120公克

黃檸檬果泥和糖放入鍋中加熱。煮沸後,續煮5分鐘。靜置冷卻,冷藏備用。

檸檬塔。(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檸檬塔。(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黃檸檬醬。(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黃檸檬醬。(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杏仁國王派

可製作6人份

準備時間:前一天2小時,當天45分鐘

烘烤時間:45分鐘

製作步驟

千層麵團

食材:(前一天製作)T45麵粉440公克、細鹽8公克、水220公克、無鹽奶油330公克

桌上型攪拌機裝攪拌勾,麵粉和鹽放入攪拌缸混合。攪拌的同時,少量多次加水。麵團整理成正方形,冷藏靜置1小時。奶油放在正方形麵團中央。麵團兩邊向中線對折蓋住奶油。擀開完成第一折。重複此步驟三次,每完成一折,麵團必須冷藏一小時。冷藏備用。

杏仁奶油

食材:(前一天製作)杏仁粉100公克、糖粉80公克、卡士達粉12公克、無鹽奶油80公克、蛋液60公克、杏仁奶20公克

糖粉、杏仁粉和卡士達粉放入調理盆。桌上型攪拌機裝攪拌葉,將奶油攪拌至膏狀。放入粉類材料混合,然後慢慢加入蛋液。最後倒入杏仁奶。冷藏備用。

上色用蛋液

食材:蛋1顆+蛋黃1個、水1大匙

混合所有材料。冷藏備用。

組合

食材:細白砂糖100公克、水100公克

製作當天,麵團擀至0.3公分。切出兩片直徑22公分的派皮。冷藏鬆弛1小時。烤箱預熱至200℃(溫度6/7)。烤盤鋪烘焙紙,放一張圓派皮,塗上杏仁奶油。蓋上第二張圓派皮,封緊邊緣。國王派邊緣刻花,塗刷薄薄的上色用蛋液。用刀子在派頂上畫出漂亮的紋路。烘烤45分鐘。出爐時,用刷子刷一層薄薄的糖漿。靜置冷卻。

杏仁國王派。(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杏仁國王派。(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在派皮上雕出漂亮的紋路。(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在派皮上雕出漂亮的紋路。(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紅色莓果帕芙洛娃

可製作6人份

準備時間:1小時

烘烤時間:45分鐘

製作步驟

法式蛋白霜

食材:蛋白100公克、鹽1小撮、青檸檬汁3公克、細白砂糖100公克、糖粉100公克、椰子粉適量

桌上型攪拌機裝攪拌球,放入蛋白、鹽和青檸檬汁打發。分三次加入細白砂糖,繼續打發至蛋白細滑緊實,然後加入過篩的糖粉。烤盤鋪烘焙紙,擠花袋裝5號圓形擠花嘴,擠出直徑18公分的圓形。周圍以8號擠花嘴擠出裝飾用的小球狀蛋白霜,撒上椰子粉。烤箱預熱至130℃(溫度4/5),然後烘烤45分鐘。

覆盆子青檸果醬

食材:覆盆子200公克、有機青檸檬皮刨屑1顆份、紅糖30公克、NH果膠3公克

鍋中放入覆盆子與青檸檬皮刨屑加熱。混合紅糖和NH果膠。加熱至45℃時,倒入糖和果膠煮至沸騰。冷藏備用。

輕盈奶霜

食材:馬斯卡彭乳酪95公克、液態鮮奶油185公克、細白砂糖50公克、香草莢1根

少量多次加入鮮奶油,稀釋馬斯卡彭乳酪。加入糖和縱剖刮出香草莢的籽。混合均勻,冷藏備用。

組合

食材:草莓125公克、覆盆子125公克、野草莓100公克、黑莓50公克、藍莓50公克

桌上型攪拌機裝攪拌球,將輕盈奶霜打發至濃郁蓬鬆。覆盆子青檸果醬裝入擠花袋,擠在法式蛋白霜圓片上。接著加上輕盈奶霜。放上綜合紅色莓果,以椰子蛋白霜小球裝飾。

紅色莓果帕芙洛娃。(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紅色莓果帕芙洛娃。(圖片來源:《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

本文內容節錄自 La Vie 出版書籍《巴黎星級名店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甜點大全:法國國民主廚黎涅克的55道經典食譜》

出版日期|2024/12/28

作者|希里爾‧黎涅克 

在世界最知名的甜點一級戰區,La Pâtisserie Cyril Lignac是巴黎最著名的法式甜點店之一,由全方位的星級主廚希里爾‧黎涅克(Cyril Lignac)所創立。黎涅克將法式傳統工藝與當代審美相融合,他的甜點造型簡潔優雅,色彩和諧,極具藝術感,完美詮釋了「美味即是視覺藝術」的理念。本書收錄55款店鋪的招牌代表作品,由黎涅克與La Pâtisserie甜點師貝諾瓦‧庫弗朗(Benoît Couvrand)共同設計。每個甜點的製作步驟都十分詳細,並配有清晰的圖片和分解步驟。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