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潔
共有163篇文章
-
影視娛樂2024/02/02
金馬最佳導演《老狐狸》蕭雅全廚藝首公開!電影和人生的情感堆疊,都少不了吃
第60屆金馬獎最大贏家《老狐狸》,描寫1980年代末台股飆漲下,劉冠廷和白潤音飾演的父子,在利益與善惡間的搖擺與抉擇。片中有位在餐廳工作的阿姨,總愛為白潤音張羅茶點,順便自己也偷吃一口。電影沒交代她為何許人,但劇本寫明她叫「蕭阿姨」,原型正是導演蕭雅全,褪去蕭導身分後,是喜愛在工作室下廚請朋友吃飯的蕭阿姨。
-
視覺設計2024/01/05
吉田ユニ × 聶永真獨家對談專訪:比起瞬間結果,更想珍惜的是創作過程!
當現實成為超現實,這是日本藝術總監吉田ユニ以全實物拍攝、打造奇幻視覺的創作風格,也是La Vie於2023年末邀請到她來台的寫照。在這場由設計師聶永真主持的講座台前幕後,我們捕捉了兩位創意人的交流與好奇——為什麼要花時間做純創作?怎麼判斷客戶是否合適?提案會被修改嗎?做過也看過太多好設計的兩人,現在還會被什麼視覺吸引?
-
La Vie雜誌2023/12/06
什麼是台灣創意產業的重要能量?2023台灣創意力100評審點評
2023台灣創意力100大獎共分為3階段評選,初選由La Vie編輯部提名,複選由評審投票選出各類別10大獲獎者,決選召開評審討論會,共同討論出首獎得主。本屆評審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樹冠影響力投資執行長楊家彥、Bito創辦人暨創意總監劉耕名、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簡妙如,在建築、藝術、創投、設計、流行文化等背景下為評選帶入更全面的視野。
-
視覺設計2023/12/05
見本生物盧翊軒擔任2023台灣創意力100視覺統籌!以奇點爆炸聯動雜誌封面、獎盃、AR互動設計
2023台灣創意力100以「Human Identity」為題,探討當世界逼近「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人類創意的特質與價值何在。有別於過往讓雜誌封面與獎盃分屬不同視覺語彙,本屆由「見本生物」盧翊軒擔任視覺統籌,聯動雜誌封面、AR互動設計、獎盃3者。奇點爆炸的視覺,在雜誌是靜態的爆炸完全體,在AR是向外輻射的動態,最終分裂為一座座獎盃出現在現實世界。
-
攝影師2023/11/03
從攝影到AI,都是實驗與實踐的過程!bigflowerdeer以AI算圖創作La Vie 11月號封面
攝影這項已存在200多年的技藝,在受到AI撞擊的此刻,將擦出什麼樣的奇觀?La Vie 11月號封面邀請「bigflowerdeer」主理人鹿虹、紅花以AI 算圖創作,本身即是攝影與新媒體藝術背景的兩人,也與我們分享投入算圖世界後的實驗心路。
-
影視娛樂2023/09/14
創意人都看哪些紀錄片?范承宗、蕭詒徽、Namesake創意總監Steve私心片單公開
近年變得非常精彩的紀錄片,你跟上了嗎?過往紀錄片常被貼上嚴肅無聊的標籤,但隨著串流平台興起,美食、犯罪、運動、自然、藝術創作等多元題材,加上非虛構的故事力道,成為當今的追劇新解。許多創意人也都是紀錄片迷,我們邀請藝術家范承宗、寫作者.編輯蕭詒徽、Namesake創意總監Steve,分別就犯罪詐欺、藝術創作、美食3大類別推薦私心愛片!
-
動態設計2023/08/04
彡苗空間實驗突擊大稻埕!觀察是設計師的興趣,還是職業病?
以「路上觀察」的題目約訪彡苗空間實驗,得到要走逛大稻埕的回答。由樂美成、羅開、鄭又維成立於2017年的彡苗,從地景遊樂裝置「XYZ嬉遊中-城市搖擺」,到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春室The POOL、阿霞飯店新品牌ASHA等空間設計,沒有貫串每件作品的「彡苗風格」,而採因地制宜、因應業主制宜的手法,每次設計都是對品牌、業主或當地地域的觀察結果。就讓彡苗以空間設計師之眼,帶領我們探訪前店也開箱後廠,從大稻埕頭走到尾,從觀察推演到創作。
-
美酒飲品2023/07/29
大賣場買得到好酒嗎?T大的不藏私選購門道與7款超值葡萄酒
平常你都去哪買酒?日常生活中若想小酌,大賣場絕對是多數人採買的選擇。但賣場通常無專人解說、品項琳瑯滿目,想挖掘到物超所值的酒款就得先做點功課。就讓經營YouTube頻道「T大酒話」的T大,針對預算有限的葡萄酒新手,開誠佈公選購眉角,並推薦7款各不到500元的葡萄酒,看到絕對賺到!
-
美酒飲品2023/07/26
小資與初學者必收!葉怡蘭推薦7款個性獨特的親民烈酒
喜愛喝酒但預算有限,想進階一點卻不得門道?我們邀請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以一週7天為單位,推薦價位可負擔、適合新手享用的烈酒。
-
影視娛樂2023/07/24
濱口竜介來台座談會重點整理!談楊德昌對他的影響,以及個人獨特的創作觀
台灣導演楊德昌全球首次完整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臺北市立美術館共同策劃。楊德昌不僅帶出獲金馬肯定的陳湘琪、陳以文等影人,獲奧斯卡肯定的《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在車上》導演濱口竜介,都曾公開表示深受楊德昌電影啟發。這次邀請到濱口竜介以國際影人身分來台,La Vie也參與聯訪記者會,以及濱口竜介與導演阮鳳儀、陳駿霖於北美館的「楊德昌的當代遺贈」主題對談講座,從兩場活動梳理出濱口竜介受楊德昌的影響,以及個人獨特的創作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