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頂上的玄天上帝》電影中的嘉義場景:8個與在地人生活形影不離的街頭場景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電影中的嘉義場景:8個與在地人生活形影不離的街頭場景

眾星雲集的臺灣電影《車頂上的玄天上帝》,是由當代電影藝術指導黃文英首次擔任導演與編劇的電影長片,他將自己的電影美術生涯結合橫跨家族三代的信仰為背景,講述一名女性的成長過程。

林依晨飾演的芙月,從小就是阿公日興的掌上明珠。阿公在1930年代時就在嘉義火車站前興建旅社,可惜好景不常,隨後遭遇地震,好不容易借了錢重新興建,二戰期間又遭到美軍空襲,成為大時代下的灰燼。芙月在劇中曾說,那個年代的空,是真的空,阿公的人生好像一直重新來過。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甲上娛樂提供】《車頂上的玄天上帝》由林依晨(左)、周渝民主演,述說家族橫跨三代的信仰傳承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由林依晨(左)、周渝民主演,述說家族橫跨三代的信仰傳承。(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但玄天上帝的信仰成為家族安定的力量,讓黃文英導演醞釀十年後,可以把自己與阿公的故事,與對家人的思念,濃縮在一部遍滿嘉義場景的電影之中。以下場景分享,含部分劇情透露,請斟酌閱讀:

拍攝場景1:陳序廣明軒佛具店

電影剛開始提及日治時期的正廳改善運動,當時臺灣總督府為了加強臺灣人對於日本的認同感,鼓勵廢棄原有廳堂的神明與祖先牌位,改奉日本的天照大神。芙月的阿公擔心家裡代代傳承的玄天上帝會被沒收,便偷偷送去佛具店寄放。

劇中的佛具店是真實存在的店家,正是嘉義市中正路上的「陳序廣明軒佛具店」,至今依然維持以手工雕刻的業務為主。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8328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陳序廣明軒佛具店(攝影:下港女子)

拍攝場景2:嘉義火車站

若眼尖的觀眾應該可以發現,相較其他縣市火車站有明顯的招牌字,嘉義火車站外觀反而沒有太過直接「嘉義車站」這四個字,那是因為嘉義火車站近年實施了建築卸妝的微改造計畫。

依照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老照片所述,嘉義火車站約是在1933年依照第一代嘉義驛的本體改建,當時是縱貫線第一個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車站建築。外觀的建築風格被歸類在折衷樣式,為了呈現完整的山牆風貌,近期特地簡化車站裡過於繁複的資訊,讓民眾感受原有的古樸之美。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6918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嘉義火車站(攝影:下港女子)

拍攝場景3:中正路的嘉新大飯店

嘉義市中正路在日治時期時稱為「二通」,主要是臺灣人群聚的街道(另有一條大通是日本人主要活動的街道)。因二通靠近火車站的地理優勢,日治時期開始就有許多旅宿的聚集效應。

電影裡,芙月的阿公以「嘉新」作為旅館名稱。「嘉新」也是現實生活裡,導演黃文英家經營的旅館名稱。據櫃檯阿姨分享,《車頂上的玄天上帝》拍戲期間,演員幾乎都是在嘉新大飯店完成梳化,而這間飯店的身影也時常出現在片中場景。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8377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嘉新大飯店(攝影:下港女子)

另外,芙月為了將阿公最初的旅社蓋回來,最後選擇回到家鄉買房籌建。那棟裸露出藍色牆面與鋼筋的老宅,以及另外一棟掛著「竹田電器企業社」的木屋建築,其實也在嘉新大飯店的幾步路途之差而已。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8393
竹田電器企業社(攝影:下港女子)

拍攝場景4:嘉義東市場

阿公總是騎著腳踏車,載著芙月在市場遊蕩。也許是與阿公之間的傳承牽引,又或者是對故鄉味蕾的懷念,長大後的芙月也帶著她的戀人春山一同前來。電影裡的市場是嘉義東市場,百年來看顧眾人胃囊,填補嘉義人的餐桌圓缺。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9021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嘉義東市場(攝影:下港女子)

東市場部分結構還保留原有的木構造痕跡,從氣窗滲透建築的光影成為電影的轉場風景。芙月與春山在市場啃食的春捲正是東市場家傳三代的老字號「蕭家春捲」;桌上的羊肉湯則是隔壁攤的「東市蔡家本產羊肉」。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4096 (1)
東市蔡家本產羊肉(攝影:下港女子)

拍攝場景5:嘉義樹木園

芙月在《車頂上的玄天上帝》的感情線之一,還有阮經天飾演的富商聿先生。片中聿先生開著麥拉倫跑車來到嘉義探望芙月,雖然兩人的情節時常是吵架收尾,但芙月還是有盡地主情誼,帶領聿先生走訪家鄉景點。

他們走訪嘉義樹木園,場景特別停在單子紅豆樹旁。這種樹的結果被稱為「相思豆」,電影中的芙月說他從來沒有撿到過相思豆,彷彿象徵著始終沒有開花結果的戀情。而嘉義樹木園裡的單子紅豆樹是日本植物學家金平亮三於1923年從南洋引進,並在台北植物園、六龜扇平工作站及嘉義樹木園等三處栽種,只有種植在嘉義樹木園這棵才會開花結果,特具意義。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8006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嘉義樹木園(攝影:下港女子)

拍攝場景6、7:嘉義市立美術館,與美術館一樓的昭和J11咖啡館

芙月的地主之誼還包含嘉義市立美術館,這裡前身是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最初是1936年由梅澤捨次郎設計。近年邀請規劃設計團隊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與王銘顯建築師為舊建築進行增改建規劃,拆除部分厚重的牆面改用集成材樑柱與大量玻璃牆面以增加通透感,讓這棟在市區一角停滯許久的建築,重新以美術館之姿活化。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6862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嘉義市立美術館(攝影:下港女子)

芙月與聿先生一起喝咖啡的地方,則是美術館一樓的「昭和J11咖啡館」。許多遊客參觀完美術館會在此歇息打發時間,平常也是當地人談生意、聚會和閱讀的生活場域。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4978-HDR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昭和J11咖啡館(攝影:下港女子)

拍攝場景8:中央噴水池

中央噴水池俗稱嘉義圓環或噴水圓環,日治時期以來就是嘉義市人的集體記憶。《車頂上的玄天上帝》透過阿公日興與孫女芙月不同時代的噴水圓環場景,呈現歲月推進的變化。

阿公時代的噴水圓環歷經地震,災後人們團結一心重建城市;後續也有城市重建後,眾人悠閒在附近散步的閒適場景。到了芙月的年代,噴水圓環已是車水馬龍的熱鬧街景,街上閃爍的霓虹燈都是緣分交疊的人生縮影。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電影裡特別採用空拍角度,讓觀眾以俯瞰的方式,觀望人潮在圓環兜轉的忙碌情景,彷彿呼應著阿公日興最後那句展現生命信念的臺詞:「『庇蔭』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有人和妳作伴。」

小檔《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DSCF6780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嘉義場景之一:中央噴水池(攝影:下港女子)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走進「桃園AI進行市」,感受科技如何驅動城市發展,實踐理想生活提案

近年來,AI早已從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晉升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當人工智慧遇上城市治理,又能為都市生活創造出哪些嶄新可能?關於這個問題,今年「2025年智慧城市展」中,桃園主題館「桃園AI進行市」可說是給出了一個啟發人心的答案,讓人看見AI不只是冰冷的工程運算,而是能回應人類生活需求的智慧解方;當城市開始善用AI的力量,更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朝理想生活穩步邁進。

以AI助攻執法,創造更平安的日常

作為少數持續人口成長的城市,桃園市因產業發達、人口快速湧入,長期面臨環境治理、交通壅塞與氣候變遷等課題。為此,市府積極結合AI與IoT技術,巧妙回應城市需求。「桃園AI進行市」也以此為核心,在「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裡,透過細緻巧妙的互動設計與光雕投影,帶領觀展者沉浸式地體驗這座城市如何以科技直面時代挑戰。

「桃園AI進行市」

於是,當觀眾緩步走進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人安全」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車速偵測提醒系統」與「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前者在易肇事路段即時監控車速,以「笑臉」鼓勵駕駛依速行駛,「哭臉」提醒減速,溫暖守護每次通行;後者則在行人走近等待區或穿越道時,主動提醒駕駛放慢車速,創造更友善的人行環境。這些科技的細膩之處,無聲地守護著市民每日的出入平安。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提醒與警示之外,桃園更進一步透過AI自動辨識行人與車輛相對位置,記錄未禮讓行人車輛的違規影像,並以此作為科技執法依據;同時,全台首創的「AI巡防系統」也被裝設於警用機車上,藉此自動辨識車牌,一旦發現疑似失竊或可疑車輛時,便能立即警示、通報,即時攔截犯罪,成為「城市治理」的神隊友!

以科技力守護環境,讓污染無所遁形

接著,當觀眾走進「環境保護」展區時,則將一步步看見桃園如何以科技解決長久以來的環境問題。像是針對改裝車輛噪音擾民,桃園導入聲音照相科技,全天候監測車輛噪音,並與警方聯手,形成有力的執法網絡。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而在面對亂丟垃圾、道路污染及空污等難題時,桃園市則透過AI技術在垃圾熱區裝設動態攝影機;以AI辨識路面污染並搭配車輛計數追蹤,檢核工地車輛是否確實經過洗車台;結合AI視覺辨識與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全天候偵測揚塵,讓空污問題無所遁形。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已率先應用於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為大型公共建設創造更永續的誕生前提。

從教育到藝術,看見AI如何激發無限創意

當然,AI的力量也遠遠不止於改善交通與環境,更能點亮教育與文化想像。舉例而言,桃園市教育局便積極鼓勵各級學校將AI融入課程,透過AI將平面照片轉化為3D立體模型,讓抽象的知識轉為可視化的啟發;或是鼓勵學生運用生成式AI技術,自由創作圖像、音樂,激盪出屬於未來的創意火花。

「桃園AI進行市」

另一方面,AI與人文的跨界也在「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中畢現淋漓。當觀眾走在展區時,將可看見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沉浸式互動與跨界創作,打造令人屏息的視覺與聽覺盛宴。讓藝術不只是觀賞,科技也不只是工具,而能在交織共融下,迸發出更多觸動人心的靈光。

「桃園AI進行市」

透過一場場互動體驗,「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讓人感受到,桃園如何以科技為引擎,驅動城市往理想未來更邁進。讓美好的日常不只是種想望,更能在科技同行下,成為可實現的理想生活提案。

桃園市政府 廣告

夢幻島嶼的春日冒險 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 自然與藝術的夢幻派對

春天來了,桃園大園溪海休閒農業區又要被花海點亮啦!

今年的「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將於329日至46日登場,這次以「奇芋夢幻島」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走進結合花卉與藝術的奇幻世界,感受土地的活力與文化的魅力。

桃園市政府

奇芋夢幻島 打開春日奇遇

當花開成海,城市也變得浪漫起來!今年的桃園彩色海芋季,種植超過14萬株花卉,彩色海芋、百合、孤挺花、小蒼蘭爭奇鬥艷,為大家帶來一場春日限定的視覺饗宴。

這次的主展區「奇芋夢幻島」把藝術裝置和當地花卉完美結合,打造出夢境與現實交錯的奇幻場景。入口的「夢境彩虹」,用繽紛流動的色彩,帶領旅人走進這片花花世界。而趣味裝置「滴答鱷魚」是海盜船長的重要夥伴,透過奇幻角色的創見,讓花海更多了幾分童趣與驚喜。

生態 x 文化 一次感受

這場花卉盛事不只是賞花而已,更是一場結合自然與文化的深度體驗!活動圍繞農業「三生架構」——生產、生態、生活,讓你一站式感受桃園農村的多樣風貌。

展區特別介紹桃園珍稀保育生物,如赤腹游蛇、台北樹蛙與黃鸝鳥,讓旅人在賞花之際,也能感知自然生態的豐富脈絡。「永恆之樹」則象徵生命的綿延與時間的沉澱,為這場春日盛會注入深刻的文化意涵。

桃園市政府

親近農村 體驗大自然

除了看花,還能玩出新花樣!活動期間,溪海休閒農業區內的「林園居農場」、「一級棒農場」和「和春花卉農場」,推出超有趣的農村體驗,像是拔蘿蔔、控窯、手沖香草茶等,讓你親手感受農村生活的純樸與樂趣。

更棒的是,還有一連串精彩表演等你來看!金喇叭銅管五重奏帶來夢幻音樂,啦啦蹦家族的趣味互動,加上假日限定的魔術與雜耍秀,讓春日花海變得更加熱鬧,保證讓你玩到不想回家。

桃園市政府

夢幻花海 等你來探險

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把自然變成一幅繽紛畫布,邀請你開啟一場春日限定的奇幻旅程。

無論是徜徉在「奇芋夢幻島」的夢幻景致,還是在農村田野間感受土地的溫度,這場春天的盛會,絕對讓你留下難忘回憶,快一起來場花間冒險吧!

2025桃園彩色海芋季

l   活動日期:0900-17002024/03/29(六)~ 04/06(日)

l   地點:溪海休閒農業區-桃園市大園區聖德北路與田溪路交叉口

l 「桃園彩色海芋季」FBhttps://www.facebook.com/DAYUANFLOWER?locale=zh_TW

Text & Photo | 桃園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