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最古老的城市,臺南模樣隨著時間的長河流動,在即將迎來臺南400年里程碑的年末,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舉辦了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藉由「城市共筆」的策展形式,於臺南市區文化藝術產業密度最高的南門路街廓展出,搜羅來自36位攝影家、377幅攝影作品,再現與見證這座古老城市裡的種種生活文化與吉光片羽,在日夜堆疊的深厚歲月裡,開啟臺南的第400年,帶有承先啟後的意味。
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以「城像・成相」為主題,跳脫博物館、美術館白盒子的策展場域,分別於府城具有歷史意義的水交社文化園區、臺灣府城大南門及南門公園、愛國婦人會館、孔廟及廟外街廓等區域,交融老、中、青各世代的攝影大師與攝影好手的獨到眼光,以相機記錄探索、呈現各自的臺南印象,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角紀錄與詮釋行跨百年來的府城樣貌,涵蓋歷史街區、職人市井、自然即景等眾多面向,忠實地呈現臺南的豐富文化紋理,承先啟後「臺南400」。
作為臺南400的前導展覽,臺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進一步解釋,「不同於官方視角書寫,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之於臺南400年的歷史意義,其實是以一個更為大眾性的工具來紀錄關於臺南的過去所有的一種訊息,所以我覺得本次的攝影作品本身在近400年來的歷史上,它有這種特殊的定位。」擁有歷史專業的文化局長,以相較於正史記載的角度出發看待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更進階地闡述攝影節在歷史上的積極作為,帶來更為貼近觀者的內心所見所聞以及生活感觸的故事與圖像紀錄,從中或許更能夠引起市民與所有造訪過府城的人共鳴。
而策展人黃建亮也提到,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城像・成相」的主題命名,以同音的兩個雙關詞作為想像開端,「城像」代表著從上屆的臺南溪北地區入主城中,帶來多元的臺南城市影像,而「成相」也其實延續自第一屆臺南國際攝影節的「顯影」主題,以攝影的專業術語訴說相片慢慢地顯現而成,兩者脈絡呼應地巧妙,亦富有攝影人專屬的玩味與默契。
攝影上街——當府城街道化為一場展覽
以水交社文化園區作為主展區,2023 臺南國際攝影節總計四個歷史場域沿著臺南市的南門路一路延伸,「南門路不只聚集著府城許多重要的歷史場域與古蹟如孔廟、大南門城門,在展演空間、博物館如:臺灣文學館、南美館一館以及數個私人藝廊,這個區域是密度最高的,也是市民與旅客時常前往的區域。」策展人黃建亮與協同策展人陳伯義也補充道:「如果今天要以博物館的方式進入到理解這整座城市,這一段路的密度就是最容易走,而且來到這個地方走逛時,也最能夠去連結到府城的歷史與現況。」
對此,臺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也表達出相同的想法,「攝影作品本身的取材其實就是反映城市裡很富饒的文明,我們又藉著不同世代的攝影觀點,賦予城市影像的時間訊息,以城市為舞台,讓大家看到見臺南生活演變的脈絡,而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以城市為展場的作法,其實就是一個想讓作品重回都市空間、與人們聯繫日常生活的一種策略。」
四大主題展區詮釋府城今昔
2023 臺南國際攝影節 4大展區分別以「府城紀事」、「府城群像」、「她所看」與「臺南現場」為展示主題,內容聚焦市中心的歷史街區,探索臺南街市的歷史軌跡,呈現時間變遷留下的珍貴記憶,並帶來攝影大師林柏樑所留下如時代幻燈片的府城文化攝影作品,可被視為展覽的中堅創作者,而除了藉由攝影作品探討與對比今昔變遷,也可看見建築的存在與否,如:郭英慧拍下已不復存在、有著臺南第一街的安平延平街;王敏為、陳惠美紀錄的海安路拓寬前的舊日身影,還有陳伯義帶來已拆除化為河樂廣場的中國城......全是老臺南的專屬回憶。而協同策展人陳伯義也指出,2023臺南國際攝景展所再現的臺南模樣,核心在於「人」對於城市的構築,因此於「府城群像」與「她所看」兩展區也帶來各行各業職人的身影,以及女性攝影師的臺南觀點。
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透過橫跨百年的浪漫紀實,鉅細靡遺地勾勒過去與未來交疊的古城文化,透過世代攝影對話,帶來別緻的城市觀察、珍貴的影像留存以及創新探索的空間,組裝詮釋嶄新的臺南文化流域,帶來不同於以往的府城印象,共同敘事臺南 400。
— 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城像・成相」—
日期:2023/11/25~2024/02/28
展區:水交社文化園區、臺灣府城大南門及南門公園、愛國婦人會館、臺南孔子廟及廟外街廓、南門路沿線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文字 | Diane Tang 圖片提供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