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正濱漁港登場!水霧聲光秀、巨型潛水夫頭盔等10組地景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正濱漁港登場!聲光水霧秀、巨型潛水夫頭盔等10組地景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於09/28-10/15亮相,以《海光介面》為主題,邀請來自台灣、日本、墨西哥、巴西等國的藝術家打造10件裝置藝術作品,點亮正濱漁港的夜晚,從不同視角回扣「介面」概念,詮釋基隆與海洋的關聯,引發觀眾思考在波光粼粼的介面上與下之間,人們與海洋系統的交互關係。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主視覺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主視覺

介面之上與介面之下

凝視海平面的時候,我們究竟在看什麼?看似平靜無波的海平面,底下卻有著豐富的生態,生物彼此間的互動持續發生。基隆潮藝術至今將邁入第8年,以地景裝置豐富海岸線,透過藝術重新喚起在地認同,今年基隆潮藝術以《海光介面》為題,由清大曾鈺涓老師、亞東科大蔡致偉老師共同策展,講述波光粼粼的海平面上下,分別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系統,而人們在享受海面美景的同時,也能關懷、感知介面下的世界。 

2023基隆潮藝術作品
王振瑋〈微光漂浮〉、路瓦・里維拉〈強大的水母〉(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作品2
詹維欣〈順光號〉、王耀瑞〈瓶中船-浮沉〉(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亮點作品

✧〈界〉

去年作為城市博覽會展區之一的「漁會正濱大樓」前身為「水產館」,曾是漁民們停泊生活的主要空間;而今,同樣的建築、不變的牆面,在過往與現在、海底與岸上、人與生態之間,靜靜地承載。藝術家成若涵認為,「介面」可以是任何形狀,而漁會正濱大樓的牆面遺跡,就是在動與靜、陸地與海洋、過去與現在、抽象與具象間的想像。

藝術家蒐集了許多少見的海底生物,象徵著漁船的海上生活與海底世界的神秘,並裝置於這個「介面」上。她也分享,早上時牆面會有陽光灑上變化的光影,傍晚時天色漸暗,鑲嵌著燈光的作品和夜空中的星星相互輝映,就像在魔幻的海底世界悠遊般。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1
成若涵〈界〉(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2
成若涵〈界〉(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現代海洋野生生物〉

〈現代海洋野生生物〉以親近幽默的漫畫方式呈現海洋的生物逐漸被垃圾侵蝕,對由人類污染引起的海洋環境惡化發出警示。曾參與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生長於巴西的日裔藝術家大岩奧斯卡提到,在海洋中的主要5個環流系統中間,是許多微塑膠片聚集的「垃圾帶」,而本次他所創作的裝置作品,就是希望以教育性的方式展現海洋垃圾問題。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7
大岩奧斯卡〈現代海洋野生生物〉(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8
大岩奧斯卡〈現代海洋野生生物〉(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深海對話〉

〈深海對話〉是鋼雕藝術家曾煜譡的作品,外型展示一座巨大的深海潛水夫頭盔,當參觀者走進作品中,就像從深海潛水員的視角,探索海洋景觀、生態多樣性與污染問題。日落之後,頭盔內便會亮起海浪般的波紋投影,透過不同的海洋場景,也幫助大家更了解生態系的脆弱,促進共同守護海洋的永續未來。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9
曾煜譡〈深海對話〉(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10
曾煜譡〈深海對話〉(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介隙之光〉

隱身在阿根納造船廠之間的〈介隙之光〉由台南「禹禹藝術工作室」打造,展期間每日晚間六點起,每半小時就會有一次聲光秀演出。創作團隊認為,在多雨又臨海的基隆,水以不同的姿態介入了人們的日常之中,而在水的介面上下兩端,光是唯一可同時存在的能量。〈介隙之光〉以延伸的線條陣列成放射狀,展現出光的姿態;邊界散出的點點亮光與霧氣,遊走在光的介面,成為傳遞的載體,串連起這座城市中生命的各種樣態。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12
禹禹藝術工作室〈介隙之光〉(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13
禹禹藝術工作室〈介隙之光〉(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流〉

走經和平橋,就可以看到藝術家李奇鴻創作的〈流〉隨海風飄揚。和平橋不只連接和平島與台灣本島,在海洋文化的發展脈絡下,更同時具備串接異質文化、沉積界面之意義。〈流〉從四百多年前居住於在和平島上的平埔巴賽族憶起,一一刻畫不同曾經存在於島上的民族與政權,包含原住民族、荷西時期、明鄭時代、清領時期、大日本帝國、台灣民主國等,以其圖騰串連成橋樑。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15
李奇鴻〈流〉(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展覽作品14
李奇鴻〈流〉(圖片提供:基隆潮藝術)

海光市集

日期|10/7-10/10

時間|15:30-19:30

地點|舊正濱派出所西邊廣場

於國慶連假期間,基隆潮藝術將於正濱漁港舉辦一場結合海洋文創與海味美食的「海光市集」,邀請大家在走逛藝術季、欣賞作品之餘,也一起參與這場充滿海洋氛圍的盛會。

海光浮游 水上乘船導覽

活動場次|9/29、10/7、10/8、10/9 15:00-17:00

集合地點|正濱漁會大樓正門口

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

每場次限定25位的「海光浮游」乘船導覽活動,由專業講師全程導覽解說作品,將從漁會正濱大樓出發,一路走往彩色屋方向並於碼頭處乘船,在基隆港內、和平島周圍海域航行,帶領參觀者跟著海光一同浮游,欣賞基隆在地的大小故事。

2023基隆潮藝術游船導覽
「海光浮游」乘船導覽活動(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每日限量集章活動

沿著正濱漁港邊漫步欣賞作品的同時,別忘了翻到展覽手冊的封底參加集章活動!每個作品旁,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圖章,集滿10個圖章即可兌換限量主視覺拖鞋乙雙。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集章活動手冊1
2023基隆潮藝術集章活動(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集章活動手冊2
2023基隆潮藝術集章活動(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2023基隆潮藝術《海光介面》

展覽日期|2023年9月28日至10月15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四 10:00-20:30、週五至週日 10:00-21:30

官方網站|https://www.keelungciao.tw/theme_intro/2023-keelung-ciao/

資料提供|基隆市文化局、原物創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走進「桃園AI進行市」,感受科技如何驅動城市發展,實踐理想生活提案

近年來,AI早已從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晉升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當人工智慧遇上城市治理,又能為都市生活創造出哪些嶄新可能?關於這個問題,今年「2025年智慧城市展」中,桃園主題館「桃園AI進行市」可說是給出了一個啟發人心的答案,讓人看見AI不只是冰冷的工程運算,而是能回應人類生活需求的智慧解方;當城市開始善用AI的力量,更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朝理想生活穩步邁進。

以AI助攻執法,創造更平安的日常

作為少數持續人口成長的城市,桃園市因產業發達、人口快速湧入,長期面臨環境治理、交通壅塞與氣候變遷等課題。為此,市府積極結合AI與IoT技術,巧妙回應城市需求。「桃園AI進行市」也以此為核心,在「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裡,透過細緻巧妙的互動設計與光雕投影,帶領觀展者沉浸式地體驗這座城市如何以科技直面時代挑戰。

「桃園AI進行市」

於是,當觀眾緩步走進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人安全」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車速偵測提醒系統」與「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前者在易肇事路段即時監控車速,以「笑臉」鼓勵駕駛依速行駛,「哭臉」提醒減速,溫暖守護每次通行;後者則在行人走近等待區或穿越道時,主動提醒駕駛放慢車速,創造更友善的人行環境。這些科技的細膩之處,無聲地守護著市民每日的出入平安。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提醒與警示之外,桃園更進一步透過AI自動辨識行人與車輛相對位置,記錄未禮讓行人車輛的違規影像,並以此作為科技執法依據;同時,全台首創的「AI巡防系統」也被裝設於警用機車上,藉此自動辨識車牌,一旦發現疑似失竊或可疑車輛時,便能立即警示、通報,即時攔截犯罪,成為「城市治理」的神隊友!

以科技力守護環境,讓污染無所遁形

接著,當觀眾走進「環境保護」展區時,則將一步步看見桃園如何以科技解決長久以來的環境問題。像是針對改裝車輛噪音擾民,桃園導入聲音照相科技,全天候監測車輛噪音,並與警方聯手,形成有力的執法網絡。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而在面對亂丟垃圾、道路污染及空污等難題時,桃園市則透過AI技術在垃圾熱區裝設動態攝影機;以AI辨識路面污染並搭配車輛計數追蹤,檢核工地車輛是否確實經過洗車台;結合AI視覺辨識與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全天候偵測揚塵,讓空污問題無所遁形。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已率先應用於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為大型公共建設創造更永續的誕生前提。

從教育到藝術,看見AI如何激發無限創意

當然,AI的力量也遠遠不止於改善交通與環境,更能點亮教育與文化想像。舉例而言,桃園市教育局便積極鼓勵各級學校將AI融入課程,透過AI將平面照片轉化為3D立體模型,讓抽象的知識轉為可視化的啟發;或是鼓勵學生運用生成式AI技術,自由創作圖像、音樂,激盪出屬於未來的創意火花。

「桃園AI進行市」

另一方面,AI與人文的跨界也在「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中畢現淋漓。當觀眾走在展區時,將可看見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沉浸式互動與跨界創作,打造令人屏息的視覺與聽覺盛宴。讓藝術不只是觀賞,科技也不只是工具,而能在交織共融下,迸發出更多觸動人心的靈光。

「桃園AI進行市」

透過一場場互動體驗,「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讓人感受到,桃園如何以科技為引擎,驅動城市往理想未來更邁進。讓美好的日常不只是種想望,更能在科技同行下,成為可實現的理想生活提案。

桃園市政府 廣告

夢幻島嶼的春日冒險 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 自然與藝術的夢幻派對

春天來了,桃園大園溪海休閒農業區又要被花海點亮啦!

今年的「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將於329日至46日登場,這次以「奇芋夢幻島」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走進結合花卉與藝術的奇幻世界,感受土地的活力與文化的魅力。

桃園市政府

奇芋夢幻島 打開春日奇遇

當花開成海,城市也變得浪漫起來!今年的桃園彩色海芋季,種植超過14萬株花卉,彩色海芋、百合、孤挺花、小蒼蘭爭奇鬥艷,為大家帶來一場春日限定的視覺饗宴。

這次的主展區「奇芋夢幻島」把藝術裝置和當地花卉完美結合,打造出夢境與現實交錯的奇幻場景。入口的「夢境彩虹」,用繽紛流動的色彩,帶領旅人走進這片花花世界。而趣味裝置「滴答鱷魚」是海盜船長的重要夥伴,透過奇幻角色的創見,讓花海更多了幾分童趣與驚喜。

生態 x 文化 一次感受

這場花卉盛事不只是賞花而已,更是一場結合自然與文化的深度體驗!活動圍繞農業「三生架構」——生產、生態、生活,讓你一站式感受桃園農村的多樣風貌。

展區特別介紹桃園珍稀保育生物,如赤腹游蛇、台北樹蛙與黃鸝鳥,讓旅人在賞花之際,也能感知自然生態的豐富脈絡。「永恆之樹」則象徵生命的綿延與時間的沉澱,為這場春日盛會注入深刻的文化意涵。

桃園市政府

親近農村 體驗大自然

除了看花,還能玩出新花樣!活動期間,溪海休閒農業區內的「林園居農場」、「一級棒農場」和「和春花卉農場」,推出超有趣的農村體驗,像是拔蘿蔔、控窯、手沖香草茶等,讓你親手感受農村生活的純樸與樂趣。

更棒的是,還有一連串精彩表演等你來看!金喇叭銅管五重奏帶來夢幻音樂,啦啦蹦家族的趣味互動,加上假日限定的魔術與雜耍秀,讓春日花海變得更加熱鬧,保證讓你玩到不想回家。

桃園市政府

夢幻花海 等你來探險

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把自然變成一幅繽紛畫布,邀請你開啟一場春日限定的奇幻旅程。

無論是徜徉在「奇芋夢幻島」的夢幻景致,還是在農村田野間感受土地的溫度,這場春天的盛會,絕對讓你留下難忘回憶,快一起來場花間冒險吧!

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

l   活動日期:0900-17002024/03/29(六)~ 04/06(日)

l   地點:溪海休閒農業區-桃園市大園區聖德北路與田溪路交叉口

l 「桃園彩色海芋季」FBhttps://www.facebook.com/DAYUANFLOWER?locale=zh_TW

Text & Photo | 桃園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