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23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當我們同在《小世界》尋找共情的可能

How a small world!當我們同在《小世界》:在台北雙年展中尋找共情的可能

相較於前屆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的星球尺度,這次「小世界」卻把議題微縮成為「小」。本屆2023台北雙年展共同策展人周安曼說明,「大」與「小」概念之間並非單純二元劃分。在一個大的世界網絡中,每個人、每個群體自成一個小世界,而藝術的美正是為彼此間搭上橋樑。此外,這次La Vie也在文末為大家介紹3位亮點藝術家!

「小」是為了要去抵禦、避免一個「大」的理論敘事,「這次不想讓大家去閱讀深奧的概念與文字,而是用情感很直白地傳達出來。」周安曼說明她不以論述取向的方式策展,更喜歡與團隊共同發展關心的議題。她找上藝術期刊《e-flux》編輯Brian Kuan Wood,也透過他認識了黎巴嫩貝魯特藝術中心(Beirut Art Center)總監Reem Shadid,3位共同策展人的背景與專長大不相同,為這次雙年展注入許多新元素。要說明「小世界」的概念,周安曼舉了例子:在異地遇到朋友,人們常會說世界怎麼那麼小!「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感覺——我們在說世界很小的同時, 其實是在感嘆世界如此大。」小與大的概念互為對極,卻又不可能單獨存在,這種弔詭的緊繃關係(tension)存在這次雙年展之中。

美籍台裔藝術家歐宗翰《觀景者系列》(2021)。(圖片提供:歐宗翰)/台灣攝影家許村旭攝影作品《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 (1986~1998)。(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左:美籍台裔藝術家歐宗翰《觀景者系列》(2021)。(圖片提供:歐宗翰)。右:台灣攝影家許村旭攝影作品《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 (1986~1998)。(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美籍台裔藝術家劉艾真4K高畫質雙聲道錄像〈海底之地〉(2023)。(圖片提供:劉艾真、阿姆斯特丹Upstream畫廊)
美籍台裔藝術家劉艾真4K高畫質雙聲道錄像〈海底之地〉(2023)。(圖片提供:劉艾真、阿姆斯特丹Upstream畫廊)

空間與情感尺度上的游移

要談論小,空間尺度變化自然最直觀,例如一 進展場迴廊,中國藝術家王衛以傳統小馬賽克磁磚拼成16公尺牆面的壁畫〈鏡子〉,或 〈2B205〉中賴志盛小的幅度介入美術館的邊緣空間。此外,前3年肆虐的COVID疫情促使人們生活在狹小的室內,引起對空間的反思,追求身體感知、感性表現的展演一時風靡,「這屆主軸一開始便是以疫情中學到什麼為出發點,當世界突然停止時,你突然會注意到平常庸碌生活中,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事。」許多藝術家受此啟發,例如陳敬元於巴黎駐村的隔離期間發現螢幕成為對外的唯一管道,於是 2021~2022年的幾幅繪畫刻意突顯新聞照片中不起眼的細節,並反思科技對人的宰制。

已故黎巴嫩畫家、雕刻家兼時尚設計師Huguette Caland〈自畫像(身體部位)#58〉(1973)。(圖片提供:貝魯特Saradar Collection)/跨領域藝術家dj sniff複合媒材裝置 〈變形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圖片提供:dj sniff)
左:已故黎巴嫩畫家、雕刻家兼時尚設計師Huguette Caland〈自畫像(身體部位)#58〉(1973)。(圖片提供:貝魯特Saradar Collection)。右:跨領域藝術家dj sniff複合媒材裝置 〈變形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圖片提供:dj sniff)

COVID-19的衝擊也放大了生死議題,「其實我們日常都在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人的形體消失、記憶的消失、語言的消失——平常較少人願意討論這些事情,好像一揭開就隨之而來一種難以承受的痛。」不只是患病者與年邁長者正面對自身形體、關聯記憶的逐漸消逝,與社會處境的弱化,其照顧者(caretaker)同樣陷入身心理重壓與工作、家庭的兩難。台灣藝術家楊季涓便以手捏陶作,將自己面臨家庭成員生死的細膩情感與真實夢魘具現化為風鈴裝置, 輕碰的聲響既是矛盾、衝突的狀態,也成為種抒發。同樣地,長期旅居德國的藝術家Natascha Sadr Haghighian現地創作的聲響裝置 〈心.坎〉(Watershed)也回過頭看向照顧者,無論是看護或是身心耗損的家庭成員,苦痛往往隱而不宣。「在我們汲汲營營要去抵抗所謂大的資本體系時,其實更該關注身邊的親密關係,甚至回到自己身上。」付出同時也該照顧自己,這種情感尺度上的游移也是《小世界》所想傳達的。

巴勒斯坦藝術家暨學者Samia Halaby動態繪畫〈雨〉(1992/2019)。 (圖片提供:Samia Halaby、貝魯特/漢堡Sfeir-Semler畫廊)
巴勒斯坦藝術家暨學者Samia Halaby動態繪畫〈雨〉(1992/2019)。 (圖片提供:Samia Halaby、貝魯特/漢堡Sfeir-Semler畫廊)

音樂的律動激盪共感

在〈心.坎〉中,Natascha精選1990年代華語音樂,讓參觀者沉浸在跨越世代的朦朧懷舊氛圍。聲音,尤其音樂是這次《小世界》一個重要的表達方式。周安曼表示幾乎所有人都聽音樂,「聲音的感知是最直覺的,聽到音樂的律動人會有自然的感受與反應,那不需要由別人去教,門檻非常低。」音樂具有傳達普世性感受的潛能,於是這次《小世界》 有意識與音樂人或音樂背景的創作者合作,希望消解這道隔閡。

這次地下樓E展覽室就是以音樂為主軸規劃,特別打造一個「Music Room」邀請3組音樂人策劃3場音樂主題的實驗與表演計畫,包括來自美國洛杉磯/日本的dj sniff、印尼的Julian Abraham“ Togar”與Wok the Rock,以及台南聲音藝術團體「聽說」。其中首波由dj sniff 推出「前DJ」,於今年12月10日~16日 舉行開放工作室,邀請海內外3位唱盤藝術家與他現 場演出。周安曼相信音樂對人們在日常受限的身體與感官是種解放,並能引起彼此間的共感,「我們不只希望營造現場的感受,也希望觀眾能意會到表演音樂背後是藏有非常多層次的知識與哲思。」

台灣藝術家陳敬元油畫作品〈滑言舌誤〉(2022)。(圖片提供:陳敬元、布魯塞爾Fondation Croÿ-Roeulx)
香港藝術家唐納天裝置〈漫遊微觀宇宙〉(2023)於香港「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幻石》展出時現場。(圖片提供:唐納天)

小世界各自獨立又相互交織

若攤開參展名單,會發現《小世界》不強調藝術家的國籍,只註記活動城市。周安曼說明這是抵抗立即的標籤,國族的界線實際上是不斷在移動與流動,「身分的定義已經非常模糊了,你不能只因為他在哪裡出生,就直接評斷一個藝術家。」譬如藝術家劉艾真、葉致甫、歐宗翰等都是美籍台裔二代,這次的參展別具意義,作為創作者,不再只透過家庭與血統定義跟台灣的關係,而是以另一方式發展更深厚的聯繫。「這不是抗拒,而是自己走回家的感覺,這個家有點陌生、有點遙遠,卻又很親切。」

英國藝術家Pio Abad在蘭嶼田野調查時曬得皮膚黝黑,找到 了家的感覺,他是菲律賓北部巴丹島Ivatan族人,祖輩甚至留有達悟族人送的船,這次陶土雕塑〈詩,第九十七首〉反映Ivatan與達悟南島語系文化的連結,也呈現一種荒謬——他繞一大圈從菲律賓、倫敦、台灣到蘭嶼,現在家和語言的距離如此相近,可他無法輕易穿越國界。在《小世界》中是空間、情感、國族、區域政治等概念在尺度上的游移,「我們沒有以此區分展區,反而讓它們不斷重複、交錯,每件作品同時可由多面向討論。」在更巨大的網絡下,不同文化、 種族或語言的群體互為小世界,我們可以堅定自己的獨特立 場,儘管台灣是座小島、儘管資源相對匱乏,但我們有蘊藏自己的無畏力量,可以向世界展現。

香港藝術家唐納天裝置〈漫遊微觀宇宙〉(2023)於香港「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幻石》展出時現場。(圖片提供:唐納天)/台灣藝術家楊季涓裝置〈你的淚痕是我 未來的眼淚〉(2023)。(圖片提供:楊季涓,攝影:朱淇宏)
左:台灣藝術家楊季涓裝置〈你的淚痕是我 未來的眼淚〉(2023)。(圖片提供:楊季涓,攝影:朱淇宏)右:台灣藝術家陳敬元油畫作品〈滑言舌誤〉(2022)。(圖片提供:陳敬元、布魯塞爾Fondation Croÿ-Roeulx)


位亮點藝術家推薦!

➊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 |德黑蘭-柏林

 我們都要好好照顧自己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多聲道雕塑裝置〈心.坎〉(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圖片提供:Natascha Sadr Haghighian,攝影:Max Schneider)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多聲道雕塑裝置〈心.坎〉(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圖片提供:Natascha Sadr Haghighian,攝影:Max Schneider)

或許可以形容Natascha Sadr Haghighian特立獨行,她在2019 年後就終止與商業畫廊的合作代理,而將自己實踐成為一個「微經濟體」。她抗拒被集體、被體制收編與定義,我們無法在線上找到她的完整簡歷資訊,甚至反覆比對才能依稀發現她的伊朗背景。她早期的藝術計畫「bioswop.net」是個線上簡歷交換平台,甚至允許文化工作者用來變造自己簡歷的元素。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在廢墟中倖存》(Ankersentrum)中,她以聲音為核心創作大型裝置,並戴上石頭面具以假身分「Natascha Süder Happelmann」表演,這是在回應她的名字在過去30年如何被官方機構和自動更正系統拼寫錯誤的荒謬。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裝置〈pssst LEOPARD 2A7+〉(2013~)。(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Günter Kresser)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裝置〈pssst LEOPARD 2A7+〉(2013~)。(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Günter Kresser)

她關注世界上各種機構與結構的暴力如何被組織和延續,並經常以集體創作進行藝術的抵抗敘事。這次在北美館地下樓中庭花園現地製作的多聲道雕塑裝置〈心.坎〉則是向照顧者致意。這源自她曾經面對母親失智症的經驗,照顧過程中她發現不只是長者的生命與社會處境 在慢慢地消逝、弱化,人們大多不會注意到照顧者自身的能量也被吞噬。扶養年邁的父母或患病家人造成照顧者心理的沉重壓力,是這時代的普同經驗。在台灣田野調查時,她對壓克力鹿雕塑與掛滿的聖誕燈泡深感興趣,於是採購大量小燈泡與現成動物塑像,進行拆解並模糊動物原本的形體。她採用1990~2000年代華語圈流行歌曲,並進一步與電影創作者暨音樂人洪子健合作以電音合成器改變聲音表現, 成為元素序列。其中也有以華語、粵語、 英文、台語重新填詞的歌曲互相交織,象徵母語的消失與世代溝通的隔閡。這是一座「反紀念碑」,不在留下紀念,而是呈現在照護議題的負擔下,個人如何被社會印象模糊成為抽象概念的殘酷現況。

Natascha Süder Happelmann裝置〈onco-mickey-catch〉(2016)。(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Jens Ziehe)
Natascha Süder Happelmann裝置〈onco-mickey-catch〉(2016)。(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Jens Ziehe)

藝術家介紹_Natascha Sadr Haghighian

一位以多重身分而聞名的藝術家。作品類型涵括裝置藝術、表演、文字和聲音等領域,主要研究政治、商業和工業等複雜結構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形塑日常生活的作用。她的雙頻道錄像投影裝置〈Empire of the Senseless Part II〉(2006)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永久收藏;代表參加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


➋ Nesrine Khodr |貝魯特

 一切崩解後遺留下什麼?

自2018年起,Nesrine Khodr將黎巴嫩貝魯特一間廢棄建築工程辦公室改造為工作室,數十年來塵土與鹽、水分侵蝕了空間,屋中磁磚擠壓變形、混凝土牆面剝離、玻璃碎落一地,陳年包裝紙材中是1960年代的城市規劃與地形圖。這些碎片殘骸都成為6組《分解雕塑》系列的素材。「《分解雕塑》是個慢慢在同一地點成形的計畫,雖然中間有段時間我不在工作室,但大部分時間我都獨自一人在這私密空間中追隨內心受激發的情感。」她分享這次創作計畫在黎巴嫩2019年財政崩潰的動盪前夕就展開了,期間2020年發生駭人的貝魯特爆炸事故,近期鄰近黎巴嫩的加薩走廊與以色列又爆發戰爭,似乎在探問:這一切崩解是如何隨時間發生的?又將遺留下什麼?「即使一個人不一定會直接以藝術回應當下情境,但隨時間推移,這些大背景會滲入人心, 以某種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

2006年Nesrine曾在用起重機將2.7公噸的80歲老松樹,隨樹根與土壤懸掛在工地旁的花園中,作為短暫裝置作品,「這也在尋求功能失調、崩潰和脆弱、暴力和權力等概念,但尺度不同。恰好在 2006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的大規模戰爭前夕展出。 經濟和政治意願似乎總是在黎巴嫩出現的大多數作品中找到一條出路。」錄像和電影是她更常使用的媒介,因她著迷於蒙太奇的拼組概念,「我最近都以一鏡到底的表演為創作核心,我的身體就是作品的一部分,《分解雕塑》過程中近似於此,彷彿在定下構圖之後,雕塑就成為記錄整個持續性過程的載體。」此外,《小世界》讓她聯想到碎形 (fractality)概念,更大的事物是由更多較小、自我相似的形狀所組成。這種尺度的觀察不僅在視覺上,更是在想像層面。「在這種思路下,我繼承並改造工作室,然後在後房找到了舊手繪平面圖,這些素材最終成為《分解雕塑》的基礎。」

上稿圖14
上稿圖16
Nesrine Khodr雕塑系列作品《分解雕塑》(2019~2023)。(圖片提供:Nesrine Khodr)
Nesrine Khodr雕塑系列作品《分解雕塑》(2019~2023)。(圖片提供:Nesrine Khodr)

藝術家介紹_Nesrine Khodr

視覺藝術家和電視製片人,居住並工作在黎巴嫩貝魯特。從事電影、錄像、出版和表演工作。作品探索的主題包括對位移、持續性和距離的感知,性別關係, 誘惑的力量,以及年輕世代面臨的知識和情感挑戰。 2003~2004年曾在阿姆斯特丹的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擔任駐村藝術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展覽、雙年展和電影節中展出。


➌ 賴志盛|台北

 對空間輕盈、微小的介入 

〈2B205〉的作品命名很直觀,就是指臺北市立美術館的2樓B205展間。這是一個複合式走廊展出空間,同時設置配備緊急出口、配電箱、公共廁所、飲水機等等美術館設施。若以策展角度來說,它限制很多,不僅空間配置紛雜,就像不經粉飾的劇院後台,更因為就在大型貨物升降梯口前,要等到所有藝術家完成進場他才能動作,給予他很大的挑戰。賴志盛笑著分享,他當初直接跟策展團隊說,「這樣好了,藝術家都不要的空間,你給我好了!」賴志盛本身就擅長以各種介入建築空間的手法,巧妙地重新配置人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影響空間不必然要用複雜的方式,「小」本身是他的一種手法,如今(2023)年在香港馬凌畫廊《It's a quiet thing》個展的〈我在空間裡放了一隻蚊子〉與〈豌豆公主〉、2022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格中〈臨時〉的地毯微微隆起。這次〈2B205〉他也以極小幅度的改動,突顯出空間中受忽略的層面。例如,公共廁所前原有一道半透明的遮掩牆幕,他這次直接掀開阻礙,讓展間與廁所互通。一般策展或是空間規劃都會要求空間要平整,並要遮蔽設施與畸零,可他認為這反而會把人對空間的原始感受都屏蔽掉了。他認為空間不見得一定要是乾淨、素白的才可以做作品,「原本故意不讓它出現的東西,我這次就讓它們平等地出現在這 個展場。」另外,他在展牆掛上小吃店或廁所牆上常見的左右搖擺壁掛電 扇,它們本身具有維持通風、乾燥的機能。他覺得將這些日常的使用情境帶回這個展間會是很輕鬆、舒適的參觀體驗,「我一直以來的興趣,就是如何讓我的創作跟現場達成一個比較不一樣的連結。」

賴志盛裝置〈邊境_Lyon〉(2015)。(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裝置〈邊境_Lyon〉(2015)。(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畫作〈原寸素描〉(2012)。 (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畫作〈原寸素描〉(2012)。 (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複合媒材裝置〈2B205〉局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複合媒材裝置〈2B205〉局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攝影:賴志盛)

藝術家介紹_賴志盛

居住於台北。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頻繁於全球舉辦展覽, 曾於觀察社,廣州(2018)、誠品畫廊,台北(2015)等機構舉辦個展,曾參加愛知三年展(2016)、里昂雙年展(2015)、OCA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2014)及海沃美術館,倫敦(2012)等機構的大型展覽。攝影◎賴志盛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共同策展人_周安曼

周安曼從事策展工作,目前定居香港及台北。2015~2019年,擔任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首位教育與公眾計畫策展人。近期與許多機構合作研究計畫也從事許多出版物的編輯工作,並在藝術期刊及展覽專輯發表文章。她是第58屆卡內基國際展(Carnegie International,2022)的策展委員成員之一,並擔任香港參加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 《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2022)的客座策展人。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

展期|2023.11.18-2024.03.2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文|吳哲夫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各單位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3/11月號《新時代的攝影修煉》

舞蹈家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德國舞蹈劇場巨擘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被林懷民先生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春之祭」即將展現於臺灣的舞臺!

基於培育年輕世代的共同信念,在香奈兒品牌的支持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歷經兩年的積極爭取,終於獲得碧娜‧鮑許基金會 (Pina Bausch Foundation) 首度於亞洲正式授權,除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外,北藝大舞蹈學院成為全球唯一以學院為代表與簽約演出《春之祭》,彰顯了臺灣舞蹈高等教育的專業成就,更印證了北藝大舞蹈學院的成就與高度。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經典重現台灣

《春之祭》將於2024年秋季的「關渡藝術節」經典重現,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以及臺中歌劇院。需留意的是,《春之祭》經典重建全臺巡演臺北場次於開演前一個半月皆已全數完售,觀眾仍可前往臺中與高雄場次觀賞這部傳世巨作。

此次作品的重製,將由余采芩與另外4名碧娜‧鮑許生前親授的舞者們親臨北藝大授課與排練。余采芩是北藝大舞蹈學院優秀校友,現為烏帕塔舞蹈劇場(Wuppertal Tanztheater)資深核心舞者,更擔任此次《春之祭》演出的藝術總監。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

此次重製《春之祭》標誌著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不僅是向前輩藝術家們的致敬,更是不同時代與舞者之間的深度對話。碧娜‧鮑許基金會董事會主席Salomon Bausch很自豪地說:「在與巴黎歌劇院或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等歐洲主要芭蕾舞團合作後,我們現在正在與臺北藝術大學的舞蹈學生一起準備《春之祭》。將碧娜的作品帶向未來,還有什麼比與年輕一代優秀舞者合作更好的方式呢?」為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特別召開記者會,並舉辦一場由《春之祭》藝術總監暨排練指導余采芩親授三十分鐘的示範課程,邀請全臺舞蹈系系主任及各校優秀學生代表,連結全臺舞蹈界一起共襄盛舉!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與會的全臺灣高教院校舞蹈系所主管發表了對北藝大《春之祭》經典再現計畫的感想與祝福,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黃文人主任:「感謝北藝大分享資源,推動《春之祭》重建計畫,讓舞者親身體驗經典之美,觀眾也能重溫經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張思菁主任:「《春之祭》的重現是亞洲首例,也是臺灣舞蹈界培育的最高展現,讓臺灣舞者被世界看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詹佳惠教授:「感謝北藝大的氣度與機會,讓全臺舞蹈界能攜手用舞蹈登上國際舞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黃琤圈主任:「期待2024年尾聲臺灣舞蹈界帶來這部經典大作,共享這場藝術盛宴。」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蘇安莉主任:「感謝北藝大籌備兩年的計畫,讓觀眾和舞蹈愛好者有機會見證經典重現,期待盛會到來。」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吳怡瑢副教授:「《春之祭》跨越一世紀與半世紀,期待2024年演出繼往開來,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北藝大舞蹈系吳易珊主任:「在AI時代,用肉身回應生命是幸福而珍貴的,感謝所有選擇舞蹈的藝術家與學生,一起為臺灣舞蹈界努力。」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

臺灣舞蹈界在北藝大的推動下,共同參與《春之祭》的重建計畫,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團結與共享精神。各校主任一致感謝北藝大提供資源,讓臺灣舞者得以深入經典,親身體驗動作的情感與意義,並期待這次亞洲首演不僅是年輕舞者的圓夢之旅,更是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的高峰。這部跨越世紀的經典在2024年尾聲重現,不僅延續舞蹈傳承,更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共同譜寫了臺灣舞蹈界的歷史新頁。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演出資訊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已完售)
2024.12.20(五)19:30
2024.12.21 (六)19:30
2024.12.22(日) 15:00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戲劇院  
2024.12.27(五)19:30
2024.12.28(六)15:00
2024.12.29(日)15:00
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2025.01.03(五)19:30
2025.01.04(六)15:00
2025.01.05(日)15:00

購票連結請點此
票價:500、750、950、1200、1400、2000(贊助票)

資料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將於2025年1月啟用的Ginza Sony Park(銀座ソニーパーク),特別開放施工期間的建築空間,並邀請與Ginza Sony Park有深厚連結的3位藝術家——SHUN SUDO、山口幸士、玉山拓郎,攜手打造「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展期至2024年12月1日。

以「向城市開放的設施」為理念的Ginza Sony Park計畫,旨在重新建造陪伴銀座街區超過50年的Sony大樓。而這項計畫的第一階段,在舊大樓拆除期間(2018年8月~2021年9月),將施工場地化為公園,最終即便在疫情期間,仍吸引了854萬人次參觀;隨後進入的第二階段,重新展開拆除與新建工程,並在今(2024)年8月完成最終形態的「Ginza Sony Park」、預計於2025年1月正式開幕。

➔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年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攜手藝術家傳遞銀座街區魅力

而在竣工的這段期間,Ginza Sony Park也曾舉辦過「ART IN THE PARK」在內的多項藝術活動,讓來往的行人們能感受到銀座街區的魅力。藝術家SHUN SUDO以童年時造訪Sony大樓的記憶為靈感,在Ginza Sony Park地下空間的牆面上,創作了融入繽紛的花卉與音樂元素的大型壁畫作品。此外,他也參與了施工中的「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Wall Art)」企劃,以及在Sony Park Mini空間的展覽。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活動。(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企劃或活動。(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山口幸士在Ginza Sony Park舉辦的「余白の記録」展覽,將周邊風景轉化為畫作,並將這些作品分散陳列於公園的各個角落,讓人們在遊逛時感受藝術與空間的交融。他也以多彩的「非洲菊」為主題參與「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並在Sony Park Mini舉行了相關展覽。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玉山拓郎則在2022年登場的「Sony Park展 KYOTO」,於廢棄多年的京都新聞印刷工廠舊址,展出了以「光」為主題的裝置藝術作品,將沉寂已久的空間轉化為如「公園」般的存在。另外,他也曾在Sony Park Mini辦過兩次展覽。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在施工中的建築空間看展

而這3位藝術家又會如何使用尚未正式開幕的Ginza Sony Park?基於此想法誕生的「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便於11月19日至12月1日限時展開。SHUN SUDO帶來其標誌性的BUTTON FLOWER系列新作;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玉山拓郎則以LED螢光燈打造出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光之裝置藝術。而這些作品將與尚未開放的Ginza Sony Park空間交織出獨特的氛圍,帶給觀者獨一無二的體驗。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ART IN THE PARK(工事中)
時間:2024年11月19日~12月1日;平日12:00 - 20:00、六日 11:00 - 19:00
地點:Ginza Sony Park(東京都中央区銀座5丁目3番1号)
備註:免費參觀,採事前預約制
更多資訊可點此參考

資料來源|Sony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