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意翻轉機器、材料的既定樣貌!奇美博物館《跳出格子吧!》特展4大亮點一次看

跳出格子吧!

跟隨規則能得平穩,但許多美好驚喜的誕生,都是源於跳脫格子的實驗性嘗試!台南奇美博物館推出年度特展《跳出格子吧!》,策展從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的哲學思維出發,延伸至館方具時代意義且首次曝光的機器收藏,接著7位國內外藝術家扭轉機器、材料既定面貌創作匯流,一同演繹機器 X 材料 X 藝術的超展開。隨著動線,我們將從舊時代走到新時代,感受誕生於不同時空背景的「跳出格子」冒險旅程。

「跳出格子吧!」特展「材料超展開」藝術家石川美奈子作品區。 (5)
奇美博物館年度特展《跳出格子吧!機器X材料X藝術超展開》於2023年6月3日開展。(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展間亮點|亮麗色彩搭不按牌理的細節,呼應「跳出格子」精神

《跳出格子吧!》的策展起點來自於許文龍先生不被人生框架的處世體悟,希望藉此鼓勵觀者掙脫束縛、超越限制,走出屬於自己的寬廣大道。為呼應展覽核心精神,展間充斥著不想對其的歪斜線條、不肯站好的出框文字,彷彿每個角落都在告訴觀眾不要懷疑、盡情突破框架。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打字機展區,設置打字機體驗區。 (6)
「機器X超展開」打字機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本展共分為4大單元,每一展區所呼應的空間色彩也藏有巧思,比如「許文龍」展區以藍色呈現,象徵他黑手出身的藍領階級;「打字機」展區選用粉色,呼應打字機發明與女性經濟獨立之間的密切關聯;「縫紉機」展區則搭配滿滿的線軸,令人回憶起阿嬤家的溫馨景象。

《跳出格子吧!》特展「無限大工作室」展出德國藝術家尼曼作品。 (8)
「無限大工作室」展覽互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展區一|畫上格子就只能寫字嗎?|機器的躍進、出框的許文龍

全展以「三大跳出格子的機器」──打字機、縫紉機、車床——為開端,一走入展場,就能看見三座「問號亭」,觀者可以透過問答與提示了解三大機器的重要性,其中「打字機」開啟了鍵盤時代,也打開女性經濟獨立之路;「縫紉機」扭轉衣服生產效率、帶來嶄新商業模式;「車床」造就了快速量產且大幅提升零組件的精密度,三者都為人類生活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跳出格子吧!》特展「三大跳出格子的機器」展區。 (7)
「三大跳出格子的機器」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接著介紹「跳出格子的許文龍」,許文龍在青少年時期將學校所學的黑手技術應用在藝術喜好中,把廢棄的鋼絲變成小提琴的琴弦;發展事業時,他投入不碎玻璃的研究,催生出臺灣壓克力產業;事業穩定後,更實現了蓋一座博物館的童年夢想。這裡暫時放下了許文龍的企業經營哲學,轉而透過未曝光的私密手稿、藝術創作、工廠設計圖⋯⋯等,帶出他人生中既有趣又關鍵的小故事。

《跳出格子吧!》特展「跳出格子的許文龍」展區。 (6)
「跳出格子的許文龍」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FotoJet (1)
許文龍臨摹作品〈琴韻少女〉與〈吉普賽女郎〉。(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展區二|機器X超展開|看見機器的舊臉孔與新面貌

本區展出奇美博物館深藏庫房、從未曝光的機器收藏,同步搭配藝術家以舊機器為靈感所打造的有趣創作————打字機能用來畫圖、縫紉機化作樂器、傳統車床變身精品家具!

・打字機與繪畫

你知道世界曾存在沒有鍵盤、字母很少的打字機,甚至還有看不見打字內容的盲寫機型嗎?本區率先登場的機器是奇美博物館近百年的打字機收藏,引領觀眾見證打字機的演進軌跡。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打字機展區,用打字機畫畫,藝術家庫克作品。 (2)
「機器超展開」打字機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當人們以為打字機已退出當代生活、成為歷史,英國藝術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卻轉而賦予其新生,他用打字機畫畫,藉由精準的重複敲打,以字母、符號拼湊出各種圖像,作品維妙維肖。欣賞作品之後,不妨到一旁的打字機體驗區,體驗或重溫敲打舊式鍵盤的樂趣。

FotoJet (2)
英國藝術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作品。(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打字機展區,用打字機畫畫,藝術家庫克現場創作奇美創辦人許文龍的肖像畫。 (2)
奇美博物館特別邀請庫克來臺現場創作,完成一幅獨一無二的許文龍肖像作品。(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縫紉機與音樂

接著登場的是一系列縫紉機,包含手搖、腳踏等來自不同時期的機型,其中有一臺相當罕見的展品,專家推測是從手搖到腳踏式的「過渡期」機型,紀錄了機器隨社會需求與科技進步而逐漸改良的過程。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縫紉機展區,舊時代縫紉機。 (8)
「機器超展開」縫紉機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縫紉機展區,舊時代縫紉機。 (1)
「機器超展開」縫紉機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而退休的縫紉機如何新生?臺灣DJ應奇軒(DJ問號)把縫紉機變成樂器,透過縫紉機創造節奏,作品更曾登上國際時尚伸展台,巧妙以音樂串接起縫紉機與服裝之間的密切關係。現場不僅可以聆賞這首「縫紉機之歌」,產出作品的縫紉機本尊也同步展出,邊聽邊看,彷彿能感受縫紉機的車縫答答聲在耳邊真實響起。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縫紉機展區,把縫紉機變樂器,藝術家應奇軒作品.  (29)
臺灣DJ應奇軒(DJ問號)作品。(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車床與設計家具

車床的誕生,大幅加速了生產,也提升了零組件精密度。本區一邊展出手動式、腳踩式、天軸傳輸等不同動力來源的車床機型,同時介紹車床簡史與各種車削方式,明示了舊時代車床在工業時代滿足生產需求的動能。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車床展區,舊時代車床。 (1)
「機器超展開」車床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另一邊象徵新時代的車床家具由來自荷蘭的塞巴斯蒂安.布拉伊科維奇(Sebastian Brajkovic)打造,藝術家本人表示,自己對車床高速旋轉的狀態十分著迷,因此旋轉、同心圓、移動軌跡、精密削切痕跡等元素,在他的巧手之下融入貴妃椅、桌子、檯燈等家具,非常有意思;他的創作等同將車床從工廠解放,使其成為融入生活的美感家飾,顛覆人們對車床的印象。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車床展區,藝術家塞巴斯蒂安的車床家具作品。 (7)
荷蘭藝術家塞巴斯蒂安.布拉伊科維奇(Sebastian Brajkovic)作品。(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跳出格子吧!」特展「機器超展開」車床展區,藝術家塞巴斯蒂安的車床家具作品。 (6)
荷蘭藝術家塞巴斯蒂安.布拉伊科維奇(Sebastian Brajkovic)作品。(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展區三|材料X超展開|突破物件本質的新想像

本區透過藝術創作翻轉工業材料的本質,發展出全新樣態。金屬一定冰冷剛硬嗎?韓國藝術家朴勝模以鋁線纏繞出一位臥躺的女子,頭髮、肌膚、衣服皺褶等細膩質感,傳遞優雅柔美的氣息。

「跳出格子吧!」特展「材料超展開」藝術家石川美奈子作品區。 (1)
「材料超展開」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日本藝術家石川美奈子在透明壓克力板上使用壓克力顏料作畫,每條線等寬等距的精細創作,造就出優美和諧的藝術作品;日本金魚繪師深堀隆介運用壓克力樹脂技術,以分層繪畫的方式,堆疊出栩栩如生的立體金魚,觀眾透過展場的創作影片,可以看見他繁複的繪製過程。

「跳出格子吧!」特展「材料超展開」藝術家石川美奈子作品〈共鳴/中空〉。 (4)
日本藝術家石川美奈子作品〈共鳴/中空〉。(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跳出格子吧!」特展「材料超展開」藝術家深堀隆介展區。 (2)
藝術家深堀隆介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臺灣藝術家廖建忠以複合媒材創作出一個有如劇場般、震懾人心的情境——一台小貨車與瓦斯桶飛躍空中,如同車禍現場的瞬間凝結,貨車的車窗內還能觀察到充滿生活感的細節,極為逼真。

「跳出格子吧!」特展「材料超展開」藝術家廖建忠作品。 (6)
台灣藝術家廖建忠作品。(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展區四|無限大工作室|跟著藝術家嘗試跳出格子

展覽最後設置了「無限大工作室」互動區,以德國藝術家克里斯托夫.尼曼(Christoph Niemann)為示範,透過他的思考迴路與突破框架的觀看視角,引導人們如何從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成為跳出格子的創造者。

FotoJet
德國藝術家克里斯托夫.尼曼(Christoph Niemann)作品。(圖片提供:Christoph Niemann)

尼曼喜歡在照片或生活物件添上幾筆插畫或加工,再創出幽默有趣的新視角,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週日素描系列」——他將創作時的心路歷程,包括面對困難的厭世感、焦慮時的叨唸等全部記錄下來,那種害怕沒有靈感、擔心自己不夠好、覺得日子艱難無比的心情,讓許多曾有相同困境的觀者心有戚戚焉。看完尼曼的作品,不妨在互動區坐下來提筆畫畫,嘗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跳出格子」之作。

《跳出格子吧!》特展「無限大工作室」展出德國藝術家尼曼作品。 (10)
「無限大工作室」展區。(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跳出格子吧!機器X材料X藝術超展開》

展覽日期|2023年6月3日-2024年2月29日

展出地點|台北奇美博物館 1樓特展廳

開放時間|9:30-17:30(週三、除夕休館)

門票價格|全票350元、優惠票300元、雙展套票380元

售票通路|奇美博物館售票櫃台、KKday、Klook、ibon、GOMAJI、台南好玩卡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隨著2025大阪世博開幕日將近,各參展國也紛紛宣布自家展館的建築設計與展覽亮點,其中瑞士館以充滿特色、輕盈通透的球體建築而備受矚目,更將以經典卡通《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為主題帶來一系列展出。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3大亮點整理

01/4大展區將科技融入藝術體驗

瑞士館以擴增人類(Augmented Human)生命(Life)星球(Planet)為題,在一座座透明泡泡中展現創新與創造力。場館共分為4大展區:

第一展區展示一系列巨大的剪紙裝置藝術,空間中散發著Firmenich特別為瑞士館設計的香氛,週遭環繞著壯觀的瑞士自然風景;第二展區邀請訪客分享自己對未來的願景,並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將這些想望化為充滿活力的藝術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一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二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第三展區每兩個月會更換一次,呈現當今的技術進步與突破,展間設計為未來主義風格,描繪出一個結合藝術與科學的虛構未來世界;第四展區則強調瑞士的文化面向發展與創造力,最後遊客還能帶走許多瑞士紀念品,如木製玩具、地區限定口味的KitKat、雀巢咖啡等。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三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紀念品商店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02/綠意盎然的超輕型球體建築

瑞士館由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打造,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場館由五個綠意盎然的球體組成,場館內外都種植了大量植栽。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共有兩層,分別選用不同顏色的材料,外層為亮色的ETFE、內層色彩較暗,營造由外而內的觀展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在場館內外種植大量植栽(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總重只有400公斤(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同時,瑞士館也將成為世博會上生態足跡最小的展館。這些球體外殼的總重量僅有400公斤,是傳統建築外殼的1%,只需兩到三輛載貨腳踏車就能運送。不僅如此,這些材料還可以回收,在世博會結束後重新製作成家具等產品。

03/《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主題企劃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雖然是瑞士文學作品,但相信多數人都是從日本版卡通認識這個故事;也因為如此,這齣作品成為本次大阪世博瑞士館的焦點之一。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也是本次瑞士館的主題之一(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位於瑞士館頂樓的「Heidi Café」,提供結合日式風情的瑞士特色料理,並搭配精選的瑞士葡萄酒;員工則身穿瑞士品牌BALLY的制服,以多國語言接待訪客。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場館頂樓的「Heidi Café」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另外,瑞士館也將於4月22日舉辦一場特別放映活動,以《My Name is Heidi》(私はハイジです)向這位阿爾卑斯山的少女致敬。這場展演由日內瓦藝術設計學院(HEAD)製作,結合時尚、平面設計與動態影像,連結過去與現在,將主角小蓮重新塑造為具有當代意義的經典角色。

根據瑞士館團隊宣佈,場館結構將於2025年1月全數完工,而內部裝修則則預計於3月中完成。

2025大阪世博

日期|2025/4/13–2025/10/13

瑞士館官網|https://vitality.swiss/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揭曉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科技島、光明燈牆並置,探討智慧、信仰如何影響地景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覽內容亮相!由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劃的參展計畫「[]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回應大會以「智慧」(Intelligens)開展的年度主題,概念源自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根植於地景所提出的「NON-sites」理論,並融入東方哲學關於「無/有」的辯證,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智慧」角色,同時提出對臺灣「信仰」有無的思考。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2025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為「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用「Intelligens」這個字詞突出「gens」在拉丁文中「人」的含意,討論三種不同類型的智慧:自然、人工和集體智慧,於建築設計中如何被思考和用以面對當代環境和氣候困境。

臺灣館「[]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即以大會主題為基礎,由策展人薛丞倫及協同策展人吳秉聲、蘇孟宗、江松長,帶領成大建築系團隊,探索「智慧」(Intelligens)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角色,並重新審視臺灣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同時透過展覽、裝置、工作坊、論壇等形式,探索並定義當代臺灣建築師的「Intelligens」表現。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出對臺灣「信仰」有無的思考

此提案受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啟發,以雕塑及大地藝術作品聞名於世的他,曾提出「non-sites」理論,其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透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再將視野拉回東方世界,「無」在東方哲學中延伸出無盡關於「無/有」的二元辯證,而成大團隊將藉臺灣館,嘗試辨識、建構屬於臺灣「信仰」與「無信仰」之間二元辯證的灰色地帶。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成大團隊認為,臺灣的空間治理和發展策略深受「信仰」與「[]信仰」的辯證影響,以高速度和高科技發展為例,高鐵將西部走廊轉變為大都會區帶,智慧技術使空間重構,也擾動了原本自然生態平衡;晶片和高科技的發展不僅成為臺灣在國際上的籌碼,也帶來了經濟、資源分配是否平等是否合理的反問與挑戰,同時臺灣人也以「智慧」來重新審視正在發生於這片土地上地景的一切。展覽將從三個面向切入,尋找「智慧」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在空間治理中的影響力:

▍效率(Efficiency—— []高速度信仰(NON-Belief in high-speed

探討全球追求效率和快速發展的潮流,以臺灣高鐵系統為案例研究,提出高鐵所建構的臺灣大都會區帶,以及城鄉差距下都市生態的反省。

▍科技(Technology—— []晶片信仰(NON-Belief in chips

探索對於科技島之於生態島兩個極端神話的信仰,以及背後在綠能光電板所覆蓋的代價,尤其以臺南七股地區作為場域的探索。

▍控制(Control—— []感知-運動信仰(NON-Belief in sensory-motor

探討每天例行生活的各種細微的感知-運動關係,在延展的基地涵構與關係場域中重新審視各種與生態、文化、社交的衝突。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島嶼意象融入展場,呈現科技、環境、空間的複雜關係

本次展場設計採用「島嶼」概念貫穿全場,以「島群島半島」之間的關係呈現信仰與[]信仰之間的張力,重新審視科技、環境與空間的複雜關係。在展場正中央,一座宛如自黑夜海洋中浮現的島嶼靜靜佇立——蜂巢紙切割出臺灣地形剖面,細密的紋路如同時間在土地上刻下的痕跡,微光自紙間漫出,隨地形起伏緩緩流動,結合上方「科技島」以電子紙輪播臺灣地景照片,呈現半導體發展對臺灣地景的影響,同時引入環境正義的討論,包括都市熱島效應、能源分配等議題,全面探索科技與環境的交互關係,並輔以16組研究書冊,以科技島嶼論述為序,開啟[]信仰的觀展動線。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場周圍配置的展櫃象徵環繞群島,展示12組研究模型,內容聚焦臺灣真實情境與議題,反映當代社會的挑戰與思考,讓觀眾在群島結構中重新審視臺灣地景轉變的脈絡。展場一端的「光明燈牆」,如同於群島之中設置的一座信仰半島,成為信仰核心並串連起所有展櫃與內容,營造統合與連結的視覺與體驗。正式展出時,由展場唯一開啟的對外窗,可望見威尼斯的聖母安康教堂,象徵人文與信仰的起點。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揭曉!成大建築探索「智慧」在當代建築扮演的角色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