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
攝影師2025/04/16
杉本博司攝影展在文心藝所!集《過去的存在》、《海景》等4系列代表作,叩問時間、記憶與存在的意義
日本攝影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的創作圍繞時間、記憶與存在的本質,並以大畫幅相機的攝影技法來探索多元主題。現正於文心藝所展出的《杉本博司個展》,由文心藝術基金會與杉本博司工作室攜手策劃,展出《過去的存在》、《劇院與歌劇院》、《海景》、《偏光色》等4大系列影像,其中杉本博司不僅挑戰攝影作為記錄的功能,更讓影像成為探索感知與現象的途徑。
-
藝術創作2025/04/15
不會消逝的陽光!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梅雨季即將來臨,陰雨綿綿總讓人心情蒙上一層灰,今年不要怪天氣,試著出門「逐日」吧!座標台北敦南林蔭大道上的「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數位藝術家DAMONXART帶來全新戶外光影作品《陽顏 SUN HUE》,以數位形式重現太陽的恆常存在,為城市注入一抹暖意。
-
藝術創作2025/04/15
開箱2025大阪世博「null²」超人氣主題館!走進落合陽一打造的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新媒體藝術家落合陽一策劃的2025大阪世博主題館「null²」,是會場最受觀眾歡迎的目的地之一。除了科技鏡屋般的奪目外觀引人駐足,null²所提供的璀璨視覺饗宴、邀觀眾與鏡中「數位分身」互動的新奇體驗,更是震撼。
-
藝術創作2025/04/10
【2025米蘭設計週】藝術家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2025米蘭設計週於4月8日至13日登場,今年主辦方邀請了被譽為「光之詩人」的英國藝術家兼舞台設計師Es Devlin,為會場打造一件動態裝置作品《光之圖書館》(Library of Light)。
-
藝術家2025/04/09
專訪藝術家時永駿:家就是個容器,把生活和創作都裝進去
時永駿的創作有點超現實,他的家也是。 他作品中標誌性的、怪奇異質的玩偶與物件,四散三層樓的大房子,連不少尋常的生活器物——櫥櫃上的花瓶、茶几上的燭台、桌上的茶壺、角落的盆器⋯⋯在安坐目前的位子前,也都先出自於他的「畫面」。近十年來,時永駿創作時始終堅持著一套儀式:先做立體雕塑裝置,拍攝,最後才轉成布面油畫。他喜歡拼接大量生活瑣碎物件,搜集現成物之外,也做陶,為了免去排隊燒窯的時間,狠心花大筆錢設下一座窯,就是為了能最親自、即時地燒製最理想尺寸的物件——多數時候是人偶,也有最適合人偶尺寸的各式器物。
-
攝影師2025/04/01
類比到數位時代,紀實影像如何演變?北美館「時代劇場」集結杉本博司、沈昭良等17位攝影家作品帶看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即日起至7月13日推出「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展覽由館內策展人余思穎策劃,集結杉本博司、森山大道、沈昭良、劉振祥等17位臺灣與國際藝術家的當代紀實影像,關注從類比到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拍攝者、影像內涵與生成過程所產生的變化。
-
藝文展覽2025/03/31
平子雄一個展《超越理想的風景》在基隆美術館!跟著「小樹人」穿梭人類與自然世界
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Hirako Yuichi)在台首次大型個展《超越理想的風景》,由基隆美術館與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共同策劃,4月8日起於基隆美術館展出。
-
工藝作品2025/03/30
當骨灰罈顛覆傳統,成為藝術品:藝術家與職人以美感雕琢思念,延續生命的獨特光輝
Urn Studios成立於2024年,由Merel Swart和Jonathan Hancock共同創辦。他們相信,骨灰罈的選擇是一生一次的難得機會,能夠以充滿意義的方式紀念所愛之人;然而,他們卻無法在市面上找到一款既美觀、又能真正反映個人性格的骨灰罈。
-
工藝作品2025/03/28
林靖格竹藝展在台北101!步入竹編織錦、與竹蜻蜓共舞,在城市中展開心靈的登高之旅
竹工藝藝術家林靖格於台北101舉辦個展《登高 | 竹影千尋》,運用數千片竹篾、層層交疊的編織技法,以及懸浮、光影、數位邏輯等語彙,構築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自然與都市、工藝與數位的對話,邀觀者於城市摩天大樓裡沈浸於竹藝,展開心靈的「登高之旅」。
-
藝術家2025/03/26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聚焦臺灣美術近現代發展脈絡,典藏亮點、首檔展覽一次看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於2025年3月25日正式掛牌成立,將以臺南市美術館2館為基地,展開臺灣第一座專責近現代美術發展,也是繼臺灣第二座國家級美術館的籌備工作。未來館內常設展將聚焦臺灣美術1895至1960年代作品,其中大量典藏由前輩藝術家家屬無償捐贈,表達對臺南國家美術館最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