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世博會中,獲得2010年世博B類型的最佳展館芬蘭館「Kirnu」,與Thomas Heatherwick的英國種子館,齊受矚目,也讓世界逐漸開始認識,原來芬蘭除了Alvar Alto外,尚有一個逐漸興起的建築新銳勢力,這就是JKMM。
沒有誇張的設計語言,JKMM用深刻的人文思考、環境關懷,試圖說服世界。而他們心目中的烏托邦,他們心目中的完美建築,是以人為本、可永續使用的建築形式。因此JAMM的建築作品沒有Zaha Hadid的前衛線條及雕塑感,而是以非常低調簡樸的語言,刻劃著未來的理想國。
以自然地形冰壺為題的上海世博芬蘭館
去年的上海世博芬蘭館(Kirnu),讓JKMM第一次成為世界的亮點。在準備上海世博芬蘭館競圖時,Kurkela特別租了一個小島,希望能夠遠離繁忙的城市,潛心觀察芬蘭的自然美景。他注意到天空中的多變雲朵、島岸邊形態千變萬化的石頭,以及水中閃閃的光影,於是他以自然地形「冰壺」為主題,將各種自然元素轉化成建築語言,從被層層厚冰覆蓋的冰河時期,開始敘說著芬蘭的故事。
因需求而生的公共空間設計
JKMM的建築已逐漸在芬蘭人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影響力。芬蘭前首都土庫人最喜愛的土庫圖書館(Turku Library),就是由JKMM的另一位建築師Jaaksi所設計。在土庫圖書館中,他運用高達三層樓的清透玻璃、灰泥及混凝土,構成簡約開放的立面。
Miettinen以白楊木、雲杉等各式質材,用手感、木頭的氣息,讓到教堂的人們得到心靈的平靜。這座木教堂以數座橫臥、豎直或圓滑的長方量體所組成,在正立面鋪以白楊木,內牆則以雲杉為主,為了克服木材遇溼後容易腐蝕的問題,Miettinen在雲杉表面刷上一層鹼液,以解決木材容易潮濕腐朽的問題。於是赫爾辛基的人們,可以坐在這座木教堂中,嗅著來自森林的芬多精,任著錯落的光線,柔柔的碰觸雙眼、碰觸臉頰,用空間撫慰著人們的心靈。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在微醺的下午,斜躺在沙發上,溫溫的睡著了,手上還拿著一本翻開的建築書籍,經過的人們非但不喊醒他,還偷偷的微笑著拍下一張照片,這不是在咖啡館、也不是在圖書館,而是在赫爾辛基建築師事務所JKMM的片刻風景。所以就做夢吧!閉上眼睛,讓視覺休息,讓夢慢慢的滑進記憶倉庫,找尋出原料,實踐出美麗的建築世界。
文|彭永翔 圖片提供|JK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