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看劇】他們在士林的科幻巨球裡,舞出一片森林!瓦旦.督喜╳TAI身體劇場《深林》

【編輯看劇】他們在士林的科幻巨球裡,舞出一片森林!瓦旦.督喜╳TAI身體劇場《深林》

《深林》是一支關於人類直面天、地與大自然的舞作,卻沒有一點天空藍、大地棕、森林綠的色彩蹤跡,僅有舞者裸身的皮膚、頭上頂著的鮮紅布幔,以及橫跨舞台、象徵著河流的銀箔。究竟《深林》的創作者——TAI身體劇場創辦人、舞蹈藝術家瓦旦.督喜(Watan Tusi),及他所率領的舞者們,是如何透過肢體,在都市中的科幻巨球裡,舞出一片自然之境?

瓦旦.010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從孤身到聚首

開場幾乎無光,整座球劇場環繞著似樹葉婆娑、微風吹拂的聲音,直到舞者手持著燈光慢步登場,像是在暗夜之森中探路一般,小心前進。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舞者們從落單到成群結隊,無論是獨舞或繞起圈、彎著彼此的臂膀行動,腳下都踩著節奏不停變換的步伐,朝深林與樹影之間探索。

瓦旦.012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隨原始聲響墜入深林

隨著時間推移,未知所帶來的恐懼、疲累及顫慄不停積累,舞者們的踩踏聲變得激烈、呼吸變得粗喘,甚至伴隨著魔般的鳴叫,如魂之附體、神之降靈,完全洗去了開場時的幽靜,讓劇場爬滿了生猛氣息。在這些「人造音」的環繞下,機器輸出的環境音退為點綴,不再是主要的聽覺指引,我們自然而然隨著帶獸性的人聲,墜入深林之中。

瓦旦.007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瓦旦.003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貫穿全作的「腳譜」

踩踏聲是貫穿《深林》最主要的聲響,為視覺、聽覺都賦予節奏。不過,舞者踏的腳步是即興或編排?它究竟是什麼舞步?原來是瓦旦.督喜所發展出的「腳譜」。就如鋼琴有五線譜、爵士鼓有鼓譜,TAI身體劇場則有獨創的「腳譜」,簡單來說,就是以腳步為基礎所發想的表演方式。

瓦旦.001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身為太魯閣族原住民、同時也是舞蹈藝術家,瓦旦.督喜一直在尋找傳統祭儀、觀光化表演之外的原住民樂舞。「腳譜」的靈感源自一趟火車旅行——當時他聽著火車行進時所發出的規律喀噠聲,腳不由自主跟著打拍子,腦海也隨之浮現節奏線條,這正是「腳譜」的濫觴;其後,他展開兩年的田野調查,採集了60多式的「腳譜」,再透過多次拆解、重構、與舞者夥伴們的靈感激盪,終於賦予原始舞蹈一種全新的形式。

「腳譜」正是《深林》的主要構成,企圖將身體感知連結山川大地,喚起共存於人類血液中的荒遠記憶。

瓦旦.008
瓦旦.督喜。(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褪去表情、以肢體表達對自然的敬畏

《深林》一段作品簡介是這麼寫的:「當人類跌入自然的縫隙,天光沒入土地的界線,森林變得更加莫測難度,未知的恐懼霎時滲入人心。身在其中的人們,僅能帶著徬徨的心情與步伐,持續尋找與萬物共生的道路。」

瓦旦.004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離開劇場後仔細回想,發現《深林》從開場到落幕,舞者只露過一次臉,其他時間總是彎著腰、駝著背、低著頭,幾乎不見將肢體完全伸展開的動作,彷彿以全身表達人類被自然包圍之時的渺小、無助。

瓦旦.009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而罩蓋舞者頭臉的紅色布巾,如同心中敬畏、恐懼的具體象徵。覆在裸身上的汗珠,被光線照得異常鮮明,遠在觀眾席看著,彷彿就能體會入山為身心帶來的勞累,路途中的掙扎、適應在汗珠中悄然體現。

瓦旦.002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未見仍可意會「深林」

所以說,為什麼一支關於深林的作品,卻絲毫不見綠色?或許瓦旦.督喜想做的並非讓森林的視覺在觀眾眼前「顯影」,而是藉由舞者的種種肢體姿態,讓人們隨著粗喘、魔叫、戲語、腳步的踩踏⋯⋯帶入表演者的體感,從而「感受」到森林就在身邊。在思考見與不見森林之時,會不會我們早已身在深林之中?

瓦旦.011
《深林》劇照。(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影|PAUL CHAO、GRACE LIN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