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泰雅族獵徑的松羅國家步道,林相原始,藤蘿勾連蔓生,被暱稱為台灣的亞馬遜雨林,雖是一條平易近人的遊憩型步道,一路上卻有著聽不盡的精彩故事。
松羅國家步道位於宜蘭大同鄉松羅村,步道長約2公里,海拔高度約280至400公尺,落差不大,步行難度不高,卻擁有國家級的自然景觀,沿道巨石錯落,樹梢牽絲攀藤,遠望是一山山的煙嵐繚繞,湍急水音近在耳畔,十分引人入勝。
前往松羅國家步道,自宜蘭轉運站搭乘客運沿山路迂迴而上,行至終站松羅,林務局礁溪工作站的蘇小姐和松羅部落村長巴杜早早等在車站迎接我們。由巴杜村長帶領我們,經步道管制站後續行約1.5公里,方抵達松羅國家步道入口。
走入雨林獵徑
「這條步道過去是我們泰雅族的獵徑。」巴杜村長說,松羅部落的祖先自台灣中部遷至北部,見此地紅檜遍山、溪中苦花魚取之不竭,而決定落地生息。松羅(Syano)在泰雅族語即意為「檜木」,這一帶山區至名聞遐邇的松蘿湖,在過去都是部落的獵場。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伐斫檜木,將散居山中的各社遷往山下合併為三部落,松羅即為其一,改獵徑為集木運輸的林業道路,並教導族人築圳農作,改變以狩獵為主的生活方式,一躍成為當時全台灣最現代化的部落。
2003年6月,林務局將此一獵徑規劃為健行步道,推廣生態旅行,步道設施皆就地取材施作,盡可能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景觀。步道主線橫越松羅溪入山,其後設有 A、B、C 三段環狀支線,巴杜村長帶我們先走溪徑,回程改走山徑。以碎石鋪就的步道初時相當平緩易走,除了雨後地面偶有泥濘,幾乎不必注意腳下,可以盡情沉溺在四方撲面而來的自然綠意。
走了一段,步道切入松羅溪,一座單索吊橋接連兩岸,吊橋畔的淺池是尋找苦花魚身影的絕佳地點。越溪之後,沿道林木漸行漸密,九芎、山棕、樟楠、毬蘭、伏地蕨、荷蓮豆草,各種濕生、附生植物彼此勾連糾纏,溪澗水氣染就一片蓊蔚洇潤,一簇一簇的山蘇如鳥巢盤據樹梢、以煙花開綻之勢披垂而下,織就一徑濃綠隧道,枝葉間則密密纏覆著千絲萬綹的嫰綠松羅。越往山中行,據林務局的蘇小姐說,原本夾道林蔭幾能蔽日,但2015年強颱過境吹倒了部份樹木,方得天光照亮足下。
轉入 B、C 兩段溪岸支線,只見一坡雜木亂石,路徑幾不可辨。石上苔滑,巴杜村長沒穿登山鞋,卻依然飛步如履平地,毫不費力,讓爬幾步即氣喘吁吁的我十分汗顏。踩著巴杜村長的足跡前行,耳際是不絕的溪流聲,因前幾日下過大雨,洶洶水勢遠近交錯,隨地形變化出或輕快或奔騰的音調。穿過一方巨石堆成的拱洞「水濂洞」,洞口前方原有一座巨石瀑布,可惜因為前些年的颱風吹落石塊改變水道,自幽暗中豁然生出一道瀑布的景色再不復見。過巨石瀑布後續行,待支線與主線會合,即抵步道終點。
聽巴杜村長說故事
松羅國家步道上,除了看不盡的大自然,最精彩的莫過於巴杜村長所分享的經歷。巴杜村長出身松羅部落,自幼便在這一帶山區跑跳,一草一木皆是伴他長大的老朋友,只消看一眼泥地蹄印和草葉嚙痕,即可判定是果子狸、山羌抑或是山豬所為;他也知道哪裡是獸徑、哪裡是放陷阱捕獵的最佳地點、哪裡可以下水哪裡不行、哪裡是人可以走的路。以林務為業、登山經驗豐富的蘇小姐告訴我,原住民眼睛所看到的山林和我們不一樣,一般人只看見一片綠,但在巴杜村長的眼中,草木山石都有著不同的表情,他們能辨山脈走勢、能讀風吹草動,這是平地人學不來的天賦。
看巴杜村長一路輕鬆自在,隨手摘下幾片野芋接來山泉,或自地底挖出酢漿草根,讓我們嚐嚐大自然的甜美,並告訴我們松羅部落曾參與的護溪及苦花魚復育計畫,致力維持這片山林原貌;分享他從前以九芎樹和繩索捕山豬、打飛鼠、溯溪釣苦花魚野炊的趣事;述說泰雅族最重要的祖靈信仰,以酒祭告祖靈,卜測入山吉凶及傳承獵場;並神祕地告訴我們在步道終點之後,其實還有一條遊人禁行、可直上松蘿湖的獵徑。與巴杜村長同行,山中彷彿有著挖不完的祕密,走走停停,來回只4公里的路程,竟讓我們走了將近5小時!
聽夠了老村長的故事,下回再來,或可專注於周遭的大自然,聽取一日的蛙聲鳥鳴、流水淙淙,這些聲音曾教加拿大音樂家馬修連恩著迷不已,以〈松羅溪〉為題寫入他2004年專輯《水事紀》的旅行筆記中,伴隨一曲淺吟低唱的泰雅族歌謠,誰說山林健行不能是充滿故事性、靈性和感性的旅程?
【info】
◎松羅國家步道
access 北橫公路台七線往太平山方向97.7公里處,亦可在宜蘭轉運站搭乘國光客運1743號(宜蘭─松羅)前往。自社區入口停車場續行約300公尺,在標示松羅國家步道的路口右轉,經1.4公里產業道路至管制站,再行1.5公里管制步道即見入口。
◎巴杜の家
add 宜蘭縣大同鄉松羅村南巷35-1號
tel 03-980-1218
文字|林蔚靜
攝影|張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