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寵物銀行攜手三牲工作室,萌愛肖像美學留影,暖心送浪回家!

基隆寵物銀行攜手三牲工作室,萌愛肖像美學留影,暖心送浪回家!

微微歪著頭,毛絨的尾巴飛揚,看鏡頭的眼神有些無辜好奇,也有幾絲雀躍;隔壁棚兄弟檔結伴出鏡,正是好動的年紀,分披著紅藍小領巾,隨著引導,眼睛光亮緊盯著,顯得特別有精神;另一邊愛撒嬌小女孩雖然身形苗條,蓬鬆毛茸茸的大耳卻豐厚圓潤,漆黑溫柔眼眸讓人忍不住搔一搔她的下巴。

純白背景為底,一隻隻身形、長相、品種抑或是個性全然不同的毛小孩是唯一主角,鏡頭前,他們或跳或坐,自在或靦腆,純真可愛的模樣十分吸睛,很難想像曾幾何時,他們在城市、鄉野角落孤獨徘徊,被忽略甚或凌虐,隱身在我們日常視線之中……

不再可憐悲慘,動人視角捕捉自然浪之美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掌鏡人三牲工作室Something Studio攝影師Yang深信影像力量,從小喜愛動物的他,在職業生涯轉換啟新時,童稚的熱情再次燃起,繼而全心投入寵物攝影、中途攝影和動物友善關懷行列,以專業紀錄並分享毛小孩的故事。

基隆寵物銀行-15-3

基隆寵物銀行-61-1

基隆寵物銀行-19-3

特別是與浪浪相關組織長期合作,真誠且關愛的視角,讓受傷身心靈得以暫時忘卻過往,自在安心嬉玩,不擺拍,不造作,簡潔動人的風格,愛的感受美學,反倒深刻傳達收養與保育動物的價值意義。「以往看到浪浪收容所官方的待養的檔案照片多是發抖無神,很可憐悲慘的形象,仰賴同情,我希望能改變,藉鏡頭捕捉陽光健康之美,人們自然會被吸引,想要帶牠們回家。」Yang闡述初衷。

拍印可愛美好,一張貼紙,看見一個溫暖新家 

最新攜手基隆寵物銀行,策畫「浪我送你回家2.0」,便是延續推廣動物保護精神,透過浪浪肖像美學,吸引更多目光,創造更多被看見機會,送進溫馨有愛的新家,好好被疼愛照顧。隸屬於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的寵物銀行,獨特名稱換喻自「愛心儲蓄」概念,亦有聯結「貓帶財,狗來富」民俗諺語的祝福喜氣。「這次與三牲工作室的合作,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助力,藝術影像創作扭轉刻版印象,為浪浪帶來希望與美好。」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所長陳瑞濱表示。

基隆寵物銀行-52-1

基隆寵物銀行-57-1

歷時2日,拍攝所內27隻收容浪浪,三牲工作室將珍貴的肖像紀錄,印製為大型海報及3萬張宣傳貼紙。毛孩的趣致可愛完好封印,既用於妝點實體有形空間,感染溫暖氣氛,無形間拉近人們與動物的距離,還可讓合作商家,不分線上線下,只要有心即能成為浪浪大使,免費認領並隨附或贈予消費者,形成串聯網絡,深入鄰里家庭,加速傳播效率,擴大影響力。不僅如此,浪浪的收養訊息連同沙龍美照,同步上架三牲工作室官網的領養專區,集中加強曝光,進一步認識親近,也像是專屬的美學藝廊,展現每一個美麗身影,擁有的獨一無二靈魂和生命歷程。呼應臉書定期編撰的動物知識小學堂圖文內容,積極分享宣導動保、養育的觀念心得。「有越來越多有志一同的寵物攝影師加入我們,也有越來越多民眾說當初就是看到我們的影像,領養了家裡的新夥伴,這讓我更加相信,導正和教育的效應。」Yang堅定目標。

基隆寵物銀行-41-2

基隆寵物銀行-25-1 2

紮根生命教育,儲蓄愛心幸福未來

地處偏遠的基隆寵物銀行,近年來除了煥新空間設備,公園化改造並深根社區,也不斷精進自我定位和使命,引入更多地方資源,結合志工力量和多元合作夥伴,增進動物福利,打造友善寵物城市。獸醫師出身的陳瑞濱所長,首創醫療服務常駐收容所的新健康認領養方程式,既妥善癒療浪浪的身心,增加認領養意願,媒合成功後,後續的健康照護也有信賴的醫療團隊可供諮詢支援,令幸福的陪伴時光長長久久。展望動物銀行發展未來,陳瑞濱所長滿懷信心:「相較於過去,近年來,社會對於流浪動物的看法有所改變,更為正向,也更重視保育議題,我們希望透過自身努力,短期宣導節育不棄養觀念,長期持續紮根下一代,推動生命教育,人類、毛小孩都能幸福快樂!」

文字 | SS 圖片提供 | 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

舞蹈家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德國舞蹈劇場巨擘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被林懷民先生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春之祭」即將展現於臺灣的舞臺!

基於培育年輕世代的共同信念,在香奈兒品牌的支持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歷經兩年的積極爭取,終於獲得碧娜‧鮑許基金會 (Pina Bausch Foundation) 首度於亞洲正式授權,除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外,北藝大舞蹈學院成為全球唯一以學院為代表與簽約演出《春之祭》,彰顯了臺灣舞蹈高等教育的專業成就,更印證了北藝大舞蹈學院的成就與高度。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經典重現台灣

《春之祭》將於2024年秋季的「關渡藝術節」經典重現,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以及臺中歌劇院。需留意的是,《春之祭》經典重建全臺巡演臺北場次於開演前一個半月皆已全數完售,觀眾仍可前往臺中與高雄場次觀賞這部傳世巨作。

此次作品的重製,將由余采芩與另外4名碧娜‧鮑許生前親授的舞者們親臨北藝大授課與排練。余采芩是北藝大舞蹈學院優秀校友,現為烏帕塔舞蹈劇場(Wuppertal Tanztheater)資深核心舞者,更擔任此次《春之祭》演出的藝術總監。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

此次重製《春之祭》標誌著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不僅是向前輩藝術家們的致敬,更是不同時代與舞者之間的深度對話。碧娜‧鮑許基金會董事會主席Salomon Bausch很自豪地說:「在與巴黎歌劇院或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等歐洲主要芭蕾舞團合作後,我們現在正在與臺北藝術大學的舞蹈學生一起準備《春之祭》。將碧娜的作品帶向未來,還有什麼比與年輕一代優秀舞者合作更好的方式呢?」為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特別召開記者會,並舉辦一場由《春之祭》藝術總監暨排練指導余采芩親授三十分鐘的示範課程,邀請全臺舞蹈系系主任及各校優秀學生代表,連結全臺舞蹈界一起共襄盛舉!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與會的全臺灣高教院校舞蹈系所主管發表了對北藝大《春之祭》經典再現計畫的感想與祝福,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黃文人主任:「感謝北藝大分享資源,推動《春之祭》重建計畫,讓舞者親身體驗經典之美,觀眾也能重溫經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張思菁主任:「《春之祭》的重現是亞洲首例,也是臺灣舞蹈界培育的最高展現,讓臺灣舞者被世界看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詹佳惠教授:「感謝北藝大的氣度與機會,讓全臺舞蹈界能攜手用舞蹈登上國際舞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黃琤圈主任:「期待2024年尾聲臺灣舞蹈界帶來這部經典大作,共享這場藝術盛宴。」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蘇安莉主任:「感謝北藝大籌備兩年的計畫,讓觀眾和舞蹈愛好者有機會見證經典重現,期待盛會到來。」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吳怡瑢副教授:「《春之祭》跨越一世紀與半世紀,期待2024年演出繼往開來,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北藝大舞蹈系吳易珊主任:「在AI時代,用肉身回應生命是幸福而珍貴的,感謝所有選擇舞蹈的藝術家與學生,一起為臺灣舞蹈界努力。」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

臺灣舞蹈界在北藝大的推動下,共同參與《春之祭》的重建計畫,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團結與共享精神。各校主任一致感謝北藝大提供資源,讓臺灣舞者得以深入經典,親身體驗動作的情感與意義,並期待這次亞洲首演不僅是年輕舞者的圓夢之旅,更是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的高峰。這部跨越世紀的經典在2024年尾聲重現,不僅延續舞蹈傳承,更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共同譜寫了臺灣舞蹈界的歷史新頁。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演出資訊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已完售)
2024.12.20(五)19:30
2024.12.21 (六)19:30
2024.12.22(日) 15:00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戲劇院  
2024.12.27(五)19:30
2024.12.28(六)15:00
2024.12.29(日)15:00
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2025.01.03(五)19:30
2025.01.04(六)15:00
2025.01.05(日)15:00

購票連結請點此
票價:500、750、950、1200、1400、2000(贊助票)

資料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歷經五年的整建,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24年2月重新開幕,近期迎來大型特展「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聚焦於常玉、藤田嗣治、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等旅法藝術家,勾勒出臺灣藝術史的多元性與國際視野。

橫跨三代的藝術家留法浪潮

身為第一代留法華人藝術家,常玉深受法國畫家馬諦斯影響,同樣的奔放畫風,常玉以更簡單的色彩、線條,展現出創作的自信。常玉雖然沒有來過臺灣,但生前寄到台灣、預備辦展的這批畫作,讓他走進了世界的藝術史。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常玉。(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立青文教基金會)

19世紀中葉後,巴黎成為世界藝術之都,吸引無數藝術家前往追尋創作理想。到了1930年代,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等4位台灣藝術家,分別從台灣和日本前進巴黎,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相遇、交流。在此之前,常玉已參與過「巴黎學派」盛會,並經常被與該學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亞洲藝術家——藤田嗣治相提並論。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左:楊三郎《街頭秋色》;右:劉啟祥《收穫》。(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而晚一輩的「留法三劍客」趙無極、朱德群和吳冠中,以及少數女性留法藝術家潘玉良、袁樞真等人的作品,也在本次「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出。

4大單元一探文化交融下的創作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與生命故事,描述當時大時代脈絡下臺灣藝術家創作風格的遷徙與流動,以及東方藝術教育如何融入西方元素,藉由向觀眾講述藝術家之間交會、感動的故事,以另一種新的眼光再認識常玉。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場一隅。(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策展人陳貺怡以「庖丁解牛與西方前衛:常玉」、「巴黎學派中的日本人:藤田嗣治」、「進入世界的臺灣藝術先驅」、「留法三劍客、留法女性藝術家與常玉最後的訪客」等4大單元,分別探討橫跨三個世代的藝術家們,如何在文化衝擊中反思自身的文化根源與藝術傳統,創造出我們今日所見的成果。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場一隅。(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本次展出常玉的44件作品,包括《菊》《四女裸像》,此外還有陳清汾《巴黎的屋頂》、顏水龍《港風景》、劉啟祥《法蘭西女子》,以及來自國內外收藏單位的藤田嗣治精選作品。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常玉,《菊》,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陳清汾,《巴黎的屋頂》,私人收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顏水龍,《港風景》,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而「留法三劍客」中,吳冠中《巫峽魂》、朱德群《他鄉夜》、趙無極《抽象畫》等結合東方特質與西方抽象的作品,以及潘玉良《酒吧+女郎》、袁樞真《遠浦歸帆》等作品,都將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潘玉良,《裸女》,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他者.他方》!展出常玉與三代留法藝術家的跨世代創作足跡
袁樞真,《遠浦歸帆》,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

展覽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1樓、2樓(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展覽日期|2024年9月13日至12月8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每週一公休,遇國定假日或活動另行公告)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