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斷裂後留下的鮮活故事!專訪動畫藝術家張徐展、獨立樂團裝咖人

傳統斷裂後留下的鮮活故事!專訪動畫藝術家張徐展、獨立樂團裝咖人

不久前剛結束嘉義民雄大士爺祭、民雄保生大帝廟前文學辦桌的演出,全台語創作獨立樂團裝咖人不以意識形態先行,書寫受難孤魂、陰神鬼怪,讓樂迷不由自主走進羅漢、菩薩、侯爺的命運;去年奪下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張徐展,從《自卑的蝙蝠》、《Si So Mi》到《熱帶複眼》等裝置、錄像和動畫作品,無不以嶄新視角施展融合紙紮之美和鄉野故事,這次雙方聊起台灣民俗藝陣造型—蜈蚣陣、布馬陣、鬥牛陣、水族陣等就停不下來,竟看不出彼此有任何焦慮或不安。若傳統文化某天澈底消逝呢?喧鬧暫停了幾秒後,他們說:「要是沒有人需要,那就好好道別吧!」

batch_ZHANG XU zhan photo by Tsai Yi Yu_3
張徐展以動畫作為藝術創作的實踐,並探索動畫作為擴展觀影經驗的各種可能。(圖片提供:張徐展)

裝咖人團長張嘉祥回憶兒時,曾經無意在家裡看到一尊玉女人偶,他形容祂皮膚很白、有點透光,可見不是由紙製成,走近看,臉上還有栩栩如生的毛細孔,兩頰抹上腮紅,後來他被長輩帶去收驚,收驚阿婆說這就是「煞到」,「但我其實一點都不相信廟裡的說法,也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總覺得有各種可能,說不定是思覺失調症或心理投射,所以就開始爬梳資料,想了解更多台灣民間傳說。」自古以來,生者對逝者總有各種想像,回望歷史能釋疑嗎?他一頭栽進《聊齋志異》、《秋燈夜雨》、《殺鬼》這些著作和故事中,接著和裝咖人的其他團員們相識於花蓮東華大學,以童年經驗、家鄉信仰、鬼魂神祇為靈感,推出首張專輯《夜官巡場》。

batch_DSC09765
2017年成軍的「新興台文樂團」裝咖人,2022年發行首張專輯《夜官巡場》,一舉入圍金曲最佳新人獎。(圖片提供:裝咖人)

batch_DSC04420
右為裝咖人團長張嘉祥。(圖片提供:裝咖人)

關於金童玉女,清末《安平縣雜記》曾記載:「糊紙店司阜:以竹篾為骨,紙根縛之,然後用各色花紙、白紙糊成紙厝、樓閣及亡者形象,一切奴婢、跟隨僕從及紙轎等樣,撤靈後在曠場燒化,備亡者冥間之用。」出身傳承四代的紙紮世家,張徐展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一般人印象中,金童玉女是要接引往生者去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所以看到它們就很有祭祀感,對我們家的小孩來說,比較像公仔吧,是每天吊在房間裡的其中一個娃娃、一件商品,陪伴我們長大。」由日常碎片拼組而成的另類風景,讓張徐展能用更當代性的語彙,傳遞他眼中的傳統文化。

batch_《自卑的蝙蝠》靈靈參,2014-2015,六頻道動畫_錄像影音空間裝置,有聲,ˊ雙面投影影像截圖。1
 經常在作品中表現社會的荒誕現象,此為張徐展「靈靈參」《 自卑的蝙蝠 》作品。(圖片提供:張徐展)

借屍還魂 彼岸新生

文化的形成過程中,不只是符號的出現,背後反覆摻雜的過程更富有深意。在張徐展的作品裡,紙偶可以還原成我們日常生活見到的世間萬物。例如當他看到工作室旁的菜市場,不時會出沒被碾壓過的老鼠屍體,或是過往記憶中看到鼠隻們溺水的、瀕臨死亡情境的回眸與表情而創作的《Si So Mi》,其配樂用的是台灣早期喪葬旋律,但回溯音樂的真正源頭,實際上是1930年代的一首德國詩歌《Ach wie ist's möglich dann》,彷彿感慨死亡突如其來地降臨,是否就和偶然觸發的愛情電影劇情一樣,「這首歌傳進台灣後,當以前的喪葬業者不好意思說要去賺死人錢,就會用『我要去吹《Si So Mi》』來代稱自己要上工了,我對這種一個文化因不同地域而產生的多面性很感興趣。」

batch_《Si So Mi》_就在藝術空間個展_2017-2018_「我的老天鵝啊」
《 Si So Mi 》 靈靈肆。(圖片提供:張徐展)

聊到在地,「仙女攏衫行佇咧 點仔膠 / 正跤倒跤飛天頂 挽檨仔 / 內山山內煏出來 龍眼樹 / 摔佇塗跤嘛結甲 笑笑仔 / 啊唉 喔明仔牌啊共你困在這 / 彼條臭豬屎溪仔水聽見伊 咧吐大氣」,《夜官巡場》中的〈水流媽〉一曲,點出裝咖人以嘉義民雄火燒庄(現為豐收村)為創作背景,據說農民在水圳發現一個無名頭骨,因民間信仰普遍相信生死有命,身軀得入土為安,骨頭不能隨意暴露在外,農民便將其安置在岸邊的芒果樹旁,後來人們於溪邊為無名屍興建一間小廟「水流媽廟」祭祀,而在大家樂盛行的年代,水流媽廟因時常開出明牌替信徒招來財運而廣為人知,而「夜官」一角亦結合了嘉義民雄的大士爺信仰。

不止步於「是哪裡人就唱哪裡的歌」,以前學北管都是老人家的事,為什麼年輕人也來學?張嘉祥指出:「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台語再過50年說不定就壽終正寢了,我們想把握現在,讓這個語言有更多形式可以流傳。而傳統北管樂不是我們目前比較習慣的西方樂理邏輯,比較像傳統職人師徒制的口耳相傳,必須長期投入辛勤摸索、練習。」他聽到交工樂隊〈風神125〉中的嗩吶聲而深受感動,沒想到嗩吶能跳脫婚喪喜慶的氛圍,堆疊更多百感交集的豐富情緒,於是他從最基礎的北管曲牌開始學起,後來的「北管鬥搖滾」的展演,更找來傳統北管軒社「淡水南北軒」一同跨界演出。

batch_DSC00730
北管樂器是裝咖人作品的特色之一,〈出庄〉中夜官要帶孤魂過橋時,以嗩吶為樂聲作為隊伍的行進訊號。(圖片提供:裝咖人)

穿梭於文本間 身分認同如渡河般不停轉換

探尋根源再演繹現代化的音樂,埋進土地中吐納,進而和創作概念進行揉合,裝咖人獨樹一幟的風格形塑,也經歷過音樂上是否要正式拜師學藝,和台語語言正統性的討論,「像台語正字的用法,是一套被制定的標準,但也有可能是限制,目前似乎是分成兩種立場,一派是比較執著於用法究竟正宗與否,另一派是更樂見這個文化有被討論的機會,也接受它被多元活用等。」張徐展對這個爭議,則幽默回應,「所以不講也被罵,講了也被罵,因為講得不夠好!」他以自己小時候發音「臭奶呆」為例,被同學笑的時候他內心想的是:「如果以後還要用台語作為溝通工具,那不如讓臭奶呆也成為我的語言脈絡之一。」

batch_DSC06887
裝咖人由主唱張嘉祥、戴睿駿、吉他朱雨民、貝斯張劭威、爵士鼓李沅諺組成。(圖片提供:裝咖人)

張徐展聽裝咖人的創作,認為他們奠基於十分堅實的專業基礎,解構不同曲風的音樂時,彼此又有共識找到適合的論述,他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裡,沒有所謂傳統派和革新派的來回拉扯,卻說不上來是幸運抑或不幸,因為「沒有任何可參考觀摩的前例,尤其早期的幾個作品,做得很痛苦耶,常懷疑自己到底在幹嘛啊。」當產業內許多手藝精湛的老師傅因生意慘淡,悲觀地叫子女另尋出路,他藉由紙紮創造新的美學語言,從非正統的文本出發,在黑暗之中,他用常見於包覆神獸表皮、象徵神性的電光紙,紙偶外露「打胚」質地,再把蒐集而來的畸零舊報紙塞入肉身,有形無象,結果作品意外地更柔軟、更自由。「而且文化也是因為有市場需求才形成,如果突然一直宣傳,好像沒事叫人家來買也怪怪的?」張徐展在創作中也企圖扭轉大眾的刻板印象,紙紮工藝不僅能用於喪葬儀式,廟宇慶典也會使用,「它可以莊嚴肅穆、也可以狂歡熱鬧。」甚至得獎後,人稱「阿男師」的傳統畫師莊武男,開心地在業界群組中頻繁分享他的喜悅,「傳到其他師傅以為我是他兒子!」

batch_《Si So Mi》,2017-2018,5min,animation still image, photo by ZhangXu zhan -1
《 Si So Mi 》 靈靈肆。(圖片提供:張徐展)

batch_《熱帶複眼》 單頻道錄像動畫、4K、彩色、有聲,2020 - 2022 ,16分鐘  《Compound Eyes of Tropical 》Single channel video, color, sound, Year 2020 - 2022 ,16 mins_ credit by ZHANGXUzhan_6
《熱帶複眼 Compound Eyes of Tropical》。(圖片提供:張徐展)

既然是汲取傳統後翻新,很多時候需要增進新與舊兩端對彼此的了解,在過程中也有令人哭笑不得的互動,比如當涉及糊紙店的傳統業務,張徐展的父親堅持大士爺神像一定要赤腳,不能擅自幫祂穿鞋,或大士爺應該吐出火焰,而非吐舌頭等等,「有一次我在做老鼠,我爸看到就說『欸,雖然你是藝術家,但我還是要教你一下,你老鼠不能做3隻手指頭,老鼠是5隻手指頭!』我也老實回他:『沒關係啦,我鏡頭不會帶到啊。』」寫實和寫意之間,父親認為該有的形貌要顧好,不然很不專業、很丟臉;張徐展探求的則是獨到詮釋,用紙紮演員們成就一個迷人故事。

batch_《Si So Mi》,2017-2018,5min,animation still image , photo by ZhangXu zhan-16
《 Si So Mi 》 靈靈肆。(圖片提供:張徐展)

batch_Artists of the Year ZHANG XU zhan @PalaisPopulaire – Photo by Mathias Schormann Copyright ©Zhang Xu Zh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樂手紙偶—鼠鹿」動物故事系列。(圖片提供:張徐展)

變與不變 都是為了找到迥異時空中的相通性

以專輯的同名小說《夜官巡場》,獲得「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與蓓蕾獎,有別於詞、曲分開進行的創作方式,裝咖人的《夜官巡場》是張嘉祥和他的同名創作小說《夜官巡場》輪替進行,彼此交互作用,也許是完成部分故事再轉化成歌曲,或完成歌曲再發展成文學,皆在樂壇中相當罕見。除了傳統北管,主唱戴戴也開始學習月琴演奏,對裝咖人而言,製作專輯需要比較嚴謹把控品質,現場則更像是動態的演進過程,每一場演出都會發生調整,包括即興的、技術層面的,讓聽眾有更多樂趣和層次可以挖掘,他這麼期待:「接下來會繼續推動整個三部曲的創作,也想在過程中找到更成熟、更有效率的寫作及作曲模式。」

batch_夜官巡場_專輯
《夜官巡場》精裝小說專輯版。(圖片提供:裝咖人)

令人意外的是,張徐展自從踏上創作之路後,最不想處理的命題,竟是自己的故事。「總覺得會讓『被看見』這件事變得太容易,反而失去重要的磨練機會,所以想先嘗試用自己的觀察和方法去處理外部文本,這些都成立了以後,我才認為我真的準備好了。」《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明年將至馬來西亞巡迴,近期也有美術館機構正與他洽談下一檔個展的內容等,從手繪動畫、當代藝術到電影製作,自認已經「跨太多界」的張徐展,現在考慮更多的是讓作品在前面說話,創作能量得以自行發酵、擴散,這樣一來,藝術家就不需要過勞生產。與此同時,他也正在籌備家族故事的前期準備工作—祖父張根乞年少出師,在台北大龍峒創立茂興齋糊紙店,走過日治時代、國民政府遷台,後來孫輩遷至新莊開立新興糊紙店傳承手藝⋯⋯,這120年的文化脈絡,交織了親人、往生者,和技藝之間的情感羈絆,笑著說「當初沒想到會走這麼遠」的張徐展,即將回過頭直面自己,從隱晦窺探轉為正式邀請,要觀眾走入他的成長軌跡。

batch_《涼傘紙偶群-動物故事系列-鼠鹿》媒材|鐵絲、報紙、漿糊、電光紙、皺紋紙、金屬吊飾~定,攝影:朱祈宏《Parasol Figure-Animal Story Series》 Medium _ Mixed media Year _ 2022 Size _ Dimension variable_6
《 Si So Mi 》 靈靈肆。(圖片提供:張徐展)

batch_《Si So Mi》_就在藝術空間個展_2017-2018_「Si So Mi 樂手」
《 Si So Mi 》 靈靈肆。(圖片提供:張徐展)

 profile/張徐展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擅長結合當代生活經驗,以動畫與錄像裝置作為藝術創作的實踐,曾榮獲第33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影展」評審特別提及獎、2021年德意志銀行年度藝術家獎 、2022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年度藝術家個展《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錄像動畫《熱帶複眼》則獲第59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2023年獲第12屆總統文化獎。

 profile裝咖人 

成立於2017年,由主唱張嘉祥、戴睿駿、吉他朱雨民、貝斯張劭威、爵士鼓李沅諺組成的全台語創作獨立樂團,以文學與音樂跨域創作為特色,融合搖滾及傳統北管樂等元素,關注鄉野傳說、民俗信仰、二二八歷史題材,在人、神、魂中,編寫詭譎魔幻的獨特風格,2021年以首張專輯《夜官巡場》入圍第33屆金曲獎最佳新人。

文|張瑋涵

圖片提供|張徐展、裝咖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23台灣創意力100《Human Identit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個展登台!用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象徵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受藝術收藏推廣品牌「上芊藝」之邀,首度來台舉辦個展《Just go with the flow》,即日起至12月29日於時尚選品 X 藝術空間「LIGHTWELL」中山旗艦店登場。

LIGHTWELL中山旗艦店是棟帶天井的老房子,白天時總有陽光灑落,讓本就純白、通透的展演空間顯得更為寧謐,在這欣賞韓國藝術家金官泳的作品,再適合不過。金官泳對色彩的掌握敏銳,總能透過色彩及筆觸的堆疊為畫作賦予生動表情,即使視覺抽象,情感卻易懂且深刻。他不只藉畫傳遞情緒,更將創作時的思考路徑畫進作品,藉一條條細線帶領觀者重回自己作畫時身處的時空。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色塊與細線串起記憶和心境轉折

金官泳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雕塑系,曾赴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進修繪畫。他認為色彩是傳達情感的直接媒介,創作抽象繪畫時總精心選擇色調及色彩,先以單色打底,展現出顏色的密度和深度,再利用不同的筆和刷堆砌顏料,以創造出豐富層次。仔細觀察畫作,會看見色塊和色塊之間的細線,這是以針管沾上油畫顏料所做的標記,藝術家藉此讓觀者更深刻感受到繪畫的「過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金官泳作品〈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78〉及〈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88〉。(圖片提供:金官泳)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金官泳作品〈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67〉及〈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69〉。(圖片提供:金官泳)

作畫如「紀念儀式」,帶觀者隨畫沉入心流

金官泳的作畫過程像是一場紀念儀式——層層堆疊的顏料像是被梳理後封存的回憶,色彩是回憶中夾雜的情緒,細線則如個人隨時間之流沈澱的過程。本次展覽名稱「Just go with the flow」正呼應了上述創作歷程,藝術家期待觀者能自由感受眼前所見的畫面,及其所觸發的記憶和情感,展開一場意識和潛意識聯繫的沈思體驗。

讓藝術收藏更平易近人

本次金官泳在台個展的幕後推手——「上芊藝」,為一新型態藝術收藏推廣品牌,由4位身處不同產業的藝術愛好者及藏家所組成。他們在收藏的過程中,察覺人們接觸藝術存在許多門檻和資訊落差,因此希望為初入門藝術收藏的同好,創造一個能更簡單入手藝術品、為生活賦予美感的媒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Just go with the flow》不僅是金官泳在台首個展,也是上芊藝舉辦的第一場展覽,對此共同創辦人Charlotte Chen分享:「金官泳是我們幾位創辦人都喜歡的藝術家,最早在2019年藝博會上認識,後續也保持聯繫、收藏他的作品,並互相討論展覽活動的形式,希望可以作為藝術家創作的里程碑。金官泳的作品顏色療癒,點線面組成的畫面充滿想像,容易讓觀者有自己的解讀,因此希望從他作為上芊藝展覽活動的開始,希望讓我們所喜歡的,讓更多人喜歡,並開啟收藏的旅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金官泳)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金官泳台灣首個展《Just go with the flow》

展期|2024.11.30-12.29

時間|12:00-20:00 (週一公休)

票價|免費

地點|LIGHTWELL 中山旗艦店(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0巷6-1號)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6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藝術家李亦凡代表參展,其長期探索在當代科技的推進之下,數位影像創作的視覺表達途徑及技術性問題,近年作品以劇場性影片搭佐帶黑色幽默的創作語彙,敏銳呈現數位時代下人們的身心波動。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窺見藝術家的「創作準備階段」

李亦凡的作品常處於如「準備工作」的曖昧階段,觀者所看見的不只是敘事內容,更多的是藝術家創作時與媒材和故事互相嬉戲、搏鬥、甚至虐待的過程——他運用科技媒材的光雕投影技術,提供觀者一種後設的敘事概念;同時結合雕塑、繪畫等媒材,讓各種創作元素在空間中組成奇特的敘事體,成品看似破碎、不完整,卻能從中窺探出藝術家創作時身處的迷亂時空。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探索人類與科技的複雜關係

2019年起,李亦凡更嘗試以自行開發的遊戲引擎,搭配實時影像手法進行影像創作,以「一人劇組」的形式即興演繹影像生產背後的敘事,探索著數位時代中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從《important_message _360.mp4》談論資訊爆炸下人的生命狀態,到《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數位人之姿揭露數位人身分背後的商品本質。

延伸閱讀|新媒體藝術家李亦凡 × 張碩尹聊創作:從電玩遊戲談到科技與AI的藝術思考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在宣布李亦凡將代表2026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之際,主辦單位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提名委員會點評其作:「李亦凡遊走在影像、鏡頭、物件、場景與裝置間,其兼具議題性且視覺風格獨特的創作,結合傳統錄像技術與數位媒體;同時,他也具備物件的造型能力,透過數位影像與實體物件的併置,可望為台灣館帶來更多層次的感素,也為資訊與影像爆炸的數位時代,提供深具啟發性的另類思考。」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第61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代表藝術家李亦凡。(圖片提供:李亦凡)

威雙之前,2025新作也值得期待

其實在威雙之前,近年國內重要展覽如2021亞洲雙年展《未至之城》、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等,都能看見李亦凡的身影,他也接連獲得高雄獎、台新藝術獎肯定,今(2024)年更摘下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獲得百萬創作基金,並通過荷蘭國際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徵選赴歐洲駐村,同步展開銅鐘藝術賞委託新作,該作預計於2025年展出,屆時李亦凡將秉持一貫的黑色幽默,引領觀眾在陣陣歡笑與苦笑之中,一窺當前正在發生,或即將重建的新型態生命政治。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李亦凡作品《難忘的形狀》展出現場。(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洪建全基金會、李亦凡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