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巴塱文物館」揭幕!常設展《TAFALONG》以口傳神話為主軸,透過聲響、文物闡述太巴塱故事

花蓮「太巴塱文物館」揭幕!常設展《TAFALONG》以口傳神話為主軸,一虛一實闡述部落文化內涵

太巴塱部落位在花蓮光復鄉,是阿美族規模最大、也最古老的部落之一,當地不僅保留阿美族傳統家屋、部落刀槍、酒皿等文物,還是全台少有的紅糯米產地,極具代表性。為了保存並傳承部落文化,「太巴塱文物館」在2023年於焉而生,將透過策展、工作坊等形式,成為觀者認識太巴塱的起點;開幕首展《TAFALONG 太巴塱》特別與太巴塱ilisin(中文稱豐年祭)同時揭幕,8月18日開展。

展覽主視覺
《TAFALONG 太巴塱》於2023年8月18日展出至2025年8月18日。(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虛實並進,以「口傳部落神話」為策展主軸

早起的台灣原住民並未使用文字,許多部落故事都以口語流傳。以此為出發點,《TAFALONG 太巴塱》策展團隊「沿岸製作」以部落神話為主要軸向,將代代口傳的信念價值,搭配作為物質載體的文物,透過「一虛一實」的方式鋪墊出觀展路徑,描述太巴塱部落怎麼來,又何以形成當今面貌。

展覽入口
《TAFALONG 太巴塱》展覽入口。(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3大展區亮點整理!部落族人參與製作、金曲得主Osay Hongay簡燕春獻聲

為如實體現口傳文化的精神,沿岸製作邀請部落族人錄製部落的神話故事,作為《TAFALONG 太巴塱》前三展區的脈絡底蘊。

 起源 

以阿美族創始神話「Tiyamacan」為開端,由耆老Osay Hongay簡燕春的嗓音與聲光裝置引領觀者遙想遠古情境。若有關注2022年第33屆金曲獎,想必對拿下「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的Osay Hongay簡燕春不陌生。作為部落祭歌團的一員,他自小與母親學習古謠,隨年紀增長,古謠早已內化其心中,成為生命一部分;如今年過八十,他從學習者成長為傳遞者,透過古謠與天籟般的吟唱,將部落故事傳遞給下一世代,作為本展引路者再適合不過。

展覽第一區_起源
《TAFALONG 太巴塱》第一展區:起源。(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續存 

以階梯地形呈現,引領訪客走過太巴塱祖先繁衍生存、遷徙定居的困境,抵達坡頂時,一同聆聽部落祭司Ka’ti Karo林正治協同十多位耆老共同彙整的「Doci與Lalakan」故事。

展覽第二區_續存
《TAFALONG 太巴塱》第二展區:續存。(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社會 

藉由藝術裝置的象徵性轉譯,呈現太巴塱小學生們在黃梅玲老師帶領下錄製的「Mayaw與Onak」故事,讓訪客能仰望省思祭儀精神的源頭,以及階級傳承內涵。

在田調過程中,策展團隊發現口傳神話故事在轉述過程中可能因講者的個人詮釋,而衍生出不同的版本;為此展場特別設置了「故事錄音區」,讓部落族人得以在展區現場錄下自己所知的神話故事版本作為紀錄。當多種版本齊聚,便能呈現屬於太巴塱部落的、龐大的集體想像,也讓訪客得以體驗口傳文化引人入勝之處。

展覽第二區_續存2
《TAFALONG 太巴塱》第二展區:續存。(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以多元手法展示文物

這次從部落徵集而來的文物,跳脫常見的玻璃櫥櫃展示方式,依循著神話脈絡成為故事性的情境展示,也作為相對於抽象神話的另一個物質軸向,勾勒出部落生活的真實樣貌。

展覽整體
《TAFALONG 太巴塱》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而在展覽第四區的「傳承」,更透過3D掃描讓族人提供的文物以嶄新的姿態永久留存。置身現場,可透過互動裝置聆聽文物持有人所錄製的說明,這種非研調性質的敘述傳達了真實、主觀的情感記憶,也反映了某種文化記憶的斷層。透過數位化,文物得以跨越時間與空間,被保存與分享,實踐了另一種傳承,呈現文物的現代意義。

太巴塱文物館_文物線上化_沿岸製作提供
《TAFALONG 太巴塱》將文物展示數位化。(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新觀點注入詮釋部落文化內涵

策劃《TAFALONG 太巴塱》的沿岸製作團隊並非太巴塱部落族人,但策展人陳彥安以國小期間至太巴塱國小交換學習的記憶作為出發點,在這次策展過程中重新學習與認識部落文化,期望透過新的觀點呈現部落文化內涵。

太巴塱文物館_前期田調_沿岸製作提供 (1)
《TAFALONG 太巴塱》前期田調過程。(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策展過程中,團隊除了傾聽族人想法,試圖凝聚部落共識之外,也邀請不同專業團隊與部落合作,建立更多交流,同時產生新的刺激,像是邀請裝置藝術家同步留信messagingleaving與部落工藝師Rongac Ciwku李美嘉共同創作,由傳統編織手法延伸,呈現出新舊融合的新型態展台;而開幕活動也由AHA Saloon主理人張勳進與花蓮在地酒吧五米停留合作,在參與了太巴塱ina的採集、酒釀工作坊後,為展覽設計專屬調飲,注入論述與視覺以外的味覺觀展體驗。

太巴塱文物館_Mitorik_沿岸製作提供_03
《TAFALONG 太巴塱》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工作坊、深度導覽等周邊串連

沿岸製作也規劃了多場展場導覽及藝術家創作分享,帶訪客深入了解展覽內容:由在地團體規劃的部落導覽,展現族人眼中的太巴塱;部落工藝工作坊,如阿美陶、藤竹編織、傳統織布等,傳承著蘊含生活智慧的部落精神;阿美族特有的野菜、釀酒文化體驗,邀訪客實地品嚐部落的滋味。另外也有針對族人籌辦的族譜工作坊、耆老故事分享會,引領部落遊子們尋根。

織布體驗工作坊
織布體驗工作坊。(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邀訪客認識部落,引領遊子返鄉尋根

透過為期兩年的常設展,《TAFALONG 太巴塱》邀請訪客直接進入神話情境,進入太巴塱的國度,透過非具象與具象的物件,體會文化生成的狀態。

策展人陳彥安、張庭瑄則表示:「相較於展現成果,更希望展覽能夠成為探尋太巴塱文化的『起點』。」在立體呈現部落文化內涵的同時,也透過周邊串連,開啟對話並產生更多交流,讓參與者成為文化傳承的媒介。而多面向的周邊活動,除了能讓訪客以更貼近部落的視角體驗部落文化,也期許遊子能重新認識部落,落實展覽的核心價值——「傳承」。

太巴塱文物館_合作部落工藝師李美加_沿岸製作提供
展覽合作部落工藝師李美加。(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太巴塱文物館_前期田調_沿岸製作提供 (2)
《TAFALONG 太巴塱》前期田調過程。(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TAFALONG 太巴塱》

展期|112年8月18日-114年8月18日

地址|O kakimadan no to'as no Tafalong 太巴塱文物館(花蓮縣光復鄉光豐路86號)

資料、圖片|太巴塱文物館、沿岸製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耗時15年建造的「高雄新車站」,由荷蘭建築團隊Mecanoo操刀,其中名為「綠之丘」的天棚圓頂與其上方的空中花園,終於在2024年底正式完工啟用。

保留帝冠式舊站建築

高雄新車站以「擁抱高雄歷史」為理念,將歷史傳承與創新設計融合,保留舊有元素並重新詮釋,定位為「串聯過去與未來的城市地標」。有著超過八十年歷史的高雄車站舊站,屬於日式帝冠式建築,在新站興建過程中被保留下來,期間經歷二次遷移等創舉,展現團隊的工程技術。此外,施工的同時也必須維持鐵路運作,並確保乘客往來順暢、安全,於團隊而言充滿挑戰。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以「擁抱高雄歷史」為理念,將歷史傳承與創新設計融合(圖片來源:Mecanoo)

兼具通勤與休閒的自行車道

除了鐵路部分的工程外,高雄新車站還彙整了捷運、公車、客運等運輸系統,並打造一條全長15.3公里的自行車道,為全台唯一一條可「飛越」鐵路的自行車道,兼具通勤與休閒功能,為市民帶來嶄新體驗。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彙整了捷運、公車、客運等運輸系統(圖片來源:Mecanoo)

2,700片幾何雲朵打造天棚

這次正式啟用的天棚,不僅僅是高雄新車站的入口,也像一座城市舞台般。其圓頂佈滿2,700片潔白雲朵,由近80支造型各異的榕樹花柱支撐、挑高6公尺,展現高雄晴朗天空的意象,通透視野營造出寬闊的感受。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天棚不僅僅是高雄新車站的入口,也像一座城市舞台般(圖片來源:行政院)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天棚圓頂佈滿2,700片潔白雲朵(圖片來源:Mecanoo)

台灣原生種空中花園

天棚的上方,是佔地17,500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全數採用台灣原生種植物,共有超過三十萬株植栽灌木,並分為五大景觀區,為高雄新車站塑造綠意盎然的環境,也讓這座熱帶城市擁有可呼吸、充滿生機的空間。未來,這裡將舉辦各種市集、展演活動,更計畫設置流動圖書館,迎接更多可能。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空中花園全數採用台灣原生種植物,共有超過三十萬株植栽灌木(圖片來源:Mecanoo)

集飯店與商業空間於一地

目前高雄新車站施工分成南、北區塊兩階段施工,南區塊已經大致完成,剩下北區塊以及四棟大樓。除車站本體外,也將結合飯店與商業空間,打造複合式的大型公共區域,成為高雄與外部接軌的樞紐。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將結合飯店與商業空間(圖片來源:Mecano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南台灣首店等5大亮點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誠品生活台南」將於2025年第一季展開試營運,這間廣達6,000坪的四層樓獨棟街邊大店,由建築師羅耕甫規劃為有機綠建築,藉寬闊景觀階梯引領訪客踏入閱讀殿堂;室內空間則由建築師蕭博文操刀,融入台灣人傳統上於厝屋、公共廣場聚會的「埕Tiânn」文化,打造一處讓人們歡聚交流的生活據點。店內集結書店、兒童館、主題餐廳、台灣設計選物、國際潮流品牌專賣店等,酒藏豐富的「誠品酒窖」亦同步進駐,各年齡層的訪客皆能在此覓得樂趣。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引台南暖陽入內的有機綠建築

以打造「南方新桃花源」為理想,誠品攜手建築師羅耕甫規劃「誠品生活台南」街邊大店,這棟有機綠建築善用自然採光與通風,將台南暖陽引入室內,同時縫合室內空間與城市風景;正門入口旁以近百階的景觀大步梯迎賓,邀訪客拾級而上,步入挑高10米的雙層書店沈浸於書海。尚未正式開幕,「誠品生活台南」即以兼具永續和美學的建築設計,獲得「TAC世界設計大獎商業概念獎」首獎肯定。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室內融入「埕Tiânn」文化概念,十米挑高書店是焦點

室內空間則由建築師蕭博文操刀,以連結在地與國際、傳統與創新為理念,融入台灣早期傳統厝屋庭院與公共建築前聚會廣場的「埕Tiânn」文化概念,將誠品書店置於全店核心位置,結合多元藝文體驗、親子共讀Plaza等活動空間,以及綠意天井、8米寬大步梯、大面積露台等設計細節,為台南再添一處文化生活聚所,隨時款待在地居民、歡迎跨地遊客,亦迎接遠地旅人。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安平、國華街都不遠,鄰近府城知名景點

「誠品生活台南」位於近期剛開幕的台南新興園區,鄰近安平港、奇美博物館、安平老街等知名景點,距離最多遊客到訪的安平古堡、國華街美食聚落亦僅15分鐘車程,周邊提供上千個汽機車停車位,交通便利。店內不僅有挑高10米的雙層書店,亦設有「兒童館」蒐羅台灣及全球特色繪本作品,帶領小讀者由在地出發,探索全世界。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誠品酒窖南台灣首店進駐、世界美食集結

呼應台南聞名全球的美食文化,「誠品生活台南」一至四樓每層都設有主題餐廳或咖啡輕食,囊括台式、日式、歐美、中式、泰式等菜系,集結奪得世界啤酒大賽冠軍的台灣精釀啤酒餐酒館、甜點吃到飽、精緻創意蔬食、早午餐、原木柴燒料理等多樣化選擇;書區旁還有複合印刷設計、藝文與選物的在地知名老宅咖啡館獨家入駐,臨窗可由天井欣賞雲影天光,沈浸於書香與咖啡香中放鬆身心。

更令人期待的是,「誠品酒窖」也將在此開展南台灣首店,匯聚法國布根地、波爾多、香檳區等著名酒莊超過7,500款紅白酒,葡萄酒迷值得一訪。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來源:誠品酒窖)

台灣設計師、國際潮流品牌聚集

期望成為人們探索各種奇思妙想、激盪創意的靈感基地,「誠品生活台南」也攜手品牌創作全新店型,包含時尚設計、休閒潮流、新銳文創、台灣冠軍茶等;獨家專賣店各有特色,包括以時髦撞擊凹痕著稱的義大利精品行李箱、美國百年工作靴之王、德國古典書寫工藝品牌等,值得期待。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