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
藝術家2024/10/17
稻垣美侑個展《黑冠與水坑》朋丁登場!取材自台灣街頭,以獨特視角重構在地風景
今年10月19日起,朋丁將舉辦稻垣美侑個展《黑冠與水坑》,展前藝術家特地來台取材,途中偶遇的黑冠麻鷺、基隆海濱砂岩地質令她印象深刻,從而發展出全新繪畫及陶藝作品,以獨特視角重現並帶你我重新閱讀熟悉的風景。
-
藝術家2024/10/16
用粉色夢境包裹城市的藝術家:Andrés Reisinger個展登陸荷蘭,創造虛實交融的觀展體驗
一棟棟建築覆蓋上粉紅色布幕、似是而非的垂墜感⋯⋯看過Andrés Reisinger的作品,想必印象深刻。最近,這位遊走在虛實之間的藝術家,在荷蘭Moco Museum展開一場探險,邀請觀眾走入展場,跨越數位與實體物質的邊界,感受不一樣的觀展體驗。
-
藝文展覽2024/10/16
文化語言轉譯之美「客家飲食視覺語彙當代藝術展」有感
「食飽吂」(siid bauˋmangˇ/shidˋ bauˊ mang),這是臺灣客家人見面時的第一句問候語。一句「食飽吂?」代表了親切人情與溫暖的關懷。什麼是人與人相互溝通,表達情感、思想的媒介?「語言」是其一,「食物」是其一。人都有一張口,「口」用來「言語」,也用來「飲食」,「語」從口出,「食」從口入。「言語」是聽覺的語言,但有時言語不免過於抽象而無法立即感知;「飲食」如視覺的語言,實際呈現眼前便可立即感受。本次「客食語-客家飲食視覺語彙當代藝術展」將客家食物「語言化」,也將客家語言藉由食物予以視覺化,於是食物不只代表「生理飽足」的意義,「客家飲食」尚轉化成各族群皆可互相溝通的視覺語彙,客家語言、文學及文化之美,於是藉由客家飲食文化詞彙的當代藝術轉譯呈現在觀賞者眼前。
-
藝文展覽2024/10/10
住進teamLab作品裡!日本茨城「五浦幽谷隱田跡溫泉」開幕,結合藝術與自然的旅宿體驗
teamLab全新據點「teamLab幽谷隱田跡」選在日本茨城縣的一片梯田遺址間,構築出一座大自然的夜間博物館,更打造溫泉設施與豪華露營區,邀請旅客住進teamLab作品之中,在與藝術互動的過程感受自然的脈動。「五浦幽谷隱田跡溫泉」住宿已於2024年9月30日起開放預約。
-
工藝作品2024/10/09
台灣竹工藝於紐約綻放!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重現爆竹、萬花筒等燦爛意象
竹工藝是台灣風土、民藝、生活智慧的集合體,來到當代更發展出結合藝術的多元表現,台灣藝術家林靖格即擅長以竹編手法,轉化台灣自然及人文意象,展現傳統技藝與當代藝術結合的獨特風貌,近日他為紐約總督島、Art on Paper藝博會、藝廊Fremin Gallery等場域,現地創作3件竹藝裝置,透過竹編再現爆竹、書法、萬花筒等意象,不僅是其身為藝術家個人生涯的一大突破,也將台灣竹編工藝帶入國際視野。
-
藝術家2024/10/09
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自轉和公轉》展覽專訪:無意識的創作,是每個生命體無法抗拒的型態!
繼2020年關渡美術館《存在の細語》,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今年9月再度來台舉辦個展,於安卓藝術展出《自轉和公轉》。從個人內心的自轉省思,到與他人和社會的公轉連結,帶領觀眾從「運動態」的思維,重新思考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
藝文展覽2024/10/04
威利・希伯個展《巴洛克珍珠》登台!實驗材質、擾動感知,重現大自然與巴洛克藝術之美
藍騎士藝術Bluerider ART帶來《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個展,集結牆上裝置、雕塑等十數件新作,帶觀者一窺威利・希伯如何在物件形變與材料轉換的過程中,創造一道道如聖樂般洗滌心靈的震撼。
-
工藝作品2024/10/02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位於青田街巷弄裡的選物展覽空間「一嶼ISland」將於10月5日至11月3日呈獻陶作品牌「望氣Seeing Qi 」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破碎及療癒為主題,反映生命與自然的有機循環。
-
藝術創作2024/10/01
藝術銀行攜手藝術家,出版《藝術醒世要言》結緣大眾 以幽默插畫圖文詮釋人與藝術品的關係
由臺灣美術基金會推動執行的藝術銀行,其核心精神即是讓藝術走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日常陪伴」,今年更進一步出版,讓人一看可懂的藝術維護手札《藝術醒世要言》,以輕鬆有趣的方式介紹藝術品正確的親近與保存維護基本觀念,執行長林平說道:「我們想做一本像是廟宇裡隨處可見的『結緣』書冊,能流傳、易讀好懂,選擇與黃海欣藝術家合作,正是因為其插畫自帶幽默感、不用繁雜的文本即可理解。」
-
藝術家2024/09/30
在尋常物品中看見不平常!露露藝品社 ✕ 走路草農談「歪樓感」藝術蒐集癖
走進洪建全基金會《露露藝品社》展場,以貓狗陶瓷藝品延展的錄像、裝置、圖鑑與文件奇趣可愛,卻透出異常認真的態度。謝佳瑜分享,她迷戀台灣過去這種充滿彈性與衝突的空間美感,想要將這些被遺忘的美學重新喚醒;陳漢聲和劉星佑組成的「走路草農/藝團」(以下簡稱走路草農),則從2017年《思箱計畫》農產紙箱的蒐集出發,發掘出背後不少故事。看似平凡的物件並不平凡,劉星佑用喜愛的漫畫《獵人》角色們的特殊「念能力」形容,「我們就好像有念能力,可以知道一個東西絕對不只是這樣,能看出它們的珍貴之處。」他們自嘲除了藝術家之外沒人會關心這些,那麼,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