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明粵」粵式火鍋!5大亮點:主打豬肚、芫荽、沙嗲湯底及新鮮水產,邀隈研吾設計空間

台北「明粵」粵式火鍋!5大亮點:主打豬肚、芫荽、沙嗲湯底及新鮮水產,邀隈研吾設計空間

坐落NOKE忠泰樂生活5樓的「明粵 Ming Yuet」,以高檔粵式火鍋為主打,將細火慢熬的豬肚、芫荽、沙嗲風味,結合台灣人熱愛的海鮮,更提供道地港炒料理,讓蟹、魚、蝦⋯⋯等海味,呈現鍋物以外的粵式美味。值得一提的是,餐廳空間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其以海蝕洞為靈感,揮灑標誌性的「負建築」風格,為場域注入愜意、溫潤的氛圍。

隈研吾在台灣首件餐廳設計「明粵」——以海蝕洞為靈感,築起大隱於市的木造洞穴
明粵位於NOKE忠泰樂生活5樓。(圖片提供:明粵)

隈研吾以「海蝕洞」為靈感設計空間

設計明粵時,隈研吾考量台灣四面環海、飲食文化緊扣漁業,因此決定以風蝕、海蝕作用所形成的「海蝕洞」景觀為發想,採用木質構件為主要素材,從地面至天花板層層疊加包覆挑高10米的空間,並善用構件之間所形成的縫隙感、不規則邊界,搭配挑高帷幕玻璃引進日光,為場域創造「無壓」的舒適感受。

>> 隈研吾在台灣首件餐廳設計「明粵」——以海蝕洞為靈感,築起大隱於市的木造洞穴

空間.013
明粵空間。(圖片提供:明粵)

空間.004
明粵吧台。(圖片提供:明粵)

粵式鍋物湯品是「品嚐時間沉澱的藝術」

目前在台灣,強調食材的高端鍋物仍以日式鍋系為主,但明粵營運總監王振宇(Webber)酷愛香港打邊爐,甚至特地飛去香港名店吃鍋。粵菜除了講究味道鮮美,同步注重色、香、味、形整體之美;俗稱「打邊爐」的粵式火鍋自然也以好的高湯為底,加上各式海鮮、野味及山珍入味,呈現當地人吃食藝術。深受打邊爐吸引的Webber,認為煲湯沒有速成法,而是種「時間沉澱的藝術」,因此決定將粵式火鍋帶回台灣,帶消費者找回「先喝湯再吃鍋」的樂趣。

餐.002
明粵主打俗稱打邊爐的粵式火鍋。(圖片提供:明粵)

明粵邀請前三井美術館料理長邱于哲擔任主廚、台北文華東方酒店「但馬家涮涮鍋」主廚郭正琦擔任副主廚,由精通水產的Webber親自向台東、澎湖等地漁船連線挑選現流漁獲,收購新鮮的手釣魚與蝦類,再交由廚房團隊細工處理。

團隊精選具日本料理背景的師傅,針對水產特性施以不同刀功與調味,若客人希望能吃到食材最新鮮狀態,也可向廚房提出要求,以單點形式享受生食級海鮮。

餐.003
明粵主廚邱于哲。(圖片提供:明粵)

3種經典粵式湯底,「頭湯」慢火熬煮8小時

明粵湯底的基礎,皆是老母雞、金華火腿、季節藥膳以滿火熬煮約8小時而成的「頭湯」,接著才加入不同食材烹煮成不同風味的「二次湯」,目前共有3種風味:「胡椒豬肚湯底」中的豬肚先川燙、後以中藥材悶煮4小時,接著與馬告、醃蘿蔔等一同熬煮出天然發酵風味及酸度,能很好地帶出蔬菜與海鮮旨味;「沙嗲皇湯底」選用香港道地沙嗲,加入山藥泥、堅果泥提升濃稠感,風味濃郁、口感溫潤,尤其適合蟹類與貝類海鮮。

餐.005
胡椒豬肚湯底。(圖片提供:明粵)

如果愛香菜,很推薦嘗試「芫荽皮蛋湯底」——皮蛋先以大火炒過,以鑊氣鎖住表皮香氣並帶有彈脆口感;芫荽先高溫過油,在二次湯中熬煮增加風味與香氣。芫荽香本就清新,能平衡皮蛋強烈鹹香,雖然湯體仍帶點厚度,但風味不易膩,十分涮嘴。

餐.004
芫荽皮蛋湯底。(圖片提供:明粵)

新鮮水產兩吃,鍋煮、港炒呈現不同美味

明粵設有「海鮮單人套餐」與「海陸雙人套餐」2種形式,各有3種價位等級。從主廚特製的迎賓手作漬物與小食前菜開啟,在海鮮主餐包含澎湖手釣笛鯛等7款鮮魚、西太平洋青蟹、澳洲龍蝦等選擇;肉品採用CAB及Prime雙認證的美國牛、伊比利黑毛豬、黑羽無骨雞等搭配湯底,亦可加價升級為日本A5黑毛和牛肋眼。

餐.009
澳洲龍蝦。(圖片提供:明粵)

餐.001
日本A5黑毛和牛肋眼。(圖片提供:明粵)

不同於其他火鍋的副餐,明粵主廚推出各式「港炒料理」滿足饕客味蕾,其中又以「鬼馬牛肉」最令人難忘,主廚以中式醃製打拋手法醃製翼板牛,使肉質滑嫩,再入鍋與洋蔥、青椒、紅椒一同快炒,接著搭配油條上桌,相當過癮的滋味。另外還有以鮑魚丁及叉燒丁爆炒、用料豐富的「富豪炒飯」;酥脆、鮮嫩、甜蜜和微酸的絕妙結合「菠蘿油條蝦」等。

餐.006
鬼馬牛肉。

有趣的是,套餐中的海鮮不只能作為入鍋食材,還可變換為各式港炒料理,比如避風塘炒蟹、蒸魚,呈現不一樣的港式海鮮吃法。

餐.007
避風塘炒蟹。(圖片提供:明粵)

2道必點菜色推薦

若喜海鮮,記得要向服務人員詢問當季在庫新鮮水產!明粵隨時有澳洲龍蝦、長腳蟹、南非活鮑⋯⋯等近20種游水海鮮在店,以及澎湖特大明蝦、澎湖小捲等在地海味單點選項,其中「活凍生食級手釣軟絲」口感鮮脆滑嫩,是必點生魚片菜色。

餐.012
明粵隨時有10種以上新鮮水產在店/套餐小食前菜「明粵雙囍」。(圖片提供:明粵)

粵式鍋物必點的「手工滑」更是邱于哲主廚的拿手料理,若點「綜合金牌手工滑」,5種口味一次滿足,無論是松露墨魚、鮮蝦、干貝、蟹肉木耳、烏賊花枝滑,都選用新鮮水產攪打成漿,拋打10次以上再加入食材增添口感,值得一試。

餐.008
綜合金牌手工滑。(圖片提供:明粵)

明粵 Ming Yuet

時間|午餐 11:30-14:30、晚餐 18:00-22:00 (最後點餐時間:13:30/21:00) 

電話|02-8501-5889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5樓 (NOKE 忠泰樂生活)

Inline訂位|lihi3.cc/g6Zwe

資料、圖片|明粵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藏壽司登陸2025大阪世博!打造品牌史上最大店鋪、重現70個國家的經典美食

藏壽司登陸2025大阪世博!打造品牌史上最大店鋪、重現70個國家經典料理的特別菜單

藏壽司(くら寿司)史上最大規模店鋪登陸2025大阪世博,其將打造338個座位,以及長達約135公尺的迴轉輸送帶。「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也將重現70個國家的經典料理,帶給人們嶄新的飲食體驗。

全球最大藏壽司在大阪世博

日本年度盛事——2025大阪世博,將於4月13日至10月13日登場,而除了造訪各特色展館,會場內的美食也是一大亮點。而藏壽司將策劃「史上最大規模、結合先進技術與永續精神」的店鋪,向世界傳遞「日本的迴轉壽司文化」。事實上,1970年的大阪世博後讓迴轉壽司引起風潮、在日本國內傳播開來,藏壽司也希望本次的世博會能成為品牌重要的里程碑。

藏壽司進駐2025大阪世博,打造史上最大規模店鋪。(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藏壽司進駐2025大阪世博,打造史上最大規模店鋪。(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以廢棄貝殼為外牆材料

外觀上,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延續品牌特色,以日本傳統的「藏(倉庫)」為靈感,並在牆面融入壽司的圖案;外牆材料採用約33.6萬枚廢棄貝殼、搭配海藻製作的天然黏著劑,製成不含人工化學成分的「漆喰」塗料。由於目前廢棄貝殼多直接丟棄於海中或空地,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因此,藏壽司期望為大阪世博倡導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盡一份心力。

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外觀(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外觀(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日式摩登風格室內設計

店內設計則以日式摩登為主軸,除採用木紋桌面、榻榻米風格的坐墊,天花板上更大膽結合巨型迴轉壽司輸送帶與壽司盤圖案,創造沉浸式用餐體驗。除此之外,店內各處也使用了回收材料,展現永續環保理念,比如用於收銀台與廁所指標的回收寶特瓶瓶蓋、塑膠桶;再利用廢棄漁繩、浮標等漁具製成的部分座位編號與入口標誌。

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內部空間(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內部空間(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再現70個國家的經典料理

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也將導入品牌長年研發的AI與ICT技術,加強食品衛生與品質管理,也提升顧客的用餐便利性與舒適度。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藏壽司更推出再現70個國家、地區的特別菜單,並邀請各國駐日大使等專家試吃,以確保正宗風味。完整菜單請點此

另外,藏壽司也特別設計了「抗菌壽司罩」,結合世博代表色紅、藍兩色的握手圖案,象徵著世界飲食文化的交流。

藏壽司也特別設計了結合世博代表色紅、藍兩色的「抗菌壽司罩」。(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藏壽司也特別設計了結合世博代表色紅、藍兩色的「抗菌壽司罩」。(圖片來源:くら寿司)

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如何預約?
大阪世博會場內的藏壽司不須預約也可進場,但為避免久候,建議可先預約。除能透過藏壽司官方APP、LINE預約,日本海外的民眾也可透過該網址預約。點擊預約、輸入mail後,再經由mail裡的預約連結選擇想要的日期及時段即可。需留意的是,目前僅接受2名(含)以上的預約。

藏壽司 大阪・關西萬博店
開催期間:2025年4月13日~10月13日
營業時間:10:00~21:00
從大阪世博東gate徒步約30分可抵;西gate約徒步5分可抵
更多資訊可點此

資料來源|くら寿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極致發揮植物力!台北米其林一星「A」春季菜單,單株植物根芽、莖葉、花朵零浪費入菜

2025年開春,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A」正式入選由「世界最佳50餐廳」創立的餐飲指南「50 Best Discovery」年度全球關注餐廳,國際榜單再下一城。迎接好消息的同時,「A」也帶來全新春季菜單《根莖花語》(From Roots to Shoots)。

多元質地、多重口感,極致發揮「植物力」

《根莖花語》延續黃以倫(Alain)主廚在春季料理的「植物力」主題,每道餐點都完整利用同一株植物的根芽、莖葉、花朵等元素,將其獨特風味及自然生命力融於餐盤菜餚,實踐食材零浪費的同時也展現無邊創意。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A」。(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勃根地風味焗犢牛/酸辣蝦吉拿圈。(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根莖花語》菜單從「多元質地」和「多重口感」兩大途徑探索植物食材的風味之美。Chef Alain使用甜茴香、甘藍菜、彩色蘿蔔、櫛瓜、薑等蔬菜,或透過多元表現手法呈現同一種蔬菜、不同部位的風味,或將多種蔬菜匯集,善用不同料理技法展現蔬菜風味、質地的多變性,將植物力極致發揮。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花漾大蝦龍鬚酥/橙香蘆筍魚子醬。(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單一蔬菜的多種可能

菜單中這道「春茴墨魚白沙拉」以甜茴香為主角呈現:口感脆嫩、香氣清雅的茴香頭,搭配肉質飽滿軟糯的花枝,以氣味濃郁的茴香花點綴,陪襯的是富含營養價值的茴香葉;帶有青草和香料風味的茴香籽,則化身堅果蛋白餅,增添酥脆口感。在另一道菜色中,冬春之際多汁香甜的蘿蔔則以脆片、泡菜、醬汁等方式呈現,祛除過重的草腥味。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春茴墨魚白沙拉。(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一道料理匯集蔬菜的多元質地

台灣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在法國料理以「chou」稱呼,花椰菜、抱子甘藍、大頭菜、高麗菜等都包含在內,Chef Alain在同一道菜中匯聚了新鮮的花椰菜、油漬甘藍、香甜的蔬菜泥等,以多樣的料理手法展現蔬菜質地的多變性。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桂香甘薯火焰薄餅。(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醬汁提煉蔬菜鮮美

貫徹蔬果零浪費的料理原則,菜色醬汁也以植物食材為基底,例如冷前菜「干貝奶酪蜜糖豆」以豆莢作為醬汁;白沙拉搭配茴香高湯;鮭魚料理則運用了紅蘿蔔醬汁,展現各種蔬菜食材的原始風味與鮮美。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干貝奶酪蜜糖豆。(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薰衣草帝王紅鮭。(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搭餐飲品詮釋植物成長五階段

延續菜單概念,本季無酒精飲品設融合蔬菜、水果、花朵等植物元素,以植物的生長週期為命名靈感,從「種子」、「萌芽」、「花開」、「綻放」、「根系養分」等五階段的不同特性出發,既是「A」對春季的獻禮,也是對植物食材的深刻探索。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Restaurant A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82號4樓

電話|02-2721-8088

菜單價格|

・A,提供2人、4人位

午間套餐$4,850+10%、晚間套餐$6,850+10%,皆已含精選酒精或無酒精飲品pairing。

・A ROOM,VIP包廂

午間套餐$6,350+10%、晚間套餐$8,350+10%,皆已含升級款酒精或無酒精飲品pairing。

・Alcoholiday 香檳吧

每人低消$7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