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天文館的空間印象如何呢?方正的建築量體、帶著灰色調與金屬感的空間氛圍,或是沉穩封閉的環境?來自挪威的知名建築事務所Snøhetta在法國北部杜埃市(Douai)設計的天文館與天文台Orionis,不僅為該地區帶來新的城市地標,也打破傳統天文館的設計,在更具開放性的場域中注入永續思維。
天文館Orionis是第一個完全由Snøhetta巴黎分部構思、管理和興建的專案。其位於自然景觀和人文場域交織的區域,鄰近斯卡爾普河(Scarpe)、考古博物館Arkéos還有一個複合式的社區。而天文館的設計歷經四年多完成,因為與考古博物館Arkéos共享停車場和景觀區,所以在該區連結成新的文化場域。而天文館在完工後,也整合此區的地景樣貌,提供一個具開放性和充滿啟發性的文化空間。
這座建築的設計靈感來自恆星的橢圓形連續移動,因此建築外觀以圓弧的形狀呈現星體移動狀態,也象徵這裡成為市民的交流聚集場地。而屋頂上也因為觀景台和放映室的圓頂設計,讓這座建築彷彿擁有兩顆星體。建築的外部結構靈感則來自考古博物館Arkéos和附近磚房所使用的建材,整體以三種顏色組成:深淺不同的楊木、鋼材質遮陽板的鏽色和覆蓋投影室圓頂的淺灰色PVC材質,透過整合不同棕色的材質,讓天文館在視覺上也能與鄰近地區形成和諧的景觀。
圓弧狀的天文館設計,同時界定了接待空間、展覽空間、劇場空間和圓頂等場域,而整體也以和緩傾斜的走道貫串天文台,讓參觀者能在起伏的移動中,感受星體移動的狀態。「這個建築設計重新詮釋了連續不斷、流動和永恆的概念,不只是體現在建築形狀,還反應在參觀者於空間中的體驗和感官的感受中。」Snøhetta聯合創始人Kjetil Trædal Thorsen說。
除了圓弧的量體,建築師也運用景觀和更開放的設計,讓天文館盡可能與周圍環境連結。在景觀設計上除了在建築周圍打造綠意,也在建築中也設計了一座庭院,不只是創造了此地的生物多樣性,也讓天文館與周圍地區在地景上有更好的連結。為了讓建築成為開放性的空間,並創造通透的效果,建築師在建築立面上增加大量開窗,讓室內空間能連結室外的綠意。
另外建築中也設計了一座庭院,呼應著建築前庭、停車場的景觀,並以一條小路連接多個室內外空間,道路採用來自比利時的天然青石鋪設而成,不僅為天文館在視覺上增添層次,也為空間注入更多自然紋理。在天文館屋頂上也設置了植栽景觀,為建築帶來更有機、自然的樣貌,使人們在室內時,同樣也可以感受到被綠意覆蓋的氣息。當參觀者進入這座建築,可以在不同角度透過開窗欣賞到植栽,也讓整個參觀體驗充滿寧靜和諧的氛圍。
考量建築的永續發展,展廳以地熱能提供冬季的暖氣、夏天的冷氣。另外,建築的遮陽設計和植栽屋頂也有助於調節空間溫度,並可以收集雨水以進行水資源再利用。建材方面以優先使用當地的材料,方便降低碳足跡並減少建築興建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天文館Orionis整體為整合周圍環境和永續發展的文化建築,在跳脫傳統天文館設計後,提供更具自然、通透氣息的氛圍。
圖片、資料來源|Snøhe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