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與西門紅樓主辦,合方創意策畫的《打開紅樓,向古蹟劇場的未來說聲嗨》專題論壇,在7月9日熱鬧舉行。
延續《打開紅樓,預見城西大未來》特展對不同歷史時期下紅樓使用的討論,將焦點轉至二樓的古蹟劇場,特別邀請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于國華副教授兼研發長、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李清志、全民大劇團謝念祖團長、科文双融股份有限公司副執行長周琍敏等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科文双融股份有限公司趙釧玲副總經理擔任主持人,與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黃文彥副執行長及西門紅樓李志勇總監,暢談二樓劇場的多元活化可能,與會的還有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李斌董事長,前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現任XRA台灣實境科技創新發展協會楊淑鈴執行長,透過不同領域的觀點激盪,也勾勒出西門紅樓的未來發展容貌。
從「紅樓」、「古蹟」、「劇場」,想像未來
用30秒在這西門紅樓的空間裡感受一下,你會遇到歷史中的誰呢?
于國華副教授說道,當年,建築師近藤十郎來到臺灣,在創新思維的時代下設計了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這座獨特的建築;現在,我們除了延續古蹟的歷史之外,是不是也能延續建築師隱藏於此的大膽創新精神,對於西門紅樓二樓劇場空間使用方式,期待能以更貼近年輕人與多元的市場需求,創造一個新的場域,去承載新的表演藝術風潮、新的觀眾、新的演出等新能量。
呼應、延續區域集體記憶的古蹟再利用
城市是一個生命體,一座城市裡的建築勢必隨著時代有所更替,建物也有生老病死,如何再利用這些在時代流轉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也象徵一個社會的成熟程度。而古蹟再利用的核心精神又是什麼呢?李清志副教授認為應是收藏並延續周圍區域的記憶,西門紅樓好比臺北的城市風貌跑馬燈,有著眾多常民共享、傳承的事物儲存其中,也象徵某個時代的集體記憶,歷史建物若能呼應場所記憶,場所記憶被延續,便是古蹟活化的核心。
透過戲劇,讓古蹟的歷史再次展現
建物場館的記憶與歷史,對謝念祖團長來說,一直是很棒的創作素材,歷史未詳述的那些空白地帶,成為了創意得以入駐的片段。全民大劇團知名的舞台劇《仁愛路六號》便是改編國父紀念館50年來承載的歷史故事,賦予趣味與人性,讓歷史得以在劇場中被「活」出來,宛如一場大型的實境秀。他邀請大家試想,若以擁有100年以上歷史的西門紅樓來創作發展長銷劇目,是否有更多記憶與內容得以被挖掘來呈現呢?
沉浸式科技導入,創造劇場新體驗
現今觀眾對於展演的觀賞偏好愈來愈分眾,沒有所謂的主流,科文双融股份有限公司周琍敏副執行長提到,過往展演以說好一個故事為主要方式,現在沉浸式劇場則藉由觀眾化身虛擬個體,進入場景與演員深切互動,活進故事之中。西門紅樓二樓現作為表演空間使用,或許可以借鏡英國布里斯托老維克劇院(Bristol Old Vic)的案例,在戲劇上演前20分鐘,將場所的歷史脈絡,以動畫投影在座位旁的磚造牆面,引導觀眾沉浸於這座古蹟劇場之中。
本次論壇更透過民眾的參與及踴躍提問,包含更多打破傳統框架的劇場表演案例,以及西門紅樓古蹟營運面的建議,更擴展到整個臺北城西區如剝皮寮歷史街區,帶出紅樓及萬華地區的永續性及未來模樣。
西門紅樓的大家長李志勇總監表示,「紅樓的發展首要是做好本體古蹟維護,扮演好在臺北西區文化門戶的重要角色,二是維持健康的營運體質,在財務平衡的前提上,持續做經營面的構思與發展。」他帶領現場觀眾穿梭時光,爬梳西門紅樓115年的歷史脈絡,介紹八角樓、十字樓獨樹一格的建築美學,見證這棟百年古蹟不同時期的場域定位轉換,更把時間拉回當今,回顧曾在西門紅樓二樓劇場所舉辦過的VR影劇體驗展、演唱會、戲劇工作坊等多元使用樣態,讓大家看到這個場域的確可以發揮無限創意與用途。
李志勇總監也說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城西營運部,營運管理範圍包含了西門紅樓、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及剝皮寮歷史街區,皆是萬華區深具特殊性、生命力與常民文化性的主要代表。三個場域在策略面上有著不同定位,如何與周邊互動或是對於商業性、文化性的發展可能,都必須再做更深入的討論。也感謝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及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支持,城西營運部於今年成立了教育推廣組,對於未來所要承擔之藝術文化層面的內容也是責無旁貸。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黃文彥副執行長總結,對於西門紅樓劇場的未來如何發展,雖仍沒有明確的答案,但經過所有與會者的分享與討論交流,有了更多的想像、帶來很多的收穫,這些對於古蹟硬體保存精神及場域的創新轉化呈現等許多可能性,也將會是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持續進行的目標。
《打開紅樓,預見城西大未來-西門紅樓2023國際博物館日特展》
展期|2023/5/18(四)-9/3(日)
地點|西門紅樓(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
指導單位|臺北市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主辦單位|西門紅樓
策展單位|合方創意
相關資訊詳見 https://www.redhouse.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