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藥劑師約翰潘伯頓(Dr. John S. Pemberton)發明的可口可樂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美國的招牌飲料,不僅業績高於百事可樂兩倍,1960年的營業額更突破10億美元。然而,唯我獨尊的可口可樂公司在七○年代接連面臨風雲變色的阻礙:契約問題、原物料價格高漲,以及內部整肅而引爆了權力鬥爭,陷入動彈不得的地步。
可口可樂的挫敗
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公司」當然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百事可樂公司透過「百事可樂世代」和「百事可樂盲測」吸引尚未愛上可口可樂的年輕世代,並用盲測方式大大降低了品牌在選擇上的影響力,實驗證明,不少可口可樂的鐵粉覺得盲測後反而覺得百事可樂風味更佳。這個從德州開始執行的企劃,最終擴散到全美,一連串的宣傳活動讓百事可樂成為象徵美國新世代的飲料,可口可樂的營業額成長率也從1976年的13%跌到1979年的2%。
驚濤駭浪襲來之際,新CEO古茲維塔走馬上任。他收購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推出健怡可樂(Diet Coke),接二連三的大動作都非常成功,讓曾一度頹傾的可口可樂重振業績。最終課題就是打敗百事可樂,重新擦亮可口可樂的金字招牌。
1983年秋天,在競爭對手的壓力和成本評估等通盤考慮後,可口可樂公司做出一個重大決策—調整已維持一世紀的口味,而新配方完成後,也在近二十萬筆的盲測市調資料獲得相當高的評價。這款甜度調高的新品,標榜「可口可樂的全新風味」,並且為了避免混淆,同時停止生產舊風味的可口可樂。
1985年4月,「新可口可樂」(New Coke)與其宣言「最棒的口味變得更美味了」一併發表。品牌在記者會上強調,新風味完全是根據市場調查進行調整,也以絕對的信心宣示產品必定成功。
僅維持三個月的信心
沒想到,情勢發展完全背道而馳。新品發表沒多久,消費者的抱怨便湧至總公司,專欄作家、評論家、報紙及全美國的大眾媒體輪番炮轟新可口可樂的口味,盡管可口可樂公司於全美各地舉辦記者會和試飲會,卻助長了這些批評的氣焰。可口可樂公司對恢復傳統味道的提問表示「絕對不可能」、「想都沒想過」,如此強硬的態度無異是火上加油。
新口味發表一個月後,舊口味的可口可樂斷貨,架上只剩下新口味,事態也愈演愈烈。據說當時的客訴電話每天多達八千多通,從高層到第一線員工全都被客訴,連大眾媒體也跟著撻伐。這波騷動不但讓資深的擁護者背棄可口可樂,也吸引不到年輕世代。
一波又一波的批評紛至杳來,品牌決定讓舊風味復活,並將其命名為「經典可口可樂」(Coke Classic)。7月11日,可口可樂公司在記者會上表示「今日,我們要傳達的訊息極為簡單,那就是我們聽到大家的意見了。」在宣告傳統口味「經典可口可樂」復活的同時,經營團隊也謙恭地低頭認錯。1992年後,新可口可樂更名為「Coke II」,在2002年7月悄悄地退出市場,這款動搖全美的新產品就此銷聲匿跡。
說到這裡,你發現可口可樂公司失敗的原因了嗎?
二十世紀行銷史最大失敗
大部分人認為,可口可樂未能了解顧客的需求,也太小看顧客;在美國國民心目中,可口可樂不只是一種消費財,因此對擅自變更可樂配方的可口可樂公司憤怒至極。不過,當時的經營團隊絕對沒有小看顧客的意思,尤其是要調整維持了一世紀的口味,更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調查,還透過合理的流程說服心存疑慮的部分經營高層,以及慎重地推動計畫。投入研發、市調、成本考量⋯⋯綜合各種因素之後,再怎麼想,也會得出留下新口味、捨棄舊口味這一結論。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很難想出其他更適當的選項。
失敗的關鍵不在決策過程,消費者對可口可樂公司的不滿也並非「新口味」,而是經營團隊告知新口味上市的「態度」。
發表新可樂時,品牌自信滿滿地提到,新可口可樂是在調配健怡可樂的過程之中,科學家偶然發現的「產物」。換句話說,品牌不承認推出「新可口可樂」的決策來自百事可樂的挑戰,可口可樂絕對不可能受到百事可樂的影響,而是碰巧發現了很美味的產品,且多次強調「對這次的發現很有信心,不可能有問題。」在舉辦記者會的時候,曾有記者提到「如果有消費者不喜歡新可口可樂的話怎麼辦?」時任CEO居然輕率地表示「是喔,把那些消費者請來派對不就好了?」完全不把顧客當成一回事。
客訴窗口的報告指出,有非常多客訴的顧客根本沒喝過新可口可樂,由此可見,顧客討厭的不是新口味,而是討厭這位來自新任經營者,討厭擅自收購電影公司,視顧客如無物,改變美國固有文化的外國人,簡單來說,就是不滿「可口可樂公司的態度」。
在舊口味復活以及經營團隊誠心誠意地道歉之後,可口可樂也因此大幅成長,可口可樂受歡迎的程度大幅超越百事可樂,且自1985年之後,可口可樂的營業利益率也從差強人意的10%躍升至20%以上的水準。
「新可口可樂」(New Coke)給我們的警惕
這個案例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溝通藝術的機會,就算公司內部是再三檢討才擬定的決策,都有可能讓顧客覺得「被冒犯」或是「很草率」。因此,在制訂經營策略的時候,除了要在內容下工夫,也要花費相同的心思設計與顧客溝通的方式。從沒喝過新口味也打電話來抱怨的顧客來看,就會發現「只要東西夠好,顧客就一定能接受」的預期實在太過天真。
其實,可口可樂僅僅三個月就為了這個賭上公司命運的專案道歉,以及調整新可口可樂銷售路線,讓顧客知道品牌是懂得向顧客道歉的。失敗後立刻謙虛學習的態度,反而讓品牌有機會描繪別具潛力的新樣態。
失敗並非無可迴避,但只要挑戰新事物,就有著失敗的可能,如同投資的高收益,也伴隨著高風險,「挑戰」與「失敗」可說是一個套餐,無法單點。儘管是世界知名的企業,也是一邊含淚苦吞失敗,一邊記取教訓,才擁有今日的成功。希望大眾在了解過去的失敗之際,不要因噎廢食,害怕挑戰新事物。
本文出自《失敗讓你更成功:從微軟、臉書、任天堂等20個頂尖企業的失敗經歷學習挑戰新事業所需的關鍵思考》,世界級企業的失敗故事,借鑑經驗、觀察失敗原因,讓你在成功路上走得更順利。
編輯整理|Amber 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