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變得非常精彩的紀錄片,你跟上了嗎?過往紀錄片常被貼上嚴肅無聊的標籤,但隨著串流平台興起,美食、犯罪、運動、自然、藝術創作等多元題材,加上非虛構的故事力道,成為當今的追劇新解。許多創意人也都是紀錄片迷,我們邀請藝術家范承宗、寫作者.編輯蕭詒徽、Namesake創意總監Steve,分別就犯罪詐欺、藝術創作、美食3大類別推薦私心愛片!
類型1:犯罪詐騙類紀錄片
藝術家范承宗推薦!詐騙是一種心理信任遊戲
1. 《我們的金髮藍眼父親》
特定專業者越權導致的詐騙,美國不孕症醫師擅用自己的精子捐精,創造出近百名同父異母的小孩。從專業者的角度,他超越了、放大了自己的專業能力,而且這個權力非常獨家,他在自己的身分和位置上看到機會,甚至出發點不是惡,但這個破口使他可以去掠奪和傷害別人。這也能反思到近期的MeToo案例,都是專業者在權力和機會下造成的傷害。
2. 《Tinder大騙徒》
很會挑選受害者的愛情騙子。我看很多詐騙書籍,第一章都是挑選受害者,畢竟茫茫人海,每個人都要深入了解才下手實在太沒效率。片中可見他一層一層放出低成本且廣泛的餌,比如說「在聊天中炫富看誰有興趣」,把不吃這套的人都篩選掉,並讓對方覺得都是自己做的決定,而非被強迫。其實這些心理技巧,在工作上和客戶應對也能派上用場。這部片上線已經1年多了,推薦大家可以從「如何挑選受害者」的視角來溫習。
3. 《中國梵谷》
藝術仿冒品的詐騙,但這部並不太像犯罪,因為主角沒有想要騙。背景在專門繪製複製畫的中國深圳大芬油畫村,臨摹梵谷畫作20年的畫師趙小勇,第一次到荷蘭目睹梵谷真跡。這有點像在反思:他的作品就不是藝術了嗎?藝術品的價值是什麼?對我來說,他某種程度來說就是藝術家,20年堅持做同一件事,也擁有繪畫的能力和專長。最後看到真跡的那幕很打動我,一個瘦瘦小小的人站在畫前面,說不出什麼,但可以感受到情緒很滿,你會知道他不是只是個畫複製品的人。
4. 《別惹喵皇:肉搜網際殺手》
非常過癮的觀影體驗,很像加入片中偵查小組。網路上一則虐貓影片,引起愛貓人士網友們想肉搜出兇手,最後竟衍生出殺人案。辦案線索非常複雜,還包括臉書等各種網路社團的互動,卻處理得層次分明,又不會讓你太快猜到下一步。我還注意到,片中網友在家裡辦案的場景,家中擺設和一般人家裡不會差太遠,這種精美的帶入感都像在說:你就是我們網路辦案小組的一員。
5. 《別信任何人:虛擬貨幣懸案》
如片名的「別信任何人」,以此提醒大家留心投資詐騙。片中不斷告訴你:虛擬貨幣很賺、這個東西很新、現在不跟就會錯過,但真的有人搞清楚它是什麼嗎?不過別管那麼多,跟就對了!這也是龐氏騙局的變形。希望大家都能質疑所有的投資,就連這部片的公司做到這麼真,都可以是假的。
類型2:藝術創作者類紀錄片
寫作者.編輯蕭詒徽推薦!那些不被世界理解的創作者們
1. 《草原上,我們開始跳舞》
2018年初,一群藝術家在台北華山草原搭起帳篷進行「草原自治區」實驗計畫,卻爆出分屍兇殺案。這部紀錄片成功地呈現自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我們很容易想像自由就是不理其他人、不理這個社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片中呈現出向度非常複雜的自由。
2. 《我有一個憂鬱的,小問題》
中國詩人暨藝術家任航,攝影創作常以人體為對象,片中呈現他的工作與生活,以及最後從大樓跳下結束生命。任航講過一句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話,他從來不覺得拍攝裸照是一件激烈的行為。這讓這部紀錄片有另外一個很特殊的價值,它呈現了一種不被理解,對任航來講很日常很尋常的狀態,在外人眼裡忽然變成一種激烈的反抗、道德邊緣的創作,我覺得那只是一個還沒被理解的常態。
3. 《搖滾媽祖婆》
記錄樂團「Fanny」近半世紀的歷程,這個由一對菲律賓移民姐妹於60年代在美國組成的樂團,被大衛鮑伊讚揚為「美國搖滾史上最重要的女性樂團」。這部片提醒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歷史隨時隨地都在錯過。我們覺得只要通熟歷史,就能把曾發生過的事情都掌握著,但其實歷史和時間、大眾和社會,隨時隨地都在錯過很重要的事情。
4. 《瑞明樂隊》
很像是現代的「雪夜訪戴」。這個成語典故大家都不陌生,王徽之在下雪的夜晚想起友人戴安道,於是乘船去找他,到了戴家門前卻沒有進門而返回。別人問起明明是來拜訪朋友為什麼不進門,他說自己就是乘興而來,現在興致沒了,又何妨。我覺得瑞明樂隊就是現代版的這個成語,他們沒有做出任何作品,可是精神已經在那裡了。
5. 《登台之路:十九兩》
樂團「十九兩」由手風琴手阿雞與小提琴手瑞奇組成, 片中呈現了一個比較成功被社會化的怪人,去保護一個還沒被社會化的怪人的過程。你知道自己不能夠這麼怪、要能跟社會溝通,而你也已經學習到這件事,但最終的夢想,還是希望能夠保護另外一個人,讓他不用經歷這一切,還是能夠保持原來的樣子活在世上。這部紀錄片其實就是阿雞在保護瑞奇的過程,真的會看到鼻酸,怪人的救贖就是守護另外一個怪人。
類型3:美食主廚類紀錄片
Namesake創意總監Steve推薦!料理的文化衝突從何而來?
1. 《主廚的餐桌》
每一集都把美食當成一門藝術品介紹。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季第4集,美國主廚Ivan Orkin對日本拉麵非常著迷,甚至到日本開了拉麵店。這樣的文化衝突實在不可思議,拉麵是日本國民美食,一個外國人做的拉麵可以讓日本人認可,店裡非常多日本客人的畫面很有趣。這就好比有一個外國人來台灣開滷肉飯店,還能讓大家稱讚好吃。
2. 《環球饗宴:菲爾來吃飯》
情境喜劇《大家都愛雷蒙》的主創菲爾羅森塔爾(Philip Rosenthal)造訪世界各城市體驗美食。這部片有一個很有趣的點,前兩季的結尾菲爾都會跟父母視訊通話,分享這趟旅程的故事;之後媽媽過世,接下來的兩季也維持和爸爸視訊通話,直到爸爸過世;第五季開始每集會邀請不同嘉賓,包過他的兒子。而紀錄片的執行製作人也是菲爾的兄弟,這部片就是一整個家庭的創作,這樣的連結很酷。
3. 《茹素的力量》
我喜歡美食和運動,這部片就是兩者的結合,記錄運動員吃素、甚至全素的過程。在看這部片之前,從來沒想過有這麼多運動員吃素,片中有解釋為什麼吃素比吃肉好,以及吃肉會長肌肉這件事,其實很大程度是商業策略,並非絕對正確。
4. 《Mise En Place》
來自YouTube頻道Eater,Mise En Place是法文中的「各就各位」,這個系列專門訪問當地城市有話題或特色的餐廳,從餐廳理念、概念,到一整天從準備到出餐的過程。像是紐約的餐酒館Double Chicken Please,就是台灣人開的,餐廳使用拉霸式調酒,餐點也把台灣食材延伸應用得很特別;還有在美國加州柏克萊的Al Coro,從主廚到團隊幾乎都是女生,這間也是我很喜歡的餐廳之一,主廚創辦人Alice Waters算是從農場到餐桌(farm to table)的始祖。
5. 《Late Night Munchies》
YouTube頻道Munchies的系列,Late Night Munchies顧名思義就是「深夜零食」,每集會找一個主廚,推薦幾個下班後會去的餐廳,實際逛了一圈後再回到自己餐廳,煮一些喝酒後會吃的料理和大家分享。以主廚的角度介紹別人家的餐廳,這個觀點很有趣,可以了解到他的邏輯和喜好。
採訪整理|張以潔 圖片提供|各單位
插畫|Doz Lin、Hsin Yin Chen、Tang wen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