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
藝文展覽2024/11/28
「2024臺北設計獎」得獎名單揭曉! 看見大獎得主如何以「不設限」的精神,讓城市不斷提升
成立於2008年的「臺北設計獎」,至今已邁入第17屆,是全臺唯一同時獲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的設計競賽,更被譽為全球設計人匯聚一堂的年度盛事。近日,「2024臺北設計獎」正式揭曉得獎名單,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及公共空間設計類三大類別金獎、臺北城市設計選拔金選與全場大獎(Grand Prize)作品,無不讓人驚嘆連連。
-
藝文展覽2024/11/28
永續選擇就在此刻!「永豐餘百年展」引進荷蘭「Wikkelhouse全循環屋」為未來綠生活揭開想像力
百年的歷史積澱,化作永續的未來藍圖!自1924年創立以來,永豐餘始終以「零廢棄」為核心價值,逐步從傳統造紙業跨足生技、綠建築及電子紙、有機食品等領域,為生活勾勒出一條通往環保減碳的康莊大道。為慶祝這段綠色旅程的輝煌百年,「永豐餘百年展」以「YFY Better Choice」為核心口號,於11月20日至26日在台北101水舞廣場隆重登場,集永續展覽、市集、表演及親子互動等多元活動,帶來每一項「更好的選擇」!示範永豐餘如何在百年間提出永續的解決方案,並踏實地實踐永續。
-
工藝作品2024/11/27
化身一日銀匠,敲打值得慶祝的時刻!到「草山金工KINJO」親手打造獨一無二的銀飾
金工手作體驗近年來大行其道,坊間課程、工作坊多不勝數。如果要認真細數金工課程的領導品牌,就不能不提到如今在臺北、臺中有多間門市及自家電商平臺的「草山金工KINJO」,在十多年前率先掀起這股金工工藝的體驗風潮。
-
藝術家2024/11/25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6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藝術家李亦凡代表參展,其長期探索在當代科技的推進之下,數位影像創作的視覺表達途徑及技術性問題,近年作品以劇場性影片搭佐帶黑色幽默的創作語彙,敏銳呈現數位時代下人們的身心波動。
-
藝術家2024/11/21
我們對宇宙的了解,或許比5%更少——走進Maja BEHRMANN個展《Polytope》,隨多元媒材穿梭不同維度
即日起至12月6日,Maja BEHRMANN台灣首個展《Polytope》於也趣藝廊展開,不妨到現場感受藝術家創作及精神層面上的多變敘事風格。
-
藝術創作2024/11/19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 X-site計畫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
工藝作品2024/11/18
以金工、玻璃定格自然之美!日本工藝家藤森早知 X 志田真菜實《畔》雙人展登陸台中
台中結合家具家飾、藝術品及香氛的美學空間「Chamber Living」,即日起至12月8日舉辦工藝特展《畔》,邀請首度來台展出的兩位日本創作者:藤森早知(Sachi Fujimori)、志田真菜實(Manami Shida),透過各自愛用的玻璃、珍珠、金屬等為媒材,藉工藝作品探索人與自然間的微妙連結。
-
藝術創作2024/11/18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
藝文展覽2024/11/17
南韓藝術家Haydonna台北個展「Gentle Souls」:以愛犬為靈感,捕捉⽇常⽣活中的柔軟時刻
在現代繁忙與喧囂的⽣活中,我們往往忽略了那些微⼩卻珍貴的瞬間,Contemporary by U畫廊將於2024年年末帶給觀眾⼀個嶄新的展覽 ——「Gentle Souls」。Haydonna 的作品以其愛⽝為靈感,從低視⾓探索寵物眼中的純粹世界,透過簡約⽽多巴胺的⾊彩,捕捉⽇常⽣活中的柔軟時刻。本次展間彷若「家」的延伸,丹麥家具品牌 HAYTaiwan 的家具點綴其間,將藝術與⽣活緊密結合,邀請觀者沉浸於⽣活的純真與美好。
-
藝術2024/11/14
2024臺北美術獎揭曉!邱子晏《曼德拉記憶》奪首獎,10組入選作品一次看
2024臺北美術獎結果公佈,本屆342件徵件中共有10組入選,由邱子晏《曼德拉記憶》獲頒首獎,入選作品展覽也同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即日起展至202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