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落實男人耽美戀物的追求?問問訂製愛好者準沒錯。一窺美好金融內容總監Kurt Lin從香港到世界的訂製收藏,以及台灣老牌訂製西裝名店金興西服的工藝堅持。
相對於溫柔的台灣人,香港人常普遍給人一種較於現實、強勢與犀利之感,這可以回溯到香港人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價值觀「崇優」,也是那塊狹小卻歷史文化豐富複雜、競爭激烈的土地所長出來的獨特姿態,「野心、生存、崇優」彷彿烙印在香港人的DNA裡,不因華語漸漸講得較標準而減弱,「Bespoke(全訂製)就是崇優!」美好金融內容總監、金融雜誌《1611》總編輯Kurt Lin這樣替自己鍾情的訂製下了一道註解。Kurt本身是道地的港仔,擁有金融家和傳媒工作者等多重身分,過去曾擔任英國雜誌《Monocle》駐香港副社長,行事曆上遊走於不同地方和各種身分的他,在投資試算表和文案之間,更在乎一切關於美學的創造。
定居台灣前,曾居住過日本、澳洲、英國、美國等地,在工作出差和旅行時總會擠出時間造訪世界各地的小工坊,與店家或職人花上許多時間討論設計、工藝與人文,耽美戀物的他每當聊到美學、文化、創造時,眼睛便閃閃發亮、神色像個小男孩,他更從不吝於對職人、工匠表達欣賞之情。「訂製變成一個我學到更多東西的起點,也因為這樣認識很多不同的人和他們背後的國家和文化。」對Kurt來說,訂製的迷人最終還是關於人和背後的文化歷史。為了訂製他開始研究許多文化和設計,「這個購買行為是需要雙向付出交流的,過程不光是關於消費,而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真誠的來往,知識和體驗不停打開、超越了單純的買賣行為。」
承載意義與情感的第一套訂製西裝
剛好生在一個對服裝講究的家庭,Kurt從小逛街時看著時髦的媽媽如何講解不同布料的差異和用色搭配,並漸漸潛移默化成為自己對於服裝的愛好。「年輕時也會買些成衣西裝,但越挖越深之後,好奇心便帶我進入訂製的世界。」然而Kurt人生第一套全訂製西裝並不是對美的追求,卻是為了爸爸的告別式。「初出茅廬,收入不高,單純為興趣很難花1、2萬港幣去做一套西裝。」那一年爸爸走了,他又沒有深色的西裝,而想到爸爸生前也是個愛端莊的人,因此Kurt 就希望做一套西裝紀念爸爸。
最後他選擇了名店WW Chan,除了因為WW Chan的工藝在國際上很有名,也因為他們的體貼服務而受感動。「全訂製至少要有2∼3次的試衣,前後來回時間2、3個月跑不掉。」但因為他想在爸爸的喪禮穿,店家也體諒地特別幫他趕工優先處理,最後還能在一個月內做好,而這可能就是Kurt口中所說的「訂製的人情關係」。
這套深藍色緞面西裝Kurt穿了10幾年,到現在還是常穿,且一樣合身,「訂製這個坑是不是從訂製第一件西裝外套開始?我覺得不是,是很多時間和興趣的累積。」興趣也需要時間積累,如同物理學上能量不會無故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如同訪談當天Kurt手上特別戴著的父親的手錶,歷經歲月流逝卻依然亮晃晃的。
美感的濫情者:世界各地的訂製體驗
「在對的場合穿對的衣服是一種禮貌,一種強大的非語言溝通技巧。」 Kurt在香港、台灣、英國、義大利、日本都訂製過不同商品,例如在義大利西西里島開車環島時偶遇工坊所訂製的獅子戒指;在日本大阪半訂製(made-to-measure,簡稱MTM)的格紋西裝,是以1960年的Vintage布料製成的雙排扣寬領子外套;又或是為不同場合、季節訂製、 版型不過時又耐穿的Chino褲;香港則有老店可以訂製代表東方思維跟生活態度延伸的唐裝,身體與布料之間有氣流動,又好似水墨留白的美感;台灣則有很好的訂製鞋品牌,他曾拿著一幅畫與職人討論皮鞋上的染色。從顏色、材質、造型剪裁到一粒鈕扣,訂製過程的每個選擇都要有其意義,對Kurt來說這種很私人又很有意識的過程相當迷人。
在不同國家、城市和文化的訂製經歷也是Kurt的世界文化大觀園。「我很珍惜跟職人工匠創造美的過程。」不同地方的職人反映了其民族性,像是義大利很輕鬆愛開玩笑、 不太拘謹、隨興瀟灑如同義大利特有詞彙 Sprezzatura的感覺;日本卻非常嚴謹,著重儀式感,訂製過程空氣彷彿凝結(但也有可 能是語言的問題);香港則比較講求效率和時間控管;而台灣就很有一種社交興趣同好圈的感覺,可能因為訂製還是屬於小眾,令這一群耽美男子建立出屬於自己的社交圈。
關於社會經濟,卻又超越金錢意義
「什麼東西玩到極致都是訂製,但訂製最深層的價值還是人,你願意用多少人、花多久時間去做一件事情?」Kurt也表示超越交易行為的訂製過程反而更像是英雄惜英雄、因欣賞而開始的情誼,畢竟店家寧願跟一個客戶花3個小時去談一件衣服,而不是花3個小時在工廠做100件T-shirt販售,隱形的成本就在這裡。在AI、自動化的年代,手工訂製的東西也更顯珍貴和別具價值,例如英文patronage(贊助人)這個字,反映了一種珍貴的合作精神和關係,文藝復興有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也多得麥地奇家族(the Medici family)願意大手筆的投資在藝術、工藝、美學、創作上,從而成就了時代的變革。訂製的過程和結果,就是微小版本的patronage,雙方除了花錢,還有想法、研究、討論、嘗試,跟「老子有錢買你的東西」完全不一樣。Kurt不否認品味與財富的關係,因為知識社會如果沒有餘裕,就很難將美感與品味實際落實,而這也與整體社會經濟和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有關。
老牌的屹立不搖!台灣金興西服的世界金牌工藝
在歷史上財富與品味的發展脈落討論中,Kurt剛好提到上海紅幫裁縫(Red Gang),內戰時有一群手藝高超的裁縫從上海逃去香港,遇上當地的英國人和國際客群對西裝的需求,造就香港成為商務旅客之間口耳相傳著名的訂製重地。而採訪拍攝的這一天,我們也特別帶著Kurt來到台灣知名的金興西服,邱文興與游金塗兩位師傅也正好師承上海流派,大家聊得盡興之餘,也藉此了解台灣訂製西裝的底蘊和時代轉變。
於2015年創立的金興西服,是台灣少數採用全訂製的手工西服,「我們從小一起當學徒,感情比親兄弟好,這行需要有很深厚的經驗與高工藝,每個人身形都完全不一樣,像是現在很多有在健身的人身材都像綠巨人,要打造完美訂製不容易,所以需要經驗值。」說話豪邁、充滿自信的游金塗師傅笑著說道。邱文興與游金塗師承的老師傅是知名的上海紅幫裁縫出身,他們便是上海派系遺留在台灣的末代學徒,從前當學徒時一天工作17個小時,甚至直接睡在桌板上,「反正3年4個月, 總有一天我會成為師傅,也不覺得苦,台灣早期技術界就是這樣。反觀現在學生工時短,但能夠配套學習的東西很多,不一定要花這麼久的時間才能出師,但是人才也不容易留下,覺得很可惜。」
兩位師傅從業47年、替不少歷屆總統做過西裝,現在也在大學教書講課,但若遇到客人體型較特殊,都還會熱情滿滿地細心鑽研如何處理,是老一輩的嚴謹與職人精神。 他們也認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訂製西裝產業是很好的現象,像是每年的Suit Walk活動也帶動西裝穿著風氣,這7、8年來也有感來訂製西裝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訂製西裝是成衣無法取代的,有很多東西能調整如扣眼、 袖長、肩膀斜度等等,可以利用立體剪裁針對部位補強,這個空間就是談一些男人細微的東西……,我說服裝啦!」細心又親切的邱文興師傅搞笑說道。兩位師傅替Kurt細心量身,動作行雲流水、言語精準帶幽默,都是他們憑實力與經驗建構的自信與氣場。訂製始終是關於人的事情,在這個總統來也得脫褲子的空間,自然而然就建構出屬於男人的訂製樂園。
Kurt Lin(林崇發)
現任美好金融內容總監、金融商業雜誌《1611》總編輯, 並以媒體和跨國企業顧問、 演講者的身分活躍於亞太地區。早年曾從事資產管理工作數年,後曾任《Monocle》駐香港副社長,旅居6國後現居於台灣。除了是熱愛訂製的訂製男,興趣也包括拳擊、單車和底片攝影。
文|馮興妍 攝影|蔡耀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