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解祕XR到AI浪潮,我們將走向科技奇點?

由左至右為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主持人盛郁庭、王識源。

AI的發展似乎正要到達科技奇點,會超越人類嗎?到時候人的價值是什麼?而一度延燒的Metaverse熱度消退,距離虛擬世界的路還很長?這些問題,由走在各自領域最前線的導演陳芯宜、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主持人盛郁庭與王識源一同回答。

內文1205-7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在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打造裝置作品〈目流〉。

對於人們來說,AI科技似乎正在爆發點上, 尤其AI生成內容(AIGC)的突破讓人驚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輸入指令即有精緻美圖,ChatGPT與過往AI相比文字回應聰明太多。而Metaverse一度過熱的光芒褪去,可XR延展實境(含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和MR混合實境)科技仍在步步推進中。才擔任2023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觀察到VR作品數量與品質逐趨提升。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主持人盛郁庭與王識源,則持續探索建築領域AI與機器人應用的極限。他們不約而同以無懼姿態與正面態度迎面最新科技,最後卻都談到人的感受、人如何觀看、人如何創造、人的需求,回到人性本身。

內文1205-1
陳芯宜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劇情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經歷,意圖喚起人們對創傷記憶與人權議題的共感。

Q:回溯創作過往,可以談談你們接觸並使用「新科技」的契機嗎?

陳芯宜:其實早在1960年代就有VR創作的雛形。2018年高雄電影節察覺VR電影是全球趨勢,但台灣較少人投入,所以開始與較成熟的導演合製VR短片,我是第2年被邀請,後來拍攝《留給未來的殘影》,才開始真正接觸。

拍完後我一度不想再拍VR了,這相對新的媒材還有許多技術難題會影響到創作層面,再加上成本過高,例如《無法離開的人》只有35分鐘長度,但總預算已經能拍部長片了。我察覺早期一些VR作品直接移植線性剪輯、腳本、分鏡等電影語言,這行不通,得要從這新媒材裡找到屬於它的語言,它是空間性的敘事設計,藉由觀眾自由選擇觀看方向,能設計出多層次敘事。

王識源:我與郁庭碩士念的是電腦輔助建築設計,那時還沒接觸太多機器人領域。以建築來說,1960年代Ivan Sutherland發明電腦輔助設計(CAD)軟體,那時被認為是種AI。AI在不同時代下有不同定義,而AIGC是當下正熱門的一種類型。我們除了有使用AIGC在設計前期的發想外,平常我們也運用生成式設計(Generative Design),透過基因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建立規則讓電腦自己產生互動,用作分析與提出過程中的實驗性設計,尋找一個逼近解再優化,例如分析造型、柱子的排列、材料的彎曲程度等等。

盛郁庭:我們由建築訓練出發,不斷思考如何設計,又要怎樣跟空間、跟人產生關係。在運算設計中,我們發現電腦帶來的複雜特性,開啟更多超越人類原先想像的可能性。我們開始想要探索科技介入設計的可能性。而ROSO非常注重在真實世界中構築端的突破,探討電腦運算跟機器人如何輔助材料面與營造,跟目前熱度上的AIGC方向比較不同。

內文1205-15
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以「圳河」為「客廳」之設計概念,在苗栗公館鄉穿龍圳上為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創作〈圳廳〉。

Q:先談談AI,許多人都認為即將迎來科技奇點。AI有對你們的領域帶來什麼改變?

陳芯宜:除了身邊有人在研究如何為軟體下「咒語」生成對的參考圖片,最近XR領域非常瘋3D高斯潑濺(Gaussian Splatting)技術。過去如果只實拍平面影像、沒有掃描空間,就不會有3D空間資訊,除非我有建模,類似繪製CG(電腦圖形)和特效,若掃描沒很仔細還要後製修補。可是現在3D高斯潑濺有辦法僅憑平面影像分析出空間資訊,類似這樣的技術發展很快,未來或許會更難分辨虛實空間。

王識源:機器人早期翻譯過來就是僕從(slave),但到近期他們有了更多資料庫,可以和它做更多事,是以前較難以達到的。就像是《星際大戰》的機器人L3-37,若真能實踐到實體世界,它可以連結設計到建造(design-build),到後面就會出現「通用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可以透過改裝適應多樣化的客製化目的。

盛郁庭:用傳統方法設計時,人很像上帝控制所有事情,後來的CAD等工具像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可以跟它對話、互動,激發我們的設計成果,到了近期真的開始給我們一些超出想像的驚喜。

內文1205-10
2023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疊舞竹曲〉,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以竹複合材(竹片、玻璃纖維材料),透過疊加垂直與水平交互分布之薄竹皮,重新詮釋竹材之可能性。

Q:你們認為現階段AI技術遇到的限制有什麼?又有什麼隱憂等待解決?

盛郁庭:其實AI囿限於特定模式(pattern),離自動化完成複雜的組織型任務還有一段距離。2D相對成熟,但變動的3D空間運算量更大,資料的收集跟建立標記等需要耗費相當大的運算力。而下一步大家討論的方向,是AI怎麼真正應用在實體世界的機器人或是構築上。

王識源:AI在前期可以與你快速腦力激盪或協助特定任務,但是在整體掌控與抽象思考上,目前它還無法統合得很好。現在光訓練機器人進行一個動作,就必須要收集非常大的資訊,例如我們有訓練機器人像木工匠一樣可以將木榫放進木頭裡,不過我相信這些問題在近期的未來都會有更有效的方式解決。

陳芯宜:今年美國編劇協會與演員工會大罷工是未雨綢繆,要先釐清一些概念,不討論不行,這肯定是未來趨勢,比如編劇內容著作權歸屬在誰、人或AI寫作與改編比例該怎樣界定等等。台灣還沒到那一步,AI只是工具或夥伴。

此外,我正進行、改編自吳明益小說的VR作品《雲在兩千米》,因為雲豹絕跡拍不到了,我曾去尋求AI生成的可能性,但沒有太多實際資料可以餵它,沒辦法憑空生成精準的動作。生物還是太細緻了,掃描人的細微表情變化還是很難,不過現在深偽(deepfake)技術也在快速進步。倒是一些重複性工作可能較快被取代,比如電視台已經有AI主播唸稿了。

內文1205-16
陳芯宜在2023年正製作中的VR電影《雲在兩千米》改編自吳明益的小說作品。

Q:Metaverse一度引發熱潮,現在最瘋狂的時期過了,有人說是因技術爆點未到,你們怎麼看待?

陳芯宜:Metaverse更多是一種多功能甚至包含社交平台的應用。而若只談VR電影,好不好的關鍵還是在如何經營敘事與空間設計。好的VR能翻轉原本的身體、意識跟感官,這兩年威尼斯影展中,許多稱之為VR World或VRChat的作品顛覆我的想像,那其中都有一個隱性敘事,互動沒有那麼強迫。

去年我體驗到駭客世界,今年還有蘇聯時代。可我覺得仍無法取代真實體驗,人還是要真實擁抱一個人、對話、目光交會。除非真像《一級玩家》、《駭客任務》全部體感都能重現在虛擬世界、分不出虛實了。當然我不知道下一代會如何,搞不好他們出生就習慣在不需真實接觸的生活。

內文1205-18
陳芯宜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與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創作,以舞蹈呈現記憶中難以言說的部分。

盛郁庭:Metaverse本身概念非常好,能是另一空間的延伸,並創造跟不同社群連結、交流的可能,現在搞不好只是技術還沒到位,通訊技術等等硬體限制都會影響到內容設計等發展。ROSO專注在營建產業上,所以有採用AR輔助建造、跟資訊模型結合,在工地現場也能協助放樣工程、幫助師傅在3D空間測量、對位,這原先是很辛苦的事情。甚至,我們結合觸覺機器人在機械手臂上裝設策力感應器,將觸覺帶進AR的世界裡面。

王識源:芯宜導演說人可以真實觸碰,這是有溫度的,但假設在虛擬世界中人的感知有所不同,會得到不同於真實的經驗,目前看來是各有特質。早前我們有嘗試在VR中操控遠端的實體機器人,實驗通訊延遲(latency)的效能。我們假設位居在不同星球,像是在重力輕的星球上,讓人體驗那感覺。

Q:許多人都在懼怕AI等科技將取代人類,而若真有天科幻電影成真,那人類創意的真正價值會是什麼?

王識源:不是每個人用AI都能創造出好作品。房子還是房子(A House Is A House),最初的精神是不會變的,與其說我們今天要去創造新東西,更重要是工具介入之後,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像是創造力提升了?AI可能衝擊某些工作內容,但我覺得可以積極去善用它,跟它一起合作,然後創造出你想要的一些價值。

盛郁庭:我們很享受機器人、AI給自己的碰撞,帶給我在想像力上的對話與可能性。瑞士很久以前就在公投基本薪資,這回到:人到底為何而存在?是否工作與勞動才是存在意義?我認為若AI跟機器人把我們從重複性的勞務解脫,多出來的時間還有很多事可以好好體驗,不必用競爭心態思考這件事。

內文1205-20
2022年,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與藝術家伊佑‧安查共同在豐濱鄉港口部落石梯坪段,打造公共藝術作品〈白羽岸.Pahanhannan〉。

陳芯宜:從工業革命時就有機器取代人的問題,我不會焦慮這件事,生命會找到出路。以我的領域來說,還是說好一個故事,我相信有些是連人類語言都說不出的細微情感,那些哲學思考、創意,AI還沒辦法真正取代人類,一定有它做不到的事情。

去年在威尼斯影展、也在高雄電影節播出的VRChat《謎幻泡泡糖》(Gumball Dreams),體驗時,它與位於紐約的90歲資深女演員連線,與她的對話過程能回應到人性深層的寂寞,結尾時我竟然捨不得離開,覺得很恐怖。而今年威尼斯影展還有一個VR World作品《Horse Canyon》,單純在大峽谷騎馬,中途大家沒事做換成夜晚模式,會圍在一起烤火也不講話,火很大、有蟲鳴鳥叫。這很人類,一些基本需求,讓人類就是人類。


陳芯宜

台灣影像工作者,作品橫跨劇情片、紀錄片與電視劇集。2022年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榮獲第79屆威尼斯國際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佳體驗大獎,2023年應邀擔任該單元評審團主席。其他重要作品有VR舞蹈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紀錄片《行者》、劇情長片《流浪神狗人》、《我叫阿銘啦》等。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盛郁庭與王識源目前分別任職於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並於2019年共同成立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原ROSO X ROLA機器人建造實驗室)。ROSO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與設計團隊,主要目標為運用創新的機器人技術、運算思維與各式新興科技相互碰撞下,提供多樣的設計與智能建造可能性。

採訪整理|吳哲夫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行者影像、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23台灣創意力100《Human Identit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優雅享受每一刻的完美數位連結!從咖啡館到居家的智慧選擇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

一杯香醇的咖啡,一台筆電與一對耳機,當代工作生活的 lifestyle 就是如此輕便無負擔。隨著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樣化,人們不再只是在單一空間裡進行著日常生活的所有,在咖啡廳裡工作、在搭高鐵時傳輸資料、在書房裡視訊會議、在商店裡行動支付、在泳池旁回覆訊息......,對於空間的要求更是融合了功能性、效率以及美感舒適度的平衡。當科技以優雅姿態融入日常,無形的網路數位服務不僅代表生產力的提升,更是一種品味的彰顯,從辦公室、風格店鋪到生活家居,每一處細節都反映了使用者對生活品質的期許。以企業級網路通訊設備起家的 HPE Aruba Networking, 針對小型商務與居家空間需求所推出的 Instant On 系列正是將便利的數位服務串接生活風格的絕佳解決方案。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

以網路連結工作與生活

「Aruba 是一座位於加勒比海上的荷屬島嶼名稱,正在島上度假的創辦人心想,度假時的網路 Wi-Fi 順暢度大大影響了旅遊體驗與心情,因而在品牌創立後定名。」HPE Aruba Networking 經銷業務副總 Amber 的破題,正說明了在當代生活中,網路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商務還是娛樂,網路連接的可靠性都至關重要。「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依賴於穩定的網路,特別是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網路是否流暢,直接影響著運營效率。Instant On 系列讓營運的網路環境不再中斷,而且操作簡便,這將時間專注於重要的事務。」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

對於台灣常見的小型商務空間來說,無論是風格咖啡館、影音工作室還是創客空間,網路連接不僅影響業務的流暢度,更是品牌服務體驗的一部分。Instant On系列透過連小孩都能理解的安裝流程與 APP 設定,無縫建立高效的網路環境,讓各有所長的每位店家主理人不再為複雜的技術細節煩惱,猶如現成的 IT 人員輔助,直接享受 Instant On 系列產品組合,提出最優雅簡便的網路解決方案。不僅提高了運營效率,也使得每一位顧客都能在舒適的空間中享受穩定的連接。而不只是店家主理人能夠快速上手,在網路服務的頻寬流量、使用行為管理也能輕鬆以手機 APP 控管,更重要的是,Instant On 系列亦以企業資安層級的最高規格保障每一位使用網路的顧客與 3C 設備,塑造出實用性、管理度與安全性兼具的極致生活協助。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

結合科技與質感生活的完美解答

對於追求極致美感與功能性的商務與居家場所而言,HPE Aruba Networking 成為一種低調卻盡顯品味的好選擇。「Instant On 的產品外觀簡潔時尚,除了適合現代化的辦公室,也能與咖啡廳、設計旅店、診所等空間的內裝風格搭配。這讓空間在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還能保持空間的美感。」Amber 以辦公空間或風格商店為例,解釋 Instant On 系列中的Access Point無線存取點 (以下簡稱AP)與Switch交換器設備的使用情境。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

「AP 相當於是 WiFi 延伸器,Instant On 系列以吸頂設計與潔白圓弧的視覺外觀,安裝於天花板上不只不佔用空間,也讓訊號發送得更順暢,因應多數風格場域的輕鋼架的裝潢設計,AP 也附有輕鋼架的卡榫以便安裝。」不只貼心設想安裝環境,也因美感與功能性全方位搜羅,簡約造型的 AP 更是能夠隨意置於空間中作為擺設而毫不突兀;Switch 則適合需要網路線的「定點」設備,如店家的 POS 機、刷卡機、印表機、監視器等固定位置的設備,一台總計 8個網路輸出埠協助機械設備不斷線,為每一個需要順暢網路的裝置打造安全便利的服務,甚至也能根據網路輸出埠的需求數量選擇不同的型號。此時,作為小型連鎖店家的主理人或店長,無論身處何處,都能即時掌控空間中的網路狀況,進行管理與優化,輕鬆監控網速、調整配置,解決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

數位生活是優雅而不妥協的選擇

HPE Aruba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以其直觀設計與優越性能,提供了超凡的網路連接體驗,更讓科技成為空間中的藝術品,而非干擾。網路服務的實用性與安全性是生活細節中不可妥協的一部分,Instant On 系列不僅適用於商業空間,同樣為家庭用戶帶來了高效的網路解決方案,對於那些希望在家中辦公或是擁有多用途空間的人來說,Instant On 系列也是無縫連接工作與生活的理想選擇。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

Instant On 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讓我們的空間變得更加精緻,希望所有使用者都能感受到科技融入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負擔。」網路連接已經不僅僅是功能性的需求,它更是生活品質的體現,透過 HPE Aruba Networking Instant On 系列,讓使用者在無形之中感受到數位生活的優雅,無需為複雜的技術困擾,只需享受每一刻的完美連接。

文字 / Diane Tang  攝影 | 蔡耀徵

阿姆斯特丹THORA ELF空氣清淨機的完美之道 從空氣清新開始新視野,打開質感居家氛圍

在當代生活,空氣品質對於生活的質感與美學至關重要。清新空氣不僅打開了居家環境的舒適維度,更為其注入健康與活力。群光電子總代理的阿姆斯特丹精品品牌THORA ELF空氣清淨機,以尖端科技與美學設計,為場域帶來透徹與靜謐,讓每次呼吸都成為愉悅享受。

THORA

THORA ELF空氣清淨機的設計靈感,源自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Yggdrasil)」,象徵著自然的和諧與連結。ELF作為THORA的首款產品,旨在為使用者打造潔淨而健康的空氣環境,提升場域空間的舒適度與美學品味。不論在家中、辦公室或是隨車隨行中ELF都能為生活帶來新的視野,為每個空間注入清新氣息,增添無限質感。

THORA
THORA

健康守護的美學科技

ELF在空氣淨化技術上,展現出卓越性能。透過鈦合金套筒與碳刷的精密工藝,THORA ELF空氣清淨機可釋放負離子,並有效去除空氣中的PM2.5、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細菌及過敏原,確保室內空氣品質始終保持最佳狀態。此一過程,不僅改善了場域環境的空氣品質,更細緻守護使用者的健康。

THORA
THORA

另外,ELF與時並進的綠能零污染設計也同樣值得讚賞!可水洗的鈦合金套筒,不單減少耗材的浪費,更讓使用者能輕鬆維護產品,展現對環保的重視。此外,ELF具備24小時全天候空氣品質的偵測功能,亦可準確評估室內環境狀態,並透過LED燈光變化,即時反饋空氣現況。這種智慧設計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讓使用者隨時隨地掌握室內空氣狀況,以調整環境以保持最佳品質。

THORA

史無前例的便捷移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ELF的設計同樣考量到現代生活的多樣性,具備出色的便攜性,能完美貼合車用杯架。無論在城市通勤或長途旅行中,ELF都能相伴隨行,提供無時無刻的潔淨空氣。除此之外,它輕巧的體積與穩定的運行性能,也同時確保在任何場合都能享受新鮮空氣的情境,讓使用者在忙碌生活中也能輕鬆自在。

THORA

THORA ELF空氣清淨機不僅是提升生活質感的理想之選,更是對健康生活的堅定承諾。隨著人們對居住品質的共感意識提升,這個來自阿姆斯特丹新健康奢華的THORA ELF 空氣清淨機,也將極簡設計的居家浪潮帶入健康,從細節裡窺探美學端倪;讓質感人士能在家居環境中享受美的愉悅,同時擁有清新空氣。不管宅邸或旅途,THORA ELF空氣清淨機都讓「每個當下都是全新可能」。使潔淨空氣成為現代生活的時尚標誌,真正開啟質感居家的全新視野。

THORA官方網站

FACEBOOK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