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大獎回望台灣:專訪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令理、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龔卓軍

從國際大獎回望台灣:專訪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令理、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龔卓軍

越在地越國際,可什麼是在地?什麼是國際普世性語彙?兩者拉鋸間又該如何平衡?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一個是從台南土地上長出的三年展,反過來受日本GOOD DESIGN AWARD 2023金獎認可;而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斬獲最佳設計獎,快速而精準向國際展會輸送台灣文化語彙。這次由兩位策展人在此暢說各自策略與甘苦談。

collage-2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令理(左)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龔卓軍(右)。(圖片提供:偶然設計、宜東文化) 

從地方觀看國際,或以國際的角度回看地方,有何不同?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令理邀請大聲光電發起人姚仲涵合作,以五金行意象指向台灣中小企業的凝聚力,打造一間《人人材料行》(Visible Shop: Part Without Cover), 以回應大會主題《Global Game: Remapping Collaborations》疫情後重新聯繫彼此的期待。而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以一段路上「撿到槍」、連結人們、跨領域、族群與地域的冒險旅程,在宜東文化協同策展下順利告一段落,而這三年展的下一屆籌備,總策展人龔卓軍正默默推進。兩種條件下,曾令理在快節奏中求精準,而龔卓軍則希冀將積累的地方能量綿延下去。

collage-3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左)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右)主視覺。(圖片提供:偶然設計、宜東文化) 

Q:可以分享各自的策展策略嗎?

曾令理:人們看到餐館、商店容易被吸引,所以我們行銷自己是《Visible Shop人人材料行》。我們也確實為了得獎研究策略,歸納出:首先議題要有全球視野、可以普遍共感;然後,需要非常在地性的回應,跟國家、土地要有很強的連結;最後,呈現也不能太複雜,評審每個館都只能待很短時間,體驗要來得快且即時。

此外,評審團一定比例有空間背景,雙年展位於英國古老的薩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展館中通常有1~2個老壁爐,一般都會遮去,可我們尊重基地,像是將壁爐口比擬為工廠流水線,讓空間中沒有元素被浪費掉。而國際化的倫敦很熟悉亞洲風情,我們要與其他亞洲國家館區隔,台灣有開發中國家的混亂但又有已開發國家的精緻,呈現一種交錯的拼貼感氣質,這次看似粗糙的五金行中卻有細膩巧思在裡頭,一點暴力又一點精緻,很適合展現台灣。


Visible Shop_3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中的金屬零件,散發冰冷反光甚至帶有危險意涵,但經過人的產出,卻被賦予溫暖的能量,具有衝突的隱喻。(圖片提供:倫敦設計雙年展)

龔卓軍:我們希望跟台灣慣行的地方藝術節形式不同,強調它的延續性,其中一個是「獵人帶路」,主要探查楠梓仙溪與曾文溪上游;第二是《小事報》,我們每年暑假持續進入上中下游不同國小;第三是串聯中下游的食農站點,還有「拔林工作站」從地方食譜研發轉變成食堂;後期策展人龔義昭組織的「種書店」更成為流域情報中心。

整個計畫是在路上「撿到槍」的哲學,我們參照英國人類學家Tim Ingold的毡團(meshwork)概念,這不是非常現代化的網絡(network),而是由一團一團人觸及、到不同的點去做多向性連結,這在疫情期間特別有效,那時不太可能發展全球化模式,反而是從地方長出來。也因此連結到美術設計、策展、水利專家、鄒族獵人等領域,翻轉流域情報,如與鄒族人展開「製圖學」重新標定族語地名,甚至與水利署展開交流。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_ 王文彥〈逐流〉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王文彥〈逐流〉。(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_廖昭豪〈攔砂壩〉✕ 陳宣誠〈流域竹造〉4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廖昭豪〈攔砂壩〉✕ 陳宣誠〈流域竹造〉。(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

Q:你們如何與公部門、團隊協同和互動?

龔卓軍:首屆藝術季分拆4個標案,組織不好整合。這次第2屆開頭我們沒有立刻尋求政府挹注,台南藝術公社策劃2017蕭國際當代藝術節《近未來的交陪》拿到2018年台新藝術獎首獎,剩下約100萬成為基金,此外除了與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合作,主要是策展人募款或帶補助、贊助進來,可還沒一個嚴謹成熟的基金會組織。

後來2022年宜東文化團隊透過行銷標案加入協同策展,與我們走了兩年的策展團隊、藝術家、文化局磨合,要在4個月把所有的展場設計、藝術家資訊和行銷策略等製訂出來是困難任務,他們幫了很多大忙,也共同做出大小承擔。未來我們希望透過南區水資源局的公共藝術案,提早啟動並繼續曾文溪流域的計畫。此外,應對分包的標案結構,2025年下一屆會希望發展出更成熟的策展組織與預算統籌單位,並將宣傳行銷人員納入團隊,目前正在組織調整。

【隔壁拔林學校:青聚點最後一堂課】2023.10.03 沒來過種書店的朋友,請容小編S簡單介紹一下種書店,這個地方是「...

種書店發佈於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曾令理:2022年初雙年展的主題就已經公布,但因為預算與執行的方式都不明朗,到年底才正式招募團隊,一路商討到2023年初才較能確定有多少經費可以使用,但6月就要在倫敦開展,3、4月東西就要寄出去,時間都非常趕,相對上比較吃力。這好像是目前年度標案預算結構還沒辦法突破的地方。我之前在2021年文博會花蓮館《據說考古會》是比較特別的經驗,2020年因疫情延後了,也因此獲得足夠時間田野調查,去理解要如何料理這次展覽的深度。

collage-4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以螺絲意象,象徵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有如細小但關鍵的螺絲。(圖片提供:偶然設計)

24_LDB23_Taiwan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中,以多元、可靈活使用的五金材料,象徵台灣的中小企業生態。(圖片提供:偶然設計)

Q:如何看待彼此台灣館與三年展的策展形式?有遇到怎樣的課題?

曾令理:我其實羨慕雙年甚至三年展的狀態,一般參展從收到通知、等行政流程到行銷、執行,準備時間非常短促,這節奏其實非常的可怕,滿難累積出很有深度、觀點的展覽。因為宣傳期也短,考驗一種快速設計,要很快要抓到一些吸睛的呈現,讓民眾、媒體都能懂。要累積出文化論述並轉譯成民眾可體驗的形式,更多以內容感動人,需要大量時間,反則難有新東西,容易看到重複手法,我們內心也有掙扎。

collage-5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展場中央的電磁鐵動力裝置可供觀者互動。(圖片提供:偶然設計)

龔卓軍:展覽時間尺度的多樣性在台灣並不夠,問題在於預算靈活度,太多一年性預算結構的展覽,很少兩年、三年展,可是德國甚至有5年期的卡賽爾文件展(documenta)、10年一次的敏斯特雕塑計畫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我們過去沒有信心去支撐,Mattauw大地藝術季則有批判意味,其實三年展前兩年不會花很多錢,主要在發展團隊與策展概念。

像日本福武集團與瀨戶內海藝術季、Toyota與愛知三年展都有成立基金會,可台灣藝術展演大多沒獨立基金會支持,地方政府關聯的文化基金會也不是專為單一活動成立,操作上有所限制。未來我們可以考慮重新設計這類民間或公私協力的組織,除了避免圖利廠商與標案結構限制,也可累積預算跟資金,這是對過程的再設計,讓執行期程穩定後能預先規劃,產生更多對話可能。

≈青少年流域電影社≈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今年與官田國小合作,成立「#青少年流域電影社」,增加除了...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發佈於 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Q:台灣一直有種追求與國際互動的焦慮感,你們怎麼看?

曾令理:現在網路普及,即便小規模的裝置作品,發表出去也可能讓各地看見,不用去想台灣離世界很遠。而向外的焦慮不一定是缺乏自信,反而是因為我們意識到國際情勢上的難處,對台灣沒那麼大的接受度,焦慮就讓人們行動往國際走,這是一種好事。就像台灣設計師越來越喜歡報名國外獎項,這些都是要耗時準備資料、做額外工作。

一次一次的曝光將匯聚能量,爭取更多認同跟接納,像一次跟我以前在美國的指導老師聊天,他在更多獎項看見台灣作品,也更多注意到台灣學生。這不是愛現、求曝光,是實際在國外形成討論度,所以這種焦慮、渴望被認識的心態是有正面意義。

21_LDB23_Taiwan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中外國的展會參觀者與裝置互動。(圖片提供:偶然設計)

龔卓軍:台灣文化經過殖民結構與現代化洗禮,堆積成現在的混雜樣態。我追尋當代社會中的前現代要素,特別是從鄉野地帶,如《近未來的交陪》策展期間,我發現漢人透過廟會創造感性的文化內在凝聚。如台南廟宇的香科活動多數三年一科,並非每年一次自我消耗,從中我們反向學到策展的智慧。

再到大地藝術季,我進一步察覺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甚至世界史的聯繫,台灣族群、生物跟文化多樣性更遠超過大多國家,像世界首例法人化的紐西蘭旺阿努伊河(Whanganui)整個流域位於毛利人領域,可台灣曾文溪更複雜,沿岸聚居原住民、客家與閩南人等等,這讓我們有國際交流、在地優勢的出發點。至於焦慮,我認為把握機會參與國際策展或獎項是健康的狀態,例如我們這次報名日本GOOD DESIGN AWARD準備提報也是非常辛苦,但也因此能從他者的視角反過來定位、肯定自身。

Q:策展已成為顯學,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價值?

龔卓軍:展演以感性、近易的方式與地方連結,地方也開始看見自身的內在價值。近期一些國高中老師或社區大學開始希望能開策展課程,我們學院好像也能藉機走入地方。過去20年社區總體營造過度以一個小的社區、族群作為分隔單位,忽略與環境史、更大自然環境與極端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難以呼應如學者Bruno Latour「關鍵帶」(Critical Zones)這類國際性當代議題與新概念,可面對時又無法拋下社區的人。

然而策展人也不能只關注人文歷史,而忽略地理、水利等學問,要整合在一起,這種跨領域的策展是種考驗,特別我做哲學,在其他方面很無知。現在地方創生、建築、設計與文化資產界等等,社會參與和策展能量比想像中深太多,藝術領域要重新思索與他們的對話與合作方式,讓藝術介入真正作用。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_曾敏雄〈樹之裘〉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敏雄〈樹之裘〉。(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_康雅筑〈泥毯#13化炭化〉03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康雅筑〈泥毯#13化炭化〉。(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

曾令理:我是新竹人,小時候不太有看展經驗,連美術館都很小,但我在國外的經驗,發現看展覽就在日常裡,就像我們會去廟會或逛夜市一樣。近年各種設計策展進入地方,許多人會說公部門在消耗預算,不太有正面想像,可我自己卻也在策展過程中,重新認識地方文化。

許多一般民眾也能自在走進這些場域,打前鋒的短期展覽速度節奏雖快,但一次一次論述多少也留下些東西。這產生力量,或許現在看展的小孩,因此了解台灣與各地特色,未來在論述台灣、討論自己的土地時就有由內而發的自信,因為已經知道要怎麼說。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龔卓軍

策展人、哲學/美學研究者,現任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教授。近年策展包括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2019 C-Lab《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高美館《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並為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

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令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偶然設計平台發起人,畢業於東海建築學士,美國庫柏聯盟建築碩士、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科技設計碩士。2021臺灣文博會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獲紅點最佳設計獎,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人人材料行》獲展會最佳設計獎。

採訪整理|吳哲夫

圖片提供|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偶然設計、倫敦設計雙年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23台灣創意力100《Human Identit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北當代藝術館2025年首展「No Language」:以跳脫語言文字框架的創作,直探當代藝術感官力量

台北當代藝術館2025年首展「No Language」:以跳脫語言文字框架的創作,直探當代藝術感官力量

觀看作品時你會習慣先閱讀作品說明嗎?有時候,語言(文字)並不能完全表達藝術家的想法,試著用感覺來理解,而不僅是依賴語言的解釋,觀展過程中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台北當代藝術館(當代館)於2025年1月17日至5月4日推出「No Language」展覽,由黃彥穎擔任策展人,邀集14組臺灣中生代與新生代創作者,突破語言表達的束縛,透過視覺、觸覺與共同經驗的連結,帶領觀眾感受藝術純粹而直觀的力量,發掘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不平凡。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2025年1月17日至5月4日推出「No Language」展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2025年1月17日至5月4日推出「No Language」展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所有語言的確都是抽象的,只不過某些語言比其他的來得更抽象。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策展人黃彥穎說明:「科學家可以告訴我們大象溜下滑梯的重力加速度,但他沒辦法告訴我們這為什麼好笑,我想『No Language』大概就是在說這個。這個展覽並非是一場藝術創作對抗語言系統分類的陳述過程,而是針對藝術家如何在物質中追求精神性、在詮釋中追求啓發性,以及在現實中追求超越性的身影。」

從日常的縫隙打開無窮的想像空間

入口處展出陳松志《奢侈的墮落》,展檯上畸形有機的口香糖團塊散發著人工香氣,藝術家將過往「咀嚼」的行為轉化為「踩踏」,引發對感官秩序的深刻思考。

陳松志《奢侈的墮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松志《奢侈的墮落》(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隨著風》以樹枝和風扇表現風的動態,《一小部分的霧島》將撿拾的石頭嵌入二手鞋底,延續記憶的旅程,《Flat #3》探討變形物品帶來的陌生感,而《經過》則透過飛機雲的數位影像,將不同時空的日常經驗串聯。

黃萱《經過》(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經過》(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隨著風》《Flat #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萱《隨著風》《Flat #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蘇育賢的作品以日常生活的荒誕瞬間為出發點,將瑣碎記憶幻化為如夢般的景象,讓平凡生活散發浪漫光彩。

蘇育賢《病毒》(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蘇育賢《病毒》(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李婷歡《As the Light Went Through It》將燈光、物件與不同質地的影像進行錯置,透過光影與記憶的交疊,挖掘平凡景象中的感性張力。

李婷歡《As the Light Went Through It》(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李婷歡《As the Light Went Through It》(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日常景象與社會集體意識

江忠倫《很久很久以前》探索記憶、風景與物品之間的微妙關聯,以抽象的畫面和符號結構,帶領觀眾進入藝術家記憶中的電影場景。

江忠倫《很久很久以前》(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江忠倫《很久很久以前》(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劉文瑄擅長以細膩的物質性表現形體與媒材的可能性,展出的三件作品以紙張為主要媒材,巧妙地展現藝術家對自我不同階段的詮釋,其中《媽媽咪呀》是自2011年創作以來,首次公開展出。

劉文瑄 《媽媽咪呀》(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劉文瑄 《媽媽咪呀》(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擷取城市街道招牌使人眼花撩亂的印象,行人、腳踏車騎士在招牌間移動穿梭,反映當代社會資訊過載與視覺衝擊的現象,從而喪失對深度與細節的關注。

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空間物件與感官的對話

吳聯吟《健身房》將健身器材視為現代身體的雕塑,以器材訓練局部肌肉的功能性加以延伸,重新佈署精神化的身體造型。

吳聯吟《健身房 01》、《健身房 02》、《健身房 0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吳聯吟《健身房 01》、《健身房 02》、《健身房 03》(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為榛《夾板實驗場:熱幾何》使用塑膠浪板、磁磚、木板等裝潢材料,建立裝潢工程中「內部」與「未完成」的視野,在冷峻形式的線條基礎上,將有機的路徑介入幾何造型的秩序。

陳為榛《夾板實驗場:熱幾何》(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陳為榛《夾板實驗場:熱幾何》(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海欣《動物園》系列以繪畫記錄動物園沒看到動物或動物正在睡覺的景象,用幽默而真實的方式呈現集體經驗與期待之間的落差。

黃海欣《動物園》系列(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海欣《動物園》系列(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何彥諺《席地而坐》源自藝術家在學運期間久坐於柏油路面,促使其重新觀察日常中未曾留意的地面質感,將腳底接觸的路面、木地板及球場地面材質轉化為壁面,邀請觀眾以觸覺或其他感官,探索身體如何感知情感與記憶的痕跡。

何彥諺《席地而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何彥諺《席地而坐》(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用一系列荒謬的測試行動來挑戰都市空間中的隱形規範,提出不同的觀點重新呈現城市空間的使用方式,進而審視自身與周遭環境的關係。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立穎《轉折》以石墨、色鉛筆為媒材繪製於樓梯間,上下移動時能夠看見作品隨著光影進行變化,讓時間不再是線性概念,而是身體動態與空間感知的交織。

黃立穎《轉折》(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黃立穎《轉折》(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廖建忠《運転生活終點站3.0 K-us》用廢棄的冰箱、洗衣機、除濕機、電鍋、熱水瓶等多種家電改造為遙控車,幽默地批判現代消費文化及其隱藏的代價。

廖建忠《運転生活終點站3.0 K-us》(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廖建忠《運転生活終點站3.0 K-us》(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另外,展覽期間也將舉行藝術家面對面、工作坊與多場導覽活動,邀請觀眾透過不同互動式活動一同化身為自己的旁觀者,專注於那些平時忽略的細節,在生活中發掘全新的感受。各項活動訊息可至當代館官網查詢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
展覽時間:2025/01/17 (五)~05/04(日)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更多資訊可至展覽網頁查詢

資料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編輯帶逛】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9件亮點作品意涵解析

「我創作的核心是透過重新打造、去除原有敘事,將世界變成一座模型;此時世界變成寓言,而整個作品計畫就是隱喻。製作模型是一種文化技藝,沒有它我們就無法見證一切。」──托瑪斯.德曼

創作主題涵蓋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時間軸從二戰到千禧年後,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透過紙雕塑和攝影層層「再製現實」——他以紙材模型精細地重建紀實影像、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透過鏡頭拍下模型後再將其摧毀,最終以大尺幅攝影輸出呈現作品。這一道道儀式不僅詰問攝影被認為客觀、真實的既定觀念,也思考當影像乘載著創作者的觀點,現實與重現之間的距離為何?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現正展出《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展覽由美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Douglas Fogle)策劃,匯集藝術家從1990年代至今近70件作品,呈現其30年融合雕塑與攝影的創作實踐。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反思德國戰後社會|《專室》、《檔案》

德曼的創作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照片,重現影響西方或甚至全球局勢轉折的關鍵時刻。他的早期作品觸及他未曾親身經歷、透過圖像認識的德國歷史,如《專室》重現1944年希特勒險遭暗殺、被炸毀的房間,本作參考的原影像對二戰後的德國學生來說絕不陌生,它時常出現在教科書中,也被視為反抗的象徵。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Izzie Pang)

此階段的代表作還有《檔案》,其靈感來自納粹所支持的電影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他的作品在納粹垮台後全被查禁,只能封存於紙盒當中。德曼藉由重製這段現實,反思歷史上因政權輪替等社會轉變而被噤聲、無法為人所知的種種故事。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檔案》,1995,C-Print/水晶裱,183.5 × 233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重建國際重要新聞場景|《控制室》、《避難所》

德曼也將視野從德國拓展至世界,重建多起國際重大新聞事件的場景,例如《控制室》重現311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廠廢棄的控制室 ,原影像是張手機拍下的照片,出自災後東京派遣至福島搶救的小組人員,畫面中垂落的天花板、脫離控制的機器畫面等,都暗示著「控制室」早已成了「失控室」。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控制室》,2011,C-Print/水晶裱,200 × 30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另一系列作品《避難所》,則重現美國國家安全局洩密者艾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逃亡至俄羅斯時曾落腳的飯店房間,當時他在莫斯科尚未啟用的飯店躲藏整整五個星期,期間難以與外界聯繫。策展團隊為本作造了一座外觀如半成品的環形展間,步入其中,會發現作品尺度大到讓人感到空間擁擠、侷促,兩者之間的比例失衡,這並不是失誤、而是藝術家刻意為之,希望讓觀者身歷其境,感受史諾登被揭穿後失去方向、逃亡時極度不安的情緒。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紙張的多重角色與意義|《文件夾》、《辦公室》

對德曼來說,紙張不只是創作媒材,他也時常在作品中探討紙材在各個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象徵的意義,比如作為展覽主視覺的《文件夾》,重現川普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前召開記者會中,為證明他已交出名下企業經營權、不為商業利益左右執政方針而堆疊於現場的文件,當時因記者無法就近查看文件內容,質疑文件夾內全是白紙的質疑聲浪四起,在此紙張成為陰謀論和一場政治大戲的主角。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文件夾》,2017,C-Print/水晶裱,125 × 195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在另一件作品《辦公室》中,畫面重現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人們闖進東德秘密警察辦公室的場景,這裡存放了大量人民因政治因素被監控、被消失的紀錄,在此紙張不只乘載歷史,更成了執政著監控人民的冷血證據。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導覽時提到,原照片的紙張上寫滿了字,但德曼在重建場景時刻意將字跡抹除,由此更能感受到影像是帶有「個人觀點」的,得以塑造人們看待政治、社會、歷史與世界的看法。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Izzie Pang)

探索人造與自然世界的分界|《花見》、《森中空地》、《石窟》

人類文化如何詮釋與再現「自然」,以及人造和自然世界的分野,一直是德曼感興趣的創作主題。橫跨此次展間出入口牆面的壁紙攝影作品《花見》,為觀者打造沉浸式環境體驗,其中德曼用紙製作出無數的櫻花,以稍縱即逝的花期冥想生命短暫與周而復始的本質。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石窟》的場景由36噸的硬紙板製作而成,藝術家收集並研究數百張世界各地禮品店銷售的石窟明信片,建造出真實大小的石窟及其中經過數千年累積而成的鐘乳石,最終落於攝影的圖像便是人們集體對石窟印象的濃縮,這件是德曼作品中唯一被留存下來的模型,現陳列於米蘭Prada基金會。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石窟》,2006,C-Print/水晶裱,198 × 440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耗時重建日常景象,反思數位時代影像的意義

2008年,德曼開始把關注焦點從宏大的歷史議題轉移到生活題材上,創作「日常」系列作品。創作手法與過往相同,不過這系列作品的影像來自他日常中偶遇、用手機拍攝的一隅即景,如丟在層架上的空優格冰淇淋杯與粉色塑料湯匙、放在水槽邊緣的肥皂塊、門縫下滿出來的信件堆,以及塞在鐵絲圍欄孔洞的咖啡外帶杯等。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日常」系列為德曼以尋常視覺元素譜寫的自述,讚頌生活中蘊含無限意趣的平凡細節,同時濃縮他對歷史的理解:歷史不僅是世界各地的恢弘事件,也同樣包含個體生命的凡常絮語。而有鑑於手機拍照功能的普及以及大眾對於在社群媒體分享影像的痴迷,藝術家透過耗時精心重製他生活中詩意而平凡的瞬間,邀請我們反思這些快速生成和傳播、充斥於當代社會的影像。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紙雕塑動起來,以嚴謹重構失序的逐格動畫

定格動畫則是德曼對動態影像構成的探索,在展場中一座紅色布幔建構的迷你劇院中播映。《太平洋豔陽號》取材自一段網路上瘋傳的監視錄影機畫面:在紐西蘭海岸遭熱帶風暴巨浪襲擊的郵輪船艙內,桌椅、儲物櫃、紙盤、電腦顯示器等物件輪番向兩側滑動的滑稽景象,德曼花了三年時間,用紙和紙板一絲不苟地逐格重現這些失控混亂的時刻。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跨建築、時尚界,演示紙為建構世界的基礎

2011年,德曼在洛杉磯蓋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駐館期間,開始「模型研究」系列創作。他從以往用雕塑重構世界的技法,轉而聚焦在建築與時裝設計師的紙質模型初稿,擷取其中局部與抽象元素:不論是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師之一John Lautner或當代SANAA建築師事務所等人具現構想的模型,還是以極具雕塑感設計聞名的服裝設計師Azzedine Alaïa的奇特設計紙板,這些影像揭示了紙如何成為構建世界的基礎。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椋鳥》,模型研究4,2020,數位版畫框裱,135 × 172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北美館提供。© Thomas Demand, VG Bild-Kunst, Bonn.

德曼的作品乍看近似真實世界的攝像,卻了無人跡,仔細審視更會發覺是用紙張和硬紙板重現;透過在原影像與最終準攝影「分身」之間進行層層重製與轉譯,暗示即使歷史以影像的形式潛伏在大眾的個人與集體記憶中,我們對所謂真相的認知始終存在著斷差。他的創作探討紙張如何以其脆弱的質地承載影像與記憶,無論是關乎人們的日常點滴,或是宏大的歷史事件;更進一步,作品突顯攝影影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同時探問影像文化的慣性與認知悖論。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以紙雕塑、攝影層層重構現實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

展期|2025.01.1805.1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