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文博會在台北,由城市5大文化場域——花博、華山、松菸、空總、鐵博——串連為城市展場,9月22日至10月1日展出。其中,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為文化策展主展區,眾多亮點如FOCASA雙馬戲蓬、主題館《野性博物館》、科技鷹架、球型劇場⋯⋯等皆集結於此,一同演繹「野生臺灣:文化物種大發現」命題。本篇濃縮空總展區精華,帶看5個策展焦點。
走入創作者的野性創作現場|主題館《野性博物館》
所謂野性,是野生的性質與底蘊,是初心生發的所在,也是原型開創的場域。《野性博物館》展覽路徑從物件導向敘事,匯集藝文創作者的訪談與裝置、道具、服飾等展品,它們來自多組具海外能見度的台灣創作團隊,如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布拉瑞揚舞團、豪華朗機工、三牲獻藝,以及熱門台劇《麻醉風暴》、《誰是被害者》的幕後推手瀚草影視等,呈現其田野經驗及創作的發生過程。
展館以五重空間呈現,帶觀者走入創作者各式各樣的創作基地,當中有工作室、排練場,甚至是鐵皮屋廠房,或大自然賞賜的廣闊山海。展間依序從「拼裝鐵工場」、「裝配彈藥庫」、「密碼書庫房」、「混搭衣帽間」到「團練巨幕廳」,分別對應著創作的5個階段,展品陳列特意以器械技術展示、基質物料堆棧的另類形式表現,模擬藝文創作者補給靈感的基地,透露著創作時靈光流動,那份難以暗藏的野性。
展館一樓由共序工事規劃,採用工業廠房的新式鐵皮為材質,將頗具台灣特色的鐵皮廠房景觀帶入展場,呼應創作者運用有限資源創造精彩作品的過程。踏上二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巨幕投影,讓觀眾彷彿置身創作者的田野及排練場;螢幕放映著盧彥中導演為參展創作團隊所拍攝的記實影像,剖析其創作的起心動念是如何從台灣這片土地生長。
成為構築未來空總的一份子|《打開空總 X AI多重未來》
理解今年文博會的內裏,來看看它所發生的場域——空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何以成為這場年度文化盛會的重點場域?這裡過去是多代政府的官方用地,日治時期為工業研究所,1949年後又轉為中華民國空軍總司令部;近年則卸下神秘面紗,蛻變面向城市的文化藝術園區,也就是如今的空總。「實驗性」是空總的核心精神,並以未來感十足的科技藝術為載體呈現。
在空總觀展的感覺很是特別——漫步在象徵舊時代、嚴謹而肅穆的百年古蹟及舊軍事基地,看的卻是面向未來、靈活而大膽的各種藝文實踐及想像。
空總佔地達71,000平方公尺,大約是4.9座故宮博物館的基地量,是台北少見有古蹟、綠地、廣場並存的廣闊場域,且地理條件極佳,就位在都市中心地帶,總統府與台北市政府的中間點。這麼難得的地方,要如何規劃才最理想?空總結合AI技術推出《打開空總 X AI多重未來》特展,先介紹空總的歷史更迭,建立觀者對基地的初步理解,再由9個虛擬人物引導人們參與空總未來的建構。
走進展場的每個人,都將化身「AI建築家」,為空總發想各種可能的建築風格、文化設施及策展內容,成為構築未來空總的一份子,打破國家建設多為上而下、單一方向進行的形式。
歷史建築化身科技藝術裝置|《Working in Progress X 鷹架GPU》
承載空總工業、軍事歷史記憶的「舊辦公大樓」及「戰情大樓」,現正進行古蹟修復工程。文博會期間,兩棟建築的施工現場則暫時轉換為科技藝術裝置《Working in Progress X 鷹架GPU》的主要架構,本作以原有的鷹架為結構、防塵布為主體,搭載LED螢幕及聲光效果,每日晚間上演由PUZZLEMAN、甜約翰、I Mean Us曼達、夢想動畫等創作者參與製作的數位影像,呈獻夜間獨有的絢爛觀展體驗。
如果說鷹架是維護施工安全與秩序的工業物件,那這座藝術裝置就像是「支撐科技藝術未來蛻變的基本結構」,如同支撐AI運算核心的GPU一樣重要,更是見證、參與並推動空總變身的存在。
360度沈浸式球型劇場|FUTURE VISION LAB 2023《DOME 2.0》
與「鷹架GPU」透過聲響、燈光遙相呼應的,是坐落空總東草坪的球型劇場「DOME 2.0」。這座直徑達15公尺的穹頂展演場,結合裸視VR效果、超高解析度的動態影像及包覆感極強的聲音效果,帶來360度的沈浸式觀展體驗。22件影像作品在此輪番上演,當中有《植物情人》透過當代手法重現台灣第一本水彩古典植物繪本;《彼岸 in DOME》將觀眾帶往夢境中映射的現實世界;《EXO CORTEX 2.0》描繪AI機器人的科幻體驗。
置身其中,感受得到音場環繞卻不見喇叭,因為它們都被藏在構成球體的透生膜中;投影機也幾乎隱身,只露出些許光亮。設備近乎隱形,大大提升了觀展的沈浸感,當影像開演,觀眾體感不像是「觀看」作品,而是親身「走入」其中。更有趣的是,為了快速組裝與拆卸,DOME的構造為線性交疊,並採模組化、輕量設計,且外部光影可配合其雙層構造,形成猶如發光貝殼的奇幻意象,讓展演不侷限於球體內部,外部亦可感受數位訊號的流動。
承裝工藝的竹構地景|工藝主題館《鷂-飄浮的停機坪》
在多座繽紛多彩、展演科技藝術的展館之間,工藝主題館的質樸外觀尤為特別。這座戶外展館以帶流暢弧度的鋼構為底、巨大的竹編為頂,表現如大鳥歇息於草地的意象,呼應著空總曾為空軍基地的歷史背景。通透而有機的觀展空間,時有日光灑落、微風輕拂,與館內工藝品共築一道文明與自然交會的天際線。
有別於鷹架及球型劇場上演科技藝術面向未來,工藝館以「工藝生而自然」為題回望人、工藝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7大展區,探討工藝「三生」的哲思:在原始時期,先民順應自然條件,為求生命延續,學習運用自然界中現有的物質,用雙手敲擊、打磨製成燧石器物,呈現具原始生命力的用器;接著為追求更舒適、便利的生活,手腦並用,以更精巧的工序如編、織、切削創造出生活用具;文明進化後追求生命價值,加入設計及藝術思維、現代科技,呈現新型態的當代工藝。
這邊特別介紹幾件有趣的工藝品:「動物區」以竹編為結構、由蠶吐絲形成透光表面的燈罩;「礦物區」兩件帶有紅磚紋理的碗盤,其原料為老房子的紅磚頭,經刨削成薄片後覆蓋於碗盤表面,再經由機器、手工磨製褪去磚頭粗糙質地,轉化為溫潤、滑順的手感;聚焦於當代工藝的「再生區」,羅列海廢寶特瓶經漆器工藝新生而成的精美容器、以沙子3D列印而成的幾何花器,以及魚鱗、紅磚粉再生而成的擺飾。
無論原料可見或不可見,工藝家從自然及當代社會汲取靈光,並透過勞動實踐創意的精神皆展露無遺。
2023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文化策展|空總展區
展覽日期|2023年9月22日-10月1日
展覽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台北市中正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開放時間|10:00-20:00(部分室內展區僅開放至18:00)
備註|展演活動部分場次需預先上網購票,更多資訊請見文博會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