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地越國際,可什麼是在地?什麼是國際普世性語彙?兩者拉鋸間又該如何平衡?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一個是從台南土地上長出的三年展,反過來受日本GOOD DESIGN AWARD 2023金獎認可;而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斬獲最佳設計獎,快速而精準向國際展會輸送台灣文化語彙。這次由兩位策展人在此暢說各自策略與甘苦談。
從地方觀看國際,或以國際的角度回看地方,有何不同?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令理邀請大聲光電發起人姚仲涵合作,以五金行意象指向台灣中小企業的凝聚力,打造一間《人人材料行》(Visible Shop: Part Without Cover), 以回應大會主題《Global Game: Remapping Collaborations》疫情後重新聯繫彼此的期待。而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以一段路上「撿到槍」、連結人們、跨領域、族群與地域的冒險旅程,在宜東文化協同策展下順利告一段落,而這三年展的下一屆籌備,總策展人龔卓軍正默默推進。兩種條件下,曾令理在快節奏中求精準,而龔卓軍則希冀將積累的地方能量綿延下去。
Q:可以分享各自的策展策略嗎?
曾令理:人們看到餐館、商店容易被吸引,所以我們行銷自己是《Visible Shop人人材料行》。我們也確實為了得獎研究策略,歸納出:首先議題要有全球視野、可以普遍共感;然後,需要非常在地性的回應,跟國家、土地要有很強的連結;最後,呈現也不能太複雜,評審每個館都只能待很短時間,體驗要來得快且即時。
此外,評審團一定比例有空間背景,雙年展位於英國古老的薩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展館中通常有1~2個老壁爐,一般都會遮去,可我們尊重基地,像是將壁爐口比擬為工廠流水線,讓空間中沒有元素被浪費掉。而國際化的倫敦很熟悉亞洲風情,我們要與其他亞洲國家館區隔,台灣有開發中國家的混亂但又有已開發國家的精緻,呈現一種交錯的拼貼感氣質,這次看似粗糙的五金行中卻有細膩巧思在裡頭,一點暴力又一點精緻,很適合展現台灣。
龔卓軍:我們希望跟台灣慣行的地方藝術節形式不同,強調它的延續性,其中一個是「獵人帶路」,主要探查楠梓仙溪與曾文溪上游;第二是《小事報》,我們每年暑假持續進入上中下游不同國小;第三是串聯中下游的食農站點,還有「拔林工作站」從地方食譜研發轉變成食堂;後期策展人龔義昭組織的「種書店」更成為流域情報中心。
整個計畫是在路上「撿到槍」的哲學,我們參照英國人類學家Tim Ingold的毡團(meshwork)概念,這不是非常現代化的網絡(network),而是由一團一團人觸及、到不同的點去做多向性連結,這在疫情期間特別有效,那時不太可能發展全球化模式,反而是從地方長出來。也因此連結到美術設計、策展、水利專家、鄒族獵人等領域,翻轉流域情報,如與鄒族人展開「製圖學」重新標定族語地名,甚至與水利署展開交流。
Q:你們如何與公部門、團隊協同和互動?
龔卓軍:首屆藝術季分拆4個標案,組織不好整合。這次第2屆開頭我們沒有立刻尋求政府挹注,台南藝術公社策劃2017蕭國際當代藝術節《近未來的交陪》拿到2018年台新藝術獎首獎,剩下約100萬成為基金,此外除了與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合作,主要是策展人募款或帶補助、贊助進來,可還沒一個嚴謹成熟的基金會組織。
後來2022年宜東文化團隊透過行銷標案加入協同策展,與我們走了兩年的策展團隊、藝術家、文化局磨合,要在4個月把所有的展場設計、藝術家資訊和行銷策略等製訂出來是困難任務,他們幫了很多大忙,也共同做出大小承擔。未來我們希望透過南區水資源局的公共藝術案,提早啟動並繼續曾文溪流域的計畫。此外,應對分包的標案結構,2025年下一屆會希望發展出更成熟的策展組織與預算統籌單位,並將宣傳行銷人員納入團隊,目前正在組織調整。
【隔壁拔林學校:青聚點最後一堂課】2023.10.03 沒來過種書店的朋友,請容小編S簡單介紹一下種書店,這個地方是「...
由種書店發佈於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曾令理:2022年初雙年展的主題就已經公布,但因為預算與執行的方式都不明朗,到年底才正式招募團隊,一路商討到2023年初才較能確定有多少經費可以使用,但6月就要在倫敦開展,3、4月東西就要寄出去,時間都非常趕,相對上比較吃力。這好像是目前年度標案預算結構還沒辦法突破的地方。我之前在2021年文博會花蓮館《據說考古會》是比較特別的經驗,2020年因疫情延後了,也因此獲得足夠時間田野調查,去理解要如何料理這次展覽的深度。
Q:如何看待彼此台灣館與三年展的策展形式?有遇到怎樣的課題?
曾令理:我其實羨慕雙年甚至三年展的狀態,一般參展從收到通知、等行政流程到行銷、執行,準備時間非常短促,這節奏其實非常的可怕,滿難累積出很有深度、觀點的展覽。因為宣傳期也短,考驗一種快速設計,要很快要抓到一些吸睛的呈現,讓民眾、媒體都能懂。要累積出文化論述並轉譯成民眾可體驗的形式,更多以內容感動人,需要大量時間,反則難有新東西,容易看到重複手法,我們內心也有掙扎。
龔卓軍:展覽時間尺度的多樣性在台灣並不夠,問題在於預算靈活度,太多一年性預算結構的展覽,很少兩年、三年展,可是德國甚至有5年期的卡賽爾文件展(documenta)、10年一次的敏斯特雕塑計畫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我們過去沒有信心去支撐,Mattauw大地藝術季則有批判意味,其實三年展前兩年不會花很多錢,主要在發展團隊與策展概念。
像日本福武集團與瀨戶內海藝術季、Toyota與愛知三年展都有成立基金會,可台灣藝術展演大多沒獨立基金會支持,地方政府關聯的文化基金會也不是專為單一活動成立,操作上有所限制。未來我們可以考慮重新設計這類民間或公私協力的組織,除了避免圖利廠商與標案結構限制,也可累積預算跟資金,這是對過程的再設計,讓執行期程穩定後能預先規劃,產生更多對話可能。
≈青少年流域電影社≈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今年與官田國小合作,成立「#青少年流域電影社」,增加除了...
由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發佈於 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Q:台灣一直有種追求與國際互動的焦慮感,你們怎麼看?
曾令理:現在網路普及,即便小規模的裝置作品,發表出去也可能讓各地看見,不用去想台灣離世界很遠。而向外的焦慮不一定是缺乏自信,反而是因為我們意識到國際情勢上的難處,對台灣沒那麼大的接受度,焦慮就讓人們行動往國際走,這是一種好事。就像台灣設計師越來越喜歡報名國外獎項,這些都是要耗時準備資料、做額外工作。
一次一次的曝光將匯聚能量,爭取更多認同跟接納,像一次跟我以前在美國的指導老師聊天,他在更多獎項看見台灣作品,也更多注意到台灣學生。這不是愛現、求曝光,是實際在國外形成討論度,所以這種焦慮、渴望被認識的心態是有正面意義。
龔卓軍:台灣文化經過殖民結構與現代化洗禮,堆積成現在的混雜樣態。我追尋當代社會中的前現代要素,特別是從鄉野地帶,如《近未來的交陪》策展期間,我發現漢人透過廟會創造感性的文化內在凝聚。如台南廟宇的香科活動多數三年一科,並非每年一次自我消耗,從中我們反向學到策展的智慧。
再到大地藝術季,我進一步察覺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甚至世界史的聯繫,台灣族群、生物跟文化多樣性更遠超過大多國家,像世界首例法人化的紐西蘭旺阿努伊河(Whanganui)整個流域位於毛利人領域,可台灣曾文溪更複雜,沿岸聚居原住民、客家與閩南人等等,這讓我們有國際交流、在地優勢的出發點。至於焦慮,我認為把握機會參與國際策展或獎項是健康的狀態,例如我們這次報名日本GOOD DESIGN AWARD準備提報也是非常辛苦,但也因此能從他者的視角反過來定位、肯定自身。
Q:策展已成為顯學,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價值?
龔卓軍:展演以感性、近易的方式與地方連結,地方也開始看見自身的內在價值。近期一些國高中老師或社區大學開始希望能開策展課程,我們學院好像也能藉機走入地方。過去20年社區總體營造過度以一個小的社區、族群作為分隔單位,忽略與環境史、更大自然環境與極端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難以呼應如學者Bruno Latour「關鍵帶」(Critical Zones)這類國際性當代議題與新概念,可面對時又無法拋下社區的人。
然而策展人也不能只關注人文歷史,而忽略地理、水利等學問,要整合在一起,這種跨領域的策展是種考驗,特別我做哲學,在其他方面很無知。現在地方創生、建築、設計與文化資產界等等,社會參與和策展能量比想像中深太多,藝術領域要重新思索與他們的對話與合作方式,讓藝術介入真正作用。
曾令理:我是新竹人,小時候不太有看展經驗,連美術館都很小,但我在國外的經驗,發現看展覽就在日常裡,就像我們會去廟會或逛夜市一樣。近年各種設計策展進入地方,許多人會說公部門在消耗預算,不太有正面想像,可我自己卻也在策展過程中,重新認識地方文化。
許多一般民眾也能自在走進這些場域,打前鋒的短期展覽速度節奏雖快,但一次一次論述多少也留下些東西。這產生力量,或許現在看展的小孩,因此了解台灣與各地特色,未來在論述台灣、討論自己的土地時就有由內而發的自信,因為已經知道要怎麼說。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龔卓軍
策展人、哲學/美學研究者,現任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教授。近年策展包括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2019 C-Lab《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高美館《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並為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令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偶然設計平台發起人,畢業於東海建築學士,美國庫柏聯盟建築碩士、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科技設計碩士。2021臺灣文博會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獲紅點最佳設計獎,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人人材料行》獲展會最佳設計獎。
採訪整理|吳哲夫
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偶然設計、倫敦設計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